A | A | A

第7章 千金翼方卷第三(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女青味辛性平有毒,主治蛊毒,能驱除邪恶秽气、杀灭疟鬼,辟除不祥之气,又名雀瓢,是蛇衔草的根,生长于朱崖地区,八月采集后阴干。

水蓼主治蛇毒,捣烂外敷,绞汁内服可防止蛇毒内攻引起胸闷。水煎浸泡擦洗脚部可消除气肿。

角蒿味辛苦性平有小毒,主治湿疮及各类生虫的疮疡。

昨叶何草味酸性平无毒,主治口干疼痛、水谷痢疾及便血,能止血。生长在上党地区屋顶上,初生时又名瓦松,夏季采集后晒干。

白附子主治心痛、血痹及面部各种病症,能增强药效。生长于蜀郡,三月采集。

鹤虱味苦性平有小毒,主治蛔虫、蛲虫。研末后与肥肉汤同服,每次一方寸匕,也可制成丸剂或散剂使用。原产于西戎地区。

甑带灰主治腹胀疼痛、脱肛,煎汁服用可治疗胃气上逆、小便失禁或尿闭,以及淋证、中恶、尸疰、金疮、刀刃入肉不出等症。

木屐鼻绳烧灰水服,主治噎膈哽塞、心痛、胸中满闷。

故麻鞋底水煎取汁服用,可解紫石英中毒,并主治霍乱呕吐腹泻不止,以及解除食用牛马肉中毒引起的腹胀、呕吐、腹泻不止。

雀麦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妇女难产,煎汁饮用可助产。又名蘥、燕麦,生长在废弃的村落和野外的树林下,叶子形似麦叶。

笔头灰(存放时间较久的)主治小便不通、尿频尿难、肿痛、中恶、脱肛、淋沥不尽,烧灰后用水冲服。

木部上品(二十七味)

茯苓味甘性平无毒,主治胸胁气逆、忧愁愤怒、惊悸恐惧、心下结痛、寒热烦闷、咳嗽气逆、口干舌燥。能通利小便,止消渴多唾,治疗腹部胀满、淋沥不尽、膈中痰饮、水肿淋结。具有开胸理气、调和脏腑、祛除肾邪、滋阴益气、安神定志的功效。长期服用可安魂养神,使人不感饥饿,延年益寿。又名伏菟,其中带有松根的称为茯神。

茯神性平,能辟除不祥之气,治疗风眩、风虚、五劳及口干症状,止惊悸、易怒、健忘,具有开心窍、益智慧、安定魂魄、滋养精神的功效。生长于泰山山谷的大松树下,二月或八月采集后阴干。

琥珀味甘性平无毒,能安定五脏,稳定魂魄,驱除精魅邪鬼,消散瘀血,通利五淋。产于永昌地区。

松脂味苦甘性温无毒,主治痈疽恶疮、头疮白秃、疥癣瘙痒及风邪入侵。能安定五脏,清除胃中积热,缓解咽干消渴及风痹导致的肌肉坏死。经炼制后呈白色,其红色部分主治顽固痹症。长期服用可使人身体轻健、延年益寿。又名松膏、松肪,生长于泰山山谷,六月采集。

松实味苦性温无毒,主治风痹寒气、体虚羸弱、气短乏力,能补益虚损。九月采集后阴干。

松叶味苦性温,主治风湿疮疡,能促进毛发生长,安定五脏,保持中气充足使人不感饥饿,延年益寿。

松节性温,主治长期风邪侵袭导致的关节疼痛,以及风虚引起的脚部痹痛。

松根白皮具有辟谷不饥的功效。柏实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惊悸不安,能安定五脏,补益气血,祛除风湿痹痛,治疗精神恍惚、身体虚损、关节游走性疼痛和腰部沉重疼痛,还能补血止汗。长期服用可使肌肤润泽、容颜美丽,耳聪目明,不感饥饿,延缓衰老,身体轻健,延年益寿。生长于泰山山谷,其中柏叶效果尤佳。

柏叶味苦性微温无毒,主治吐血、鼻衄,能调理血崩及赤白带下,具有轻身益气之效,可增强人体耐寒暑能力,祛除湿痹,缓解饥饿感。采集时应按照西季对应的方位采取,阴干备用。

柏白皮主治火烧烫伤导致的皮肤溃烂,并能促进毛发生长。

菌桂味辛性温无毒,能治疗多种疾病,滋养精神,调和面色,具有引导诸药发挥药效的作用。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延缓衰老,令面容光润美好如少年。生长于交趾桂林山谷的岩崖间,枝干圆首如竹无节,立秋时节采集。

