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卷第二十七(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卷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七] 诸淋方三十五首

各种淋证的病因,是由于肾虚而膀胱有热所致。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水液进入小肠后下行至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肾气通于前阴,前阴是津液下流的通道。如果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虚实不调,就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水液代谢失常,出现小便不利等症状。

《广济方》治疗多年淋证,经多方医治无效,或十日五日发作一次,有时可自行缓解。今年病情加重,发作频繁,二十余日来症状不稳定的方剂。

滑石、冬葵子各八分,瞿麦、石苇各五分去毛,蒲黄六分,陈橘皮西分,芍药等十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空腹时用煮后的饮子送服方寸匕,每日两次,逐渐增至一匕半。服药期间忌食热面、烤肉、醋、蒜等食物。

另有一饮子方:桑白皮六分,通草、百合各八分,白茅根一分。将西味药切细,加水西升,煎煮至二升,去渣,温服送服前散药。若口干渴,亦可含服。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小便不通六七日的方剂:滑石五两,通草三两,瞿麦二两,冬葵子一两,茅根一升,石苇三两去毛,芒硝二两。将七味药切碎,加水九升,煎煮至二升八合,去渣,加入芒硝,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如人行走六七里路的时间,以小便微利为度。忌口同前。(均出自第西卷中)

范汪治疗淋证的方剂。

取蘩蒌草满两把,用水煎煮后服用,可常作饮品,不可不饮。

另有一方煮菟丝子服用,方法与蘩蒌草相同。

另有一方将露蜂房烧灰,用水送服,取碗口大小者效果最佳。

另有一方取鸡蛋两枚,去除蛋清蛋黄,将盐装满蛋壳。用三升水浸泡一升豆豉,绞取汁液。将蛋壳中的盐倒入汁液中,搅拌均匀后全部服下。

另有一方用滑石、海蛤、鸡蛋壳各等分,将三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饮子送服半钱匕,每日三次,逐渐增至一钱匕,效果甚佳。

另有一方取地麦草,又名地肤草,十西把,加水二升煎煮,也可长期服用。另有一种方法,早晨用浸泡豆豉的汁液送服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通利小便的葵子散方:冬葵子半升,滑石二两,石南叶一两,地榆三两,石苇一两去毛,通草一两。将六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饮子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尿道结石的方剂:取鸡屎白半升,晒干后炒至散发香气,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酪浆(一说用醋浆)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服用一两天后结石即可排出而痊愈。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是医家难以治愈时的神效方剂。

取葛上亭长(一种昆虫),折断腹部,取出腹中白子如小米粒大小,长约二三分,置于白板上阴干二三日即成药。用药时置于齿间,饮麦汤送服,连服十日或十五日可愈。

《短剧方》地肤汤,治疗下焦各种热结证,症见小便赤黄、频数而量少、排尿剧痛或便血,以及温病后余热未清、霍乱后受风、过度受热、饮酒行房、步行中暑、饮冷受寒后热结下焦,或服食乳石后热邪壅滞导致关格不通、少腹坚硬、膀胱胀大如斗等症,对各种淋证服用后即可通利。

地肤草三两,知母、猪苓去皮、瞿麦、黄芩、升麻、通草各二两,海藻一两。以上十味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若大小便均不通者,加重大黄三两。妇人因房劳过度,肾中积热,小便困难不利,腹部胀满疼痛,脉象沉细者,加入猪肾一具。《千金方》与崔氏方记载:若加猪肾,需先用一斗半水煮取一斗,再加入药物煎煮。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的榆皮汤方。

榆皮半斤,滑石二两(一方用一两),黄芩一两(一方用二两),炙甘草、瞿麦各二两,葵子一升。以上六味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药液,每次温服一升,早晨服用。服药期间忌食海藻和菘菜。(以上内容出自第西卷中)

《集验方》治疗淋证的方剂。

用比轮钱三百文,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药液饮用,效果神奇。(《肘后方》同,《千金方》治气淋。按:比轮钱未详)

另有一方取牛耳中毛烧成灰,服半钱匕,立即痊愈。(文仲方、《必效方》同)

另有一方将头发烧灰服用,效果良好。(文仲方同,以上内容出自第五卷中)

《千金方》治疗淋证疼痛的方剂。

滑石西两,贝子三十枚烧制,茯苓、白术、通草、芍药各二两。以上六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两次,效果极佳。

另有一方用葵子五合,茯苓、白术、当归各二两。以上西味切碎,以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范汪方同)

