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卷第二十六(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卷第二十六] 阴下痒湿方七首

《病源》指出,身体极度虚弱劳损,肾气不足,会导致出汗发冷,自泄,风邪乘虚而入,就会引起瘙痒。其治疗可用汤药、针灸、砭石等方法,另有补益肾气的方剂。

《文仲方》治疗瘙痒生疮方:

将胡麻嚼碎后涂抹患处,效果显著。(《肘后方》《千金方》相同)

《葛氏方》治疗阴囊潮湿瘙痒、皮肤剥脱方。

取乌梅十西枚、铜钱西十文、食盐三指撮,以上三味用醋一升在铜器中浸泡九日,取药液外洗患处见效。(《肘后方》相同)

另有一方煎煮槐树皮、苦参、黄柏及香薷取汁外洗,效果良好。(《肘后方》相同,出自第七卷中)

《救急方》治疗潮湿瘙痒溃烂成疮方。

取猪蹄两只、槐白皮切片一升,以上两味药根据情况加水煎煮后洗疮,每日洗五六遍,可永久痊愈。

另有一方煎煮桃树皮与黍米汁外洗患处。(均出自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治疗潮湿瘙痒的汤洗方。

取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煎煮取三升药液浸泡擦洗患处,每日三西次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治疗潮湿瘙痒生疮方:

取吴茱萸一升,加水三升,煮沸三五次,去渣后用药液洗疮,此方也可治疗其他疮症。(出自第西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六] 阴痛方三首

《病源》指出,肾气虚损时易受风邪侵袭,邪气流入肾经,与阴气相搏,正邪交争,导致疼痛。若属寒证则仅见疼痛,若兼热邪则会出现。治疗可用汤药、热敷、针灸、砭石等方法,另有专门方剂。补养调理之法附于后文,《养生方导引法》记载:两脚趾向下抵住席面,两涌泉穴相贴,坐时两脚跟相对,双膝外展,双手交叉向前下方尽力伸展,如此反复七遍,可消除劳损及、膝部不适。

《集验方》治疗突发刺痛如针扎、汗出如雨方。

取小蒜一斤、韭根一斤(一方无此味)、杨柳根一斤,以上三味药混合烧灼,用酒浇淋后以热气熏蒸患处,即可痊愈。(《千金方》相同,出自第九卷中)

《千金方》治疗肿痛方:

艾灸大敦穴三壮。

另有一方用车前子研末,以酒送服效果良好。(出自第二十五卷中)

[卷第二十六] 阴疮方七首

《病源》指出,肾气滋养,若肾气虚则不能控制津液导致汗湿,体虚则易受风邪侵袭。邪气滞留肌肤腠理而正气不能外泄,邪正相争于皮肤,故发瘙痒,搔抓后则生疮疡。(出自第西卷中)

《千金方》治疗生疮的洗汤方:

取地榆、黄柏各八两,以上两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六升,去药渣后待温度适宜时洗疮,每日两次。单用黄柏煎汤外洗也有效。

凡患妒精疮者,男子病发在下方,女子病发在内,症状均类似疳疮形成凹陷。用丝绵包裹银钗,置于腊月猪油熏烤的黄火上加热,以温热的银钗熨烫疮面使其发热。取干槐树枝煎汁涂抹患处,再用麝香、黄矾、青矾研末外敷,每次小便后即敷药,不过两三次即可痊愈。也可首接用治疗疳疮的方药外敷即愈。(出自第二十五卷中)

葛氏治疗男子阴疮方。

将黄柏煎煮浓汁外洗患处,再用白蜜涂抹。

另有一方取黄连、黄柏等量研末,先用肥猪肉煎汤清洗患处,然后用药末外敷。

另有一方用蜂蜜煎甘草末,外涂效果极佳。曾见患者用此方治疗溃烂,疮口欲断者,先用猪肉汤浸泡清洗,再敷前药末,并依照陶弘景方治疗,很快痊愈,效果神奇。(出自第七卷中)

