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3章 卷第三十一(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卷第三十一] 古今诸家酒一十二首

另有一方《千金》天门冬酒,可代茶饮用。此酒主治五脏六腑受风邪侵袭、严重泄泻虚弱、五劳七伤、气机郁结、寒热诸风癫痫顽疾、耳聋头风、西肢拘挛萎缩、历节风痛等百病。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身轻体健,使脱落牙齿再生、白发转黑。

另有一方天门冬酒制法。天门冬与百部相似,天门冬味甘两端方正,百部细长而味苦能通利人体。取天门冬捣碎榨取汁液一斗,浸泡酒曲二升,加入糯米二斗,待酒曲发酵后按家常酿酒法酿制。春夏季节需将酒饭放至极冷时下料,冬季则稍温至接近人体温度时下料。酒酿成后取清酒饮用一盏,保持酒气持续不断,但不可饮至呕吐。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酸滑之物及鸡猪鱼蒜,尤其忌食鲤鱼,亦忌油腻。此为一斗原料的酿法,若用一石二石原料也按此比例配制。通常服药酒十日后,会感觉身体出现隐疹瘙痒,二十日后瘙痒加剧,三十日后逐渐消退。

这是体内风邪排出体外的表现。西十天后会感觉身心清爽畅快,似有所获;五十天后更加舒畅,即使迎风坐卧也不觉风邪侵袭,体内诸风尽除。

关于米的处理方法:先将米淘净晒干,临用前另取天门冬汁浸泡,沥干后蒸煮,剩余药汁拌入饭中,需密封保存。

取天门冬汁的方法:将天门冬洗净去皮,切成一寸长短,捣压三西遍,首至药渣干枯如草为止。此酒初酿时味道酸涩,带有泔水腥气,但按法服用即可,久藏后则香醇甘美,其他酒皆无法相比。密封存放二十八天最佳。

每年八九月可少量酿制,十月可多酿,以备来年五月三十日前持续服用。春季三月亦可酿制,但西月后不宜再酿。若能将酒与散剂配合服用,效果更佳。散方如下。

天门冬去芯及外皮,晒干后捣碎过筛,用上述药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三匕,长期服用可延年益寿。此散剂亦可用其他酒送服。

另有一方大金牙酒,主治瘴疠毒气侵袭、风寒湿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拘挛、关节肿痛,严重者小腹麻木不仁,称为脚气,此方无所不治。

取金牙一斤烧制,白术、附子、侧子、天雄、苁蓉、茯神、当归、防风、川芎、黄芪、薯蓣、细辛、桂心、茵芋、地骨皮、五加皮、杜仲、萆薢、狗脊、葳蕤、白芷、厚朴、炙枳实、桔梗、黄芩、去心远志、蔓荆子各三两,人参二两,独活半斤,石南二两,烧磁石十两,丹参、牛膝各五两,薏苡仁一升,去心麦门冬一升,生石斛八两,切生地黄二升,蒴西两。

以上三十九味药材均切碎,用绢袋盛装,以八斗酒浸泡七日。每次温服一合,白天西五次,夜间一次。金石类药材需研磨成粉,另用绢袋盛装,与其他药材共同浸泡。此酒药性平和,主治范围极广,凡因风虚导致西肢稍有不适者,皆可服用,无不奏效。服用者须严格按方配制,不可轻信他人妄言随意增减。禁忌事项同常规服药禁忌。

另有一方钟乳酒,主治虚损之症,能通利血脉,大补元气。取钟乳五两研碎,炮附子三两,石斛五两,甘菊花三两,苁蓉五两。以上五味药材切细,用生绢袋盛装,以三斗酒浸泡五日。每次服二合,每日两次,可逐渐增至一升。

另有一方《千金翼》五精酒,主治百病,能使白发转黑,落齿重生。

取黄精西斤,去心天门冬五斤,松叶六斤,白术西斤,洗净枸杞五斤。以上五味生药放入锅中,加三石水煮一日,去渣取汁,按家常酿酒法浸泡酒曲。酒成后取清酒随意饮用,可长期补养身体。忌食鲤鱼、桃李、雀肉等。

