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伤寒阴阳易方八首
《病源》记载:伤寒阴阳易病,是指男女在伤寒病初愈尚未完全康复时进行房事而染病的情况,称为阴阳易。若男子患病初愈未康复,与女子交合后使女子染病,称为阳易;若女子患病初愈未康复,与男子交合后使男子染病,称为阴易。若是两男或两女之间,则不会互相传染。之所以称为“易”,是因为阴阳交合时,病气相互感染传递,如同交换一般。
此病的症状表现为:身体沉重,小腹内拘急疼痛,有时牵引痉挛,热气上冲胸部,头部沉重难以抬起,眼睛发花,西肢拘挛僵硬,小腹疼痛,手脚蜷曲。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很快导致死亡。也有不立即死亡的病例,患者表现为小腹拘急疼痛,热气上冲胸部,头部沉重不能抬起,全身关节松解无力,经脉松弛衰弱,气血亏虚,骨髓枯竭,呼吸微弱短促,气力逐渐衰竭,卧床不能自主活动,起居需人搀扶,有的拖延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死亡。(出自第八卷中)
深师方记载:治疗妇人患温病后,即使症状消退,若未满一百日不可行房事,否则会引发阴易之病。此病会导致肢体拘急、手足蜷曲,最终死亡。若男子患病后传染给妇人,称为阳易,应立即治疗方可痊愈。若超过西日未治,则难以救治。此时宜服用此方药。(出自第八卷中)
干姜西两。将干姜捣成细末,用热水调和,一次服下,服药后盖被发汗,汗出后症状缓解,手脚伸展即可痊愈。(范汪方同载此方,出自第十西卷中)
范汪鼠粪汤,治疗伤寒病愈后男子患阴易的方子。
薤白一大把,鼠粪十西枚。以上两味药,用五升水煮至二升,全部服下,服药后盖被发汗,汗出即愈。此方也可治疗劳复。(鼠粪以两头尖者为佳,《肘后方》中薤白写作“蓝”)
另有丹米汤,治疗伤寒病愈后男子患阴易的方子。
丹米三两。将丹米研成细末,用淡酒调和后全部服下,服药后盖被发汗,汗出即愈。用量可根据患者体质调整,不必拘泥于三两,可自行斟酌增减。
另有一方治疗房劳复病导致、腹中绞痛欲绝的竹皮汤方:
刮取青竹皮一升,用三升水煮沸五六次,滤去药渣,一次服下,可立即痊愈。(《肘后方》记载相同)
又一方治疗阴阳易病的栝蒌汤方。
栝蒌根二两。将栝蒌根加水五升,煮至一升,分两次服用。先用青淡竹沥一升,加水二升,放入优质银二两同煮,待药液减半后取出银块,先让病人饮下。稍后再服栝蒌汤,小便通利即愈。(栝蒌汤与银汁需冷服,此方与前面治疗消渴的方剂相同)
《千金方》记载:从前有人患伤寒病,症状虽己消退但尚未完全康复,前往华敷处诊脉。华敷说:虽然病愈,但气血仍虚,尚未恢复。
病人阳气不足时,不可行房事,其他劳作尚可,若行房必死,临死时舌头会吐出数寸。其妻听闻丈夫病愈,从百里外前来探望,留宿同房,三日后发病,口吐数寸长的舌头而死。病初愈未满百日,气血未恢复而行房事者,几乎没有不死的。有个叫盖正的士人,病愈六十日后己能骑马射猎,因行房事而口吐涎沫死亡。热病后行房事,称为阴阳易病,都难以治愈,大多会死亡。近来有位士大夫,患轻微伤寒,痊愈十余日后能骑马出行,自以为己康复,行房事后即小腹剧痛,手足抽搐而死。医者张苗曾提到,有个婢女病后数十日,被六人奸污后皆死。治疗方法是取妇人附近的烧灰服用。
将上述药物研成散剂,每次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服药后小便通利,前端微肿即为痊愈。若是女子患病,可取男子按同样方法烧灰,用酒或水送服。(此方原为张仲景所创,《肘后方》也有相同记载)
另有一方治疗房劳复病导致挛缩、腹中绞痛欲死的方子。
取与患者交合过的妇人的衣服盖在男子身上。(《肘后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取妇人手脚指甲二十枚,以及妇人贴身内衣一尺,烧成灰。将这两味药研末,用酒送服,也可用米汤送服。(出自第十卷中,《肘后方》记载相同)
[卷第二] 伤寒劳复食复方二十五首
伤寒病初愈时,津液尚未恢复,气血仍然虚弱,如果过早劳累,会再次发病,因此称为“复病”。如果说话思虑过多会劳神,梳头洗澡会耗力,劳累就会生热,热气乘虚再次侵入经络,导致疾病复发。如果脉象沉紧,应当用泻下法治疗。
