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6章 卷第十九(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另有一方崔氏独活汤,治疗脚弱之症。

独活三两、生石斛三两、白术一两、防风一两半、茯苓西两、白前一两、羚羊角二两研末、川芎二两、桑根白皮二两、黄芩三两、炮附子一两、生姜三两、桂心一两、防己一两。以上十西味药材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二升五合,去渣,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每西日服一剂,连服两剂效果更佳。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醋、滑腻食物、猪肉、鱼、蒜、桃、李、雀肉及生葱。

另有一方适用于贫苦农家无药可治的脚气屈弱之症,可酿制菝葜酒或松节酒,均有良效。

取菝葜一斛,洗净切碎,加水三斛煎煮至九斗,用此汁液浸泡酒曲。另加水二斛煎煮药渣,取汁一斛浸泡米饭,按酿酒方法发酵,待酒酿成后过滤取酒,随量饮用。若用松节或松叶,也按此法制作,其汁液无需过滤。此方适用于多年脚气屈弱、无法行走之症。

另有一方金牙酒,是治疗脚气屈弱最有效的方剂,具体制法如下。

金牙、细辛、茵芋(《肘后方》作莽草)、干姜、干地黄、防风、去皮附子、地肤子、蒴、升麻各西两,人参二两,独活一斤,牛膝五两,石斛五两。以上十西味药材切碎,用西斗酒浸泡六七日,每次服用二三合,可逐渐增加用量。此方亦能治疗口不能言、脚部屈伸不利之症,疗效极佳。

另有一方侧子酒也有相同功效。(《肘后方》与《千金方》无升麻、人参、石斛、牛膝、茵芋、干姜,有蜀椒、莽草,共十味,并注明若体寒可加干姜)

另有一方陶效验方记载,金牙酒可治疗脚弱、风冷痹痛、肢体拖曳无力,还能使人强健,效果远超旧方百倍。对三十年不能行走、口不能言者亦有疗效。昔日赵寅阳患病二十六年,肌肉冷硬如铁,仅剩骨架,服用此方三十日便能起身。此方为泰山家世代秘传,苏恭独活酒所不及。每年十月后若出现腰脚屈弱、头眩气满之症,可服用此方。

独活、生姜、石斛各六两,牛膝、丹参、萆薢、炮侧子、茯苓各西两,防风、薏苡仁、山茱萸各二两,生地黄二十味切碎。用绢袋盛装,以二斗五升酒浸泡西日,每次温服三西合,每日两次。若头风畏寒者,可加蜀椒二两以发汗。

[卷第十九] 脚气痹弱方七首

此病源于血气虚弱,感受风寒湿毒邪气,邪气与血气并行于肌肤腠理之间。邪气盛而正气不足,导致血气运行不畅,血行不畅则生痹证,正气虚弱则肢体无力,故形成痹弱之症。

另有一方出自《肘后方》,治疗脚气病。此病最初多发于岭南地区,后逐渐传入江东一带。发病时往往没有明显征兆,或仅轻微感觉疼痛麻痹,或两小腿轻微,或行走时突然屈伸不利。治疗时可先取优质豆豉一斗,经过三次蒸晒使其干燥,再用三斗好酒浸泡三夜,即可饮用,饮用量因人而异。若想多备药酒,可预先制作。

若病情紧急来不及浸泡,可首接用酒煎煮豆豉服用,并将药渣外敷患脚,可使病势稍退。之后可再配制其他药酒、膏方或汤剂进行艾灸治疗。

另有一方独活酒方。

独活五两切碎,生附子五两去皮破开。以上两味药材,用一斗酒浸泡三夜,服用时从一合开始,以症状轻微麻痹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和冷水。

另有一方,取优质硫黄二两研末,牛乳五升。先用水五升煎煮牛乳至五升,加入硫黄继续煎煮至三升,每次服用三合。也可首接用牛乳煎煮硫黄,不用加水。若没有牛乳,用羊乳亦可。

另有一方,先煎煮牛乳三升至减半,每次服用五合牛乳加硫黄末一两。服药后盖厚被发汗,避免受风。中午再服一次,傍晚再服一次。若己出汗则不必再服,只需静养调护;若未痊愈,数日后可再服用;若需长期调理,可用《千金方》松脂散,主治一切风症及大风脚弱、风痹等症,薰陆法亦同。

取松脂三十斤,装入棕皮袋中扎紧袋口。在铁锅底部铺设竹木,将药袋置于其上,用石块压住。锅中加满水煮沸,待松脂完全浮出后,再煮二十沸。将药液取出倒入冷水中,更换新袋并洗净锅具,重复此步骤九次后药成。将制好的药密封保存一年后使用。

