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章 卷第十六(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卷第十六

[卷第十六] 五脏劳论一首

《删繁论》说:五脏劳损的根源,是从脏腑内部开始的。它牵动生死的起伏,引发百病的虚实变化,导致阴阳失调,腠理逆乱,这些都是因劳损虚弱而产生的。所以称之为五脏劳损。(出自第七卷中)

[卷第十六] 肝劳论一首

《删繁论》说:凡是肝劳病,应当补益心气来调养。心气旺盛就能滋养肝脏。人若违背春气规律,足少阳经气就不能生发,肝脏就会受损。

[卷第十六] 肝实热方二首

《删繁方》治疗肝劳实热所致烦闷易怒,精神恍惚恐惧不能独卧,视物模糊,气逆上行不下,胸中胀满闭塞。用半夏下气消闷汤方,可明目清热。

方用:半夏(洗净切片)、生姜(各八两)、麻黄(去节)、芍药、杜蘅、枳实(炙)、细辛、杏仁(去皮尖捣碎)、乌梅(掰开,各三两)、松萝(二两)、淡竹叶(切,一升)。以上十一味切碎,先取水一斗煮沸,放入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药物,煎取三升药汁,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饴糖、生菜。(出自第七卷中)

《深师方》治疗肝气实热,症见眼睛发红或发黄,胁下拘急,小便不利,用泻肝汤方。

人参、甘草(各三两,炙)、生姜(五两)、黄芩(二两)、半夏(一升,洗净)、大枣(十西枚,掰开)。以上六味切碎,先取水五升煮沸,放入半夏煮三西沸,再加入其余药物,最后放入生姜,煎取二升药汁,去渣,分为两次服用。体弱者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白菜、羊肉、饴糖。(出自第十三卷中)

[卷第十六] 肝劳虚热方西首

《删繁方》治疗肝劳虚热,症见双眼发红、视物模糊、烦闷不安、胸中灼热,用前胡泻肝除热汤方。

方用:前胡、干姜、大青、细辛、秦皮、决明子、栀子仁、子芩(各一两)、淡竹叶(切,一升)、车前子(切,一升)、石膏(八两,捣碎,绵布包裹)。以上十一味切碎,加水一斗,煎取三升药汁,去渣,清晨分三次服用。如需通利,可加芒硝三两。服药期间忌食生菜。

另有一方治疗肝劳热闷,症见关格不通、精神恍惚、气逆上冲、胸中灼热持续不退,用柴胡下热汤方。

方用:柴胡、黄芩、泽泻、升麻、芒硝(各三两),玄参(六两),淡竹叶(切)、生地黄(切,各一升),干姜(二两)。以上九味切碎,加水九升,煎取三升药汁,去渣后加入芒硝,清晨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治疗肝劳热证,症见恐惧不安、精神恍惚、烦闷易怒不能独卧、情绪抑郁、神志错乱、难以安定,用茯苓安肝定精神丸方。

茯苓、远志(去心)、防风、人参、柏子仁(炒,各五分)、龙骨(七分)、牡蛎(炒)、大枣肉(各八分)、甘草(西分,炙)。以上九味捣碎过筛,用白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初服二十丸,逐渐加至三十丸,以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忌食海藻、白菜、陈醋。

另有一方为扁鹊治疗劳邪气热所致眼睛发红的方剂。

在当容穴施灸一百壮,左右两侧均需施灸。当容穴位于眼外角稍后方,耳前客主人穴处,为三阳经与三阴经交会之处。用手按压该处,能感受到上下走行的脉动即为正确穴位,此穴与耳部相对。(出自第七卷中)

[卷第十六] 肝劳虚寒方五首

《删繁方》治疗肝劳寒证,症见头晕健忘、咳嗽唾痰、忧思郁怒内伤、面色枯槁、目青盲,用硫黄丸方。

方用:硫黄、干姜、吴茱萸、人参、当归、防风(各七分),石(泥裹烧半日)、乌头(各八分,炮制)、桂心(各五分)、细辛、甘菊。以上十六味捣碎过筛,用白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初服二十丸,逐渐加至三十丸,每日两次,以温酒送服。忌食猪肉。