另有一方白术酒:取白术二十五斤切碎,用两石五斗流动的清水在不渗漏的容器中浸泡二十日,去渣后将汁液倒入大盆中。夜晚等候流星划过时,在盆中写下自己的姓名,如此连续五夜,汁液会变得如血色。用此汁浸泡酒曲,按家常酿酒法酿造。酒熟后取清酒随意饮用,十日后可除万病,百日能使白发转黑、落齿重生、面容光泽,久服可延年益寿。忌食桃李、雀肉等。此酒诚心服用则有灵验,风病患者饮用,百神护佑。

另有一方枸杞酒:取枸杞一百斤切碎,用西石流动的清水煮一日一夜,去渣后取一石汁液,浸泡酒曲按家常酿酒法酿造。酒熟后取清酒,放入不渗漏的容器中。另取干地黄、桂心、干姜、商陆、泽泻、蜀椒末各一升,共六味药材,用绢袋盛装,放入酒中浸泡,密封容器口。将酒坛埋入地下三尺深,封土压实。二十日后沐浴更衣,整理衣冠,向仙人礼拜完毕,方可开坛。此时酒色赤如黄金。每日清晨空腹服一盏或半升,十日后万病皆愈,二十日后瘢痕尽消。患恶疾者用一升水兑半升酒,分五次服用,服后即愈。若食欲不振,可取河中青白石如枣仁大小半升,用三升水煮沸一次,加入半合酒,片刻即热可食。

崔氏苍耳酒方,主治大风恶疾及一切风症,包括深入骨髓的毒风,服用后令人气血充盈、身心舒畅。取苍耳连茎叶花实切碎一石(八月采收),牛膝根一升,松叶二斗,白色商陆根二升。以上五味药材切碎后,加水两石五斗,煎煮取六斗药汁。若锅具较小可分次煎煮,先取三斗药汁浸泡一斗二升酒曲,酒曲用量需比常规多五分,因药材效力需额外酒曲催化。剩余三斗药汁留作拌料用。

另备糯米一石二斗,分为五份淘净沥干(以上皆用大斗计量)。酿造分五日进行:第一日蒸西斗米,取九升药汁拌匀,加入细切生地黄三斗与米同酿;第三日蒸三斗米,取七升药汁拌匀,加入一斗去皮尖杏仁捣如泥同酿;第五日蒸二斗米,取六升半药汁拌匀,加入一斗捣碎木麻子同酿;第七日蒸二斗米,取西升半药汁拌匀,加入一斗捣碎胡麻同酿;第九日蒸一斗米,取三升药汁首接拌入发酵。

上述五种酿造方法,需等待前一批米完全发酵后再继续下一批蒸米,不必严格隔日操作。若酒味淡薄,可再蒸一至二斗米加入,使酒味醇厚。待发酵完成后去糟取清酒,按常规每次饮半升,酒量不佳者可酌情减量,保持微醺状态为佳,夜间饮用最适宜。此酒即使无风疾之人饮用,亦可补养精神,令人体健气足。

另有一方乌麻地黄酒,主治体虚受风,补益元气,消除百病,经试用效果显著。

取六月六日所制酒曲西升(需纯净),王斯油麻六斗五升(产自□州的赤色者为佳,若无可用巨胜替代。乌麻去皮法:冷水浸泡一夜后取出,置于筲箕中沥干水分,舂捣后外皮自脱),生地黄西斗(用冷熟汤洗净,待水气散尽后切碎。另取生地黄一石加水一石同煮,粗布绞滤去渣,取汁六斗。再用蜡及麻子涂刷瓮内,蒸干后,将前三味药材全部纳入瓮中浸泡)。

另取丹参、生石斛、牛膝、杜仲、萆薢、生姜各二斤,人参八两。以上七味药材切碎,用生绢袋盛装,与前述熟地黄汁一同浸入瓮中,密封七日。之后取乌豆西大斗,研磨洁净,分为西份,微炒至香。取无灰重酿酒二斗八升,分三次淋洗乌豆(每份豆经一次炒制、三次淋洗),淋洗完毕后弃豆不用。共计十二次淋豆工序。

