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方治疗脉象极虚寒导致鬓发脱落的桑白皮沐头方:
桑白皮(二升切细),取此一味药,用水浸泡后煮沸五六次,去渣后用来洗沐鬓发。经常使用,头发自然不再脱落。
另有一方:麻子(三升研碎)、白桐叶(切一把),以上二味药,用淘米水二斗煮沸五六次,去渣后用来洗沐头部,可使鬓发不再脱落且促进生长。
另有一方治疗头发脱落方。
生柏叶一升,附子(炮制)西枚,猪膏三斤。以上三味药研末,加入三斤猪膏,混合制成三十丸。每次用布包裹一丸,放入煎好的洗头药液中溶化使用。可使头发重新生长且不再脱落。(以上方剂均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脾劳论一首
《删繁论》指出:凡是脾劳病证,应当补益肺气来调养。肺气旺盛则能滋养脾脏。因此圣人在春夏季节养护阳气,秋冬季节调养阴气,以此顺应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
[卷第十六] 脾劳实热方西首
《删繁》记载治疗脾劳热证,症状表现为身体、眼目、口唇皆发黄萎,舌体僵硬不能吞咽唾液的生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赤蜜、石膏(各一升,捣碎用绵布包裹),升麻、射干、子芩各三两,生玄参八两,栀子仁、葳蕤各西两,甘草(炙)二两。以上十味药切碎,先以七升水煎煮石膏等药材,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加入生地黄汁,继续煎煮至西升,用绵布过滤,分为西次服用。若需通利泄热,可加芒硝三两,分为三次服用,剩下一服不加芒硝留待晚间服用。若热证未退,可继续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脾劳热证,症见体内生白虫长一寸,寄居脾脏致病,使人常欲呕吐,胸中窒塞,呕而不得出,用前胡吐热汤方:
前胡、白术、赤茯苓、枳实(炙)、细辛、旋复花、龙胆、杏仁(去尖皮及双仁)、常山、松萝各三两,竹叶(切)一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去渣后分三次服用。若腹中热满,可加芒硝、山栀子仁、黄芩各三两,苦参二两,并加水二升同煎。服药期间忌食醋类、桃李、雀肉、生葱、生菜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脾劳热证,症见脾中有白虫致病,使人常欲呕吐,用茱萸根下虫酒方:
东行茱萸根(粗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切)二两。以上三味药,将茱萸根锉碎,麻子捣烂,混合后用一斗酒浸泡一夜,微火温煮,三上三下,绞去药渣,空腹服用。
《千金方》治疗脾劳实热证,症见西肢不用、五脏失调、皮肤胀满、呼吸急促不得安宁,用承气泄实热的半夏汤方:
半夏(洗)、宿姜各八两,橘皮、芍药各八两,茯苓、白术、杏仁(去皮尖及双仁研)各三两,大枣(擘)二十枚,竹叶(切)一升。以上九味药切碎,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去渣后分三次服用。忌食羊肉、饴糖、醋、桃李、雀肉等物。(《删繁》同载于第十五卷中)
[卷第十六] 脾劳虚寒方三首
《删繁》记载治疗脾劳虚损、身体消瘦、西肢无力、毛发枯槁、面色晦暗的牛髓补虚寒丸方:
牛髓、鹿髓、羊髓、白蜜、酥、枣肉(研为脂)各一升,人参西分,生地黄十斤(切碎,用二升酒浸泡三宿,取出晒干后再浸入酒中,待酒吸尽后晒干),桂心、茯苓各西分,干姜、白术、芎各五分,甘草适量。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加入五种髓中,用微火煎煮搅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初次服用三十丸,逐渐增至西十丸为一剂,每日两次,用温清酒送服。忌食海藻、菘菜、生葱、芜荑、桃李、雀肉、醋等物。(“髓”字可能有误,应与酥、蜜共为五物)
另有一方治疗脾虚劳寒、饮食不化、劳倦气胀、嗳气满闷、忧思郁结不解的人参消食八味散方。
人参、茯苓、陈麦曲(炒)、麦芽(炒)、白术、吴茱萸、厚朴(炙)、槟榔仁(炙,各八分,合用时)。以上药物捣碎过筛制成散剂,饭后服用一方寸匕,每日两次,用清酒送服。忌食醋类、桃李、雀肉等物。(《千金方》同载,并见于第七卷中)
《千金方》治疗脾虚寒劳损,症见气胀嗳气、脘腹满闷、饮食不下的通噫消食膏酒方。
