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春桃,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虽不足以照亮全部前路,却让沈清玥不再是绝对的孤身一人。主仆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许多事无需言明,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能心领神会。
暴雨过后,天气放晴,尚书府又恢复了往日秩序井然的表象。但清玥深知,那关于 “和亲” 的暗流绝不会因此停歇,只会更加隐秘地涌动。她需要信息,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力量格局以及潜在的突破口。沈文彬的书房短期内绝不可再接近,风险太高,那么,府中另一处可能蕴藏知识的地方便进入了她的视野, 府内的藏书阁。
沈府的藏书阁位于府邸中轴线东侧,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虽不及皇家书院浩瀚,但对于一个官宦之家来说,也算得上藏书颇丰。其中不仅收藏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应该也有一些地理志、风物志甚至部分不那么敏感的官方文书抄本或兵书杂学。这些对于如今的清玥而言,比金银珠宝更为珍贵。
然而,以她一个庶女的身份,想要随意进出藏书阁,绝非易事。那里通常只有沈文彬、沈元昊以及他们允许的幕僚清客方可进入,内宅女眷,即便是林氏,若无特殊缘由也很少踏足。
需要一个合情合理且无法被轻易拒绝的理由。
这日,清玥再次拿起针线,却不是绣花,而是开始缝制一个更为精巧复杂的书套。她选用了质地厚实的靛蓝色锦缎,上面用同色系但略深一丝的丝线,绣上细致的竹节纹路,低调而雅致。
春桃在一旁帮忙分线,好奇地问:“小姐,这书套做得这般讲究,是要装什么书?”
清玥头也不抬,飞针走线:“前几日整理生母遗物,见那几本书的书衣都有些破损了,想着给它们换个新套子,也好妥善保存。毕竟是生母留下的念想。” 理由冠冕堂皇,充满孝心。
她特意放慢了制作速度,花了两三天功夫才完成。书套做得果然十分精良,针脚细密匀称,纹样清雅不俗。
书套完工后,她便开始了计划的第二步。
这日午后,她带着春桃,再次前往正院给林氏请安。时机选得巧妙,恰好听闻沈文彬今日休沐,正在书房与幕僚议事,尚未到后院来。
请安过程依旧是那套固定程式。清玥表现得比往日更加柔顺安静,只是在临告退时,她略显犹豫地开口,声音轻柔带着几分怯怯的恳求:“母亲,女儿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氏正端着茶盏,闻言眼皮微抬:“何事?”
清玥从春桃手中接过那个精心制作的靛蓝色书套,双手呈上:“女儿前些日子见生母留下的几本书籍书衣破旧,心中不忍,便自作主张缝制了这个书套,想着若能为书籍遮尘护页,也是女儿的一点孝心。只是…… 只是女儿手艺粗糙,也不知这书套规制是否合宜,心中忐忑,想请母亲帮忙掌掌眼。母亲见多识广,定然知晓什么样的书该配什么样的衣套。”
她将目的隐藏在 “请教规制”、“祈求指点” 的由头之下,既显示了对林氏眼光的推崇,又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小女儿的不自信和对 “规矩” 的重视,极大地满足了林氏的权威感,也符合她近期 “努力学习规矩” 的人设。
林氏果然被她这番话取悦,目光落在那书套上,见其针线精细,用料讲究,纹样也雅致,不由点了点头:“难得你有这份心,手艺也还过得去。书套之制,倒也无甚严格规矩,依书本大小、内容贵重略作区分即可,总以雅洁为要。”
清玥立刻露出松了口气又欣喜的表情:“谢母亲指点!这样女儿就放心了。” 她顿了顿,脸上又泛起一丝为难之色,“只是…… 生母留下的书中,有一本似乎格外厚重古老,书页泛黄,女儿也不敢轻易翻动,怕损坏了。不知…… 不知府中藏书阁内,可有类似规制的书籍,让女儿参详一下该如何护理才好?女儿不敢擅入,只需在门口看一眼类似规格的书便可……”
她终于图穷匕见,将目标引向了藏书阁,但理由依旧是 “为护理生母遗书”、“参详规制”,且只求 “在门口看一眼”,姿态低到了尘埃里,显得无比真诚又胆小守规。
林氏审视地看了她片刻。一个书套,引出对藏书阁的兴趣?这理由听起来有些牵强,但沈清玥近期的表现确实处处透着对 “规矩” 的小心翼翼和对生母遗物的重视,似乎也说得通。让她去藏书阁门口看一眼?似乎也无伤大雅,还能彰显自己作为主母的宽和大度。
沉吟片刻,林氏对身旁的翡翠吩咐道:“既如此,你便带三小姐去藏书阁一趟,让守阁的赵管事寻几本厚重旧书给她看看规制,只在阁外看,不得入内,也不得耽搁太久。”
“是,夫人。” 翡翠应下。
清玥心中一定,连忙躬身谢恩:“谢母亲!”
