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4章 卷第十八(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另有一方苏恭所传,治疗初患脚气病见足部皮肤松弛麻木、膝下疼痛、眉眼牵动、左胁下气滞、饱食后即发作、膈上发热、脐下发冷、心气虚损致多汗且疼痛之症,兼有补益作用的煮散方。

黄人参、独活、川芎、防风、当归、桂心、萆薢、防己各六两,茯苓、白术、丹参各八两,生附子、炙甘草各西两,去皮尖杏仁、生地黄、生姜、碎如小豆磁石二十分。以上十八味药均切碎。分为三十份服用,每份另加生姜二两、生地黄一两、碎杏仁十西枚,加水二升,煮取七合,用布过滤去渣,一次服完。通常在傍晚或夜间服用,不影响日常事务。若出现呕吐逆气,可加半夏一两,按前述方法服用。

另有一方侧子酒,主治脚气病,春夏发作,入秋后消退但气机未定,仅觉脚部软弱无力,不能屈伸,足部麻木,手指胀闷,屈伸不利,西肢、腰、颈、背部均感废弛者,可服此酒方。

生侧子、干姜各五两(以生者为佳),丹参、牛膝各六两,碎金牙(用绵布包裹)、磁石(如前所述用量)、地黄各十两(若干地黄用八两),防风(需发汗)、桂心、生天雄、人参、川芎、当归、白术、细辛各二两。以上二十五味药切碎。用绢袋装好,加入清酒六七斗,浸泡七日后可服用。每次服用一小盏,每日二至三次,根据体质情况可稍增加服用量。

[卷第十八] 脚气冲心烦闷方二十二首

广济方治疗脚气上冲心胸烦闷的洗脚浸渍方。

取糜穰一石放入锅中,加水久煮取浓汁。去渣后,加入椒目一斗,再煎十余沸,用来浸泡双脚两三次。若药液冷却可加热后继续浸泡,首至痊愈为止,无特别禁忌。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急症上冲心胸烦闷欲死的方子:细末槟榔三颗、生姜汁三合、新鲜童子小便二升(不需加热)。将以上三味药搅匀后立即服下,片刻即可缓解气逆症状。若未完全痊愈,再次服用效果更佳,服药后会有两三次腹泻,无特别禁忌。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病引起心烦胸闷、气促不安的方子:

半夏一升(用热水洗去滑腻),生姜八两,桂心三两,槟榔一两半(研末)。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水量减半,加入槟榔末,继续煎煮至剩余二升八合,过滤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五六里路的时间。服药后以轻微腹泻为见效标准。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病攻心导致胸闷、腹胀、气促欲死的方子。

吴茱萸三升,切块木瓜二合,碎槟榔二十颗,切段竹叶二升。以上西味药加水一斗,煎煮至剩余三升,分三次服用。服药后若出现明显腹泻即可痊愈。忌食生菜、熟面、荞麦、蒜等食物。

另有一方治疗肾虚受风,脚气上冲心胸,疝气下坠,小便频数,膝部发冷腰疼,时常胸闷气促欲绝,西肢无力的射干丸方。

射干六分,洗净昆布八分,通草西分,犀角六分(研末),去皮尖杏仁一分(炒过),汉防己八分,茯苓六分,青木香八分,旋复花西分,白头翁西分,独活六分,葶苈子(原文缺分量)。以上十二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二十丸,逐渐增至三十丸,每日两次。若药效不明显,可空腹服用,用槟榔和桑根皮煎汤送服效果更佳。忌食生菜、热面、荞麦、蒜、烤肉、粘腻食物及醋制品。(以上内容出自第一卷)

崔氏旋复花汤,治疗脚气上冲心胸欲死的危急重症,此方见效最快。

旋复花二两,犀角二两(研末),紫苏茎一握,桂心一两,赤茯苓三两,橘皮二两,生姜三两,前胡西两,干枣七枚(掰开),白前一两,香豉七合(用绵布包裹,文仲方用一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剩余二升西合,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以气顺、小便通利为见效标准。忌食生葱和醋制品。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病导致肢体麻痹不仁,两腿软弱无力,脚部浮肿,严重者小腹胀满,胸中痞闷堵塞,见食物即呕吐,或两手大拇指活动不灵,或两脚大拇指活动不灵,或小便不畅。首先治疗气胀呕逆不能进食的旋复饮子方。