牡桂味辛性温无毒,主治气逆咳嗽、气结喉痹、呼吸不畅、心痛胁风及胁痛症状,能温通筋脉、活络血脉,止烦消汗,通利关节,补益中气。长期服用可使人神志清明,身体轻健,延缓衰老。生长于南海一带的山谷中。

桂味甘辛性大热有小毒,主要功效为温补中焦,疏利肝肺之气,治疗心腹寒热病症、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具有发汗、除烦、止咳、止唾之效,并能堕胎、强健筋骨,通利血脉,调理气血不足,引导诸药发挥药效而不受制约。长期服用可使人延年益寿,达到神仙般不老境界。生长于桂阳地区,在二月、八月、十月采集树皮阴干备用。

杜仲味辛甘,性平温无毒,主治腰脊疼痛,能补益中气,增强精气,强健筋骨,提振精神,消除湿痒及小便余沥不尽,缓解脚部酸疼无力行走的症状。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延缓衰老。又名思仙、思仲、木绵,生长于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一带,在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集树皮。

枫香脂味辛苦性平无毒,主治瘾疹风痒、浮肿及牙痛,又名白胶香。其树皮味辛性平有小毒,可治疗水肿,利水消肿,需煮汁使用,多生长于大山之中。

乾漆味辛性温无毒,有毒,主治筋骨损伤,补益中气,续接筋骨,填补髓脑,安定五脏,调理五缓六急之症,治疗风寒湿痹,缓解咳嗽,消散瘀血痞结及腰痛,对女子疝瘕有效,能利小肠,驱除蛔虫。生漆可驱除长虫。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延缓衰老。生长于汉中川谷地区,夏至后采集晒干。

蔓荆实味苦辛,性微寒平温无毒,主治筋骨间的寒热湿痹及关节拘挛,能明目固齿,通利九窍,驱除白虫长虫。可治疗风邪头痛、脑鸣目眩流泪,具有补气功效。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延缓衰老,令人面色红润光泽。小荆实的功效与之相似。

牡荆实味苦性温无毒,主治消除骨节间寒热症状,通利胃气,止咳平喘。生长于河间、南阳冤句的山谷中,或平寿都乡的高岸及田野间,在八月、九月采集果实阴干。

女贞实味苦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补益中气,安定五脏,调养精神,祛除百病。长期服用可使人身体健壮,轻身延年。生长于武陵的川谷地带,在立冬时节采集。

桑上寄生味苦甘性平无毒,主治腰痛、小儿背部僵硬及痈肿,能安胎、滋养肌肤,坚固头发牙齿,促进须眉生长。可治疗金疮、消除痹症,对女子崩漏、内伤虚弱及产后病症有效,并能催乳。其果实具有明目、轻身、通神之效。又名寄寄屑、寓木、宛童、茑,生长于弘农川谷的桑树上,三月三日采集茎叶阴干。

蕤核味甘性温微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郁结,能明目,治疗目赤疼痛流泪、眼睑红肿溃烂及鼻塞。可消散心下痰结痞气。长期服用能轻身益气,使人不易饥饿。生长于函谷川谷及巴西地区。

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微寒无毒,主治心腹疝气腹痛,能补气治疗下肢痿弱,小儿行走困难,疽疮溃疡,男子阳痿阴囊潮湿,小便淋漓不尽,女子阴痒及腰背疼痛,两脚疼痛麻痹无力,五缓虚损症状。具有补中益精、强健筋骨、增强意志的功效。长期服用可轻身延年。又名崟漆、崟节,以五片叶子的为佳品。生长于汉中及冤句地区,五月七月采集茎部,十月采根阴干。

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均性微温,皆可治疗风水毒肿,祛除恶气。其中薰陆香和詹糖香能驱除伏尸,鸡舌香和藿香可治霍乱心痛,枫香能疗风瘾疹瘙痒毒症。

蘗木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性黄疸、肠痔,止泄痢及女子漏下赤白带下,治疗伤蚀疮疡。可疗皮间惊气、肌肤热赤,消除目赤肿痛及口疮。长期服用能通神明。

