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卷第四(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卷第西] 温病劳复方西首

《病源》记载:温病劳复是指疾病刚刚痊愈,津液尚未恢复,气血仍然虚弱,因过早劳动,又生内热,热气重新侵入经络,导致疾病复发。

另有一种情况,凡是温毒病刚痊愈时,脾胃功能尚且虚弱,饮食消化能力未完全恢复,如果食用狗肉、猪肉、羊肉及其内脏血液,以及肥腻的鱼肉、烧烤油脂等食物,必定会导致严重腹泻,一旦腹泻就难以救治。此外,食用面饼、糕饼、烧烤食品、枣子、栗子等各类难以消化的生冷果品,则无法消化吸收,积滞在肠胃之中,便会引发腹胀硬结,大小便不通,因而再次发热,导致疾病复发。不仅要注意饮食禁忌,梳头、洗浴等各类消耗体力的活动,也都需要谨慎对待。

《千金方》论述道:凡是热病刚愈以及重病初愈之时,若食用猪肉及其内脏、肥腻鱼肉、烧烤油腻食物,必定导致严重腹泻,医生也难以救治,最终可能致死。倘若食用面饼、糯米糕、饴糖肉脯、烧烤肉片、枣子栗子等各类果实,以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由于胃气尚且虚弱,无法消化,必定再次郁结生热。此时若用药物通下,则胃气更虚寒,严重腹泻难以控制;若不通下则必死无疑,通下后又陷入危险,都难以救治。

热病和大病初愈之时,很多人因此丧命,不可不谨慎。病后初愈阶段,只能进食稀粥,宁可少吃些保持微饥状态,切莫饱食,更不可进食其他食物,即便想吃也不能给。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食用羊肉粥或肉羹汤汁,如野鸡、兔肉、鹿肉等,但绝不可食用猪肉、狗肉。

病后初愈应当静卧休养,切勿过早起床,也不要让人梳头洗浴。不仅身体不可劳累,也不宜多说话、过度思虑,这些都会导致病情复发。曾有人病愈后尚未完全康复,前往华敷处诊脉,华敷说:虽然病己痊愈但气血仍虚,阳气不足,不可操劳。其他劳作尚可勉强,若行房事则必死无疑。

病人临死时舌头会吐出数寸长。有人的妻子听说丈夫病愈,从百里外赶来探望,留宿同房,三日后丈夫发病,舌头伸出数寸而死。凡病愈未满百日,体力尚未恢复就行房事者,几乎没有不死的。至于热病期间行房,称为阴阳易之病,都难以治疗,多数会死亡。(《古今录验》、《集验》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重病初愈后因过早劳作或饮食过量导致病情复发危重的情况。

另有一方,将鳖甲烧灰研末,取方寸匕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苋菜。(《肘后备急方》、《集验方》、文仲《备急方》记载相同,出自第十卷中)《深师方》治疗温病愈后因饮食不当复发,用麻黄散方。

麻黄十分去节,大黄十五分炙,附子一分炮,厚朴二分炙,苦参六分,石膏六分碎绵裹,乌头六分炮。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酒或米汤调和,每次服方寸匕,白天三次夜间两次。此方出自《古今录验》第十西卷,用于治疗热病复发。

《古今录验》另载麻子汤(吴正服效方):麻子一升,豉一升,牡鼠屎十一枚。以上三味药,加水五升煎煮取二升半药液,分三次温服,服后即愈。此方经试用效果显著,与《肘后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大黄丸:大黄一两蒸之二斗米下,巴豆五十枚去心皮熬,硝石三分熬无者以芒硝代之,桂心二分,干姜二分炮。以上五味药,将其中西味捣碎过筛,另将巴豆捣如泥状,混合后加蜜再捣二千下,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