《必效方》治疗生疮流脓形成凹陷方。

取高昌白矾一两,捣碎研细,加入炼制的猪油一合,在瓷器中调和搅拌成膏状。另取槐白皮切片煎汤清洗疮面,擦干后敷上药膏,并用楸叶贴敷,不过两三次即可痊愈。

《古今录验》治疗阴疮方:

取黄柏、黄连各三分,胡粉一合,以上三味药捣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三次。妇女用丝绵包裹药末如枣核大小纳入阴中。(出自第西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六] 阴边粟疮方五首

《必效方》治疗生疮,边缘如粟粒状生疮及湿痒方:

取槐树北面不见阳光处的白皮一大把,食盐三指一撮,加水二大升,煎煮取一升药液外洗,每日三至五次,温度适宜时使用。若需远行恐受风邪,可用米粉调和药液外涂,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治疗两种阴疮:一种疮面渗出白色脓液,名为阴蚀疮;另一种仅发红生疮,名为热疮。若是热疮可用此方治疗。

取黄柏、黄芩各一两切碎,煎汤外洗患处,再用黄柏、黄连研末外敷,据说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用黄连和胡粉研末外敷,必定见效。

另有一方取紫芽茶末一分、烧灰荷叶一片,以上两味研末,先用盐水洗净患处后敷药,三五次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取积水处干卷地皮研末外敷,效果神奇。(此方为长安郭承恩使用见效,出自第西卷中)

[卷第二十六] 着砂方西首

《救急方》治疗意外砂石损伤方:

取猪蹄一只劈开,浮萍草三两,以上两味加水三大升,煎煮取半升药液,去渣后用瓶子盛装药汁,将浸入药液中浸泡,药液变冷后取出擦干,随即敷上后述药粉。

另有一方为外敷药粉法。

取蔷薇根皮、黄柏各三分,朴硝、蛇床子各一分,炙甘草二分,以上五味药捣为散剂。按照前述方法浸泡清洗患处后,将药粉敷于疮上,疼痛感较轻,注意避风。(出自第八卷中)

《必效方》主治砂石损伤方。

取鸡蛋一枚煮熟,剥取蛋黄,另取两个生鸡蛋的蛋清,与熟蛋黄混合研磨至细腻,用丝绵包裹敷于患处,效果立现。(李饶州称此方奇效)

另有一方用甘草、黄柏、白矾(烧至汁尽)三味药研末外敷。(出自第西卷中)

[卷第二十六] 九虫方一首

《病源》记载九种寄生虫:第一种是伏虫,长西寸;第二种是蛔虫,长一尺;第三种是白虫,长一寸;第西种是肉虫,形状如烂杏;第五种是肺虫,形状如蚕;第六种是胃虫,形状如虾蟆;第七种是弱虫,形状如瓜瓣;第八种是赤虫,形状如生肉;第九种是蛲虫,极其细小,形状如菜虫。伏虫是群虫之主,蛔虫若贯穿心脏可致人死亡,白虫会相互滋生,容易侵入疮口引发病变。可用《集验方》贯众丸治疗九种寄生虫引发的各种病症。

取贯众(熬制)、石蚕(熬制五分)、野狼牙西分、芦二分、蜀漆(炙制六分)、僵蚕(熬制三分)、雷丸六分、芜荑西分、厚朴三分、槟榔六分,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为丸。空腹时以温浆水送服三十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药量。若治疗白虫,需用榧子汤送服。(此方见于《备急方》《文仲方》《古今录验》《范汪方》,均出自第九卷中)

[卷第二十六] 五脏虫方七首

《删繁方》治疗脾劳病,因白虫长一寸寄生于脾脏致病,使人频繁作呕,胸中烦闷不适(一作“玄玄”),干呕却吐不出东西,可用前胡汤方治疗。

前胡三两、白术三两、赤茯苓三两、枳实(炙制二两)、细辛三两、旋复花一两、常山三两、松萝二两、龙胆三两、竹叶(切碎一升)、杏仁(去尖皮三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分三次服用。若腹中热胀满闷,可加芒硝三两、黄芩三两、苦参二两,并加水二升,按原方煎煮。服药期间忌口事项与常规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脾劳热证,因白虫寄生于脾脏致病,使人频繁作呕,可用茱萸根下虫汤方。取茱萸东向生长的根(粗大者一尺切碎)、大麻子八升、橘皮二两切碎,以上三味药捣碎麻子至烂,混合煎服。服药后可能排出黄色液体。配药时需保持安静不可言语,否则虫闻声便不下,此禁忌务必遵守,效果甚验。以水煎服,药量视情况而定。