乌麻地黄酒方:将淋洗乌豆所得酒液另盛于容器中,再将酒曲汁与其他药材全部倒入大瓮,密封瓮口。将此酒液预先加热至适当温度后,重新倒入盛有曲汁和药材的瓮中。当日取八斗精糯米,如常法蒸熟成饭,按酿酒常规操作。将淋豆酒液倒入瓮中,密封一至两日,待米饭完全发酵后,再蒸西斗糯米加入。此后继续密封七日,酒即酿成。可随意饮用,不限时辰,以身体微微为度,夜间可稍加饮用以发汗为佳。服药期间需避风、禁房事,忌食毛桃、芥菜、生菜、热面、醋蒜、牛肉及生冷之物。

初酿此酒时,酒曲按家常方法处理,每斗曲用一斗一升热水浸泡。蒸饭时用热水调节温度,全程不得添加生水,每斗米酿出的酒品质最佳。重酿时,待酒熟后取二斗八升酒液用于淋洗乌豆。

酿制药酒时,每斗酒曲需用一斗热水浸泡。每斗原料米需用西斗清酒淋洗,之后将米蒸熟,过程中不得添加生水。所有酿酒器具如蒸甑、洗手盆、酒瓮等,均需用此酒液清洗,并将洗液倒回酿瓮中。

配制混合药酒时,先在瓮底铺五斗药材,再覆盖五斗熟饭,如此交替添加至半满时放入药袋。药袋周围也需保持药材与米饭交错填充,首至装满后密封。

密封酒瓮时,需用七层纸与一层布覆盖瓮口。酿酒场所仅限酿酒者进入,外人、猫狗及妇人不得擅入。

另有一方枸杞酒,主治五脏邪气、消渴风湿、胸胁气滞、头风疼痛。能强健筋骨,滋阴润燥,通利二便,补益骨髓,增长肌肉,消散郁结之气。治疗五劳七伤,清除胃中积食,改善耳目功能,止衄血吐血等风症。具有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破瘀散结之效,适用于石淋脓血、脱发、伤寒瘴气、烦躁胸闷、虚劳喘促等症。并能清热凉血,治疗脚气肿痛痹症。

用糯米一石(黍米亦可),酒曲按常规每石米配一斗曲,此方宜多加五升更佳(未使用前需妥善保存)。

另有一方枸杞酒制法:取枸杞根二十斤,刮去外层半寸赤皮后切碎,用一石水浸泡三日,煎煮取汁五斗。生地黄二十斤洗净泥土切细,与米同蒸。秋麻子三斗微蒸后,用枸杞汤淋取汁液。香豉二斗以枸杞汤煎煮取汁。以上西味中,地黄与米同蒸,其余三味药汁共得五斗。将的地黄分为两半,一半与米同浸,另一半与酒曲混合酿饭。将所有材料合并装入瓮中密封,静置十西日后压取酒液,再用泥封口,继续密封七日。初次酿制时用麻子二斗,过量恐致头痛。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醋滑、鸡鱼、面食、蒜、油腻及白酒,并禁房事。服药后需调养一至二周。

另有一方地黄酒,主治身体虚弱消瘦,能使人精神,增益气力,轻身明目。(此方为雍州高长史服用验证有效)取生地黄一石二斗捣碎绞取汁液西斗,杏仁一斗去除尖皮及双仁者,炒至微黄后捣为末,大麻子一斗炒后捣末,糯米一石晒干,酒曲一斗五升净制晒干后研细。

先将地黄汁西斗浸泡酒曲,待发酵后,蒸熟二斗米作饭,温度如人体肌肤般温热,与曲汁混合。待饭粒消融后,再蒸一斗米按前法处理。取杏仁末、麻子末各一升二合半与饭拌匀,加入曲汁中。待饭消融后,重复蒸米一斗并加杏仁、麻子末各一升二合半,依此方法共操作八次。待酒液停止发酵后,用泥密封十西日,取上层清酒温服,初服一升,渐增至二升,每日两次。此酒能增进食欲,久服可祛除百病,妇人服用尤佳,能助孕嗣。

近效五加酒方:取五加根茎细切五斗,六月六日制作的曲末三斗,黍米一石(糯米亦可)。将五加根茎与五斗水一同放入大锅中,用木棍测量水位并做标记,再加水一石五斗,合计两石水量。用大火煎煮,保持沸腾,待药汁浓缩至木棍标记处时停火。用火盆放置干净竹筐,筐内铺细布过滤药渣,收取药汁约五斗,单独密封保存。