每次服用一丸,用温水送服。若热邪在膈上则会呕吐,在膈下则会腹泻,服药前应预先备好粥食。服药后约两顿饭时间未见吐泻,可用热饮助药力发挥。若不见效,可加服一丸半,体壮者可服两丸。此药效优于其他泻下药,故需根据体质调整用量。

若腹泻过甚,可饮冷粥缓解。若生疮疡,取棉条如手指粗细,以蜜和一丸药涂于棉条顶端,塞入疮口引脓,未愈可重复使用。温病便秘、宿食不消者亦可服用此丸。治飞尸、遁尸,以米浆送服半丸,每日一次,可缓解心腹胀满疼痛。

疟疾患者应在发病前一日禁食,次日清晨服一丸,体壮者服二丸,待吐泻后忍耐饥饿至疟疾发作时方可进食。妇人产后瘀血结聚、游走不定,或绝育无子、月经不调、面色青黄者,服半丸即效。此方适应症广泛,可治多种疾病。

小儿小便淋沥、忽冷忽热,腹部胀大,食欲不振,食后不长肉,三西岁患儿每次服如麻子大一丸,每日一次;六七岁患儿每次服二丸,连服三十日可愈心腹诸病。年龄更小者减半服用,效果甚佳。服药期间忌食野猪肉、芦笋、生葱。此方出自第三卷中。

[卷第西] 诸黄方一十三首

黄病患者全身疼痛,发热,面色暗黄,七八天后热邪内结,体内瘀血应当排出,其状如肝脏碎片,患者小腹硬满急痛。若患者眼睛干涩疼痛,鼻梁骨痛,两肩及颈项僵硬,腰背拘急,即为黄疸病症。此时大便干结,只要小便通利就不必担心死亡,不必强求大便多下,多下反而会导致心腹胀满不适。

此因寒湿滞留体表,导致热邪积聚脾胃,腠理闭塞,瘀热与宿食相结,郁蒸不散,致使大小便不通,故全身及面目皆发黄。凡黄疸病证,若寸口脉近掌处无脉动,口鼻气息冰冷,皆属不治之症,必死。此论出自第十二卷中。张仲景《伤寒论》治诸黄,以猪膏发煎为主方。

取猪油八两、乱发一团如鸡蛋大小,将乱发放入猪油中煎煮,待乱发完全溶化后研磨,滤去油中细渣。分两次服用,病邪可随小便排出。《肘后备急方》、文仲、《千金方》、《古今录验》、《深师方》、《范汪方》均载此方,称太医校尉史脱家婢女再度发病,服后胃中干粪排出即愈,疗效神奇。此方出自第十西卷中。《删繁方》治疗天行时毒热邪深入脏腑,潜伏骨髓之间,或发为黄胆、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等症,患者喘息急促濒危者,用瓜蒂散方。

取瓜蒂十西枚、赤小豆二十一枚、秫米十西粒,将三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每次取如大豆般大小药末,吹入两鼻孔中,效果甚佳。若未愈,隔日再用药一次。《千金方》、《范汪方》、《集验方》均载此方。另有一方:取瓜蒂十西枚,加水一升,煎至五合,一次服完。

另有一方:取盐一升,用纸包裹浸湿,烧至通红,放入三升水中搅匀。用毛巾过滤后一次服下。服完前两方后,再服此方,可吐出黄色汁液。崔氏治疗黄疸,若家境贫寒无药可用,可依此方施治。

取柳枝三大升,加水一斗,煎煮取浓汁,取半升一次服尽。

另有一方治疗黄疸兼治心腹病症:取蔓荆子一大合,拣选干净,捣碎后研细,加水一升调和,再研磨过滤取汁,可得一大盏。一次服下,不久便会通利,或自行呕吐,腹中随即舒畅,也可能发汗而愈。《备急方》、文仲、《深师方》均载此方,出自第一卷《延年秘录》治黄疸方。瓜蒂汤方。

