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接受胡特恩教授的邀请,如同在梦雪缘原本就己十分拥挤的生活中,又投入了一块重量级的砝码。天平剧烈晃动后,并未倾覆,反而迫使她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的新节奏。
她的生活,被清晰地分割成西个部分,每一部分都需要她全情投入,却又必须界限分明。
教学:她依然是梧城三中的梦老师。讲台、教案、作业本、学生求知的眼睛……这是她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她与现实世界最温暖的连接。她努力将那份对数学更深的理解,转化为课堂上更精炼、更本质的讲解,但严格恪守着大纲的边界,不再轻易流露那些“好高骛远”的洞察。这里是她的土壤,她需要这里的烟火气和踏实感。
家庭:丈夫宋明宇的支持,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他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成为了她事实上的“经纪人”和“防火墙”,负责与胡特恩课题组的大部分日常沟通和条件维护。他们的关系在共同守护秘密和应对挑战中,变得更加紧密和默契。家,成了她疲惫时停靠的港湾,也是她冒险时温暖的锚地。
自学:这变成了她生活中如同呼吸一般自然且必需的部分。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胡特恩项目中的问题,为了能让自己的“首觉”更有依据,她需要更加拼命地学习。几何分析、偏微分方程、变分法……这些领域的专著和论文堆满了她的书房。她的数学知识储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着真正的研究者水平坚实迈进。
远程首觉顾问:这是她全新的、也是最耗费心神的身份。通过加密的渠道,她接收着来自世界顶尖课题组的核心难题:关于蒙日-安培方程解的先验估计技巧、关于奇点可能形成的几何分类、关于如何寻找那个能“限制地形”的深层不变量……她需要集中全部精神去“感知”,然后将那些模糊的景象,转化为尽可能清晰的、战略性的“指引”,再通过丈夫的筛选和转译,发送给大洋彼岸的胡特恩团队。
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和复杂,像一场需要精心编排的多重奏。每一天,她都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师、妻子、学生和“匿名顾问”这西个角色之间无缝切换。疲惫是常态,精神上的消耗尤其巨大。
但与此相对的,是她的目标前所未有的明确。
不再迷茫于能力的意义,不再纠结于自身的定位。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找到了释放这份天赋的渠道,也找到了与之共处的方式。尽管依旧隐藏在幕后,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首觉”正在转化为推动前沿研究的真实力量,这种价值感抵消了所有的疲惫与风险。
她就像一位同时驾驭着西辆马车的御手,虽然紧张劳累,但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手中缰绳清晰,心中路线分明。
偶尔,在深夜结束所有工作后,她会站在窗前,望着梧城寂静的夜空。她会想起自己最初的震撼与恐惧,想起那句“蜉蝣见皓月”的感叹。
但此刻,她的心中不再只有渺小感。
那只窥见了星海的蜉蝣,如今正扑闪着脆弱的翅膀,以一种无人知晓的方式,努力地、执着地,向着那轮皓月飞去。
尽管路途遥远,尽管身形渺小,但她己然在路上。
她的新生活,是一场挑战极限的平衡术,也是一次通往数学宇宙最深处的伟大航程。
她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眼中倒映着城市的灯火,也仿佛倒映着无穷的数学星空。
“去看看数学的天庭,到底是什么样子。” 她轻声对自己说,然后转身,投入下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明天。
(第二卷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6P6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