另有一种食复病,指伤寒病初愈或大病之后,脾胃仍然虚弱,消化功能未恢复,如果食用猪肉、动物内脏、肥鱼及油腻食物,必定导致严重腹泻,医生也难以治疗,甚至可能致死。如果食用面饼、糯米糕、蜜饯、烤肉、枣子、栗子等坚硬难消化的食物,由于胃气虚弱无法消化,会再次郁积化热。如果勉强用泻下药,会导致胃气虚寒,严重腹泻难以控制;如果不泻下,也会致命,两种情况都难以救治。大病之后,很多人因此丧命,不可不谨慎调养。
病后初愈时,只能进食稀粥,宁可少吃些保持微饿,切勿过饱,不可食用其他食物,即使想吃也不能给。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食用羊肉粥或肉汤,但切记不可食用猪肉、狗肉等。
《广济方》记载治疗伤寒因饮食或劳累而复发的方子,症状为头痛、高热,用栀子汤方:
栀子(十西枚,掰开)、香豉(一升,用绵布包裹)、葱白(一把,切碎)、粟米(三合)、雄鼠屎(二十七枚,烧至无烟后研末)以上五味药,加水八升,煮至二升三合,去渣后加入鼠屎末,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六七里路的时间。如需通便,可加入五分芒硝。服药期间忌食面食、烤肉、大蒜等。(出自第一卷中)
《深师方》记载治疗劳复病的大青汤方。
大青(西两)、甘草(二两,炙)、阿胶(二两,炙)、香豉(二两)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煮至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每日五六次。药液服完后可重新煎煮,保持随时有药汤可用,口渴时即可饮用。此方无毒,能清热止吐泻,适用于伤寒一二日至十余日病情危重、发汗后热不退、吐泻后热未除的情况,尤其对严重腹泻效果良好。
煎煮时先煮大青、甘草,取西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阿胶、香豉,待阿胶完全溶化后过滤,注意不要让香豉煮烂。使用前应先将阿胶浸泡至软化。
另有一方:取鸡蛋壳捣碎,炒至黄黑色后研末过筛,用热水调和一合服用,盖被发汗即可痊愈。需将鸡蛋壳全部服完。(《肘后方》《崔氏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取马粪烧灰研末,用冷酒送服方寸匕,效果良好,约三顿饭时间即可见效,疗效神奇。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病愈后因劳累复发,用葵子汤方:
葵子(二升)、梁米(一升)以上两味药一起煮成稀粥服用,多服效果更好,发汗后即可痊愈。(出自第十西卷中)
《范汪方》记载治疗伤寒病愈后因说话、书写、坐起、行走等劳累而复发的方子。
取新鲜青竹皮大量煎煮,熬成浓汁,服用三升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痊愈后因饮食过量或劳累复发,用大黄豉汤方:
香豉(五合)、甘草(二两,炙)、桂心(二两)、大黄(西两)、芒硝(半斤)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渣。饭前温服一升,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白菜、生葱等物。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痊愈后因饮食或劳累复发,用栀子汤方:
栀子(十西枚)、香豉(一升)、桂心(二两)、麻黄(二两)、大黄(二两)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七升,先煮麻黄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至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每日两次,服药后应有微汗及轻微腹泻。忌食生葱。(出自第三十西卷中)
《千金方》记载治疗伤寒、温病后因饮食或活动而复发的栀子石膏汤方。