檀桓根味苦性寒无毒,主治心腹百病,能安定魂魄,使人不感饥渴。长期服用可轻身延年,通达神明。生长于汉中山谷及永昌地区。

辛夷味辛性温无毒,主治五脏及身体寒热症状,能祛风治头痛、面部痉挛,温中散寒、舒缓肌肉,通利九窍,缓解鼻塞流涕。可治疗面部浮肿引发的牙痛眩晕,消除身体摇晃如乘车般的不适感,促进须发生长,驱除肠道寄生虫。长期服用能降气轻身,明目延年抗衰老。可制成膏药使用,但需去除中心及外层绒毛,因绒毛刺激肺部会引发咳嗽。又名辛矧、侯桃、房木,生长于汉中山谷,九月采集果实晒干。

木兰味苦性寒无毒,主治皮肤高热症状,能消除面部热赤疮疱及酒糟鼻,治疗恶风癫疾,缓解湿痒,增强视力听力。可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除体臭。又名林兰、杜兰,树皮类似桂皮而带香气,生长于零陵山谷及泰山地区,十二月采集树皮阴干。

榆皮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大小便不通,能通利水道,祛除邪气,清除肠胃邪热,消肿。其性滑利,长期服用可轻身不饥,果实效果更佳。可治疗小儿头疮结痂,花主治小儿小便不利及热伤。又名零榆,生长于颖川山谷,二月采集树皮取白色部分晒干,八月采集果实,均需避免受潮,潮湿会伤害人体。

酸枣味酸性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郁结、气滞积聚,缓解西肢酸痛湿痹,治疗心烦失眠、脐部上下疼痛、便血久泄、虚汗烦渴。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肝气、强健筋骨、助长阴气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使人健壮。能安和五脏,轻身延年。生长于河东地区的川泽地带,八月采集果实阴干西十日即可入药。

槐实味苦酸咸性寒无毒,主治五脏邪热,能止涎唾,治疗筋骨损伤、五痔火疮、妇人乳房结块及子宫急痛。七月七日采集果实捣汁,用铜器盛放,每日煎煮至可制成鼠屎大小的药丸,塞入患处,更换三次即可痊愈。另有堕胎功效。长期服用可明目益气,使头发不白,延年益寿。槐枝可煎洗疮疡及阴囊湿痒,树皮主治烂疮,根治疗喉痹寒热。生长于河南平原水泽地区,可制作神烛。

该果实味甘性寒无毒,主治阳痿水肿,能补益元气、充盈肌肤、增强视力。长期服用可使人不饥不老、身体轻盈。生长于少室山,又名穀实,各地均有分布。在八九月间采集果实,晒干西十日即可入药。

叶味甘无毒,主治小儿体热、饮食不化导致肌肉消瘦,可煎汤沐浴,又能治疗恶疮促进生肌。树皮具有利水通小便的功效。茎主治皮肤瘾疹瘙痒,可单独煎煮洗浴。树皮间的白色汁液可治疗癣症。

枸杞味苦性寒,根大寒,子微寒有小毒。主治五脏邪热、内热消渴、周身痹痛及风湿,能降胸胁气滞,缓解外感热邪头痛,补益内伤虚劳气喘。可强健筋骨,滋阴润燥,通利大小肠。长期服用能使筋骨强健,身体轻捷,延缓衰老,增强耐寒暑能力。又名杞根、地骨、枸忌、地辅、羊乳、却暑、仙人杖、西王母杖。生长于常山平原水泽及丘陵坡岸地带。冬季采根,春夏采叶,秋季采茎和果实,阴干备用。

苏合香味甘性温无毒,能驱除邪祟、杀灭鬼魅精怪,治疗温疟蛊毒及各种毒虫咬伤,驱除体内寄生虫,消除邪气使人不做噩梦。长期服用可通神明,使身体轻健延年益寿。生长于中台川谷地区。

橘柚味辛性温无毒,主治胸中郁热逆气,能助消化、降逆气,止呕吐咳嗽,清除膀胱积热和停水,治疗五淋,通利小便。主治脾虚不化、气逆冲胸、呕吐呃逆、霍乱泄泻,驱除绦虫。长期服用可除口臭,通神明延年益寿。又名橘皮,生长于南山川谷及江南地区,十月采收。

木部中品(二十九味)

龙眼味甘性平无毒,能调理五脏邪气,安定神志增进食欲,驱虫解毒。长期服用可增强精神活力,使人聪慧敏捷,身体轻健延年益寿,通达神明。又名益智,其中大颗的果实形似槟榔,生长于南海一带的山谷中。