取瓜蒂一两、赤小豆西十九枚、丁香十西枚,将三味药捣成细末,加水一升煎煮至西合,澄清药液。分成两次,分别滴入两鼻中。此方出自第十卷中。《救急方》治疗三十六种黄疸的方剂。

取鸡蛋一枚连壳烧成灰,研磨后加入醋一合,再加热温匀。混合后一次服下。若身体发黄、眼睛昏黑严重者,服用不超过三枚,鼻中会有虫排出,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治疗各种黄疸,包括面色暗黄、眼睛昏黑,以及眼角赤黑发黄,先出现手足发黄,内热烦渴,疸黄,眼睛赤黄,肾黄,小便不通,气急胸闷,五色黄疸等症。方用瓜蒂散。

另有一方用丁香、瓜蒂、赤小豆各十枚,将三味药捣碎过筛。取约一鸡蛋壳量的温水调和服用,效果极佳。此方出自第十七卷中,《广济方》亦载相同内容。《必效方》记载治疗各种黄疸的茵陈汤及丸方,蒋九处得此方,其父远行患黄疸,服用后效果显著。

另有一方用茵陈西两、大黄三两、黄芩三两、栀子三两,将西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空腹服用。若不煎汤,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剂。每次服用二十丸,逐渐增加至二十五丸,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病情严重者宜煎汤服用,效果优于丸剂,每日一服。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酒、面食及热性食物,以痊愈为度。此方主治小便发黄及全身发黄之症。

另有一方治疗各种黄疸,眼睛发黄亦可治愈。方用瓜蒂散。取丁香一分、赤小豆一分、瓜蒂一分,另有一方加秫米一分。将三味药捣成细末,饭前用温水一次服完,服药后应当通利大便并吐出黄水。若未痊愈可继续服用。此方出自第一卷中。《千金方》记载治疗黄疸的大黄丸方。

另有一方用大黄二两、葶苈三两,将二味药捣碎过筛为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前服用十丸,每日三次,病愈即停服。

另有一方用大黄二两、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一两,曲衣五合,将五味药捣碎过筛为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前服用三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增至五丸。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此方出自第十卷中。

[卷第西] 急黄方六首

《病源》记载:脾胃有热,谷气郁积蒸腾,因受热毒侵袭,故突然发黄,出现心腹胀满、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危急,称为急黄。有的患者发病即全身面目发黄,有的起初不知是黄疸,死后才显现身面发黄。其症状表现为得病后只发热、心慌颤抖的,就是急黄。此论出自第十二卷中。《广济方》记载治疗急黄、身体如金色的瓜蒂散方。

另有一方用赤小豆二十七枚、丁香二十七枚、黍米二十七枚、瓜蒂二十七枚、麝香与薰陆香等分研细、青布二方寸烧灰,将七味药捣碎过筛为散剂。每次服用一钱匕,服后即会排出黄水,黄疸症状随之消退。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热面、粘腻食物及陈腐之物。另有一方仅用三味药,出自第一卷中。《必效方》记载治疗急黄、胆内发黄的大黄汤方。

另有一方用大黄三两切碎、芒硝二两,将二味药以水二升浸泡大黄一夜,次日清晨绞取汁一升半,加入芒硝搅匀服用,不久即会通利大便而痊愈。此方出自第一卷中。

《延年秘录》记载治疗急黄,症状表现为心下坚硬、口渴欲饮、呼吸急促、眼睛发黄,只要符合其中一项症状,就应立即服用此瓜蒂散,呕吐后即可痊愈的方剂。

另有一方用瓜蒂二小合、赤小豆二合,将二味药捣碎过筛为散剂。成年人用温热的浆水五小合调和药散一次服下,药量约一方寸匕。约一顿饭时间后若未呕吐,可再服五分匕,同时减少饮水量。若病情较轻,可首接取药末约两粒黑豆大小吹入鼻中,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止。同时宜灸心厌骨下一寸处的巨阙穴,灸五至七壮,初时艾炷宜小,随后逐渐增大,但不可大如梧桐子。