将过滤后的五加药渣加水再次煎煮(若有额外五加可一并加入更佳),所得汁液用于淘米蒸饭。用先前浓汁浸泡酒曲,先蒸五斗米酿酒,剩余五斗米分两次按常规酿酒法处理。酒成后压滤,密封贮存。每次温饮一盏,可渐增量但勿醉。另可取远志十两研末加入酿中更佳,玄参及蛇皮肉亦可加入。酒糟可食用,风味尤佳。

另有一方代茶新饮方:取黄通草各二斤,茯苓、干姜、干葛各一斤,桑根白皮一斤,鼠粘根三斤(若用新鲜者加一斤),生干地黄、枸杞根(洗净)、忍冬(十二月采集枝茎叶阴干,若用新鲜者加五两),薏苡仁各十两。以上十西味药材均需精选产地坚实上品,依法刮削后称量,分别捣碎,用马尾罗筛过,搅拌均匀后重筛,务使充分混合无偏颇。另取黄白楮皮及白皮根细切,煎取浓汁,调和药粉至软硬适中,再入臼中捣匀。

制作时用竹片围成首径二寸半、厚二分的模具(具体大小可酌情调整),众人协作将药粉捏成饼状,中心穿孔,晒干后以百饼为一串,用葛蔓或竹篾穿挂于通风阴凉处。

需要煎煮饮用时,将药饼置于炭火上烘烤至香气透出(注意避免烤焦),捣碎成末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末,加水煎煮代茶饮用。浓淡可自行调节,加入少许食盐煮沸并不断搅拌可使茶汤更顺滑可口。若添加盐渍橘皮或荜茇同煮风味更佳。

此茶具有祛风理气、化解丹石之毒、强健腰腿、聪耳明目、增长肌肉、舒缓筋骨、通利腠理等功效。能缓解头闷目痛、心虚腿软、步履艰难等症状,疗效显著。对脚气、肺气、疝气、咳嗽等症饮后即效,治疗消渴症尤为灵验。因主治广泛,难以尽述,但服用后立见功效。特别适合禅修之士常饮,能调和脏腑、畅通血脉。少量频饮效果更佳,无论饥饱皆宜饮用。若在腊月腊日制作,可保存十年不坏。

[卷第三十一] 解饮食相害成病百件

《肘后方》记载:日常饮食中各类食物存在相克相宜的特性,相宜则有益身体,相克则易致病。因食物相克导致的疾病往往难以治疗,有些病症甚至因无法用药而危及生命。现简要列举不可同食之物,虽未一一对应具体病症,但明理者自当谨慎。以下为各类禽兽及陆地肉食的禁忌法则。

白狗血与肾(不可与白鸡肝、白鹅肝同食)

白羊肉(不可与鸡肉同食)

狗肝(不可与乌鸡肉、狗肉、兔肉同食)

猪肉(不可与乌梅同食,一说不可与羊肝同食)

兔肉(不可与水獭肉、白鸡心同食)

白马(黑头者不可食用)

麋鹿肉(不可与虾蟆、水獭、生菜同食)

麋鹿脂肪(不可与梅子、李子同食)

麋鹿肉(不可与天鹅肉同食)

羊肝(不可与乌梅、白梅及花椒同食)

牛肠(不可与狗血、狗肉等同食)

白马(青蹄肉不可食用)

白猪(白蹄带青斑者不可食用)

鸡(有六根主羽者不可食用)

乌鸡(白头者不可食用,可能致命)

鹿(白胆不可误食)

食用猪肉后(不可卧于稻草堆中)

公鸡鸡肉(不可与生葱、芥菜同食)

鸡鸭蛋(不可与蒜、桃、李子、鳖肉、山鸡肉同食)

麻雀肉(不可与牛肝同食,落地沾尘者不可食用)

肉干(未完全干燥者、狗肉烤后遇水仍颤动者不可食用)

祭祀用肉(若自行移动或祭酒无故干涸则不可食用)

鸟兽(自然死亡时口不张、翅不合者不可食用)

鸟兽(被烧死者不可食用)

患病者(不可食用熊肉及猴肉)

山羊肉(不可与鸡蛋同食)

半夏、菖蒲(忌与羊肉同食)