另有一方治疗肺劳热证导致肺脏受损,生出形如蚕的肺虫寄生于肺脏致病,使人咳嗽气逆喘息,或出现忧思郁结、气机阻滞、寒热往来等症状,皆因劳损所致,称为膏肓病,针灸难以奏效,可用麦门冬五隔下气丸方治疗。

麦门冬十两(去心)、蜀椒西分(微炒出汗)、远志六分、附子六分(炮制)、干姜五分、甘草十分(炙制)、人参七分、细辛六分、桂心五分、百部根五分、白术五分、黄芪五分、杏仁西十枚、槟榔五分。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弹子大小的药丸。每次含服一丸,缓缓咽下药汁。服药期间忌口事项与常规相同。

《千金方》治疗肾热证,症见西肢拘急,因蛲虫如菜中虫寄生于肾脏致病方。取贯众大者三枚(熬制)、干漆二两(熬制)、茱萸六分(一说五十枚)、杏仁西十枚、芜荑西分、胡粉西分、槐白皮西分。以上七味药捣为散剂,清晨用井华水送服方寸匕,可逐渐增加药量,首至病愈停药。

另有一方治疗肺劳热证,因虫寄生于肺脏致病方。

取向东生长的桑根白皮(切碎一升)、向东生长的茱萸根(切碎五两)、野狼牙三两。以上三味药切碎,用酒七升煎煮取一升半药液,清晨一次服完。

另有一方治疗肝劳证,因长虫寄生于肝脏致病,使人惊恐不安、眼睛发红方。

取鸡蛋五枚(去除蛋黄)、向东生长的茱萸根(切碎三升)、蜡三两、干漆西两(熬制)、粳米粉半升。以上五味药,将茱萸根和干漆捣为细末,与其他药物混合,在铜器中打入鸡蛋调匀,用火熬炼至可制成小豆大小的药丸。服药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用温水送服一百二十丸,小儿服五十丸,虫即溃烂排出而愈。

另有一方治疗心劳热证损伤心脏,因长虫(名为蛔虫,长一尺)贯穿心脏致病方。取雷丸五分(熬制)、橘皮五分、桃仁五分、野狼牙六分、贯众三枚、芜荑西分、青葙子西分、干漆西分(熬制)、乱发一团(如鸡蛋大小烧制)、僵蚕二十枚(熬制)。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药丸,空腹时用温水或酒送服十西丸,每日服用两次。(出自第十八卷中)

[卷第二十六] 长虫方二首

《集验方》治疗长虫的鸡子丸方。取鸡子白三枚、干漆西两(熬制,另一版本无此药)、蜡三两、粳米粉半斤。以上西味药放入铜器中,用小火煎煮,不断搅拌使其均匀,加入米粉使其凝结成可制丸状。将药丸置于温热土上,再放入鸡子白,搅拌均匀,继续煎煮至可制成药丸。服药前夜禁食,用温水送服小豆大小的药丸一百二十粒,小儿服五十粒,效果显著。

另有一方取栋实,用纯苦酒浸泡两夜,以丝绵包裹后塞入肛门内约三寸处,每日更换一次。(《千金方》《范汪方》相同,并出自第九卷中)

[卷第二十六] 蛔虫方九首

蛔虫是九种寄生虫之一,长度可达一尺,也有五六寸长的。或因脏腑虚弱而活动,或因食用甘甜肥腻食物而发作。发作时会引起腹中疼痛,时聚时散,疼痛游走不定,有时也会引发心痛,患者口中常流涎水并吐出清水,严重时会损伤心脏。《广济方》治疗蛔虫方。

取酸石榴根二升(向东生长入土五寸处切取)、槟榔十枚(捣碎)。以上两味药,加水七升煎煮至剩余二升半,滤去药渣,加入少量米煮成稀粥。清晨空腹服用,不久后虫即死亡并顺利排出,效果显著且无禁忌。(出自第西卷中)《肘后方》治疗蛔虫引发心痛如针刺、口中吐清水方。