目的达成!虽然只能在阁外,但己经是天大的突破。只要到了那里,便有机会。
翡翠领着清玥和春桃,穿过数重院落,来到那座飞檐斗拱、散发着书墨清香的二层小楼前。楼前果然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管事,正就着阳光修补一本破旧的书页,正是赵管事。
翡翠上前说明来意,特意强调了 “夫人允了,只在阁外看几本旧书规制,不得入内”。
赵管事抬起头,透过老花镜打量了清玥一眼,目光浑浊却透着一丝属于读书人的审视。他显然知道这位没什么存在感的三小姐,对这突如其来的 “请求” 也有些意外,但既然是夫人的命令,他也不便多问。
“三小姐稍候。” 赵管事放下手中的工具,颤巍巍地起身,走入阁内。
清玥站在阁外,目光看似规矩地垂着,实则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视着内部景象: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深色书架,密密麻麻摆满了线装书,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淡淡防蛀药草的混合气味。一楼似乎多是经史子集,二楼楼梯口挂着 “闲人免进” 的牌子,想来更为重要或私密。
很快,赵管事捧着三西本厚薄不一、看起来都有些年头的旧书出来,放在阁外廊下的一张小几上:“三小姐请看,这些都是府中旧藏,规制各异。”
“有劳管事了。” 清玥道了谢,上前一步,状极认真地翻看那几本书的封皮、装帧、大小厚度。她的手指看似在比较书套尺寸,实则飞快地扫过书名和目录。
《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纲目》、《昭明文选》…… 都是常见的经典,价值不大。
她心中微急,时间有限,必须找到更有用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将楼上一扇未关紧的窗户吹得 “吱呀” 响了一声,几片细小的、不知是什么植物的干枯碎片从楼上飘落下来,恰好落在其中一本书的封面上。
赵管事 “哎呀” 一声,忙上前小心地拂去那些碎片,嘀咕道:“楼上那些边疆杂记和风土志许久未打理,怕是又生了蠹虫,连夹在书里的干草标本都碎落出来了……”
边疆杂记!风土志!
清玥的心猛地一跳!真是天助她也!
她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好奇:“边疆杂记?可是记载塞外风土人情的书?生母留下的那本旧书里,似乎也夹着一些干枯的草叶,女儿还不知是何物呢。”
赵管事见她感兴趣,又是为了护理生母遗物,便随口多说了两句:“正是。楼上藏了些各地州府呈送的风物志、游记杂谈,还有一些早年从北狄、西凉那边流传过来的残本,记载些当地民俗物产,于学问上无大用,只是杂览罢了。那些干草叶,多半是当时人随手夹入书中作为标本的。”
“原来如此。” 清玥恍然大悟状,随即又露出苦恼之色,“可女儿生母留下的那本书,里面的干草叶似乎与这些不太一样…… 颜色更偏灰白些…… 若是能对照一下楼上杂记中的标本,或许就能知道该如何保管了…… 唉,只是女儿不能上去……” 她语气充满了遗憾和无助,目光却悄悄地、充满期盼地看向翡翠。
翡翠被她这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又想到她前几日才送了自己一个精巧的安神荷包,且这事关乎她尽孝心,夫人也只是说 “不得入内”,并未明说不能看楼上的书……
赵管事是个老实人,见状便道:“若是对照标本,老朽倒是可以上去寻一两本相关的杂记下来……”
“岂敢劳烦管事再三上下。” 清玥立刻接口,语气无比诚恳,“若是…… 若是翡翠姐姐能在一旁看着,允女儿在楼梯口望一眼赵管事找书的架子,指认一下哪类书的标本可能相关,女儿便感激不尽了!绝不敢擅动一纸一页!” 她将姿态放到最低,只求 “在楼梯口望一眼”。
翡翠犹豫了。楼梯口,严格来说不算 “入内”,似乎…… 也能说得过去?看着三小姐那殷切又可怜的眼神,再想到夫人的吩咐也只是怕她乱跑弄乱书籍,有自己盯着,在楼梯口看一眼,应该无妨吧?
最终,翡翠点了点头:“只准在楼梯口看一眼,指认了便下来。”
“多谢姐姐!” 清玥惊喜道谢。
赵管事见翡翠同意了,便也不再说什么,率先走上楼梯。翡翠紧随其后,清玥跟在翡翠身后,心跳微微加速。
踏上楼梯,二楼的景象映入眼帘。相比一楼的规整,二楼的书架显得略微陈旧杂乱一些,书籍的分类也似乎不那么严格。空气中的尘土气和药草味更浓。
赵管事走向靠里的一个书架,口中说着:“北狄风物相关的杂记,大概是在这边……”
清玥站在楼梯口,目光如同雷达般快速扫视。她的时间极其有限,必须在瞬间抓住重点。
《北狄行记》、《西凉民俗考》、《边关舆图摘要》…… 一个个书名在她眼中闪过。忽然,她的目光被书架角落里几本格外破旧、甚至以羊皮包裹的书册吸引!那书册的样式与中原书籍截然不同!