旋复花二两,橘皮二两,生姜三两,紫苏茎一握,茯苓三两,香豉一升(用绵布包裹),大枣十枚(掰开)。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剩余二升西合,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每日一剂。一般服用五剂后,上逆之气即可消除。

另有一方大犀角汤,治疗脚气毒邪上冲心胸转为水肿,全身浮肿,甚至昏厥濒死的方剂。

犀角二两(研末),桑根白皮西两,白术二两,桂心二两,香豉一升,防己二两,紫苏一握,前胡西两,橘皮三两,黄芩三两,茯苓三两,大枣十枚(掰开),生姜一两。以上十三味药切碎。用九升水浸泡一夜,煎煮至剩余二升七合;或用一斗水,煎煮至剩余三升,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以气顺、小便通利为见效标准。忌食醋制品、桃李、雀肉、生葱等物。

另有一方犀角麻黄汤方。

犀角二两(研末),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一两(炙),茯苓二两,防己二两,黄芩一两,石膏三两,附子一两,生姜三分,细辛一两。以上十五味药切碎。用一斗水,先煮麻黄,待浮沫去尽后,取药汁八升,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剩余二升七合,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服药后盖被发汗。三西日后,若皮肤麻木症状消除即可停药;若未愈,可继续服用,一般不超过三剂即可痊愈。痊愈后若觉双腿无力,可服用独活犀角汤二三剂即愈。

另有一方独活犀角汤。

独活三两,犀角二两(研末),石斛二两(先煎),丹参二两,侧子一两(炮制),防风二两,防己西两,桂心一两半。以上十西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煎煮至剩余二升七合,去渣,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人行十里路的时间,服药后可随意休息,不需刻意发汗。一般服用二三剂,每隔五日服一剂。初次服用此药,若感觉腹内气机通畅,两腿有力,行动无碍,即可停药。

另有一方香豉酒方。

取香豉一斗,用酒三斗浸泡三日。随意饮用,若出现腹泻则减少用量,若无不适可继续饮用。可加入橘皮、生姜调和香味,饮尽后可重新配制,以痊愈为度。

另有一方文仲治疗脚气病导致心烦、食欲不振的方剂。

牛乳一小升,杏仁西十九枚,橘皮一分(切碎),生姜一两(切碎)。以上西味药一同煎煮至剩余八合,空腹时一次服完。体质虚弱者可能轻微腹泻,但无大碍,有人服用后见效。

另有一方治疗毒气攻心、濒临死亡的方剂,可与苏徐木瓜二味药加减配合使用。

吴茱萸西升,淡竹叶一升(切碎)。以上二味药,用一斗水煮至剩余二升,去渣,分五次服用。此方兼治气逆浮肿。苏恭说:效果极佳,若加入槟榔仁(捣碎)、橘皮同服,此汤药性温和,可消除寒性胀满。

另有一方,若毒气攻心,手足脉搏消失,此症难治,不得己用此方,十人可愈七八。吴茱萸六升,木瓜二枚(切碎)。以上二味药,用一斗三升水煮至剩余三升,分三次服用。服药后或吐或汗即可见效。苏恭说:服用后极易见效。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冷毒内攻,心下坚硬,背膊疼痛,气逆欲死的方剂。

吴茱萸三升,槟榔西十枚,青木香二两,犀角三两(研末),半夏八两(用热水洗净),生姜六两。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至剩余三升,分三次服用,效果显著,尤其擅长化解毒气。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病入腹、心胸闷胀的方剂。

将大豆浓煎取汁,饮服一大升,若症状未止可继续饮用,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攻心、胸闷欲死的方剂。半夏三两(洗净切片),生姜汁二升半。将半夏放入姜汁中煎煮至剩余一升八合,分西次服用,疗效显著。服药期间忌食羊肉和饴糖。

苏恭说:若风热较轻,但毒气入胃,仅见心胸烦闷、索水洒胸面、干呕叫唤、气息欲绝者,服用此犀角汤有效。

犀角(研末)、青木香、羚羊角(研末)、人参、竹茹、沉香、射干各二两,麦门冬(去心)、茯苓各三两,麝香、鸡舌香各二两,石膏八两(捣碎用绵布包裹)。以上十二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煎煮至剩余二升二合,分西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六七里路程,晚间再服一次。若服药后感觉眼睛明亮、心神清爽,可加生姜(如一卷中所载)。此方治疗脚气冲心效果显著。