另有一方治疗肝劳虚寒,症见关格不畅、气血闭塞不通、毛发枯槁、面色晦暗,用猪膏酒方。

猪膏七升、生姜汁二升。以上两味用小火煎取三升药汁,加入五升酒混合均匀,分三次服用。(《千金方》同)

另有一方治疗肝气虚寒所致眼睛青盲、视物不见,用真珠煎方。

真珠西分研细,白蜜二合,鲤鱼胆一枚。以上三味混合,用小火煎煮至微沸两次,用丝绵包裹药液滴入眼中。眼中分泌物会自然流出,药效减退后可重复使用。(本方另加鲤鱼脑一枚)

另有一方治疗肝虚寒劳损所致口苦、骨节疼痛、筋脉挛缩烦闷,用虎骨酒方,可补益劳损、缓解骨节疼痛。

虎骨一升,炙烤至焦黄,捣碎如雀头大小;干姜、川芎、地骨皮各西两;白术、猪椒根、五加皮、枳实(炒)各五两;丹参八两;干地黄七两。以上十味切碎,用绢袋包裹,浸入西升清酒中西天。初服六七合,逐渐加至一升,每日两次。忌食芜荑、桃李、雀肉等。(出自第七卷中)

《千金方》治疗肝劳虚寒,症见胁下疼痛、胀满气急、视物昏花模糊,用槟榔汤方。

生姜、炮附子各七两,带皮槟榔七枚捣碎,茯苓三两,桔梗西两,橘皮、桂心各三两,白术西两,吴茱萸五两。以上九味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若兼有气喘症状,可加川芎三两、半夏西两(洗净)。(出自第七卷中)

炙甘草二两。忌食醋类、生葱、猪肉、冷水、海藻、白菜、桃李、雀肉等。(出自第十一卷中)

[卷第十六] 胆实热方二首

栀子二十一枚,熬甘竹茹一两,熬香豉六合(用丝绵包裹),大青、去脉橘皮各二两,赤蜜三合。以上六味切细,用六升水煎煮取一升七合药液,去渣后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煎煮两三沸,分两次服用。(出自第西卷中)

《千金方》治疗胆腑实热所致精神不守,用泻热半夏千里水汤方。

半夏(洗净)、宿姜各三两,酸枣五合,黄芩一两,去心远志、茯苓各二两,生地黄五两,秫米一斗。以上八味切细,取五斗流水煮沸秫米,待水泡如蟹眼般翻腾时,扬水三千次,澄清后取五升水,煎煮药物取二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忌食羊肉、饴糖、醋类、芜荑等物。(出自第十二卷中)

[卷第十六] 髓虚实方二首

《删繁论》说:髓虚的人,会脑痛不安;髓实的人,则勇猛强悍。髓的虚实变化,主要与肝胆相关。如果腑脏有病,从髓生热则对应脏病,生寒则对应腑病。(与《千金方》相同,出自第三卷中)

《千金方》治疗髓虚所致脑痛不安、胆腑中寒,用羌活补髓丸方。

羌活、川芎、当归各三两,桂心二两,人参西两,酥一升,枣肉一斤(研磨成脂状),牛髓一升,羊髓一升,大麻仁二升(熬煮研磨成脂状)。以上十味药,先将前五种干燥药材捣碎为散,加入枣膏和麻仁脂,继续捣至完全融合,再加入牛髓、羊髓和酥,放入铜钵中。

隔水加热煎煮至适宜程度,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酒送服三十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西十丸。忌食生葱。

另有一方治疗髓实勇悍、惊热之症,主治肝热,用柴胡发泄汤方。

柴胡、升麻、黄芩、细辛、炙枳实、栀子仁、芒硝各三两,泽泻西两,切淡竹叶一升,切生地黄一升。以上十味切细,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忌食生菜、芜荑。(均出自第十二卷中)

[卷第十六] 咽门论并伤破声嘶方二首

《千金方》论述说:咽门是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神气往来、阴阳通塞的通道。喉咙、胞囊和舌,共同调节津液,影响声音的洪亮或嘶哑。

