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前,她坐在电脑前,把系统日志一行行过了一遍。屏幕光映在脸上,冷得像冰。那些操作路径不是误触,也不是巧合。小宝的账户在深夜重新激活主机,绕过三道验证锁,模拟她的生物信息——指纹、敲击节奏、鼠标轨迹,全都对得上。没有漏洞,没有外接设备,只有一个人能完成这些。
她合上电脑,走到婴儿床边。小宝睡得正熟,小嘴微微张着,呼吸均匀。她伸手探了探他额头,温度正常,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她知道,那不是梦。
她转身回工作台,打开加密文档,新建一页。标题写的是“学习计划草案”。下面列了三条:认知评估、教学资源筛选、家庭系统隔离方案。
她没再睡。
早上七点,她给林小雨发了信息,请她以儿童行为观察师的身份上门,名义是做早期智力开发咨询。对方很快回复,说上午十点可以到。
小宝醒来时,她己经准备好早餐。他爬下床,光着脚跑过来,抱住她腿,仰头笑:“妈妈,灯亮了。”
她低头看他,没笑,只轻轻“嗯”了一声。
吃完饭,她让他玩积木,自己坐在旁边记录。他拼得很快,三分钟就搭出一座桥,结构稳定,比例协调。她拿出一张白纸,画了个简单的迷宫,中间有障碍。他看了一眼,手指从起点滑到终点,没停顿。
十点整,门铃响了。
林小雨提着一个布包进来,穿着素色衬衫,说话声音轻,动作稳。她蹲下和小宝打招呼,从包里拿出一套木质拼图——六块不规则形状,拼成一个圆。
“来,帮阿姨找一找,哪块在这里?”
小宝没犹豫,伸手就拿,三秒内完成。
林小雨挑眉,换了另一套——九块,带颜色匹配提示。他也一次拼对。
她又拿出一组音律盒,按顺序播放五个音符,请他重复。他听完,用小手拍节奏,完全一致。
“再来一次,这次打乱顺序。”她按下随机模式。
小宝听完,拍手,节奏变了,但每个音的位置都对。
林小雨没说话,从包里取出一块带凹槽的木板,上面有十二个孔,每个孔对应不同形状的插件。这是五岁儿童测试用的进阶版空间识别工具。她打乱顺序,让他闭眼五秒,再睁开。
他扫了一眼,开始插。三分钟,全对。
“你发现什么异常吗?”Ella问。
林小雨摇头,“不是异常,是超常。他的模式识别、短期记忆、空间构建能力,远超同龄孩子。我建议做一次正式评估,申报‘天才儿童追踪项目’,会有专项资源支持。”
Ella摇头,“不了。他还小,我不想让他被盯上。”
“这类孩子如果缺乏引导,容易在社交或情绪上出问题。”林小雨语气认真,“但如果有系统训练,未来能在逻辑、工程、数学领域有极大突破。”
Ella低头看小宝,他正趴在地毯上,用积木搭一座塔,每一块都卡得严丝合缝,连缝隙都一致。
她想起昨夜的系统日志,想起那个弹出的对话框:“妈妈,灯又闪了。”
想起他睡着的样子,和清醒时操作系统的冷静,像两个世界的人。
“我不需要项目。”她说,“但我需要一个方案——在家启蒙,不联网,不公开,只做基础能力引导。”
林小雨看着她,“你是想控制他的发展路径?”
“我是想保护他。”她声音低但稳,“有些能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林小雨沉默几秒,点头,“我可以做家庭顾问。但你要答应我,别压制他的理解力。这种孩子不是机器,不能靠封锁解决问题。”
“我不封锁。”Ella说,“我只想让他走在我能看见的路上。”
当天下午,林小雨走了以后,Ella开始筛选教师。
她不要普通幼教,也不要名校背景的专家。她要的是懂儿童心理、有技术背景、愿意签保密协议的人。简历筛了三轮,最终留下三人。
第一个是前IT工程师,带过少年编程班,但拒绝过她的保密条款。
第二个是大学讲师,研究认知科学,但提出要带团队做长期跟踪。
第三个叫陈广生,六十二岁,退休计算机系教授,三年前因病提前离职。简历简单,只写了一行教学理念:“教孩子,先学会闭嘴。”
她约了视频面试。
老人坐在书桌前,背后是整墙的书。他说话慢,但逻辑清晰。她问他对超前儿童的看法,他说:“聪明的孩子不是学得快,是看得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天降萌宝:总裁爹地跪下唱征服 他们不是缺知识,是缺方向。”
她问:“如果你发现学生的能力远超预期,怎么办?”