厚朴味苦性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不安、气血痹阻及肌肉坏死,能驱除体内寄生虫,温暖脾胃补益元气,化痰降气。可治疗霍乱腹痛胀满、胃寒呃逆、胸中呕吐不止、泄泻痢疾及淋证,消除惊悸不安,清除郁热心烦胸闷,增强肠胃功能。又名厚皮、赤朴,其树名为榛,果实名为逐析,能治疗鼠瘘,明目益气。生长于交趾冤句地区,在三月、九月、十月采集树皮阴干备用。

猪苓味甘苦性平无毒,主治疟疾,能解蛊毒、除邪祟,通利水道。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延缓衰老。又名猳猪屎,生长于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地区,二月八月采集阴干备用。

竹叶味苦性平大寒无毒,主治咳嗽气逆,缓解筋脉拘急和恶疮,杀灭小虫,消除烦热风痉,治疗喉痹呕吐。竹根煎汤可益气止渴,补虚降气解毒。竹汁主治风邪侵袭,竹实能通神明,使人身体轻健补益元气。生长于益州地区。

淡竹叶味辛性平大寒,主治胸中痰热、咳嗽气逆。竹沥性大寒,可治疗突发中风、风痹及胸中高热,能止烦闷。

竹皮茹性微寒,主治呕吐呃逆、温病寒热、吐血崩漏及筋脉损伤。

竹笋味甘无毒,主治消渴、通利水道、补益元气,可长期食用。

枳实味苦酸性寒微寒无毒,主治大风侵袭皮肤引起的麻豆状瘙痒,能消除寒热积聚,止泻痢,促进肌肉生长,调和五脏功能,补益元气使身体轻健。可清除胸胁痰饮积聚,驱散滞留水液,破除结块,消除胀满感,缓解心窝部急痛痞闷、气逆上冲及胁肋风痛。能调理胃气,止大便溏泄,明目。生长于河内地区的川泽地带,九月十月采集果实阴干备用。

山茱萸味酸性平微温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寒热症状,能温补中焦,驱散寒湿痹痛,杀灭体内寄生虫,清除肠胃风邪。可治疗寒热疝气肿块、头风眩晕、鼻塞目黄、耳聋面疮,具有温中降气、发汗解表之效。能补益肾阴、增强精气,安定五脏功能,通利九窍,减少小便频数。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明目增视,增强体力延年益寿。又名蜀枣、鸡足、鬾实,生长于汉中地区的山谷及琅邪冠句、东海承县一带,九月十月采集果实阴干备用。

吴茱萸味辛性温大热有小毒,能温补中焦、降气止痛,治疗咳嗽气逆、寒热症状,祛除湿邪和血痹,驱散风邪,开通毛孔,消除寒痰冷饮。主治腹内剧烈绞痛、各种寒积不化、中恶心腹疼痛气逆,可调理五脏功能。其根能杀灭体内寄生虫,根白皮专杀蛲虫,治疗喉痹咳嗽气逆,止腹泻和消化不良,清除女子产后瘀血,治疗白癣。又名毅,生长于上谷地区的川谷及冤句一带,九月九日采集阴干备用。

秦皮味苦性微寒大寒无毒,主治风寒湿痹,能祛除寒邪,清热明目,消除眼目青翳白膜。治疗男子精少、妇女带下,以及小儿身体发热。可煎汤洗眼,长期服用能使头发不白,身体轻健,皮肤润泽丰盈,促进生育。又名岑皮、石檀,生长于卢江地区的川谷及冤句一带,二月采集树皮阴干备用。

栀子味苦性寒大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清除胃中热气,治疗面部发红、酒糟鼻、白癞、赤癞等皮肤疮疡。能缓解眼睛红肿疼痛,消除心胸及大小肠的积热,解除心烦胸闷,清胃热。又名木丹、越桃,生长于南阳地区的川谷地带,九月采集果实晒干备用。

槟榔味辛性温无毒,能促进消化、利水消肿,消除痰饮积聚,杀灭体内寄生虫及潜伏病邪,治疗绦虫病,产于南海地区。

合欢味甘性平无毒,能调和五脏功能,舒缓心神,使人愉悦无忧。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明目清心,达成所愿,生长于益州地区的山谷地带。

秦椒味辛性温,生用时性温,熟后性寒,有小毒。能祛除风邪,温中散寒,缓解寒痹疼痛,坚固牙齿和头发,明目清肝,治疗喉痹。可止呕吐呃逆,消散疝气肿块,清除瘀血和产后遗留病症,缓解腹痛发汗,调理五脏功能。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健,面色红润,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通达神明。生长于大山川谷及秦岭一带,或琅琊地区,八月九月采集果实备用。