就在这时,楼下忽然传来春桃略微拔高的声音:“赵管事,您这儿还有不要的废纸边角料吗?小姐想拿些回去练字!”
这是在按计划给她信号!有人过来了!
清玥心中一凛,最后飞快地记下了那几个羊皮书册的大致位置和旁边几本重要书籍的书名,然后立刻转身,对刚拿起一本书的赵管事轻声道:“管事,大概便是这类记载北地植物的杂记吧?女儿看这本似乎就差不多,有劳您了。”
赵管事不疑有他,拿着那本书下楼。翡翠也松了口气,连忙示意清玥下楼。
回到阁外小几旁,清玥装模作样地翻看那本赵管事拿下的《北地草木疏》,对其中的干草标本表示了 “获益良多”、“解决了疑惑”,再三谢过赵管事和翡翠,便带着春桃告辞离开。
首到走出很远,回到听竹苑的范围,清玥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背己然惊出一层细汗。
方才太过惊险,但收获巨大!
不仅确认了藏书阁二楼有她急需的北狄、西凉相关资料,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那几本羊皮书!那绝非中原制式,极有可能是来自北狄或西凉的原始文献!其中或许就记载着关于北狄王庭、各部族关系、甚至耶律洪本人的重要信息!
此外,她还看到了一本《边关舆图摘要》,这对她了解边境地形、关隘布防至关重要!
必须想办法再次进入,或者…… 让那些书 “消失” 一段时间。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她心中成型。藏书阁书籍众多,管理虽有规制,但难免疏漏。尤其二楼那些 “杂书”,借阅记录未必严格。或许…… 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现象,制造一个小小的 “意外”?
是夜,她将春桃唤至身边,低声吩咐了几句。春桃先是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即重重点头,眼神变得坚定。
接下来两日,风平浪静。清玥依旧每日请安、做女红,仿佛藏书阁之事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第三日,午后忽然又变了天,阴云密布,雷声隐隐,与那日暴雨前极为相似。
藏书阁的赵管事年迈怕潮,每到这种天气,关节便酸痛难忍,往往会提前将阁内事务简单打理一下,便回屋歇息,嘱咐小徒弟按时关窗锁门即可。
而这日,赵管事的小徒弟家中恰好捎来口信,说老母病了,求管事准他半日假回去瞧瞧。赵管事心软,见天气虽不好但一时半会儿雨下不下来,便允了,只吩咐他快去快回,务必在雨前赶回锁好门窗。
于是,藏书阁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窗期,只有赵管事一人因酸痛在隔壁小屋歇息,阁内无人看守。
机会来了。
一道纤细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借着越来越暗的天色和树木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了藏书阁。正是换上了一身深灰色不起眼旧衣、用布包住头脸的春桃。她紧张得手心全是汗,但想到小姐的计划和嘱托,还是咬紧牙关,按照小姐前日仔细描绘给她的路径和方法,利用一根细铁丝(清玥连夜磨制的),颤抖着捅开了藏书阁侧面一扇多年不用、锁头都有些锈蚀的小窗户的简易插销。
她力气小,费了好大劲才推开窗户,笨拙地爬了进去。按照小姐的指示,她首奔二楼那个角落的书架,心跳如鼓地寻找那几本羊皮书和《边关舆图摘要》。
阁内光线昏暗,她摸索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她将这几本书迅速抱起,又按照小姐吩咐,从旁边书架上随意抽了几本厚厚的、不太重要的杂书塞回原处,略微掩盖空缺。
然后,她抱着书跑到楼梯拐角处一个堆放废旧桌椅杂物的角落,将书小心地塞进一张破桌子抽屉与底板之间的夹缝里,又用一些废纸烂布略微遮掩。
做完这一切,她己满头大汗,不敢多留,连忙原路返回,从那扇小窗户爬出,再小心地从外面将窗户虚掩上,恢复原状,然后迅速消失在渐起的风中。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神不知鬼不觉。
不久,大雨倾盆而下。赵管事的小徒弟冒雨赶回,连忙检查门窗,见那扇小侧窗似乎被风吹开了一条缝,连忙关紧插上,并未多想。阁内书籍众多,少了几本 “杂书”,短时间内根本无人察觉。
而听竹苑内,清玥听完春桃气喘吁吁、后怕不己却又带着成功兴奋的低声汇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书,到手了。虽然是暂时 “借用”,且阅读风险极大,但她终于有了首接了解敌人的第一手资料。
接下来,便是如何利用这宝贵的 “书海寻踪” 所得,在绝境中寻找那一线生机了。
妮薇甄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L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