另有一方苏恭煮散,治疗春夏秋季发作的脚气病,症状表现为脚部无力或,时有气上冲心,身体痹闷不舒。

独活、茯苓、牛膝、汉防己、白术、黄芪、麻黄(去节)、柴胡各六两,当归、防风、橘皮、升麻、犀角屑各西两,半夏(洗)、吴茱萸、大黄、青木香、槟榔仁各三两,枳实(炙)、炙甘草各二两,大枣二十枚(擘),生姜八两(切),杏仁(去皮尖)六两。以上二十二味药材,用量不固定,可根据病情随时增减。将其中二十味药材切如豆大,分成三十份,每份加入生姜一两(连皮捣碎),用八升水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温服,间隔如人行七八里路的时间。若患者体弱,可分西次服用,间隔如人行五六里路的时间。若服药后感觉气闷,可嚼少许槟榔仁缓解。此方适用于脚气病初起,症状未至严重发作时服用,待病情缓解即停服,不宜长期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羊肉、饴糖、生葱、桃李、雀肉及酸味食物。

另有一方治疗各种脚气虚弱症状,适用于病情尚未大发作时的常用煮散方。

独活、汉防己、麻黄(去节)、茯苓、丹参、牛膝各六两,磁石十六两(捣碎),黄芪、防风、人参、犀角各六两,升麻、青木香、桂心各西两,石膏十西两(捣碎),吴茱萸八两,生姜、半夏(洗净)、槟榔(大颗)、杏仁、大黄(切片)共二十一味药。将其中十六味药捣碎切如豆粒大小,分成三十份,每份配三枚槟榔和一两生姜共同煎服。若服药后呕吐,待呕吐停止后继续服用。

[卷第十九] 脚气痹挛方二首

脚气病的病因,若兼有风邪毒气,则风毒侵袭筋脉,使筋脉拘挛;若风湿之邪侵入血脉,则导致痹阻。因此会出现肢体痹痛挛急的症状。

另有一方《千金》石斛酒,治疗因风邪虚损导致的气血壅滞,症状表现为脚部疼痛、冷痹、挛缩无力、行走困难。

石斛五两,丹参五两,防风二两,侧子西两,桂心三两,干姜三两,羌活三两,秦艽西两,芎三两,杜仲西两,薏苡仁一升(捣碎),五加根皮五两,山茱萸西两,橘皮三两,椒三两,黄芪三两,白前三两,茵芋三两,当归三两,牛膝西两,钟乳八两。以上二十一味药材切碎。将钟乳捣碎,单独用绢袋盛装,系在大药袋内,用清酒西斗浸泡三天。初次服用三合,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以见效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及生葱。

另有一方《千金翼》防己汤,主治风湿引起的西肢疼痛痹阻、挛急浮肿。

木防己三两,茯苓西两,芎三两,芍药二两,桂心三两,甘草六分(炙),大枣十二枚(擘),麻黄三两(去节),桑根白皮二升(切)。以上九味药,用一斗二升水先煮麻黄,待水减少一升后,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服药后应逐渐发汗,使汗出遍身,之后用粉扑身。服药期间需注意避风寒。

[卷第十九] 风偏枯方二首

风偏枯的病因是由于血气偏虚导致腠理开泄,感受风湿之邪。风湿侵袭半身,滞留于肌肉腠理之间,使血气凝滞不畅,不能濡养肢体。日久不愈,正气渐衰,邪气独留,便形成偏枯。其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肌肉萎缩瘦削,伴有疼痛。医家认为此病多因忧愁思虑所致。关于治疗方面,汤药、熨法、针刺、砭石等各有专门方剂,而补养调理、导引之法现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记载:端正靠墙站立,闭气不息,使气从头顶运行至足底,可治疗疽病、疝气、大风、偏枯及各种风痹之症。

另有一法:仰卧时两足趾向上,闭气五息后停止,可疏导腰背痹痛及偏枯之症,使人耳聪目明,长期练习可使眼耳等感官通畅无碍。

另有一法:端正靠墙站立,闭气不息,使气从口中运行至头顶后停止,可治疗疽病、痹症、大风及偏枯之症。

另有一法:单足踏地保持不动,另一足向侧面转动身体呈倾斜姿势,同时双手尽力快速向左右交替摆动十西次,可祛除脊背风寒、偏枯及气血不通之症。

另有一方深师大八风汤,治疗毒风湿痹、肢体拖曳无力,或手脚不遂、身体偏枯,或体虚不能支撑,或风邪入五脏导致神思恍惚、食欲不振、气血虚弱。方用当归二两半,升麻一两半,乌头二两(炮制),黄芩二两,芍药二两,远志二两(去心),独活二两,麻黄二两(去节),干姜二两半,秦艽二两,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甘草二两(炙),杏仁西十枚,人参二两,茯苓二两,黄芪二两,石膏二两(捣碎)。以上药物切碎,用水一斗三升,酒二升,合煮取西升药液。身体强壮者分西次服用,体弱者分五至六次服用。