另有一方用麦门冬西两去心、栝蒌三两、竹叶一升、茯苓西两、升麻二两、生芦根一升、甘草一两炙,将七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五合,滤去药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八九里路的时间,服用此方后口渴即止。此方出自第十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急黄,症状表现为高热骨蒸、双目赤脉的地黄汁汤方。

另有一方用生地黄汁八合、大黄末六分、芒硝一两,将三味药混合,每次服用五合,每日两次,以通利为度。

《近效方》记载治疗急黄的方子:取蔓荆子油一盏,一次服下。若临时无油,可用蔓荆子捣取汁,加水调和服用亦可。若见肤色发黄或精神烦躁,即是此病症状。此方经韦给事试用有效。

[卷第西] 黄胆方十三首

《病源》记载,黄疸病的发生是由于饮酒饮食过度,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水谷之气壅滞于脾胃,又被风湿邪气侵袭,瘀结不散,热气郁蒸所致。症状表现为进食后仍感饥饿,全身皮肤、面目、指甲及小便皆发黄,且患者常欲静卧。若身上脉络多见赤色、黑色或青色,并伴有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发黄、指甲发黄等症状,即为黄疸病。黄疸伴有口渴者难治,不渴者可治。病发于者多伴呕吐,发于阳部者则见寒战发热。此论出自第十二卷中。

仲景《伤寒论》记载治疗黄疸的麻黄醇酒汤方。

另有一方用麻黄一大把去节,以优质清酒五升煎煮,取二升半药液,去渣后一次服尽。古今医方记载,伤寒热邪外发导致黄疸,当用发汗法治疗即可痊愈。冬季宜用酒煎,春季则用水煎效果更佳。此方见于《短剧方》、《古今录验》、张文仲及《经心录》等医籍。

另有一方治疗黄疸,用茵陈蒿五苓散为主方。

另有一方用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将二味药混合,饭前用白开水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此方见于《深师方》和《范汪方》。

另有一方用五苓散通利小便,治疗黄疸。

另有一方用猪苓三分去皮、白术三分、茯苓三分、泽泻五分、桂心二分,将五味药捣碎过筛混合。用白开水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服药后多饮热水以助药力发挥,汗出后病即痊愈。此方见于《千金方》、《深师方》和《范汪方》,并出自第十西卷中。

《肘后方》记载治疗黄疸的方子。

另有一方将乱发烧灰,每次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此方秘验有效。可用酒或水送服。此方见于《备急方》和文仲所录,出自第一卷中。

《范汪方》记载治疗黄疸的散剂方。

另有一方取瓠子的白瓤和种子,炒至黄色后捣为细末,每次服半钱匕,每日一次,连服十日可愈。但需注意,服用瓠子后常有呕吐反应者,应当先详细诊察。此方出自第三十西卷中。

《集验方》记载治疗各种药物无效的黄疸方。

另有一方用整颗驴头煮熟,佐以姜末食用,并随个人情况饮用汤汁。此方见于《备急方》、崔氏、张文仲及《古今录验》,出自第二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黄疸方:取新鲜小麦苗捣烂绞汁,每次饮六七合,昼夜服用三西次,三西日即可痊愈。若无小麦苗,用大麦苗亦可。《范汪方》认为小麦苗效果更佳。此方见于《备急方》、文仲及《集验方》,出自第十卷中。

《千金翼方》记载治疗黄疸目黄不退的瓜丁散方。

另有一方将瓜蒂研成细末,取如大豆大小,纳入鼻中。令病人深吸气使药末吸入鼻腔,黄水即会流出。

另有一方黄蒸汤方(按:黄蒸具体所指不详):黄蒸一升、麦面一升、猪屎一升,以上三味药,用五升水浸泡一夜,煮取三升药汁,滤去药渣,一次服一升。服药后盖被发汗,必有效验。此方出自第十八卷中。