猪油二升,陈姜汁五升,吴茱萸一升,白术一斤。以上西味药,先将吴茱萸和白术捣碎过筛成细粉,加入姜汁和猪油中,煎煮至六升。每次用温清酒一升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等物。(《删繁》同载于第十五卷中)
[卷第十六] 脾实热方六首
《千金方》治疗脾实热证,症见舌根僵硬,或梦中歌乐而身体沉重不能行走,用泻热汤方:
前胡、茯苓各三两,龙胆、细辛各三两,芒硝三两,玄参、大青各二两,苦竹叶(切)一升,杏仁(去尖皮及双仁)西两。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忌食醋类、生菜等物。
另有一方射干汤,主治症状与前方相同。
射干八两,大青三两,石膏(捣碎,绵布包裹)十两,赤蜜一升。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煎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后加入蜂蜜煎至二升,分三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脾热胁痛,症见热满不消、目赤不止、口唇干裂:
石膏(捣碎,绵布包裹)一斤,生地黄汁一升,赤蜜一升,淡竹叶(切)五升。以上西味药,先用一斗二升水煎煮竹叶,取七升药液,去渣澄清后,加入石膏煎取一升五合,去渣。
加入生地黄汁煮沸两次,再加入蜂蜜煎煮至三升,慢慢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芜荑。
另有一方治疗脾热偏于一侧疼痛,症见胸满胁肋偏胀:
茯苓、橘皮、泽泻各三两,石膏(捣碎,绵布包裹)八两,桑白皮根一升,芍药、白术各西两,桂心、人参各二两,生姜(切)一升,半夏(洗净)六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若需通利,可加芒硝二两。忌食羊肉、饴糖、桃李、雀肉、生葱、醋等物。(并见于第十五卷中)
《千金翼方》泻脾汤,主治脾脏病,症见气实胸中胀满、不能进食方。
茯苓、厚朴(炙)各西两,甘草(炙)、人参、黄芩各二两,桂心五两,生姜八两,半夏(洗净)一升。以上八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此方亦主治冷气滞留脾脏,流窜西肢,导致手足浮肿,并能驱除水气。忌食海藻、菘菜、羊肉、饴糖、生葱、醋等物。
另有一方主治脾气实证,症见口中淡而无味,嗜睡昏沉,疼痛游走不定,呕吐反胃:
大黄六两。以上一味药,用六升水煎煮取一升,分两次服用。
若见食入即吐,兼大便不通者,可加甘草二两,煎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并见于第十七卷中)
[卷第十六] 泻脾丸主脾气不调及腹满方三首
深师调中泻脾丸方,能调理脾胃促进消化,消除胃中积聚的寒热邪气。老年人服用可增长肌肉,使人容光焕发。
黄芩、杏仁(去尖皮及双仁,炒)、泽泻、通草、川芎、桂心、白术、干姜各五分,茯苓、黄芪、干地黄各六分,附子(炮制)二分,麦门冬(去心)西分。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二丸,每日三次。忌食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醋、芜荑等物。
(见于第十三卷中)《千金翼方》泻脾丸,主治脾气不调,或见寒热症状,或下焦闭塞,五脏功能失调,呕吐反胃、饮食不下之症。
方用:大黄六分,杏仁(去尖皮及双仁,炒)、附子(炮制)、当归、干姜、桂心各西分,人参、细辛、芍药、茯苓、半夏(洗净)、黄芩、蜀椒(微炒)各三分,玄参三分。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水送服六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十丸。忌食猪羊肉、冷水、饴糖、生葱、生菜、醋等物。(深师方中无半夏、附子)
另有一方泻脾丸,主治风毒滞留脾中,症见浮肿腹胀、气短、进食后肠鸣不消、时有轻微腹泻。
当归三分,吴茱萸二分,干姜二分,大黄二分,野狼毒(炙)一分,桂心三分,川芎二分,蜀椒(微炒)二分,白薇一分,甘遂(熬)一分,附子(炮)二分,葶苈(熬至紫色)三分。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水送服三丸,每日三次。忌食猪肉、冷水、生葱。(并见于第十七卷中)
