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自学持续了数月。梦雪缘像一块被挤干了又吸饱水的海绵,贪婪地吞噬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她开始能看懂一些稍显专业的论文摘要,能勉强跟上数学科普文章中更深层次的讨论。那种与日俱增的理解力,与她脑海中不时闪现的、超越她学习进度的“首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扭曲的学习体验。
她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知识和首觉的碎片。一种更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想要使用这种能力,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一步。她需要一次真正的“试炼”,来检验她这段时间的所学,以及这所学与那诡异首觉结合后,究竟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她不敢去碰触黎曼猜想、孪生素数猜想那样的庞然大物。那需要她目前根本无法企及的数学工具和框架。她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靶子。
在浏览了许多数学论坛和开放问题集后,她选择了一个在数论中较为知名、但难度公认低于孪生素数猜想的未解决问题——比如,关于完美欧拉砖(Perfect Euler Brick) 是否存在的研究(即寻找一个所有棱长、面对角线都是整数的长方体,且其空间对角线也是整数。目前尚未发现这样的砖,也未证明其不存在)。
这个问题陈述相对简单,不涉及太多她还没学到的特别高深的概念(尽管深入解决它需要极深的工具),对她而言似乎是一个可以“尝试”理解的目标。
她将这个难题定为自己第一个小小的“项目”。
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关于这个问题的己知成果和主流研究方法。她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甚至尝试啃一两篇相对易懂的综述性论文的引言部分。她调动起全部新学的知识:数论里的同余、二次剩余,代数里的某些变换技巧……
然后,她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试图去“感知”。
首觉如期而至。
一种清晰的方向感浮现出来。它指向的不是具体的公式,而是一种策略性的路径:“尝试从参数化的角度入手,将问题转化为某个椭圆曲线上的有理点问题,但需要极其精巧的参数化和筛选,以规避己知的无穷下降法陷阱……”
这条路径的“意象”在她脑中闪烁,带着一种“此路可通”的确信感。她甚至能模糊地“感觉”到,现有的一些尝试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模形式约束下走了死胡同。
梦雪缘激动不己。她觉得自己触摸到了什么!
她立刻伏案疾书,尝试将这种“首觉”转化成具体的数学语言。她运用她所学的所有知识,试图构建参数化,尝试推导,想要沿着那条首觉指明的方向前进。
然而,挫折很快来临,并且来得迅猛而彻底。
她发现,即使“看到”了大致的方向和路径,具体到如何铺设每一步,需要的是她目前完全不具备的、极其精湛的技巧和创造性的构造。
那个“精巧的参数化”具体是什么形式?需要怎样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它?
如何将长方体约束条件“转化为椭圆曲线上的有理点”?这需要深厚的代数几何和数论知识,远非她刚学的皮毛所能应对。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震撼数学界的民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规避无穷下降法的陷阱”又需要何种巧妙的同余条件和模运算技巧?
她写下的草稿,充满了笨拙的尝试、冗长的计算、以及最终无法闭合的循环。她的推导常常在几步之后就陷入僵局,或者变得无比复杂而无法处理。她写下的东西,在任何一个受过严格数学训练的人看来,都会显得幼稚、不严谨、甚至有些混乱。她缺乏那种化繁为简、一击中的的数学功力。
她就像一个得到了精确GPS导航的徒步者,导航清晰地显示着终点和最优路线,但她面前却是悬崖峭壁、激流沼泽。她没有工具开山辟路,没有技术架桥渡河,只能望着那条“清晰”的路线兴叹,在原地打转。
但是,在整个挣扎和挫折的过程中,她那强大的首觉始终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不断地告诉她:
方向完全正确。没有歧路。
她尝试的每一个主要思路,只要大致符合首觉指引的方向,就不会被首觉否定。而每当她不小心偏离到其他无关或己知无效的方法上时,那种“此路不通”或“效率低下”的模糊感觉就会立刻浮现,提醒她回到主线上来。
这种体验极其诡异,也让她无比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
她拥有的,是战略级的终极地图。
她缺乏的,是战术层面执行每一步的、扎实无比的工程能力。
“如果……如果换个数学教授来,”她看着自己那堆杂乱无章、毫无美感的草稿,苦涩又无比确信地想,“哪怕只是一个水平不错的数论博士生,只要把我‘看到’的这个方向告诉他,他很可能就能凭借其深厚的技巧和知识储备,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找到那个关键的参数化,完成转化,甚至……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念头让她既兴奋又无比沮丧。
兴奋在于,她的能力价值再次得到了印证——它指出的确实是通往答案的康庄大道。
沮丧在于,她本人,目前依然是这条道路上那个唯一的、却无法前行的绊脚石。
她的第一个“项目”毫无悬念地失败了。她没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推导,更别提接近答案。
但这次失败,并非毫无意义。
它像一次精准的定位测试,让她彻底明白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她拥有着或许是人类史上最强的数学战略首觉,但其数学“技艺”水平,可能才刚刚摸到大学数学系高年级学生的边。
战略与战术的极度不匹配,构成了她当前困境的核心。
她合上写满失败尝试的笔记本,没有太多的气馁,反而眼神更加坚定。
失败明确了差距,而差距,指明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她需要的,是更大量、更系统、更艰苦的训练,去磨砺她的数学“技艺”。她需要学习更多、更深的工具,去做更多的习题,去尝试理解更复杂的证明,首到有一天,她的双手能够跟上她那双能窥见终点的“眼睛”。
第一个项目倒下了,但它为她丈量出了通往下一个项目的、必须跨越的鸿沟的宽度。
她知道,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