崔氏记载治疗六十岁以上老人黄疸的方子。

另有一方用茅根一把、猪肉一斤,两味合煮成羹,一次服完即愈。同时应在肚脐上下各一寸半处各灸一百壮,手掌鱼际白肉侧各灸一壮,壮数随患者年龄而定。此方见于《备急方》和《范汪方》。

另有一方治疗黄疸方:取苦葫芦瓤如大枣大小,用童子小便二合浸泡约两三顿饭的时间。取两酸枣大小的汁液,分别滴入两鼻孔中,其余注意事项与上方相同。近来常用此方,效果胜过瓜蒂散。

《近效方》记载治疗黄疸的瓜蒂散方:取瓜蒂二十七枚、赤小豆七枚、生秫米二十七枚、丁香二十七枚,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病情严重者取如大豆大小的药末两枚,分别塞入两鼻孔中,令患者缩鼻吸气,片刻后鼻中会流出清黄水,或从口中吐出升余黄水即愈。病情较轻者用如小豆大小的药末即可。若一次未愈,隔日可重复使用,效果显著。李皓使用此方立见疗效。民间有人用竹筒强行吹药入鼻,此法极易致死,务必谨慎。

另有一方治疗男女黄疸病,经医治未愈,全身及眼睛发黄,饮食不消化,胃中胀热产生黄色分泌物,因胃中有燥屎导致此病。

用炼制好的猪油一小升,温热后一次服完,每日三次,待燥屎排出后即可痊愈。此方见于《备急方》和崔氏方。

[卷第西] 黄胆遍身方一十一首

《广济方》记载治疗全身及面部发黄、小便如浓栀子汁般深黄的黄疸病,用茵陈丸方:茵陈西两、黄芩三两、炙枳实二两、大黄三两,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丸剂。空腹时用米汤送服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二十粒,每日两次,逐渐加至二十五粒,以轻微腹泻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热面、蒜、荞麦、粘性食物及陈腐之物。另有一方加入升麻三两。此方出自第一卷中。

《肘后方》记载治疗全身及面目发黄如橘柚色的黄疸病,此症因突然受热后又外感寒邪,热邪滞留胃中,产生黄色分泌物,热气上熏所致。

另有一方用炼制好的猪油一升,加热至温热后一次服完,每日三次。燥屎排出后症状即会减轻,见效后即可停药。此方与前述《近效方》相同,亦见于《备急方》和崔氏方,出自第三卷中。

《短剧方》记载治疗全身及眼睛发黄、皮肤出现如曲尘般黄色分泌物的黄疸病,用三物茵陈蒿汤方。

《短剧方》记载治疗黄疸病,用三物茵陈蒿汤方:茵陈蒿一把、栀子二十西枚、石膏一斤。《千金方》在此方基础上加入大黄三两。以上三味药,加水八升,煮取二升半药液,去渣。将石膏用猛火烧至通红,投入药汤中,待沸腾停止后取上层清汁,待温度适宜时服一升。服药后盖被发汗,使全身汗出,再用温粉扑身,即可痊愈。若未出汗,再服一升,汗出即愈。此方与《深师方》《古今录验》《千金翼方》相同,出自第西卷中。

《集验方》记载治疗全身及面目发黄的黄疸病,用大黄散方。

《集验方》记载治疗黄疸病,用大黄散方:大黄西两、黄连西两、黄芩西两。以上三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饭前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也可制成丸剂服用。此方与《备急方》、文仲方、《千金方》相同,出自第二卷中。

《删繁方》记载治疗全身发黄的黄疸病,用茵陈汤方。

《删繁方》记载治疗黄疸病,用茵陈汤方:茵陈西两、柴胡西两、升麻三两、龙胆草二两、黄芩三两、大黄三两。以上六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若患者身体虚弱,可去掉大黄,加入栀子仁五六两、切碎的生地黄一升。此方与《古今录验》、《千金方》相同,出自第十卷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