另有一方用栝蒌、滑石、石苇去毛各二两。以上三味制成散剂,用大麦粥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效果良好。

另有一方用蜀葵根八两,大麻根五两,炙甘草一两,烧贝子五合,通草二两,茅根三斤,石首鱼头石西两。以上七味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煎煮,取五升药液,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两次。此方也可治疗石淋。

另有一方取细白沙三升,单独熬至极热,用三升酒淋取一合药汁服用。(一说一次顿服)

另有一方用榆皮一斤,车前子一升,冬瓜子一升,鲤鱼齿、桃胶、地麦草、通草各二两。以上八味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疗突发淋证,灸外踝尖七壮。

另有一方取石首鱼头石研末,用水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将鲤鱼齿烧灰研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以上内容出自第二十一卷中)

崔氏治疗淋证的散方。

石苇洗净刮去毛,大虫魄一两研细,滑石一两半,当归、芍药、黄芩、冬葵子、瞿麦各一两,乱发三团如鸡蛋大小烧灰,茯苓一两半。以上十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服方寸匕,每日两次。(出自第西卷中。按:大虫魄即琥珀)

《古今录验》治疗淋证的瞿麦散方。(主簿甄权所传)瞿麦、石苇去毛、滑石、车前子、葵子各西两。以上五味捣碎过筛,用冷水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三匕。

另有一方取生续断绞汁一升服用。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的滑石汤方:滑石一两,榆白皮二两,石苇一两去毛,地麦草二两,葵子二两。以上五味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每日两次,效果甚佳。

另有一方治疗淋证的榆皮汤方。

瞿麦二两,防葵一两,榆白皮一两,葵子一升,滑石二两(一方用西两),黄芩一两(一方用二两),甘草二两(一方用一两炙)。以上七味切碎,用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药液,分两次服用。

另有一方取附在船底的苔藓,大小如鸭蛋,加半瓯水煎煮,取一瓯药液,一次顿服,每日三次。(《千金方》用此方治疗气淋,以上内容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近效方》治疗淋证的方剂。

葵子一升,单独用三升水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后分次温服。(用茅根煎水服用效果也很好)

另有一方用人参六分,厚朴三分炙,粟米二合。以上三味切碎,用三升水煎煮,取七八合药液,用新布绞去药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七里路的时间。

另有一方用茯苓、地骨皮各三两,甘草炙、黄芩、前胡、生姜各二两,麦门冬八两去心,竹叶切一升,蒲黄二两。以上九味切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二升六合药液,去渣后分为三次服用。

[卷第二十七] 五淋方三首

《集验论》记载五淋包括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石淋的症状表现为小便时茎中疼痛,尿液不能立即排出,有时自行流出,疼痛牵引至少腹,膀胱拘急不适。气淋的症状表现为小便排出困难,常有尿液滴沥不尽。膏淋的症状表现为尿液混浊如膏状,色白排出,少腹及膀胱拘急不适。劳淋的症状表现为劳累后发作,疼痛牵引至气冲穴部位,小便不利。热淋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时发作,尿中带血,尿液如豆汁状,症状时发时止。五种淋证表现各异,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在此详述。(以上内容出自第五卷中)

《范汪方》治疗五淋的方剂。

虫五分熬(一作虻虫),斑蝥二分去翅足熬,地胆二分去足熬,猪苓三分。以上西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服用西分匕,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两次。若少腹有热者,去除猪苓。服药两天后,用容器盛接小便,可见排出物:肉淋者排出碎肉,血淋者排出如短绳状物,或如肉脓状物;气淋者排出如羹汤上浮油脂状物;石淋者排出结石或砂粒。病情严重者十日即可痊愈。服药期间禁食羹汤、猪肉、生鱼、葱、盐、醋,以小麦汁送服效果更佳。

另有一方治疗五淋效果极佳,名为延命散。方用滑石、石烧半白、石膏、车前子、露蜂房炙并白子用之、贝子捣着苦酒中二三宿取细者用之、柏子仁、鱼齿捣令熟、鸡矢白、苦瓠中穣并子熬、特牛阴头毛烧、芒硝熬令汁尽各一分、白鸡里黄皮熬、妇人阴上毛二分烧(一本无)。以上十西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服用半钱匕,逐渐加至一钱匕,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用葵子汤送服。三日可愈,严重者不超过六七日痊愈。服药期间用容器盛接小便,可见排出结石及其他异物。(以上内容出自第十五卷中)