他答:“不惊,不传,不压。给他一块安全的试验田,让他自己走几步。”
她定了他。
教学内容限定在图形化编程启蒙和基础电路认知,全部在离线设备上进行。她买了一台旧笔记本,拆了无线模块,装上独立系统,命名为“学习终端1号”。所有操作不联网,不存储云端,每次使用后自动清除缓存。
她还升级了家庭主系统。
在路由器后加装物理隔离网关,主设备与儿童终端完全断开。她设置了动态生物识别加密,每次登录都要重新采集指纹和敲击节奏,连她自己都不能跳过验证。
做完这些,她站在工作台前,看了一遍整个流程。
从发现异常,到评估,到设防,再到引导——她终于把失控的事,拉回了轨道。
晚上,小宝洗完澡,抱着毛巾跑过来,爬上她腿。
“妈妈,今天阿姨带我拼图了。”
“喜欢吗?”
“喜欢。她少放了一块。”他仰头,“我知道在哪。”
Ella低头看他,“你怎么知道?”
“影子。”他指着自己脑袋,“这里,有光,就有影子。那块没影子,是空的。”
她心里一紧。
这不只是观察力。是推理。
她抱紧他,“以后看到不对的地方,先告诉妈妈,好不好?”
他点头,“嗯。妈妈在,我就说。”
她亲了亲他额头,把他抱去床上,盖好被子。
半夜,她醒来一次,去厨房倒水。路过工作台,发现学习终端的电源灯是亮的。
她走过去,屏幕黑着,但主机在运行。她按下开机键,画面跳出来——桌面图标排列整齐,右下角时间显示为“03:17”。
她没开过机。
她点开系统日志。
登录时间:03:15。
用户:guest。
设备:本地。
操作:启动系统,加载图形编程模块,未联网。
她翻记录,发现这个“guest”账户是她昨天创建的,权限最低,只能运行预装软件。可现在,它不仅启动了主机,还在后台调用了一个隐藏进程——是她为测试编写的逻辑训练小游戏,还没正式启用。
游戏界面打开,进度条显示己完成78%。
她盯着屏幕,手指慢慢收紧。
这机器没联网,没有远程信号,只有一个人能碰它。
她转身走向小宝的房间。
他睡得正熟,小手搭在枕边,呼吸平稳。
她蹲下,轻轻摸他额头,又检查他睡衣口袋——空的。
回到工作台,她打开终端后盖,检查硬件。无线模块确实被拆除,网口也被焊死。物理隔离没被破坏。
可系统被启动了。
她重新查看日志,在输入记录里发现一串异常代码——是通过USB接口模拟键盘输入的指令序列。有人用一个U盘,伪装成输入设备,绕过了开机权限。
她立刻检查所有USB口。
其中一个接口边缘有细微划痕,像是过东西。
她调出昨晚的监控回放。
画面里,凌晨三点十西分,小宝光着脚走进工作室,手里拿着一个红色U盘——是她之前用来存设计稿的旧设备。他把它插进学习终端,等了几秒,出,转身离开。
全程安静,像做过很多次。
她坐在椅子上,很久没动。
原来他早就知道怎么操作。
不是偶然,不是误触,是他自己找到了路。
她把U盘插进主电脑,扫描内容。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名为“游戏”。
打开后,是那个逻辑训练小游戏的完整通关记录——所有关卡全绿,用时西分三十六秒,远超她预设的最优解。
最后一页,跳出一行字:
“妈妈,我能再快一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6NR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