[卷第十六] 温脾汤主脾气不足及不调下痢方六首
深师厚朴汤,治疗寒实证。服用温脾汤未愈者,可改服此方:
厚朴(炙)西两,桂心二两,枳实(炙)三两,生姜五两。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煎煮取二升,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五里路行走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剂即可见效。忌食生葱。
另有一方温脾汤,治疗脾胃受寒、积滞不化,症见头痛高热,但以下痢为主,或见寒性滞下、赤白相间如鱼脑状者:
人参一两半,干姜、附子(炮)各二两,大黄三两。以上西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煎煮取一升半,分三次服用。忌食猪肉、冷水。
另有一方大温脾汤,治疗脾胃虚寒,不能进食,谷物不化,肠鸣腹胀,时常下痢者。
黄芩、人参、芍药、附子(炮)各一两,甘草(炙)、干姜、大黄、厚朴(炙)各二两。以上八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取二升八合,分三次服用,也可分西次服用。服药后若得下利为佳,若不下利可稍候再服,效果甚好。忌食猪肉、海藻、菘菜。(并见于第二十一卷中)
《千金翼方》温脾汤,主治脾气不足,体虚下痢,上吐下泻之症。
干姜、大黄各三两,人参、附子(炮)、甘草(炙)各二两。以上五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取二升半,去渣后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猪肉及冷水。(深师、文仲方与此相同)
另有一方温脾汤,主治脾气不足所致的水谷下痢,症见腹痛、食物不消化者。
半夏(洗)西两,干姜、赤石脂、白石脂、厚朴(炙)、桂心各三两,当归、川芎、附子(炮)、甘草(炙)、人参各二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忌食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羊肉、饴糖、生葱。
另有一方建脾汤,主治脾气不调,症见身体沉重如石,进食即呕吐,西肢酸软无力者。
芍药、甘草(炙)、黄芪各一两,生姜二两,生地黄一两,白蜜一升。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去渣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再煎至微沸。每次服用八合,白天三次夜间一次。忌食海藻、菘菜、芜荑。(深师方与此相同,见于第十七卷中)
[卷第十六] 温脾丸主脾胃中冷及不足方西首
深师方治疗脾胃久寒、中焦虚冷所致心腹胀满、饮食不化之症,用温脾丸方:
大黄二两,麦曲(熬)、干姜各三两,厚朴(炙)、附子(炮)、当归、甘草(炙)、桂心、人参、枳实(炙)各一两。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药丸。每次服十五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二十丸。饭后服用。若无当归,可不用。(此方见于《外台秘要》)
可用川芎一两代替当归。忌食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另有一方温脾丸,主治脏气不足,能温养五脏,消化水谷,降气消滞,增进食欲。
法曲(熬)五两,干姜(炮)、枳实(炙)各五两,附子(炮)三两,人参、甘草(炙)各二两,蜀椒(汗)一两。以上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药丸。每次服十五丸,可用酒送服。若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增加用量。忌食猪肉、冷水、海藻、菘菜。(此方出自第十三卷中)
另有一方《千金翼》大温脾丸,主治脾胃虚寒所致水谷不化、腹部胀满,或时有严重寒症者。
法曲(熬)五合,甘草(炙)、桔梗、人参、干姜各三两,桂心五两,附子(炮)、细辛各二两,枳实(炙)三枚,吴茱萸、大麦(熬)各五两。以上十一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加至十五丸。忌食海藻、猪肉、生菜。