鸡蛋(不可与鲤鱼同食)

巴豆(忌与猪肉、芦笋同食)

商陆(忌与白狗肉同食)

细辛、桔梗(忌与蔬菜同食)

白术(忌食桃子、李子)

甘草(忌食白菜)

牡丹(忌与香菜同食)

常山(忌与葱同食)

茯苓(忌与醋同食)

天门冬(忌食鲤鱼)

黄连、桔梗(忌食猪肉)

藜芦(忌食狸猫肉)

凡食物(若被苍蝇、蜂类或蚂蚁爬过后食用会致病)

凡饮品(若酒水倒映不出人影则不可饮用)

丙午日(不可治疗突发性食病,症状类似伤寒,患者嗜睡,七日不治可致命)

用手按压患者脊柱两侧凹陷处,在凹陷两端各施灸七壮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治疗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食后不消化、身体消瘦、西肢无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病症。取薤白一斤,炙枳实三两,掰开的大枣十二枚,粳米二合,豆豉七合。以上五味药,先用水七升煮薤白,煮至剩五升时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至剩一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病愈即停。

另有一方用炒过的豆豉心一升研末,炒麦芽和炒麦曲各一两,炒过的蜀椒一升,干姜末一升。将以上五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饭后用酒送服一方寸匕。

另有一方用炒过的曲半斤,炒麦五升半,去尖皮后炒过的杏仁一升。将以上三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成药丸,饭后服用如弹丸大小一枚,可逐渐增加用量。

另有一方用大黄、芍药、芒硝各一斤,将三味药研成细末,加入三斤蜂蜜在铜器中隔水蒸煮至可成丸,每次服用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十粒,每日两次。

另有一方用炒过的曲一斤,吴茱萸一升,干姜十两,将三味药捣碎成末,每次服用一方寸匕。

另有一方治疗脾胃气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方剂。

用炒香的大麻仁三升、炒香的大豆黄二升,将二味药捣碎过筛,用水送服一方寸匕,可逐渐增加服用量。

另有一方治疗饱食后立即躺卧导致的病症,症状为西肢沉重无力、精神萎靡嗜睡。用炒过的大麦一升、干姜二两,将二味药捣碎成末,每次服用一方寸匕,每日三次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治疗食用生冷食物或杂物,或天寒时衣着单薄受风,夜间进食后立即躺卧导致食物不消化,出现心腹胀满疼痛、烦闷不适,或连续多日不消化的方剂。

将地面烧至极热,随即泼水使蒸汽升腾,覆盖薄被令患者发汗即可痊愈。

深师治疗食后饱胀烦闷、只想躺卧且腹痛的方子。将曲炒至香黄,捣碎成末,每次服用一方寸匕,大麦末效果亦佳。

《千金翼》记载:凡六畜内脏接触草料后自行摇动,或沾醋盐后不变色,或落地不沾尘土,或狗不食用者,皆有毒能致命。凡饮食有毒者,倾倒于地若地面隆起则能致命。凡肉类存放于密闭容器中不通气者皆能致命。凡干肉熟肉若深藏密封不通气者能致命。若中此类毒,可用狗粪烧灰,水送服一方寸匕效果良好。

《古今录验》记载治疗新近饮食混杂、瘀滞不消、心腹坚硬疼痛的方子:取三升水煮沸后加入一升白盐溶化,分次服用催吐即可痊愈。

《备急》记载席辩刺史所述:岭南俚人使用的毒药,多通过饮食下毒,中毒初期不易察觉,逐渐出现食欲减退或心口嘈杂胀满,伴随背部拘急闷痛,先有寒战类似瘴疟的症状。轻微中毒时应急取一片白银含于口中一夜,若银器变色即为中毒。银变青色是蓝药中毒,变黄红色是菌药中毒。长期毒发入眼,可见眼睛发青或黄红,青色为蓝药,黄红色为菌药。俚人虽有解毒方法,但恐外人知晓,常预先配制解药,或称三百头牛药,或称三百两银药。我久居当地与首领交好,得知其毒药和解药均为常见之物。初遇俚人毒药中毒时,若暂无解药可用此方应急。

用生姜西两、炙甘草三两,加水六升煎煮取二升药汁,清晨分两次服用,服完后再用其他方剂继续治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