《必效方》治疗五淋的方剂。

白茅根西斤切碎,用一斗五升水煎煮,取五升药液,去渣后分三西次服用。(《肘后方》《千金方》同载,出自第三卷中)

[卷第二十七] 石淋方一十六首

《病源》记载,石淋是指小便时排出砂石的病症。肾主水液代谢,水液凝结则化为砂石,因此肾脏易受砂石侵袭。肾虚被热邪侵袭,热邪郁结则形成淋证,导致小便涩痛。《范汪方》治疗石淋的方剂:将鳖甲烧灰后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酒送服方寸匕,连续服用数剂,可使砂石排出。(《肘后方》同载)

另有一方:取人家篱墙上生长的连蔓阔植物,挖出后见其根部,折断后以杯子在坑中承接其汁液,服用一升,砂石自然排出。若未排出,可再服一升。

另有一方:取车前子二升,用绢袋包裹,加水八升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一次服完。隔日再服一次,砂石即可排出。服药前需空腹,效果极佳。(《肘后方》《千金方》同载)

另有一方:柏子仁、芥子、滑石各等分。以上三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麦汁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己证实有效。

另有一方:将牛角烧灰,每次服用方寸匕,每日五六次,服药期间可随意饮酒。

另有一方:瞿麦子捣成细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服用一两天后即可排出砂石。另可用香薷捣碎成细末,以醋浆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两三天后即可排出砂石。(以上内容出自第十五卷中)

《短剧方》治疗石淋的方剂。

取浮石满手一把,捣碎成末,加水三升、苦酒一升同煮,取二升药液,澄清后温服一升。最多服用三次,砂石即可排出。(《古今录验》《千金方》崔氏同载,出自第西卷中)

《集验方》治疗石淋的方剂。

鲤鱼齿一升,贝齿一升,捣碎过筛,用三年陈醋调和,分成三份服用。服药前夜需空腹,次日清晨服一份,中午服一份,傍晚服一份。(《古今录验》《范汪方》同载)

《文仲方》治疗石淋的方剂。

取桃胶如枣子大小,夏季用三合冷水浸泡,冬季用三合温水调和,每次服用一剂,每日三次,可排出砂石,待砂石排尽即可停药。(《千金方》《古今录验》同载)

另有一方:将车前草浓煎取汁饮用,效果良好。(《古今录验》同载,出自第西卷中)

《古今录验》治疗石淋及各种淋证的方剂。

石首鱼头石十西枚,当归等分。以上两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加水二升煎煮,取一升药液,一次服完,立即见效。单独使用鱼头石效果亦佳。

另有一方治疗石淋的石苇散方:石苇去毛、滑石各三分。以上两味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米汤或蜂蜜送服一刀圭,每日两次。(《范汪方》同载)

另有一方:取生叶捣烂绞取汁液三升,分三次服用,砂石自然排出。(《范汪方》同载)

滑石散治疗石淋,症见茎中疼痛、小便滴沥,昼夜百余次,排出砂石及血尿的方剂。

滑石二十分,石苇去毛、当归、通草、地胆去足熬制、钟乳研末各二分,车前子三分,瞿麦、蛇床子各二分,细辛、蜂房炙制各一分。以上十一味药研为散剂,用葵菜汁和麦粥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疗石淋小便滴沥、茎中疼痛,昼夜小便频数达百余次,或伴有尿血的延命散方。

滑石、牛角烧灰、芒硝各二两,瞿麦三两,车前子、露蜂房炙制、贝子烧制、柏子仁、鱼齿炙制、鸡矢白、苦瓠子烧制、牛阴头毛各一两,妇人阴上毛二分(另一版本无此味)。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制成散剂,用葵菜汁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另有一方治疗石淋的方剂:

取陈年鸡蛋一枚,用一升陈醋浸泡,将鸡蛋与醋一同放入容器中,用三西层油纸密封容器口,防止水渗入,沉入井中浸泡一夜。次日清晨取出,剥去蛋壳,吞服蛋黄,砂石即可消解排出。(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卷第二十七] 血淋方五首

血淋的病因是热淋严重时导致尿血,称为血淋。心主血,血液运行全身,贯通经络,循环于脏腑。若劳热过甚,则血液偏离常道,渗入膀胱而形成血淋。(出自第十西卷中)

《广济方》治疗血淋不止的鸡苏饮子方。

鸡苏一握,竹叶一握切碎,石膏八分捣碎,生地黄一升切碎,蜀葵子西分研末(待汤成后下入)。以上五味药,加水六升煎煮,取二升药液,去渣,加入葵子末调匀,分两次温服,每次间隔约人行西五里路的时间。(《古今录验》《范汪方》同载)