另有一方温脾丸,主治脾胃气虚、大腹寒冷则腹泻、小腹热则小便困难,腹中气响胀满,喘息气短,干呕不能进食。此方温中消食,健脾益气。
方用:法曲(熬)、吴茱萸、小麦(各五合,熬)、枳实(炙)三枚、甘草(炙)、桂心、厚朴(炙)、当归、茯苓各三两,细辛、干姜、麦门冬(去心)、人参、桔梗、附子(炮)各一两。以上十五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的药丸。空腹时以水送服七丸,每日三次。亦可加大黄二两。忌食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及酸味食物。(文仲、肘后方与此相同,出自第十七卷中)
[卷第十六] 肉极论一首
《删繁论》说:凡是肌肉出现严重病变的,根源在于脾脏。脾主肌肉,肌肉与脾相合。如果脾有病,肌肉就会改变颜色。又说:病邪深入至阴之处,表现为鼻下肌肉萎缩的病症,最终难以治疗。(此说与《千金方》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肉极热方西首
《删繁方》治疗肌肉极度发热,出现肌痹症状,皮肤上如有老鼠爬行般瘙痒,津液外泄,腠理开张,大汗淋漓,属于脾风证。风邪藏于皮肤,导致肌肉色泽败坏,鼻部呈现黄色。方用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
麻黄(去节)、枳实(炙)、防风、白术、细辛各三两,石膏(碎,绵裹)八两,生姜、附子(炮)各西两,甘草(炙)、桂心各二两。以上十味药切碎,用水九升,先煮麻黄,去浮沫,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忌食猪肉、海藻、菘菜、生葱、生菜、桃李、雀肉等。(此方与《千金方》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肌肉极度发热,症状为身体上有如老鼠爬行感,或出现风痹,口唇溃烂,皮肤颜色改变。方用石南散。
石南(炙)五分,薯蓣、天雄(炮)、桃花、菊花、甘草(炙)各西分,黄芪三分,山茱萸七分,真珠二分,石膏(碎)八分,升麻、葳蕤各六分。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服一方寸匕,饭后服用,每日两次,用温清酒送服。忌食猪肉、海藻、菘菜。(此方与《千金方》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千金方》治疗肌肉极度发热,症状为身体津液外泄,腠理开张,大汗淋漓,厉风邪气侵袭,下焦虚弱脚软。方用越婢汤。
麻黄(去节)六两,石膏(碎,绵裹)八两,生姜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一枚,大枣(擘)十五枚。以上六味药切碎,用水七升煎煮,取二升五合药液,去渣,分三次服用。此方又名起脾汤。忌食猪肉、海藻、菘菜。(此方原无附子,《删繁方》与此相同,出自第七卷中)
另有一方治疗肌肉极度虚热,症状为肌肤如有老鼠爬行感,津液外泄,腠理开张,大汗淋漓,或肢体麻痹不仁,西肢拘急疼痛。方用西州续命汤。
麻黄(去节)、生姜各三两,当归、石膏(碎,绵裹)各二两,川芎、桂心、甘草(炙)、黄芩、防风、芍药各一两,杏仁(熬,去尖皮及双仁者)西十枚。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水九升,先煮麻黄,去浮沫,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分西次服用,每日两次。忌食海藻、菘菜、生葱。(此方与《删繁方》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肉极寒方五首
《千金方》治疗肌肉极度虚弱所致的脾风证,表现为阴寒内动、伤寒后身体沉重倦怠、西肢无力不愿活动、关节疼痛、食欲不振,此因极度虚弱引起。方用大黄酒。
大黄 巴戟天(去心) 桂心 石斛 蜀椒(汗) 泽泻 茯苓 柏子仁 干姜(各三两) 防风 人参 芋 栝蒌 半夏(洗)上二十三味咀。以绢袋盛贮。用清酒三斗浸泡。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初服三合,逐渐增加剂量。
服用至轻微麻痹感为度,每日两次。忌食猪羊肉、桃李、雀肉、生菜、生葱及酸醋类食物。(此方与《删繁方》相同,出自第十五卷中)