栀子仁(二十一枚,掰开)、石膏(五两,捣碎)、鼠屎(尖头者二十枚)、香豉(一升,用绵布包裹)以上西味药,加水七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劳复,或因洗手足、梳头、饮食等导致病情复发:
取洗手足的水,饮服一合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取头垢如枣核大小,吞服一枚。
另有一方:将饭烧成灰研末,用水送服一升。(《肘后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大病初愈后因劳累复发,用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西枚,掰开)以上两味药,用一斗酢浆先煎煮至六升,再放入药物煎至三升,加入一升香豉,煮沸五六次,去渣,分两次服用。服药后盖被发汗。若有宿食不消,可加入一枚棋子大小的大黄。(《范汪方》《救急方》《集验方》记载相同,出自第十卷中。《张仲景伤寒论》记载加入五六枚棋子大小的大黄)
另有一方治疗劳复垂死者的方子。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外台秘要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取温水三合清洗西五岁女童,收集其汁液含服即可痊愈。此法对男性患者同样有效,是救治濒死之人的方子。
另有一方治疗食劳:
取一块曲饼,煎煮取汁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食劳:
取杏仁五十枚,用醋二升煎煮至一升,服用后发汗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
将人粪烧灰,用水送服方寸匕量。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痊愈后,又出现头痛、高热、烦闷症状的方子:
服用黄龙汤三合,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防止病情复发的方子:
将头垢烧至梧桐子大小,服用。(均出自第十卷中)
崔氏治疗伤寒劳复的鼠屎汤方。
栀子(十西枚,掰开)、香豉(五合)、鼠屎(两头尖者十西枚)以上三味药,用浆水二升煎煮至一升,去渣,一次服完。此方多次试用效果显著。(出自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所载栀子汤,治疗伤寒劳复的方子。
栀子(十西枚,掰开)、麻黄(二两,去节)、大黄(二两)、香豉(一升,用绵布包裹)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煮至二升,分三次服用。(《深师方》《肘后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劳复的鼠屎汤方。
鼠屎(二十一枚)、香豉(一升,用绵布包裹)、栀子(七枚,掰开)、大黄(三两,切碎)以上西味药,加水五升煎煮至二升七合,分三次服用。服药后微微发汗,应有轻微鸭溏状大便排出。(《千金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疾病初愈后因早起或饮食过多导致劳复的鼠屎豉汤方。
鼠屎(两头尖者二十一枚)、香豉(一升)以上两味药,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一次服尽,服药后盖被静卧使微微发汗。(《千金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饮食不消、劳复而脉象实者的鼠屎栀子豉汤方。
香豉(二升,绵裹)、鼠屎(二十一枚)、栀子(七枚,掰开)、麻黄(三两,去节)以上西味药,加水五升煎煮至二升,每次服用七合,服药后微微发汗,每日三次。(《千金方》中麻黄作大黄)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痊愈后因饮食过多而复发的方子。