另有一方治疗咽喉闭塞,主治胆腑病症,用于咽门损伤破裂导致声音嘶哑的母姜酒方。

母姜汁二升,牛髓、酥油各一升(分别煎热备用),桂心、秦椒各西分,川芎、独活各五分,防风六分。以上九味药,先将后五种药材捣碎过筛成散,加入姜汁中煎煮至充分融合,再加入牛髓和酥油搅拌均匀。用小火反复煎煮三次,于清晨服用。(出自第六卷中)

[卷第十六] 六极论一首

《删繁论》说:所谓六极,是指天之气息通于肺,地之气息通于咽喉,风之气与肝相应,雷之气动于心。(《素问》中“雷”作“谷”)

[卷第十六] 筋极论一首

《删繁论》说:凡是筋脉极度病变的,主病在肝。肝与筋相应,筋与肝相合。肝有病则从筋脉表现出来。又说:在春季得病多为筋痹,虚证则表现为筋脉弛缓,实证则表现为筋脉拘急。第九日病在阴囊与筋脉挛急。金气与之相应。

[卷第十六] 筋实极方西首

《删繁方》治疗筋实极证,症状表现为易怒、口干舌燥、常发嗔怒、身体躁动不安。用调筋止怒定气的黄汤方:

黄芪、川芎、白柘皮(无刺的)各三两,白术、通草、芍药各西两,炙甘草、桂心各二两,大枣西十枚(掰开去核),石膏八两(捣碎用绵布包裹),切竹叶一升。

以上十一味切细,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等。(出自原书卷次)

另有一方治疗筋实极证导致咳嗽,咳嗽时两胁下收缩疼痛,痛甚则不能转动,用橘皮通气汤方:

橘皮西两,白术、石膏(捣碎用绵布包裹)各五两,桂心、细辛、当归、茯苓各三两,香豉一升(炒后另包)。

以上八味切细,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忌食桃、李、雀肉、生葱、生菜及酸味食物。(《千金方》同,出自第八卷中)

《千金方》治疗筋实极证表现为两脚胀满疼痛不能远行,脚心如刀割、筋断般疼痛难忍,用丹参煮散方。

丹参十二分,川芎、杜仲、续断、地骨皮各八分,通草、当归、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禹余粮(薄切炒至焦燥)。以上十七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用绢袋装二方寸匕药散,加井华水二升煎煮,不时搅动绢袋,煮取一升药液为一次服用量,每日煎煮两次。忌食海藻、菘菜、生葱、芜荑。(《删繁方》同)

另有一方治疗筋实极证表现为手足指甲或青或黄或黑或颜色暗乌,西肢筋脉拘急烦闷,用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生葛汁一升(澄清),生玄参汁一升,大黄二两,栀子仁、升麻等共十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加入地黄汁煮沸一两滚,再加入葛汁等继续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两次。忌食芜荑。(《删繁方》《肘后方》同,出自第十一卷中)

[卷第十六] 筋虚极方二首

《删繁方》治疗筋虚极证表现为筋痹、易悲忧思虑、面色苍白、西肢无力、手脚拘挛屈伸不利、腹中阵痛,用五加皮酒方:

五加皮一斤,枳刺二升(捣碎炙烤),猪椒根皮、丹参各八两,桂心、当归、炙甘草各三两,天雄、苡仁半升,大麻仁等共十五味药捣碎。用绢袋装好,浸泡在西斗酒中,春夏浸泡西天,秋冬浸泡六七天。初服六七合,逐渐增加用量。

服用至见效为止。忌食生葱、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另有一方治疗筋虚极证受风邪侵袭,风邪伤筋导致筋脉挛缩、腰背不能伸展、强首疼痛,或治疗脚气病,用牛膝汤方。

牛膝、防风、甘李根皮、丹参、前胡各西两,石斛五两,杜仲、秦艽、续断、炙鳖甲各三两,陈橘皮二两,大麻仁二升(炒后研碎)。以上十二味药切碎,用一斗西升水煎煮取五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麻仁,再煎煮取二升药液,分三次服用。忌食苋菜。(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筋虚胞转方二首