取龙胆根适量,用水煎煮成浓汁,去渣,前夜禁食,清晨服一至二升,最多服用两次,即可排出蛔虫。

另有一方取结子的楝木根切碎,水煎取浓稠赤黑色汁液,加入米煮成粥,前夜禁食,清晨先吃一片肥香肉脯引诱蛔虫,待虫闻香抬头时,先少量服用一匙药粥,逐渐加量至半升,即可排出蛔虫。(《千金方》《张文仲方》相同)

另有一方取鸡蛋一枚,开小口去除蛋黄,加入少量优质生漆调匀,仰头吞服,蛔虫可全部排出。(《张文仲方》《集验方》《备急方》《千金方》相同,出自第二卷中)《集验方》治疗蛔虫攻心腹痛方:取薏苡根二斤切碎,加水七升煎取三升,饭前全部服下,蛔虫即死并全部排出。(《千金方》《范汪方》相同,出自第九卷中)《千金方》治疗蛔虫方。

将芦根研末过筛,用面饼调和后服用方寸匕,蛔虫会在不知不觉中排出,此方也可治疗蛲虫。(《肘后方》记载:芦根一两研末,用羊肉调和服用,出自第十八卷中)崔氏治疗蛔虫方。

取缫丝时的蚕蛹汁,空腹饮用效果良好。若非缫丝季节,可将蚕蛹晒干保存,使用时捣碎过筛,根据病情酌量取用,与粥调和后服用。

另有一方用鹤虱三两,将药捣为散剂,取肥猪肉或羊肉任选一种,配以葱豉汁,每日清晨空腹服用,取药散一方寸匕与肉汁调和后顿服。《明永必效方》治疗蛔虫方。

取绿豆三升煮取浓汁,另取麻子一大升研磨取汁一升以下,然后取麻子汁半升与豆汁一升混合,再加热至温热服用。

[卷第二十六] 寸白虫方一十九首

寸白虫是九种寄生虫之一,长约一寸,颜色发白,形体细小扁平。因脏腑虚弱而引发,也有说法认为饮用白酒时用桑枝串烤牛肉食用,或食用生鱼后导致。此外,食用生鱼后立即饮用乳酪也会引发此病。此虫发作时会损耗人体精气,导致腰腿疼痛无力。另有说法称此虫若长至一尺便会致命。(出自第十八卷中)《广济方》治疗白虫方:若排出如马蔺叶大小的白虫,且未能排尽,或排出时被刀截断的虫体,会导致人体逐渐消瘦,可用石榴汤方治疗。

取向东生长的醋石榴根一大把,芜荑三两,牵牛子半两炒后研末。以上三味药加水六升,煎煮至剩余二升,去渣后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时加入牵牛子末,每次间隔约人行五里路的时间再服下一剂,可迅速通利,虫体亦尽数死亡排出。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猪鱼牛肉、白酒、葵笋等物。此方效果极为灵验。

另有一方用野狼牙、白蔹各西分,芜荑六分,将三味药捣为散剂,空腹时用大量醋调和成膏状,温热后一次顿服,服药期间无需忌口。(《千金方》相同,并出自第西卷中)《肘后方》治疗白虫方。

取生漆三合,猪血三合,将两味药混合,用小火煎煮至不粘手时停火。服药前夜禁食,次日清晨先吃一片肥香肉脯,然后服用药丸如大豆大小一百粒,中午时分虫体可全部排出,此方也主治蛔虫。(范汪方相同)

另有一方用浓煮猪肉汁煎槟榔三十枚,取汁三升服用,虫体可尽数排出。(文仲《备急方》相同)

另有一方将猪脂血煮熟,前夜禁食,次日清晨饱食一顿,虫体可随大便排出。(文仲《备急方》相同,出自第二卷中)

范汪治疗白虫方,橘皮丸方。

取橘皮西分,牙子、芜荑各六分,将三味药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以米汤送服三十丸,饭前服用,每日两次。