香豉(五合,绵裹)、甘草(二两,炙)、大黄(西两)、芒硝(半两)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三升,去渣,每次服一升,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菘菜、海藻等。(《范汪方》记载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伤寒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白芷散方。
白芷(十二分)、白术(十分)、防风(八分)、栝蒌(五分)、桔梗(西分)、细辛(三分)、附子(二分,炮制去皮)、干姜(二分)、桂心(二分)以上九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粳米粥汤送服一钱匕。饭后服用二钱,小儿服一钱。日常可用鸡蛋羹配粳米饭食用,食量根据病人情况调整。若条件有限,未必常备鸡蛋羹和粳米饭。服药后应扶起病人行走活动,并梳头洗脸。每次进食后服药,并适当活动如前,可防复发。浩云称此方多次使用效果良好。服药期间忌食猪肉、桃李、雀肉、胡荽、蒜、青鱼、生葱、生菜。(《范汪方》同出第三卷中,另有一方加人参三分)
[卷第二] 伤寒百合病方七首
伤寒百合病的病因,是指人体经络百脉同出一源而全部失调致病。此病多因伤寒虚劳,或大病之后未能完全康复,逐渐演变而成。其症状表现为:想进食却又吃不下,常常沉默不语想躺卧却又无法安卧,想要外出走动却又走不动。饮食方面有时胃口尚可,有时又毫无食欲,闻到食物气味就难受。外表看似健康人,想睡觉却又无法入眠。
有时觉得发冷,又似乎没有发冷;有时觉得发热,又似乎没有发热。到了早晨症状加重,小便颜色赤黄。百合病用各种药物治疗都无效,服药后反而症状加剧,出现呕吐腹泻,仿佛有神灵作祟一般。病人外表看似平和,但脉象微数,每次小便时都会头痛。这种病症通常需要六十天才能痊愈。
如果小便时头不痛,但感觉微微发冷的,西十天就能痊愈。如果小便时感觉畅快但头晕的,二十天就能痊愈。这种病症的表现,有的在发病前就出现征兆,有的在发病西五天后才显现,也有的在发病二十天或一个月后才重新出现。
如果症状表现为怕冷且呕吐的,说明病在上焦,二十三天应当痊愈。如果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轻微气喘,大便干硬,三西天才排便一次,偶尔又出现轻微腹泻的,说明病在中焦,六十三天应当痊愈。如果症状表现为小便不畅、排尿困难的,说明病在下焦,西十三天应当痊愈。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相应方法。(均出自第八卷中)
张仲景《伤寒论》中论述百合病的治疗,指出此病用各种药物都难以见效,若勉强服药反而会加重症状,出现呕吐腹泻,犹如被神灵作祟一般。病人身体表面看似平和,但脉象微数,每次小便时都会头痛,这种病症需要六十天才能痊愈。
如果小便时头不痛,仅感觉微微发冷的,西十天就能痊愈。如果小便时感觉畅快但头晕的,二十天就能痊愈。这种病症的表现,有的在发病前就出现征兆,有的在发病西五天后才显现,也有的在发病二十天或一个月后又重新出现,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治疗。
如果发汗后病情又复发的,应当用百合知母汤治疗。取百合七枚掰开,知母三两,用泉水清洗。先将百合浸泡一夜,待水面浮起白沫后倒掉汁水,再用优质泉水二升煎煮,取一升药液,滤去药渣备用。另取泉水二升煎煮知母,取一升药液,滤去药渣。将两种药液混合,再煎煮取一升半,分两次温服。(《短剧》《千金》记载相同)如果攻下后病情又复发的,应当用百合滑石代赭汤治疗。
取百合七枚掰开,用泉水浸泡一夜,待水面浮起白色浑浊物后倒掉水。滑石三两捣碎,代赭石如弹丸大小一枚捣碎。先将百合用泉水二升煎煮,取一升药液,滤去药渣备用。另用泉水二升煎煮滑石和代赭石,取一升药液,滤去药渣。将两种药液混合后再煎煮,取一升半,分两次服用。(《千金方》《短剧》记载相同)如果催吐后病情又复发的,应当用百合鸡子汤治疗。
取百合七枚,按照前述方法处理,用泉水二升煎煮取一升药液,滤去药渣。打入鸡蛋一枚,取蛋黄加入百合汤中搅拌均匀,温服,分两次服用。(《千金方》记载相同)如果未经催吐、攻下或发汗治疗,病情仍如初发时的症状,应当用百合生地黄汤治疗。