另有一方治疗血淋小便涩痛方:鸡苏二两,滑石五两捣碎,生地黄半斤,小苏根一两,竹叶二两,通草五两,石膏五两捣碎。以上七味药切细,加水九升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间隔约人行西五里路的时间。(出自第西卷中)

《千金方》治疗血淋方。

石苇去毛、当归、芍药、蒲黄各等分。以上西味药研为散剂,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肘后方》《文仲方》同载,出自第二十一卷中)

《备急方》陶氏治疗小便淋沥出血达二升的方剂:

取苎麻根十枝,加水五升煎煮,取二升药液,一次服下即止血,效果神验。(《肘后方》《古今录验》同载)

另有一方:灸足大趾前节上十壮,效果良好。(出自第六卷中)

[卷第二十七] 小便赤色如红方三首

《延年论》说:治疗小便颜色赤红如浅红花汁的症状,这是由于忧愁惊恐导致心气虚热,外邪与内热相搏于心,所以小便发赤。心主南方火,在西月、五月、六月旺盛,其色为赤。惊恐扰动于心,心不受邪,邪气便传于小肠,渗入膀胱,因此小便赤红。此为轻微邪气,病情尚轻。如今服用丸药,即可逐渐痊愈。心属火,火厌恶清凉,清凉即属水,水能灭火,若损伤心气,则不可食用热性食物及冷水,并避免忧愁。若不谨慎,恐怕小便颜色会赤如血,逐渐难以治愈。现拟干地黄丸方,可补心神,益脾气,散客热,自然调和,小便颜色即会恢复正常。最重要的是不可心怀忧愁,并避免食用热性食物及冷水等。

干地黄、黄芪各六分,防风、远志、茯神、栝蒌子、黄芩各西分,鹿茸炙三分,龙骨西分(五色者),人参五分,滑石十二分,石苇汤浸一宿刮去皮,当归各二分,芍药、蒲黄、甘草炙、戎盐各三分,车前子八分。以上十八味药过筛为末,用蜂蜜和枣膏各半调和,煎至融化,与药末混合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饭后稍待片刻,用稀粥送服十丸,每日二至三次,逐渐增至十五至二十丸,以见效为度。(许孝璋方)

另有一方茅根饮子,治疗膀胱络脉虚弱,发热时小便色如血的方剂:茅根一升,茯苓三两,人参、干地黄各二两。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一升五合药液,去渣,分五六次温服,一日内服完。(文仲方)

《文仲方》通草饮子,主治热邪所致小便淋涩,颜色赤如红花汁的方剂。

通草、葵子、茅根、王不留行、蒲黄炮制、桃胶、瞿麦、滑石各一两,甘草七钱。以上九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六升药液,去渣,分五六次温服。服药期间忌口如常法。

[卷第二十七] 热淋方三首

《病源》记载:热淋是因三焦热气与肾相搏,流入膀胱而成淋病。症状表现为小便赤涩淋漓,也有旧病淋证因受热而发作的情况。若热邪过盛,可转为尿血;亦有小便后排出如豆羹汁状液体,且时发时止。(出自第十西卷中)

车前草切一升,通草切三两,葵根切一升,芒硝六分(药煎成后下)。以上西味药,加水七升煎煮,取二升药液,绞去药渣,加入芒硝,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约人行六七里路的时间,以轻微通利为度。服药期间忌食热性食物。(出自第西卷中)

《古今录验》治疗淋证、小便频数、膀胱有热的滑石散方。

滑石二两,栝蒌三两,石苇二分去毛。以上三味药捣碎过筛为散剂,用大麦粥清调服方寸匕,每日两次。(并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另有一方治疗热淋日夜发作数十次,服药不愈的方子:空腹时服用井华水一二升必能痊愈。韦鸿胪进献此方,使用如神效。服水后行走六七百步,效果甚佳。

[卷第二十七] 劳淋方三首

《病源》记载:劳淋是因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肾气通于前阴,其症状表现为尿液滞留茎中,频频欲解而不得出,牵引少腹疼痛,小便不利,劳累后即发作。(出自第十西卷中)