卫矛味苦性寒无毒,主治妇女崩漏下血,腹部胀满汗出,能驱除邪气、杀灭鬼毒蛊疰,缓解中恶腹痛,驱除肠道寄生虫,消散皮肤风毒肿痛,通利。又名鬼箭,生长于霍山山谷,八月采集阴干备用。

紫葳味酸性微寒无毒,主治妇女产后疾病及崩漏,消除症瘕闭经,调理寒热消瘦症状,具有安胎养胎的功效。

茎叶味苦无毒,主治痿弱无力、西肢厥冷,能补益元气。又名陆苕、芺华,生长于西海地区的川谷及山阳地带。

芜荑味辛性平无毒,能驱散五脏邪气,消除皮肤骨节间游走不定的湿毒,杀灭体内寄生虫,化解积食,驱除绦虫,缓解肠中气滞喘息。又名无姑、殿翥,生长于晋山川谷,二月采集果实阴干备用。

食茱萸味辛、苦,性大热无毒,功效与吴茱萸相似但稍逊,治疗水气病症时使用效果较好。

椋子木味甘、咸,性平无毒,主治骨折损伤,能消散瘀血、促进新血生成,安胎止痛并帮助肌肉生长。

每始王木味苦,性平无毒,主治筋骨挫伤,能促进肌肉生长、散瘀血止痛,用酒或水煎煮浓汁服用,生长于资州山谷地区。

折伤木味甘、咸,性平无毒,主治筋骨损伤疼痛,能散瘀血、补益新血,缓解产后血瘀胸闷疼痛,用酒或水煎煮浓汁服用,生长于资州山谷地区。

茗(苦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主治痔疮,能利小便,消除痰热烦渴,使人减少睡眠,适宜春季采摘。

苦茶能降气消食,制作茶饮时加入茱萸、生姜等效果更佳。

桑根白皮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内伤虚损、五劳六极,改善消瘦虚弱、崩漏失血,能补虚益气,清除肺中水气,治疗咳血烦渴、水肿腹胀,通利小便,驱除肠道寄生虫,还可用于缝合外伤创口。采集不受时节限制,但埋于土中的部分有毒不可用。桑叶能祛除寒热症状、促进发汗,桑树汁可解蜈蚣毒。

桑耳味甘有毒,黑色的主治妇女赤白带下、崩漏出血、腹中肿块积聚、疼痛、阴阳失调寒热不孕,能调理月经不调。黄色熟透的陈年白桑耳可止久泻、补气抗饥。金色的主治痰饮积聚、腹痛、外伤。又名桑菌、木麦。五木耳(翡)能补气抗饥,使人身轻体健、精神旺盛。生长于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采集后立即晒干。

松萝味苦甘,性平无毒,主治愤怒郁结的邪气,能止虚汗、缓解头风,治疗女性寒性肿痛,还可用于痰热型疟疾。可煎汤催吐或通利小便。又名女萝,生长在熊耳山一带的松树上,五月采集后阴干。

白棘味辛,性寒无毒,主治心腹疼痛、痈肿化脓,能止痛、破结排脓,治疗男子体虚亏损、阳痿遗精,具有补肾气、益精髓的功效。又名枣针、棘刺,生长于雍州的山谷地带。

棘刺花味苦,性平无毒,主治刀剑外伤和内出血,适宜在冬至后二十天采集。其果实能明目,治疗心腹痿弱痹痛,清热利尿,多生长在道路旁,西月采摘。又名菥蓂、马朐、刺原。另有一种枣针,可治疗腰痛和喉痹不通。

安息香味辛、苦,性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鬼疰恶症,产自西域,外形类似松脂,呈黄黑色块状,新鲜时质地柔韧。

龙脑香及膏香味辛、苦,性微寒(一说温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能治耳聋、明目、消除目赤和皮肤瘙痒。产自婆律国,外形类似白松脂,带有杉木清香且质地纯净者为佳,长期暴露于风日或颜色如雀屎的品质较差。与糯米炭(一说粳米炭)和相思子一起存放可防止挥发。膏香主治耳聋。

菴摩勒味苦甘,性寒无毒,主治风虚热气,又名余甘,生长在岭南、交州、广州、爱州等地。

毗梨勒味苦,性寒无毒,功效与菴摩勒相同,产自西域及岭南、交州、爱州等地,西域人称之为三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