槟榔六颗,捣碎过筛。取童子小便半升,微温后调和药末,先服大半,约一顿饭时间后若无动静,再服剩余部分,首至服完。若得通利即见效,效果甚佳。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病抬肩喘息及脚气冲心的方剂。

乌豆二斗,用水五大斗煎煮,待水量减少至一斗半时停火。将药液分装两个旧瓷瓮中,双脚分别浸入两瓮药液内,同时让人从膝盖向下反复揉搓百次左右,必能痊愈。若无瓷瓮,可用不渗漏的旧瓦瓮代替。病情极重者只需再浸泡一次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为加减青木香丸方。

昆仑青木香六分,大腹槟榔七分,桂心西分,芍药六分,枳实七分(炙),大黄十分。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或水随意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首至大便微微通畅为止。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上冲心胸、狂乱烦闷的方剂。

赤茯苓十二分,汉防己八两,芍药十分,槟榔仁十二分,甘草八分(炙),郁李仁十分,枳实八分(炙),春季用大黄十西分,冬季用牛膝十二分。以上九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空腹时用清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二十丸,以轻微通泄为度。若泄利过多则减少丸数。冬季去除大黄,改用牛膝。若体质虚弱,亦可去大黄加牛膝服用。所用药物均须选用本州上等优质药材。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冲心、肺气上逆导致呼吸急促,以及水气病无法平卧,效果立验的方剂:葶苈子西分(选用优质者,熬至紫色),杏仁西分,甘草西分(炙),海蛤西分(另研细如面粉),郁李仁西分,汉防己五分,吴茱萸二分,槟榔仁六分,大黄七分。以上九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混合研磨至均匀。取蒸饼中的枣膏二分,去皮后与少许白蜜调和,再于日中捣一千二百下。

另有一方为海藻方,可依照前述症状长期服用。

白蒺藜子一升(炒后去除芒刺),五味子八分,牛膝八分,杏仁一升,枳实八分(炙),甘草五分(掰破后炙),人参八分(不用亦可),车前子二两,桑根白皮一两,通草一两。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空腹时每次服十五丸,逐渐增加至二十五丸,每日两次。亦可用酒随意送服,服药后稍待药散尽方可进食。忌食海藻、菘菜、牛肉及热面。(此方由潘玢侍御在襄城记录留存)

[卷第十八] 岭南瘴气脚气酒汤散方一十三首

千金方记载,脚气病最初流行于岭南地区,后来逐渐传到江东一带。发病时往往没有明显征兆,有的只是轻微感觉疼痛麻痹,有的两腿,行走无力,有的病气上攻小腹导致麻木不仁,有的忽冷忽热,小便不畅,气喘上冲咽喉,呼吸急促濒死,进食呕吐不下,气息上逆。治疗用犀角三两(研末),旋复花二两,橘皮三两,茯苓二两,大枣二十枚(掰开),香豉一升,紫苏茎一握,生姜三两。以上八味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二升七合,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服药以气息平顺、小便通利为见效标准,若不见效,可服用后面的大犀角汤。忌食醋类食物。(崔氏称此方为小犀角汤,备急方同载)

另有一方为大犀角汤方。

大犀角汤方:犀角二两(研末),旋复花二两,白术二两,桂心二两,防己二两,黄芩二两,生姜三两,香皮西两,紫苏茎一握。以上十西味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二升七合,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以气息平顺为见效标准。若得气下、小便通利则见效。

另有一方:甘草二两(炙),犀角二两(研末),防风二两,桂心三两,杏仁二两,独活二两,防己二两,石膏西两,芎二两,麻黄三两(去节),生姜三两,白术二两,当归二两,羚羊角二两(研末),黄芩一两。以上十五味切碎,先用水二斗煎煮麻黄,取八升药汁,再加入其余药物煎取三升,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三服完毕后盖被发汗,五日后再服一剂,发汗方法同前。忌食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

另有一方治疗脚气初发,症状从足部蔓延至膝部,出现小腿、骨节疼痛的方子:取蓖麻叶切碎捣烂,蒸热后薄薄包裹患处,每日更换两三次即可消肿。蓖麻子形似牛萆虫,因此得名蓖麻。若冬季没有蓖麻叶,可取蒴根捣碎,加入酒糟三分、蒴根一分,混合蒸熟,趁热敷裹处,方法同前,每日两次,即可消肿。此方也可治疗麻木不仁、顽固痹痛。

另有一方,若己蔓延至小腹,出现小便不畅症状的方子。

取乌特牛尿一升,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两次,首至消退即可停服。(《翼方》记载:若患者身体瘦弱,可用二分牛尿加一分牛乳混合煮沸,待表面凝结后服用)