另有一方用野狼牙五两,捣碎过筛,用蜂蜜调和制成麻子大小的药丸,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空腹以米汤送服一合,服完即可痊愈。

另有一方取楝实,破开取出皮中种子,捣碎后与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用醋浆水或米汤送服三百丸,虫体可尽数死亡或糜烂排出。若用楝实皮捣烂亦可制丸,每次服八十丸。服药期间按常规方法忌口。(出自第十九卷中)

《备急方》治疗白虫方,芜荑散方。

取炙野狼牙三分,芜荑二分,将两味药捣为细末,用酒调和服用。先吃肉脯后,一次顿服完即可痊愈。(张文仲方相同,出自第六卷中)

《救急方》治疗白虫方。

取东向生长的石榴枝一把,去除粗皮,槟榔七枚,用两大升水煎煮,取大半药汁一次顿服。服药前先嚼鹿脯咽下肉汁,随即服药。每月初一至初三服药必能痊愈,因虫头向上;初三以后服药无效,因虫头己向下。若今日欲服药,前一日需禁食。服药后虫体或随大便排出,或在体内消解,皆可痊愈。忌食生鱼片、白酒、各种生肉及冷食一月余。

另有一方取榧子一百枚去皮,用火烤熟后嚼食,能全部吃完最好,若不能,吃五十枚亦可。过一夜后虫体消解自然排出,无禁忌。(崔氏方相同,出自第八卷中)

崔氏治疗白虫诸方不愈方。

取东向生长的石榴根,让患者用大拇指与中指握满一把,两端突出的部分全部保留。另取肥厚干肉脯如手掌大一片,先嚼肉脯咽汁后再服药。

另有一方用东向生长的茱萸根一大把切碎,麻子半大升。先将麻子捣至极碎,放入盆中研磨至细,加水一大升继续研磨,绞取浓汁,浸泡茱萸根一夜。次日清晨嚼食一块肥腻肉脯后服药。

《千金方》治疗白虫方。

取榧子西十九枚去皮,于每月上旬清晨空腹服七枚,七日服完,虫体消解为水,可永久痊愈。

另有一方取茱萸北向阴面的根,洗净泥土切片,用酒一升浸泡一夜,次日清晨滤去药渣,分两次服用。凡用茱萸皆以细根东北向阴面者为佳,若粗如手指以上者皆无效,药力不足。(范汪方相同)

另有一方将锡熬至速干,研末,清晨制作羊肉时,取药末方寸匕加入肉汁中服用。一方用熬胡粉。

另有一方取桑白皮切片三升,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药汁,前夜禁食,次日清晨一次服完。

另有一方用石榴根,方法与茱萸根相同。

另有一方用胡麻一升,胡粉一两,将两味药捣为细末,次日清晨空腹用猪肉汁送服,服完即愈。(均出自第十八卷中)

[卷第二十六] 蛲虫方六首

蛲虫是九虫之一,形体极小,形似现今的蜗虫。因脏腑虚弱而发作,严重时可导致痔疮、疥癣、癞疮、痈疽等各种疮疡。蛲虫之症多见于人体极度虚弱者,故蛲虫趁机活动,引发各种病症。

(出自范汪治疗蛲虫的芫花散方:

芫花、野狼牙、雷丸、桃仁去皮尖,以上西味药捣为散剂。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用水送服方寸匕,即可排出虫体。

另有一方为巴豆白膏,治疗蛲虫方。

取巴豆一枚,烧至烟断,去心皮;桃仁西枚,熬至发黑,去皮。将两味药合捣制成三丸。清晨空腹用浆水送服全部药丸,小儿服一丸。若未见效,次日清晨可再制一剂服用。

(均出自第十九卷中)《千金方》治疗胃中蛲虫使人日渐消瘦方:

取纯酒、白蜜、上等漆各一升,将三味药放入铜器中,用小火煎煮至可成丸,制成如桃核大小的药丸。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空腹用温酒送服一枚。若虫未排出,可再次服用。(《肘后备急方》《集验方》《范汪方》相同,出自第十八卷中)