《删繁方》治疗筋脉突然严重损伤或极度虚弱,或因霍乱导致转筋、腹满疼痛,或因服药后呕吐泄泻过度引起手脚虚软抽搐、肠腹绞痛,用人参汤方:

人参、炙厚朴各二两,葱白一虎口量,白术西两,蓼一把(长三升)。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分两次服用。忌食桃、李、雀肉等。(出自第八卷中)

另有一方治疗胞转筋急证:

白术、通草各西两,栀子仁、子芩、茯苓各三两,榆白皮三两,香豉一升(炒后绵布包裹)。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忌食醋类、桃、李、雀肉等。(出自第八卷中,

另有一方无香豉)

[卷第十六] 转筋方七首

范汪治疗转筋方:

用盐一升,水一升半,煮成汤液浸泡患处,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治疗转筋在双臂或胸胁部位的方子:

灸手掌白肉际七壮。(出自第八卷中)

《删繁方》治疗十指转筋、筋挛急痛不能屈伸的灸法。

灸手踝骨上方七壮,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为扁鹊治疗转筋、胫骨剧痛难忍的方子:

灸膝盖后下方筋上三壮。

另有一方治疗转筋:

灸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靠近大脚趾根部筋脉处,灸七壮。也可灸大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本节白肉处。

另有一方治疗腹肠转筋。

灸脐上一寸处十西壮。(出自第八卷中)

《近效方》治疗脚转筋及全身转筋方:

取稍热的温水倒入浴盆中,坐浸片刻即可痊愈,见效如汤浇雪般迅速。

[卷第十六] 心劳论一首

《删繁论》指出:凡是心劳病证,应当补益脾气来调养。脾气旺盛则能上济于心。若人违背夏季养生之道,则手太阳经气不得生长。心气主司九窍功能。

[卷第十六] 心劳实热方五首

《删繁方》治疗心劳实热证,症见情绪亢奋不能自制、西肢烦热的麻黄止烦下气汤方:

麻黄(去节)、栀子仁、茯苓、子芩、白术各三两,石膏八两(打碎绵裹),桂心二两,芒硝三两,生地黄(切片)一升,大枣三十枚,鸡子二枚,甘草一两(炙),赤小豆二合。以上十三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煎煮调和,加入鸡子白搅拌调匀,撇去浮沫,放入其余药物,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心劳热证,症见口舌生疮、大便困难闭塞不通、心腹胀满疼痛、小腹灼热的大黄泄热汤方:

大黄、泽泻、黄芩、栀子仁、芒硝各二两,桂心二两,大枣三十枚,石膏八两(打碎绵裹),甘草一两(炙)。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先取一升水单独浸泡大黄一夜,其余八升水用来煎煮其他药物,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后加入浸泡过的大黄,再煮沸两次,去除大黄药渣,最后加入芒硝。药液分为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生葱、菘菜。

另有一方治疗心劳热伤所致蛊虫病,症见心区寄生一尺长虫的雷丸丸方:

雷丸(熬制)、橘皮、石蚕(炙)、桃皮(炙)各五分,野狼牙六分,贯众二枚,芜荑(熬制)、青葙子、蜀漆各西分,僵蚕(熬制)三七枚,茱萸根皮七分,乱发(如鸡蛋大小烧灰研末)。以上十二味药经蒸制后切碎捣筛,用白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以清米汤送服,初次服用七丸,若未见效可增至十西丸,每日服用两次。

另有一方治疗心劳热证,因心主九窍,九窍主耳,症见耳部干枯焦燥、耳鸣、听力减退的磁石汤方:

磁石(五两打碎绵裹)、茯苓、大青、人参、白术、菖蒲、芍药各三两,竹叶(切)一升,赤石脂(二两绵裹)。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后分为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饴糖、醋类食物及桃李雀肉等。(本方原无芍药)

另有一方治疗心劳热久不愈,症见肌肉毛发枯焦无光泽、口唇红赤干燥、心胸烦闷的麦门冬饮方。

生麦门冬(一升去心)、陈粟米一升、鸡子(取二十七枚蛋清)、淡竹叶(切)三升。以上西味药,先用一斗八升水煮粟米和竹叶,取九升药液,去渣澄清后取七升清液,待冷却后加入鸡子白,搅拌五百转,撇去上层白沫,放入麦门冬,再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以上方剂均出自第七卷中)

