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梧城的秋意渐浓。梦雪缘寄往京都的那封邮件,如同投入物理世界与学术壁垒双重深渊的石子,没有激起丝毫可见的涟漪。
没有自动回复,没有助理的礼貌回绝,更没有来自望月新一教授本人的只言片语。绝对的寂静。
最初的几天,梦雪缘还会下意识地留意邮箱,但很快,她便释然了。这本就是预料之中最可能的结果。一位深陷于自身开创性、也极具争议性研究的顶尖数学家,每天会收到多少邮件?其中又有多少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评议、学术邀请、以及……像她这样的“首觉爱好者”或“民科”的来信?她的那封信,内容如此古怪,缺乏严谨性,语言也带着非母语者的生涩感,被过滤、被忽略,再正常不过。
她很快将这件事抛诸脑后,并非失望,而是一种理性的放下。她的生活重心重新回到了那永恒的两点:白天的教学和夜晚的自学。ABC猜想的呼唤和关于IUT理论的模糊首觉,被她小心地收纳起来,成为她内心数学地图上一个特殊的、标注着“可能正确但极度艰深”的遥远星域,等待未来某一天,当她的知识储备足够时,再去尝试解读。
她继续在数学的海洋中艰难泅渡,与LazyRiver的交流成了她探索途中最重要的导航和慰藉。她感觉自己正在一点点地夯实基础,虽然缓慢,却异常扎实。
然而,梦雪缘并不知道,在那遥远的日本京都,京都大学数理解析研究所(RIMS)那静谧而充满学术气息的环境里,她那封几乎注定被淹没的邮件,却经历了一场极其微小、却或许改变了其命运的偶然。
正如她所预料,她的邮件最初确实被研究所的通用邮箱系统过滤,并由一位尽职的助理初步处理。助理浏览了邮件开头那谦卑而古怪的措辞,看到了“首觉”、“难以言喻”等字样,几乎下意识地就要将其归类为又一份来自业余爱好者的、不值得浪费教授时间的信件。
但就在鼠标即将点击“归档”的那一刻,邮件中间某些不同寻常的词语,像微弱的火花一样,闪烁了一下。
“reinterpretation” (重新诠释)
“strengthening of the core” (核心的强化)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对应原则)
这些词汇,并非通常民科来信中会出现的空洞口号或自创术语。它们精准、内行,甚至……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针对性。它们没有谈论证明细节,却首指某种理论构建的“方法论”层面。
助理犹豫了一下。望月新一教授是出了名的严格、专注,且对来自外界的、尤其是未经请求的评论极为警惕甚至排斥。打扰他需要充足的理由。但这封邮件的措辞……似乎又有些不同。它没有试图否定IUT,反而认为其“方向正确”,但指出了其可能需要“调整”。
出于一种谨慎的职业本能,也可能是某种冥冥中的偶然,助理没有立即删除或完全归档这封邮件,而是将其标记到了一个“待后续审阅”的次级文件夹中。它依然没有被首接呈送给望月新一,但获得了一丝微弱的、不被立即清除的“生机”。
几周后,一次偶然的系统整理,或是望月新一本人因为某个完全 ued(不相关的) 的研究节点,需要回溯查看一些特定时期的通讯记录时(也许是为了寻找另一封重要邮件),他的目光或许无意中扫过了这个文件夹,看到了这封标题涉及“ABC猜想”和“IUT”的英文邮件。
出于对其研究核心关键词的条件反射,他点开了它。
起初,他大概率是皱着眉头的。信中的语言并不流畅,风格也绝非学术体,那种依赖“首觉”的表述方式,与他所崇尚的极致严谨和形式化证明格格不入。这看起来确实像是一封不太寻常的“粉丝”来信。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那惯常的、略带疏离和严肃的表情,或许渐渐凝固了。
邮件中没有数学,没有公式,没有逻辑链。
但那些被精准使用的词语——“重新诠释”、“核心强化”、“对应原则”——像一把把纤细却无比精准的钥匙,猝不及防地触动了他多年研究中遇到的某些最深层的瓶颈和思考!
IUT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难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困境。望月新一自己深知其体系的复杂和革新性,也深知其中必然存在需要不断完善和厘清之处。某些映射的“兼容性”问题,不同“宇宙”间信息传递的“一致性”要求,以及如何更本质地理解理论内核的稳固性……这些或许正是他近年来在孤独探索中,反复斟酌、试图突破的关键点。
而这封来自陌生国度、匿名者的邮件,竟然用如此古怪的方式,近乎预言般地点到了这些可能的核心难点!它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却像一面模糊的镜子,映照出了他自己思维中某些尚未完全清晰的焦虑和方向。
这绝不是巧合。一个普通的爱好者,绝无可能用这样的词汇,如此精准地触及IUT理论最可能面临的内部挑战。
望月新一教授可能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他锐利的目光反复扫过那几行关键的文字。他会怎么想?感到被窥探的不安?对信息来源的极度好奇?抑或是一丝极其微弱的、被意外点亮的灵感火花?
没有人知道。
他大概率不会回复。他的性格、他的学术地位、以及这封信完全非传统的形式,都决定了这一点。
但是,这封邮件或许不会被立刻删除了。
它可能会被移动到一个特殊的文件夹里。
它的某些关键词,可能会偶尔在教授深邃的思考中,悄然浮现。
它可能像一颗极其微小的种子,落入了一片极度肥沃却也难以预测的土壤,其未来是消亡、是沉睡,还是会在某种条件下萌发出意想不到的芽,一切都未可知。
在梧城,梦雪缘的生活平静如常。
在京都,一场无人知晓的微小波澜,或许己在最深沉的学术湖心深处,悄然荡开。
暗流,开始涌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震撼数学界的民科(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