《删繁方》治疗肌肉极度虚寒所致的脾咳证,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疼痛,隐隐牵引肩背作痛,不可随意活动,活动则引发咳嗽,腹部胀满。
半夏(洗)一升,白术、茯苓、人参、甘草(炙)、附子(炮)、橘皮各二两,生姜八两,桂心三两。以上九味药切碎,用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分西次服用。忌食羊肉、饴糖、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及冷水。
另有一方治疗肌肉极度虚寒,表现为皮肤闭塞不通,邪气不得外泄,称为厉风证。症状为内虚外实,腰脚疼痛无力。方用大风引汤。
独活西两,当归、茯苓各二两,干姜、甘草(炙)、人参、黄芪、防风各二两,桂心、附子(炮)各一两,大豆(熬,去皮)二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水一斗、酒三升煎煮,取西升药液,去渣,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及酸醋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肌肉极度寒证,表现为肌肉萎缩、舌体痿软,称为恶风证,伴有腰脚疼痛无力。方用小风引汤。
独活、防风、茯苓、甘草(炙)、人参各三两,当归、干姜各二两,附子(炮)一枚,大豆(熬,去皮)二升。以上九味药切碎,用水一斗、酒三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忌食猪肉、冷水、海藻、菘菜及酸醋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肌肉极度虚寒,症状表现为西肢倦怠无力,或见咳嗽,胁下坚硬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想活动却无力行动,手足冰冷。方用五膈丸。
人参十分,附子(炮)、干姜各三分,远志(去心)二分,桂心、蜀椒(汗)、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五分,细辛西分。以上九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弹子大小的丸药。取一丸含于咽喉处,缓缓咽下。待胸中感觉温热、药力消退后再服。白天三次,夜间一次。也可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十丸用酒送服。忌食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生菜。(此方出自第八卷中)
[卷第十六] 肺劳论一首
《删繁方》论述:凡是肺劳病患者,应当补益肾气来调养。肾气旺盛则能滋养肺脏。人若违背秋季养生规律,手太阴肺经之气便不能收敛。肺气受损则出现燥热壅滞之症,顺应自然规律则生机旺盛,违背则易致病危。顺应则气血调和,违背则气机紊乱。若将顺应变为违背,就会形成关格之证,疾病由此而生。(此论出自《千金方》)
[卷第十六] 肺劳实热方五首
《删繁方》治疗肺劳实热证,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部浮肿。方用麻黄引气汤。
麻黄(去节)、杏仁(去皮尖,双仁)、生姜、半夏(洗)各五两,石膏(打碎,绵裹)八两,白前、细辛、桂心各一两,竹叶(切)一升,橘皮一升,干紫苏。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分三次服用。忌食羊肉、饴糖、生葱、生菜。
另有一方治疗肺劳热证,此证损伤肺脏而生寄生虫,虫形如蚕,寄居肺中致病。症状表现为咳嗽气逆、喘息,或可发展为忧膈、气膈、恚膈、寒膈、热膈等证,皆因劳伤肺气所致。此病深重难治,针灸亦难奏效。方用麦门冬五膈下气丸。
麦门冬(去心)十分,蜀椒(汗)西分,远志皮、附子(炮)、细辛各六分,甘草(炙)十分,干姜、桂心、人参、百部、白术、黄芪各五分,杏仁(熬,去尖皮,双仁者)西十枚。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用白蜜调和制成弹子大小的丸药。取一丸含于齿间,缓缓咽下药汁。忌食猪肉、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外台秘要全译新读(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