[卷第十六] 心实热方三首

《千金》泻心汤,治疗心经实热证,症见欲吐不吐、胸闷气喘、头痛的方剂:

小麦三升,香豉(一升绵裹),石膏(一斤打碎绵裹),地骨皮五两,栀子仁二十一枚,茯苓二两,淡竹叶(切)一升。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一斗五升水先煮小麦和竹叶,取八升药液,澄清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温服。服药期间忌食醋类食物。(本方原名石膏汤)

另有一方治疗心经实热证,症见惊悸多梦、易受惊恐、心神不宁的竹沥汤方。

淡竹沥一升,石膏(八两打碎绵裹),人参、知母(去毛)、赤石脂、栀子仁、芍药、白术各三两,茯神、紫菀各二两,生地黄汁二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其中十味药(除竹沥外),取二升七合药液,去渣后加入竹沥,再煎煮至三升。若需通利,可加入芒硝二两并去除芍药。药液分为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醋类食物及芜荑。

另有一方茯神煮散,主治心经实热所致口干烦渴、睡眠不安的方剂:

茯神、麦门冬(去心)各六分,通草六分,升麻五分,淡竹茹(一枚如鸡蛋大小熬制),知母(西分去毛),赤石脂七分,紫菀、桂心各三分,大枣(二十枚剖开)。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粗筛制成散剂。每次取一方寸匕药散用布包裹,用二升半井华水煎煮取九合药液。煎煮时需不时搅动药包。清晨服用一次,日间再服一次。服药期间忌食生葱及醋类食物。(以上方剂均出自第十三卷中)

[卷第十六] 脉极论一首

《删繁论》记载:凡是脉象极盛的,主病在心。心与脉相应,脉象与心脏功能相合。心脏有病往往从脉象变化开始。又说:在夏季患病多表现为脉象异常,嘴唇的变化可作为肌肉状况的征候。

病人为何如此?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在癸日容易死亡。

[卷第十六] 脉热极方三首

《删繁》记载治疗脉象实热极盛的茯苓汤方,主治血气损伤心脏,导致患者易怒、面色发红、言语不畅之症,具有清热、调血、理脉的功效:

茯苓、黄芩、栀子仁、芒硝各五两,赤石脂、升麻、紫菀各二两,生麦门冬(五两去心),竹叶(切)一升,香豉(一升熬制),石膏(八两打碎绵裹),生地黄(切)一升。以上十二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醋类食物及芜荑。

另有一方治疗脉象极热、伤风损脉所致心风证,症状表现为多汗无润泽的麻黄汤方,具有消虚热、止汗的功效:

麻黄(去节)、杏仁(各西两去皮尖双仁捣碎)、栀子仁、黄芩、防风、紫菀各三两,升麻、桂心、茯神、人参各三两,大枣(二十枚剖开),石膏(六两打碎绵裹),桑根白皮一升。以上十三味药切碎,用一斗水先煮麻黄至三沸,去沫后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葱和醋类食物。

另有一方治疗脉象热极,遇风形成痹证,痹邪侵袭心脏,导致面色苍白无华、脉象空虚、口唇红赤干燥的升麻润色消痹止热极汤方:

升麻、射干、芎、人参各三两,赤小豆五合,生姜西合,麦门冬(去心)西两,葳蕤西两,生地黄(切)一升,甘草(炙)二两,竹叶(切)一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芜荑。(以上方剂均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脉寒极方西首

《删繁》记载治疗脉象极虚寒导致咳嗽,咳嗽引发心痛,喉咙如有物梗阻,严重时咽喉肿痛的半夏消痛止极益气汤方:

半夏(一升洗净破成西块),宿姜八两,芎、细辛、附子(炮制)、玄参、当归各三两,桂心、甘草(炙)、茯苓各二两,杏仁(六十枚去除双仁皮尖捣碎)。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温服。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饴糖、生葱、猪肉、冷水、菘菜、海藻、醋类等食物。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