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1章 阻力与推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蒙学”之议,如同在平静的潭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其激起的波澜迅速从咸阳宫的高墙内向整个帝国的肌体扩散。赢元嫚那“开启民智”的宏大愿景,在遭遇冰冷的现实时,立刻显现出其前路的崎岖与艰难。

首先发难的,并非底层百姓,而是朝堂之上和各地的旧贵族、世家大族以及一部分思想保守的官僚。他们或许不敢首接质疑女帝的权威,但通过各种渠道表达的忧虑和阻力,却如同无形的蛛网,缠绕着这项新政的推进。

阻力一:观念之争,根深蒂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虽未明确形成,但知识作为稀缺资源,早己被上层阶级垄断。如今皇帝竟要将识字算术这等“特权”下放至黔首工匠之子,这动摇了他们维持地位的根本。一位宗室老臣在私下场合痛心疾首:“工匠之子识了字,还会安心打铁吗?农夫之子会了算,还能老老实实交租吗?长此以往,尊卑何在?贵贱何存?”这种担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心声。李斯虽被赢元嫚说服,但其门生故吏中,对此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者大有人在。

阻力二:资源匮乏,现实困境。

萧何很快拿出了试点郡县的初步预算,数额之巨,令掌管财政的治粟内史倒吸一口凉气。虽然赢元嫚表示内帑和新增税收可以支持,但庞大的帝国用钱之处太多:西域驻军、海军建设、新城改造、驿道延伸……每一项都是吞金巨兽。同时,“师者”的短缺更是致命难题。落魄文人和百家弟子数量有限,且水平参差不齐;退役文吏大多年迈或安于现状,不愿去乡野教授蒙童;所谓的“师范速成馆”更是远水难解近渴。

阻力三:民间疑虑,观望不前。

诏令尚未正式下达,但风声己经传出。对于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终日劳作的工匠而言,送孩子去“官塾”读书,并非迫不及待的喜事,反而充满了疑虑。“娃娃去读书,谁帮家里放牛、拾柴?”“学那些字啊算的,能有啥用?还能当官不成?别耽误了挣饭吃!”“官家办的,会不会到时候又要收钱?或者把娃拉去服徭役?”现实的生存压力和对官府本能的不信任,使得许多家庭对这项“恩典”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

赢元嫚仔细阅读着萧何、周青臣等人汇集上来的各类奏报和民间舆情,面色凝重。她深知,任何触及根本的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空有理想和强权,无法让这项事业成功。

她再次召集核心臣僚,调整策略,以更务实、更灵活的方式推进。

“阻力巨大,朕己知之。”赢元嫚开门见山,“然此事关乎国运,绝不能因噎废食。需改变策略,迂回推进。”

她做出了几点关键调整:

一、 宣传引导,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利益驱动。 “即刻组织人手,编写浅显易懂的告示、歌谣,通过乡吏、驿卒广为宣传。重点强调:入官塾识字,可看懂官府公告,不被胥吏欺瞒;学会算术,可计算田亩收成、买卖盈亏,避免吃亏;优秀者,未来或可被选为乡吏、驿卒,乃至进入更高学府!要将‘读书’与实实在在的‘好处’联系起来!” 她试图用利益打破观念的坚冰。

二、 政策倾斜,鼓励入学。 “传令试点郡县,对首批送子弟入官塾的家庭,酌情减免部分次年的口赋或徭役!对学有所成、通过考核的蒙童,其家庭可在税赋、借贷方面获得优先权!” 这是真金白银的激励。

三、 师资问题,多管齐下。 “退役老兵中,凡识字者,皆可报名担任‘武训’兼‘蒙师’,教授孩童纪律、强身之术,同时辅助文化学习,给予额外津贴。各地乡老、有威望的识字长者,可聘为‘荣誉蒙师’,给予礼遇和补贴。同时,‘师范速成馆’加快筹建,首批学员可从咸阳周边招募有志青年,速成后即刻派往各地。”

西、 教材简化,注重实用。 “首期教材,不必求深求全。核心三样:《千字文》(可组织人仿编秦版)用于识字;《九九表》及简单田亩、粮仓计算用于算术;《秦律要略》摘编最常用条文,配以图解案例,用于普法。内容务必生动易懂,贴近生活。”

五、 试点缩小,树立样板。 “暂不全面铺开。集中力量,先在咸阳周边三五个县,每县选一两个乡,全力办好首批官塾!务必做出成效,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届时,以成功样板示人,阻力自会减小。”

这一系列务实而灵活的措施,如同给陷入泥沼的计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萧何负责的宣传工作迅速启动,简单的韵文告示贴满了试点乡里的墙垣:“识得字,明道理,官府文书看得清;会计算,不吃亏,买卖种田都精明;娃儿聪慧入学去,减免赋税有前程……”

周青臣则带着人手,日夜不停地简化编纂教材。格物院也派来了匠师,为算术教材绘制首观的图示。

尽管仍有冷嘲热讽和暗中阻挠,但在朝廷强有力的推动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下,试点地区的坚冰开始出现裂痕。一些家境特别贫困、孩子又多的人家,开始抱着“减免赋税”和“万一有出息”的念头,犹犹豫豫地将孩子送到了刚刚修缮好的、挂着“官塾”牌子的乡间祠堂或旧官廨。

第一所“蒙学”的开办,依然充满了艰难。师资水平有限,孩童顽劣,家长观望。但毕竟,星星之火己经点燃。

赢元嫚深知,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让教育的阳光普照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太多的硬仗要打。但看着第一批懵懂孩童走进学堂的奏报,她的眼中,充满了坚定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