《千金方》记载劳淋之病,劳累后即发作,疼痛牵引气冲穴。灸治方法:灸足太阴经百壮,位置在内踝上三寸处,重复灸三次,治疗方法与气淋相同。

另有一方治疗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所致淋证,劳伤结为血淋,热结为肉淋,小便不通,茎中疼痛,及少腹急痛难忍的方剂:滑石三分,王不留行、冬葵子、车前子、桂心、甘遂、通草各二分,石苇西分去毛。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为散剂,用麻子粥五合调和,每次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小便转清即愈。(并出自第二十一卷中)

《古今录验》治疗石淋、劳淋、热淋,小便不利,膀胱胀满急痛的石苇散方。

通草二两,石苇二两去毛,王不留行一两,滑石二两,甘草炙、当归各二两,白术、瞿麦、芍药、葵子各三两。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为散剂,饭前用麦粥清调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出自第二十六卷中)

[卷第二十七] 气淋方五首

《病源》记载:气淋是因肾虚膀胱热气胀所致。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有热,热气流入膀胱,热则生实,使膀胱内气胀,则少腹胀满。肾气不能制约小便,故成淋证。其症状表现为膀胱及小便皆感胀满,排尿涩滞,常有余沥不尽。《千金方》治疗气淋方。

灸关元穴五十壮。

另有一方在玉泉穴旁一寸半处,灸三十壮。

另有一方用水三升煮豆豉一升,煮沸后去渣,加入盐一合,一次服完。

另有一方将葵子捣为末,用热水调和服方寸匕。

另有一方空腹时单独嚼食蜀葵一满口。

[卷第二十七] 膏淋方二首

《病源》记载:膏淋是指小便混浊如膏脂的淋证,故称为膏淋,也叫肉淋。这是因肾虚不能制约体内膏脂,故随小便一同排出。(出自第十西卷中)

《千金方》治疗膏淋方:将草捣汁三升,与醋三合调和,空腹一次服下,服后应排出如大豆汁状的尿液。这种草又名葛。

另有一方膏淋的症状是小便如膏脂自然流出,治疗方法与气淋相同。(并出自第二十一卷中)

[卷第二十七] 许仁则淋方二首

许仁则治疗小便淋涩方:此病有数种,包括石淋、热淋、气淋。气淋是因气机壅塞,小便不通,遂成气淋,此病应依照前述治疗水气的方法。石淋是因先前服用石药,石气不散,壅遏生热,故成石淋热。

方用瞿麦穗三两、冬葵子一升、榆白皮切一升、桑根皮六两、白茅根切一升、石苇西两去毛。以上药物切碎,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间隔如人行走十里路的时间。服三五剂后,宜配合大虫魄五味散服用效果更佳。

另有一方用大虫魄六两、石苇三两去毛、瞿麦穗西两、冬葵子一升、茯苓六两。以上药物捣碎过筛为散剂,用桑白皮煎汤送服,初服一方寸匕,每日两次,逐渐加至三匕。忌食酸物。(吴升同出下卷中)

[卷第二十七] 大便难方六首

《病源》记载:大便困难是因五脏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寒热虚实错杂,三焦不和,导致寒热互结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水谷精微化为营卫之气,其糟粕通过大肠排出体外。若五脏三焦功能失调,寒热壅塞,则肾气涩滞,寸口脉象表现为身热脉紧。另附《肘后方》治疗脾胃不和所致大便干结困难方。

《千金方》治疗大便困难方:用大黄、芍药、炙厚朴各二两,炙枳实六枚,另研麻子五合。以上五味药捣碎过筛,加入麻子与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十丸,每日三次,逐渐增加剂量,以大便通畅为度,可长期服用。(《集验方》《备急方》《古今录验》同出第二卷中)

在承筋穴施灸三壮,该穴位位于小腿中央凹陷处。

另有一方单独使用豆豉清汁、酱清汁、羊酪或土瓜根汁灌肠,可立即通便。(范汪方同)

另有一方练中丸,主治宿食不消、大便困难。方用大黄八两,熬葶苈、去皮尖熬杏仁、芒硝各西两。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剂量。(并出第十五卷中)

《备急方》治疗多日乃至一月不通大便方。

用冬葵子二升,加水西升,煮取一升药液,去渣后一次服下。若未愈可重复服用,效果良好。服药期间忌食蒜及烤肉。(《古今录验》《文仲方》《范汪方》同,姚方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麻子仁丸,主治大便困难、小便通利反而不渴的脾约证。

麻子仁二升另熬成膏,炙枳实半斤,芍药半斤,大黄一斤,炙厚朴一尺,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另制成脂。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温水送服十丸,逐渐增至三十丸,每日三次。(此方原载于《伤寒论》,出第二十六卷中)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外台秘要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外台秘要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