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4章 医学发展,整理医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曲辕犁翻开了沉睡的沃土,筒车引来了滋润的流水,帝国的农业根基在技术的革新下愈发坚实。然而,赢元嫚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田垄之间。她深知,一个强盛的帝国,不仅需要丰衣足食,更需要健康的子民。在与格物院大匠探讨农具改进的间隙,她的思绪飘向了另一个关乎民生根本的领域——医学。

这一日,她召见了太医令丞(掌管宫廷医药的官员),以及一位因医术高明、著有医书而被招贤馆吸纳,如今在太医署任职的名医,姑且称之为淳于意(借鉴历史名医之名)。

清凉殿内,药香隐隐(或许是太医令丞身上带来的)。赢元嫚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地图或农具图样,而是几卷颜色陈旧、字迹不一的医书竹简,以及太医署关于各地疫病情况的粗略记录。

“淳于先生,太医令,”赢元嫚开门见山,语气凝重,“朕观天下医者,或家传秘术,或师徒口授,流派纷呈,良莠不齐。医理药方,散落各方,未能统一。每逢疫疠流行,或军中伤病众多,往往因医术不精、药物不明而贻误救治,损我大秦元气。此非小患也。”

太医令丞连忙躬身:“陛下明察,确是如此。民间巫医混杂,即便官医,亦多凭经验,缺乏系统典籍可供研修。”

淳于意则眼中露出热切的光芒,他行医大半生,深知其中弊端:“陛下所言,首指要害!医道精深,若不加以整理、辨明、统一,精华难以传承,糟粕反而害人。譬如药名,同物异名、异物同名者甚多,剂量更是全凭医者手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赢元嫚点了点头,她的想法愈发清晰:“故而,朕欲做两件事。其一,整理编撰一部尽可能完备、规范的医学典籍;其二,建立一套惠及更多百姓的医事制度。”

她具体阐述道:

“关于编撰医书:朕欲下诏天下,广征医书、药方。无论官藏私密,凡愿献出者,皆予重赏。由太医署牵头,招贤馆、格物院协办,成立‘医药编撰局’。汇聚天下名医,如淳于先生这般大家,共同参与。”

“编撰之书,暂定名可为《秦医方略》。其内容需囊括:基础医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之说,需取其合理内核);各种疾病之症状、诊断之法;各类药物之名称(统一命名)、图形(可命画工绘制)、产地、药性、主治、配伍禁忌及标准剂量(此点至关重要!);常见外伤、痈疽等之外科处理手法;乃至养生保健之常识。”

“编撰原则,务求严谨、实用、规范。对于有争议之处,可并列各家之说,注明来源,但需标明主流或更可信者。最终成书,需经反复校验,方可颁行天下。”

淳于意听得激动不己,这简首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业!“陛下!若真能成此巨著,实乃天下苍生之福!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最新章节随便看!臣愿倾尽平生所学,鞠躬尽瘁!”

赢元嫚继续道:“关于医事制度: 光有书还不够。朕意,先在咸阳及各郡治所在,由官府设立‘官医馆’。招募考核合格的医者坐堂,为百姓诊治。药材由官府统一采购、炮制,确保质量。诊费药费,可酌情收取,但对贫苦百姓,应有减免之策。”

“同时,于各军之中,建立更完善的军医体系,配备经过培训的战场救护人员(类似卫生员)和标准药材包。”

“此外,”她看向格物院方向,“可令格物院中对此有兴趣者,协助研究药材的种植、炮制、储存之法,甚至……尝试提纯某些药物,或制作便于使用的新剂型(如药丸、膏肓)。”

这是一个远比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更为复杂和精细的系统工程,因为它首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

诏令很快颁布。皇帝欲集天下医学之大成,编撰医典、设立官医馆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各地。

起初,响应者并不算多。许多持有秘方的医家心存疑虑,不愿将祖传或毕生心血轻易交出。但也有像淳于意这样胸怀天下的医者,积极响应,带着自己的医书和心得赶赴咸阳。

赢元嫚对此早有预料。她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对于献书者,不仅重金赏赐,还可授予官职(如医药编撰局顾问),使其名利双收;对于不愿献出原本者,可允许其抄录副本,或仅口述部分内容,同样给予奖励;强调编撰医书是为“济世救人,功在千秋”,并承诺在书中明确标注贡献者姓名。

重赏与名誉的双重驱动下,加上朝廷的持续努力,各地的医书、药方开始陆续汇集到咸阳。太医署旁边专门腾出了一大片院落,挂上了“医药编撰局”的牌子。里面终日忙碌,白发苍苍的老医者与年轻的书吏们围坐一起,争论着某个病症的机理,辨析着某味药材的真伪与药性,反复斟酌着剂量的表述。

格物院也派来了擅长绘图和记录的人,精心绘制药物图谱,确保形象逼真。甚至有人开始尝试用简单的蒸馏等方法提取植物精华。

与此同时,咸阳的第一所“官医馆”在东市附近挂牌成立。由太医署派出医官轮流坐诊,药材明码标价,价格公道。虽然起初百姓仍习惯找熟悉的郎中,但官医馆的规范性逐渐赢得了口碑,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和疫病防治方面,展现了集体智慧的优势。

这项工作,注定是漫长的。但赢元嫚知道,当第一部相对规范的医学典籍诞生,当官医馆的网络初步建立,其对大秦百姓健康水平的提升,将是无法估量的。这同样是强国之基,是仁政的体现。

帝国的肌体,正在从最细微的细胞——人的健康开始,得到精心的滋养与呵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