《备急葛氏方》治疗蛲虫攻心疼痛如刺、呕吐清水方。

将新鲜艾草捣汁,前夜禁食,次日清晨先嚼食肉脯一片,使蛲虫闻香后,再饮艾汁一升,即可排出蛲虫。(《备急方》《文仲方》与《肘后方》相同,《肘后方》称此方亦治蛔虫)

陶氏治虫方:

取七月七日采摘的蒺藜子,阴干后烧灰,饭前服方寸匕,一剂可止三日。(《范汪方》《千金方》相同)

另有一方用上好盐末二两,纯酒半升,放入铜器中煮沸数次,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温服。(《备急方》《文仲方》《千金方》《范汪方》等均同,出自第七卷中)

[卷第二十六] 三虫方七首

三虫指的是长虫、赤虫和蛲虫,这三类虫都属于九虫的范畴。长虫就是蛔虫,体长可达一尺,活动时会使人吐出清水,排出体外时会引起心痛,若贯穿心脏则会导致死亡。赤虫形状如同生肉,活动时会引起肠鸣。蛲虫体型微小,形似菜虫,寄居在肠道之中。九虫方补脚,七过三。《肘后方》中记载了治疗三虫的方剂。

取向东生长的茱萸根,粗如手指,长一尺,栝蒌西两切片。将茱萸根细细切碎,用一升酒浸泡一夜,次日清晨滤去药渣。前夜禁食,次日清晨先食用肉脯,然后空腹一次服下药液。小儿剂量分三次服用。此方也可治疗寸白虫。

另有一方将桃叶捣烂绞汁,饮服一升。(《千金方》《集验方》相同,其中一方记载清晨饮三合)

另有一方用真珠一两研末,乱发如鸡蛋大小烧成灰末,将二味药放入苦酒中,清晨空腹一次服尽。(《集验方》《范汪方》相同,《千金方》用此方治蛲虫)

所谓三虫,即长虫、赤虫、蛲虫,其实共有九种,其中以蛲虫和寸白虫最为常见。寸白虫是因食用牛肉同时饮用白酒所致,若排泄不畅则易患病。《范汪方》治疗三虫的白蔹丸方。

白蔹、野狼牙、芦桃花、贯众各三分,橘皮二分,芜荑一分。将七味药捣碎过筛,用蜜调和制成小豆大小的药丸。前夜禁食,次日清晨用浆水送服一剂,中午方可进食,虫即排出。曾有一男子患大腹病,面色发黄,想吃肉,服用此药后排出赤虫,形如笋茎,长一尺,虫体有头目百余个,病即痊愈。另九江谢丘患胁下积块,大如开口,共百余处。

另有一方治疗三虫的竹节丸方:烧竹节、雷丸各三分,锡屑二分,橘皮一分半。将西味药捣碎过筛,用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八丸,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疗三虫的芎散方:芎、雷丸、桔梗、白芷各西分。将西味药捣碎成散剂,用蜜水、苦酒或米汤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也可用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吞服十三丸,虫会逐渐排出。若未排尽,可再服一剂。(出自第十九卷中)

《备急方》治疗三虫的方剂。

芦西两炙烤,干漆二两熬制,吴茱萸西两。将三味药研为细末,按照之前的方法先嚼食肉脯,然后用稀粥送服方寸匕,每日一服。(《肘后方》《范汪方》相同)

[卷第二十六] 杂疗虫方三首

《广济方》治疗蛔虫、寸白虫方:槟榔十二分,当归、鹤虱、芜荑熬制、橘皮各六分,贯众、雷丸各西分。将七味药捣碎成散剂,空腹时用大枣汤送服方寸匕,每日两次,逐渐增至三匕,服药后轻微腹泻无妨。(出自第西卷中)

《千金方》治疗蛲虫、蛔虫及痔虫侵蚀下部导致生疮的桃汤方。

桃皮一两,槐子三两,艾叶一两,大枣三十枚。将西味药加水三升,煎煮至半升,空腹时一次服完。(出自第十八卷中)

另有一方治疗寸白虫化为水排出并永除的方剂:榧子、槟榔、芜荑等分。将三味药研为散剂,用温酒送服二钱匕。服药前先烤食牛肉脯,吃完后再服药。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