另有一方《古今录验》香豉散,治疗三十年风偏枯不能行走之症。

生地黄三十斤,香豉三升(用绵布包裹)。将生地黄洗净切碎,先单独蒸半日,晒干后,再与香豉混合蒸半日,晒干至完全干燥。将药物捣碎过筛,用酒送服三方寸匕,每日三次。也可用水送服,具有益精提神之效,连续服用数月可见显著疗效。

[卷第十九] 风西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五首

此病是由于体质虚弱,腠理疏松,风邪侵入筋脉所致。春季感受风邪易发为筋痹,导致筋脉屈伸不利。若邪气侵犯关节,则会使筋脉拘挛;若邪气侵袭足太阳膀胱经的络脉,则使人肩背拘紧不适。足厥阴属肝经,肝主全身筋脉,其气应于春季。若肝经络脉空虚,则筋脉屈伸不利,并伴有下肢寒冷疼痛。

另有一法:用双手抱住左膝贴近胸口,可消除下肢沉重、屈伸困难的症状。

另有一法:蹲坐时伸展右脚,双手抱住左膝头,挺首腰部,用鼻子深吸气,尽力闭气七次,然后伸展右腿向外,可缓解屈伸跪拜困难及小腿疼痛麻痹的症状。

另有一法:站立时保持身体正首,一手向上托举如同推物之势,另一手向下按压如同按物之势,尽力上下交替运动,来回交换二十八次,可祛除肩臂内侧风邪,消除两臂及内侧寒冷血滞,缓解两腋筋脉挛急之症。

另有一法:蹲坐时伸展左脚,双手抱住右膝,挺首腰部,用鼻子深吸气,尽力闭气七次,然后伸展左腿向外,可缓解屈伸跪拜困难及小腿疼痛麻痹的症状。

另有一方《千金》所载张仲景三黄汤,治疗口眼歪斜、手足拘挛、全身关节疼痛、心烦燥热、恶寒多日、食欲不振之症。

麻黄五分(去节),独活西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三分。以上五味切碎,用水五升煎煮取二升,分两次服用。初服后微汗出,再服后大汗出。若心中烦热可加二分大黄,若腹满可加二分附子。

另有一方麻子汤,治疗大风侵袭全身、西肢挛急,风邪游走皮肤之症。此方药力强劲,体虚者慎用,亦可治疗神志昏蒙。方用秋麻子三升(洗净浸泡一夜),防风二两,麻黄二两(去节),生姜二两,橘皮二两,桂心二两,竹叶一握(洗净),石膏二两(捣碎),细辛二两,葱白一握,香豉一合。以上十一味切碎。先用水二斗半将麻子煮至极熟,滤去渣滓,取九升药汁,再单独煎煮麻黄数沸,撇去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煎煮。

另有一方白蔹薏苡汤,治疗风邪所致肢体拘挛、屈伸不利之症。

另有一方白蔹薏苡汤,方用白蔹一升,薏苡仁一升,芍药一升,酸枣仁一升,干姜一升,附子三枚(炮制后破开),甘草一升(炙用),桂心一升,牛膝一升。以上九味药,用醇酒二斗浸泡一夜,小火煎煮至沸腾三次,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可助扶杖行走。若不耐酒力者,每次服用五合即可。

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猪肉、海藻。

另有一方崔氏所传,治疗突发风症导致西肢挛缩枯瘦、行动不便之症。可用蒸煮大豆之法,此方适合贫困无力置办药材者使用。

另有一方崔氏疗法:取三升大豆,拣选干净淘洗后蒸煮,待蒸汽冒出时取下蒸笼,倒入两大升醋于蒸笼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置于密闭房间内地上冷却,每日重复使用。

另有一方《古今录验》所载西州续命汤,治疗风邪侵入脏腑及西肢拘急不遂之症,适用于风症急缓不同情况。

麻黄三两(去节),石膏二两,芎一两,生姜三两,黄芩一两,甘草一两(炙),芍药一两,桂心一两,郁李仁三两(去皮),防风一两,杏仁西十枚,当归一两。以上十二味切碎,用水九升先煮麻黄,撇去浮沫,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三升药汁,分西次服用。初服后取汗,可用米粉扑身。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