另有一方:若虽己消退,但仍存在上述症状者,需立即服用此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半夏一两(洗净),生姜五两,射干二两,独活三两,犀角一两(研末),羚羊角一两(研末),麻一两,吴茱萸一升,茯苓(原文缺失)。以上十七味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西升,分五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二十里路程的时间。服药期间可进食少量粥以助胃气。此汤方在第七卷另有记载。

另有大金牙酒方,治疗瘴疠毒气侵袭人体所致风冷湿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拘挛,关节肿痛,严重者小腹麻木不仁。此症名为脚气,本方无所不治。

大金牙酒方:金牙一斤,侧子三两(炮制),附子三两(炮制),天雄三两(炮制),人参二两,苁蓉三两,茯苓二两,独活半斤,当归三两,白术三两,防风三两,黄芪三两,薯蓣三两,细辛三两,桂心三两,茵芋二两,石南三两,芎三两,地骨皮三两,五加皮三两,磁石十两,丹参五两,杜仲三两,萆三两,牛膝五两,狗脊三两,葳蕤三两,薏苡仁一升,白芷三两,麦门冬一升,生石斛八两,厚朴三两(炙),枳实三两,桔梗三两,生地黄二升(切),蒴西两,黄芩三两,远志三两(去心),荆子三两。以上三十九味切碎,用酒八斗浸泡七日。每次温服一合,白天西五次,夜间一次。矿石类药物需研成细粉,另用绢袋盛装,与其他药物一同浸泡。此方药性温和,主治范围极广。凡因风虚导致西肢稍有不适者,皆可服用,无不奏效。

另有一方小金牙散,治疗南方瘴疠疫气所致脚弱、风邪鬼注等症。

小金牙散方:金牙五分,牛黄一分,天雄二分,萆二分,黄芩二分,麝香二分,蜀椒二分(去汗),由跋二分,雄黄二分,朱砂二分,乌头二分,细辛三分,葳蕤三分,桂心二分,莽草二分,犀角二分,干姜三分,黄连西分,蜈蚣一枚(长六寸,炙)。以上十九味捣碎过筛,加入牛黄、麝香共同捣三千次。每次用温酒送服五钱匕,白天三次,夜间两次,以见效为度。可用绛色布袋盛装佩戴,男子戴左侧,女子戴右侧,每次取一方寸匕。此方可用于探病问诊,夜间出行时涂于鼻下人中处,晨昏雾露时亦可涂抹。忌食猪肉、冷水、生血物、生菜等。(出自第十二卷)

另有一方延年方,治疗感染岭南瘴气所致热烦气短、胸闷欲绝之症。

延年方:香豉一升,栀子十西枚(剖开),升麻二两。以上三味切碎,加水西升煎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即可见效。

另有一方治疗岭南瘴气所致面部脚部浮肿,时寒时热如疟疾症状,脚肿气逆,胸闷咳嗽,肢体顽痹之症。

大麻仁一两(用绵布包裹),升麻一两,射干一两,菖蒲一两,甘草一两(炙),麻黄一两(去节),大黄一两(另浸泡),豉三合(用绵布包裹),芒消半两。以上九味切碎,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渣后加入芒消,分三次服用。服用后会有轻微腹泻一两次,可解热毒。忌食羊肉、饴糖、海藻、菘菜。(出自第十九卷)

另有一方苏唐豉酒,若能常饮此酒,对腰脚极为有益。岭南地区常服此酒效果甚佳,低湿地区亦可照此服用。若感觉有脚气症状出现,应立即服用此方。

苏唐豉酒方:香豉三升,上好香酒一斗。以上两味,先将香豉三升蒸三次、晒三次至干,放入一斗酒中浸泡三夜,即可饮用。饮用量因人而异,药渣可外敷脚部,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新鲜大豆一斗(蒸九次、晒九次)。以上一味,用好酒三斗浸泡三夜,即可随个人酒量饮用,饮完可再制作。长期服用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香豉三升,犀角八两(研末)。以上两味,将香豉按前法处理,用生绢袋装好,加入上等美酒九升浸泡约五日。将犀角粉末撒在绢袋外,每次服用前需搅拌,使犀角味道融入酒中。每次服用三合,可根据体质增减用量,每日三次。此酒夏季不宜制作,恐易变质。此方可长期服用,酒量随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