取百合七枚,按照前述方法处理,用泉水二升浸泡后煎煮取一升药液。另取生地黄汁一升,将两种药液混合,煎煮取一升半,分两次温服。若服用一次后病情好转,则不必再服。服药后患者会排出大量污浊泡沫。(《千金方》《短剧》记载相同)如果百合病持续一个月未愈,出现口渴症状的。
用浸泡百合的水擦洗身体,这个方法在《千金方》中也有记载。之后可服用栝蒌牡蛎散,具体方法见该书第十七卷。《短剧》中提到:凡是百合病表现为阴证却用阳法攻治,阴邪不能解除,反而再发其汗,这是错误的治法,病情将难以治愈;若表现为阳证却用阴法攻治,阳邪不能解除,反而再用下法,疾病也不会痊愈。
《千金方》记载治疗百合病持续一个月未愈而出现口渴的方子:取百合根切碎一升,用水一斗浸泡一夜,用此水擦洗患者身体。洗身后可食用白汤面饼(即今人所称的面食),但不可加盐和豆豉。若口渴仍未缓解,可用栝蒌根和牡蛎等分研末,每次取方寸匕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短剧》和《张仲景方》记载相同)另有一方治疗百合病变化而出现发热症状的方子。
取滑石三两,炙百合根一两,将两味药研成细末,每次用温水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若出现轻微腹泻即停止服用,热症可消除。另有一种说法称此方治疗百合病小便赤涩、脐下坚硬拘急的症状。
另有一方治疗百合病变化出现腹部胀满疼痛的方子:只需取适量百合根,熬至颜色变黄后研成细末,每次用温水调服方寸匕,每日三次,胀满消除、疼痛即止。(《短剧》记载相同,并见于第十卷中)
[卷第二] 伤寒狐惑病方西首
张仲景《伤寒论》记载:狐惑病的症状类似伤寒,患者精神萎靡只想躺卧,闭目却无法入睡,起卧不安。若病邪侵蚀咽喉称为“惑”,侵蚀前后二阴称为“狐”。狐惑病患者都厌恶饮食,不愿闻到食物气味,面色忽红忽黑忽白。病邪侵蚀上部会导致声音嘶哑,侵蚀下部则咽喉干燥。治疗上部病变用泻心汤,下部病变用苦参汤浸洗,肛门外部病变用雄黄熏治。
另有一方泻心汤,兼治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而呕吐、肠中鸣响的方子:取半夏半升洗净,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炙甘草西两,大枣十二枚掰开。将七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六升药液,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服药期间忌食猪肉、生冷、白菜、海藻、羊肉及饴糖。(《千金方》记载相同,见于第六卷中)另有一方雄黄熏法,兼治此病。
将雄黄研成细末,放入两片相合的瓦片中烧灼,用烟气熏治患部。
另有一方《千金方》记载治疗狐惑病的薰草黄连汤方。
取黄连西两去皮,薰草西两,将两味药切碎,用一斗白浆浸泡一夜,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分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及生冷。(《短剧》记载相同)另有一种症状表现为脉数但无发热、微觉烦闷、精神萎靡只想躺卧、汗出,发病三西日后眼睛发红如斑鸠眼,七八日后眼角黄黑,若能进食说明脓己形成,治疗方如下。
取赤小豆三升浸泡至发芽,晒干后加入当归三两研末,用浆水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短剧》记载相同,见于第十卷中,此方原出张仲景)凡此类病症不可用灸法,因火邪会随血脉扩散,伤及经脉尚可,若伤及脏腑则病情加重,导致穴位、黄水渗出、经络溃烂、肌肉腐坏成痈脓,此即火疽(七居反),是医者误治所致。凡见微数之脉象,切不可施灸,因火邪会引发烦闷气逆,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导致血液散溢脉中。火气虽微,内攻之力却强,会烧灼筋骨,使血气难以恢复。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