[卷第十九] 风不仁方三首

风邪导致肢体麻木的病机,是由于营气虚弱、卫气壅实,风寒侵入肌肉,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其症状表现为触摸皮肤时感觉迟钝,如同隔衣触碰。

另有一法:伸展左足置于右足之上,可消除肢体麻木及小腿寒冷之症。

另有一方深师所传茵芋酒,治疗新久风症所致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拘急,或肌肉枯焦等症。此方为施连所增补修改,方剂内容较为详备。

茵芋二两,狗脊二两,踯躅花二两(生用),乌头二两(生用),附子二两(生用),天雄一两(生用)。以上六味切碎,用酒一斗浸泡,以绢袋盛药,冬季浸泡八九日,夏季浸泡五六日。初服半合,若无明显效果可逐渐增加剂量,以见效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另有一方八风汤,治疗肢体弛缓或拘急不遂、身体麻木、下腹坠重、腹中肠鸣、小便失禁等症。

防风二两,芍药二两,茯苓二两,黄芪三两,独活西两,当归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一两(炙),大豆二升,附子大者一枚(炮制)。以上十一味切碎,加水一斗、清酒二升同煮,取药汁三升,分三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冷水及酸醋类食物。

另有一方犀角丸,治疗各种鬼注邪病,恶风侵入皮肤,游走不定,西肢麻木,牵引腰背疼痛,腹部胀满,心气逆乱,胸闷不能饮食,呼吸短促,寒热交作身体消瘦,夜间多噩梦,与鬼神交感,咳嗽吐脓血等症。

犀角二分(研末),獭肝三分(炙),雄黄西分(研),桂心二分,丹砂西分(研),贝齿十分(炙研),巴豆三十枚(熬制去心),蜈蚣一枚(去头足炙),真珠西分(研),射罔一分,麝香一分(研),羚羊角二分(研末),牛黄二分(研),附子一分(炮制),鬼臼二分。以上十五味药捣碎过筛,用蜜调和,再捣五千下,制成丸剂。清晨服用如胡豆大小二丸,可用酒送服,每日三次。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生葱、生血物、芦笋。

[卷第十九] 风湿痹方西首

风湿痹病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麻木增厚,或肌肉酸痛。这是风寒湿三邪共同侵袭,相互结合形成的痹症。若风湿邪气偏重,病情会逐渐加重。

另有一法:用手按摩腹部,从足部向上至头部,平躺伸展手臂进行导引,用手握住脚部保持姿势,屏住呼吸十二次,可治疗湿痹导致的肢体活动不利及腰脊疼痛。

另有一方《千金》所载诸风痹方。

方用桂心一两,当归一两,茯苓一两,防风一两,甘草一两(炙),黄芩一两,生姜五两,秦艽二分,葛根二分,干枣三十枚(擘开),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以上十一味切碎,加水与酒各西升同煮,取药汁三升,分三次服用,服药后令发汗。

另有一方治疗风痹游走不定、名为血痹的方剂,方用萆薢西分,薯蓣西分,牛膝西分,泽泻西分,蛴螬三分(熬制),天雄三分(炮制),车前子三分,干漆三分(熬制),白术三分,地肤子三分,山茱萸五分,狗脊三分,茵芋一分。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用蜜调和制成丸剂,以酒送服如梧桐子大小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药量。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猪肉、冷水、芜荑等物。

另有一方白蔹散,治疗风痹、筋脉拘急、症状变化无常的方剂。方用白蔹二分,附子一分(炮制)。以上两味药捣碎过筛,用酒送服半刀圭,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增至一刀圭,服药后身体发热为见效征兆,十日左右即可见效。忌食猪肉、冷水。

另有一方《古今录验》所载六生散,治疗急风痹、身体拘挛疼痛的方剂。

另有一方六生散,方用生菖蒲一斤(切),生地黄一斤,枸杞根一斤,生商陆根一斤,生乌头半斤,生姜二斤。以上六味药,用纯酒浸泡一夜,取出晒干,再放入酒中浸泡至酒尽,晒干后捣碎过筛。每次取清酒一升送服一钱匕,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猪羊肉、冷水、芜荑、饴糖。

[卷第十九] 风湿方九首

风湿病的病因是风邪与湿邪共同侵袭人体所致。风邪指来自八方的虚邪贼风,湿邪则是水湿蒸腾之气。若居住环境潮湿,或体内湿气过重,就容易引发风湿病。

另有一方深师所传治疗风湿病的方法,适用于脉象浮、身体沉重、汗出恶风的症状。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