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戈召来心腹王牛和苏姚,进行密议。
“王叔,从药坊账上支取一千两现银,再从钱庄以商行名义,用我们的药材库存和皮胚铺作抵押,借贷二千两。”陈玄戈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凑足三千两,全部兑换成便于携带的银票和小额官银。”
王牛吃了一惊:“东家,三千两!这几乎是咱们目前能动用的所有流动巨款了!还借了债?是要做大买卖?”
“没错,一场大买卖。”陈玄戈点头,目光锐利,“但这笔钱,不是用来买药材,而是用来买皮料。”
“皮料?”苏姚也疑惑了,“东家,赵家还在打压,皮料市场半死不活,我们……”
陈玄戈抬手打断她:“正是要趁它病,要它命。王叔,你亲自挑选五六个绝对可靠、面孔生、机灵能说的伙计,扮成从南方州府来的大客商伙计。你扮作管家,坐镇指挥。带上这三千两,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往清河县。”
他铺开清河县地图:“到了之后,不必隐藏财力,要摆出财大气粗、急于采购的样子。首接去清河县最大的皮料市场,公开宣称:我家老爷接了朝廷的急单,要为边军赶制一批皮甲军械,急需上等生皮、鞣制好的熟皮,数量极大,价格好商量,现银结算!”
王牛倒吸一口凉气,立刻明白了:“东家,您这是要……造势?”
“没错!”陈玄戈眼中精光一闪,“要把声势造足!让整个清河县的皮料商都知道,来了个不差钱、要货急的南方大主顾!”
同时,陈玄戈对苏姚吩咐:“姚儿,你立刻通过我们的车行渠道,挑选两个口齿最伶俐、最会编故事的伙计,让他们也赶往清河县,但不要与王叔他们接触。”
“他们的任务是,混迹于清河县的茶楼、酒馆、客栈,尤其是皮货商人聚集的地方,装作无意地散播几条‘绝密消息’:
‘听说没有?南边打仗了!朝廷急调物资,皮料要大涨!’
‘可不是嘛!我二舅的邻居在衙门当差,说采购公文己经在路上啦!’
‘哎,你们还不知道吧?那个南方来的大客商,其实就是官府的采买先锋!后面还有更大批的订单呢!现在谁有货,谁就发大财了!’”
陈玄戈冷冷一笑:“这些话,要说得半真半假,模棱两可,越是神秘,越是有人信。尤其要强调‘战争’、‘朝廷’、‘急单’、‘大涨’这几个词。”
王牛带队抵达清河县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他们毫不掩饰财力,在市场上逢货就问,大量吃进,给出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足足两成,且几乎是现金交易!这种豪爽作风立刻引起了轰动。
与此同时,那些“精心炮制”的流言也开始在市场上发酵。
原本死气沉沉的清河县皮料市场瞬间被激活,价格应声上涨。
本地的皮料商纷纷捂货惜售,期待价格更高。
许多小商户和囤货者开始疯狂从周边调货,试图卖给这个“南方豪客”。
市场情绪陷入一种疯狂的看涨氛围中,所有人都相信,皮料的黄金时代来了,现在谁有货,谁就是爷。
此消息很快传到了赵家耳朵了 ,赵老爷虽被“南方大客商”和“朝廷急单”的消息刺激得热血上涌,但多年经商养成的谨慎和多疑并未完全消失。他强压下激动,派出了手下最精明老练的管家,火速赶往清河县,务必要亲眼核实消息的真伪。
赵府管家姓钱,是个跟了赵老爷二十多年的老人,眼神毒辣,心思缜密。他带着两个机灵的小厮,快马加鞭赶到清河县,并未首接去找那传闻中的“南方客商”,而是采取了更迂回的方式打探。
钱管家先是换了身普通衣裳,混迹于皮货市场周边的茶肆、饭馆。果然,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卖茶的老人一边擦着桌子一边感叹:“多少年没见这么阔气的买主了?现银!那可是真金白银的现银!一箱箱的抬进来!”
邻桌几个皮货行伙计兴奋地比划着:“王掌柜这下发了!囤了半年的那批皮子,全被那南方来的爷包圆了,价钱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表示两成溢价)
甚至有两个小商人因为争抢一批皮料的优先售卖权差点打起来,嘴里嚷嚷着:“别跟我抢!老子指望着这笔钱翻身呢!”
各种“边境打仗”、“朝廷采买”、“价格还要涨”的流言更是充斥其间,说得有鼻子有眼。
钱管家默默听着,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己信了五六分。这市场氛围做不得假,那种贪婪和狂热是装不出来的。
他来到皮料市场,远远观察。果然看到几个穿着外地服饰、操着略带南方口音官话的汉子(王牛的手下),正在与几个商户高声谈价,身后跟着的伙计抬着的箱子里,白花花的银子若隐若现。成交极其爽快,几乎不拖泥带水。周围围着一大群看热闹和等着卖货的商人,眼神热切。
(王牛的安排: 陈玄戈早有吩咐,让手下故意摆出豪爽姿态,并且在不同摊位重复交易,制造持续购买的假象,专门钓可能存在的探子。)
钱管家觉得还不够,他找到了赵家在清河县的老关系——刘记皮货行的刘掌柜。
刘掌柜一见他就大倒苦水:“钱老弟啊!你们赵家消息灵通啊!这波行情可了不得!我库房都快搬空了!价钱?好商量!比平时高两成多呢!”
钱管家试探问:“刘掌柜,这南方客商底细清楚吗?别是骗子吧?”
刘掌柜拍着胸脯:“哎呦!我的钱大管家!骗子能拿出真金白银?我亲眼所见!人家那是给朝廷办差的!规矩得很!就是量要大,要得急!听说采购的公文都在路上了!”(刘掌柜也深受流言影响,且确实做成了生意,对此深信不疑)
刘掌柜还压低声音:“不瞒你说,县衙户房的那个书吏跟我透风,说确实听到点风声,上头好像是有这么个意思……”(这其实是陈玄戈让散播谣言的人故意点给刘掌柜这种地头蛇听的,增加可信度)
经过这一番周密打探,钱管家心中的疑虑基本消散了。
市井流言高度一致,市场情绪真实火热。
亲眼目睹了“南方客商”的真金白银和豪爽做派。
本地有头有脸的合作伙伴(刘掌柜)证实了交易和利润。
甚至还有“官府”层面的模糊佐证。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点:消息是真的!机遇千载难逢!
钱管家不再犹豫,立刻让随行小厮快马加鞭赶回风雨镇报信,自己则留下来,准备代表赵家与那“南方客商”接触,争取更大的份额。
他写给赵老爷的密信只有简短几句:
“消息确凿,市场火爆,客商实力雄厚,采购为真。机不可失,请老爷速决断,迟恐生变!”
风雨镇赵府,赵老爷收到钱管家这封盖有特殊暗记、确认无误的密信时,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烟消云散!
(http://www.220book.com/book/6IV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