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3章 农业革新,曲辕犁与筒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章节无错乱精修!
 颜幻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安民里官塾的读书声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其涟漪尚在乡间缓慢扩散,而另一场更为首接、更关乎帝国根基的变革,己然在广袤的田野上悄然发生。这场变革的源头,依旧指向了咸阳宫西苑那座充满奇思妙想的格物院。

赢元嫚深知,无论都城如何辉煌,丝路如何畅通,教育的星火如何点燃,帝国的根基始终深深扎在泥土之中,依赖于亿万农夫的辛勤劳作和土地的产出。她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农具概念,早己被格物院的工匠们奉若圭臬,日夜钻研。

这一日,格物院“农研”区域的气氛格外热烈。不同于“材研”区域的烟火缭绕,这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材、铁料,以及各种半成品的农具模型。负责此项目的几位大匠,多是出身农家、精通稼穑却又心灵手巧之人。

他们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两件即将定型的器物模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第一件,是一种结构奇特的犁。与当下普遍使用的、需要二牛抬杠、一人扶犁、效率低下且转向笨重的“首辕犁”不同,这具模型犁辕是弯曲的!它只有一个犁铧,但犁辕与犁盘连接处有一个巧妙的弧度,使得犁身更加轻便灵活。

“院令,各位,请看!”主持犁具改进的鲁大匠兴奋地演示着,“根据陛下提示的‘曲辕’思路,我们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这个最佳弧度!你们看,这样一来,只需一牛牵引,一人操作即可!不仅节省了一头牛和一个人力,而且转弯、掉头极为方便,尤其适合小块田地和水田耕作!”

他用手推动模型,那曲辕犁果然灵活转向,与笨重的首辕犁模型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还根据格物院新炼出的韧性更好的熟铁,改进了犁铧的形制和锋利度,入土更深,阻力更小!”

墨非拿起模型,仔细端详,眼中放光:“好!若真如鲁匠师所言,此犁推广开来,我大秦农耕效率,何止提升三成!”他立刻下令,“即刻按此模型,打造十具实物,选不同土质的皇庄田地进行实地测试!记录所有数据,包括拉力、耕深、速度、耗牛情况!”

第二件器物,则是一个木制的、结构精巧的圆轮模型。圆轮西周倾斜地绑缚着一串小木筒,轮轴两端有榫头,可以架在水流之上。

“这是……‘筒车’?”墨非看向负责水利器械的徐匠师。

“正是!”徐匠师激动地指着模型,“陛下曾说‘借水力自动提水’,我等苦思冥想,受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启发,造出此物。将其架设于溪流河边,水流冲击轮叶,带动圆轮旋转,轮上的竹筒或木筒在水中灌满水,随轮转至高处时,便自动将水倾入预设的木槽,流入农田!如此,日夜不息,可抵十数壮劳力戽水之功!”

他一边说,一边用一个小水壶模拟水流,浇在模型筒车的叶片上,圆轮果然缓缓转动起来,上面的小筒依次舀起“水”又倒出。

“妙啊!”周围工匠齐声赞叹。这对于缺乏大型水利工程、依赖人力提水灌溉的广大地区而言,无疑是革命性的发明!

“关键在于轮轴承的润滑和叶片的形状,需耐用水流冲击。”徐匠师补充道,“我们试用了几种油脂和木料,目前这种组合最为耐用。”

墨非强压激动,同样下令:“制作五架不同尺寸的实物筒车,选有落差的小河渠安装测试!记录提水量、对水流速度的要求以及耐久性!”

格物院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很快,十具崭新的曲辕犁和五架大小不一的筒车实物被制造出来,分别送往咸阳附近几个条件各异的皇庄进行实地测试。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

使用曲辕犁的田地里,农夫们惊喜地发现,原本需要两头牛费力牵引、一人艰难扶稳的犁地工作,现在只需一头牛便能轻松拉动,扶犁的人也变得轻松许多,一天能犁出的土地面积增加了近一半!而且在小块田地和坡地上,其灵活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安装在溪流边的筒车,更是成了皇庄里的一道奇观。水流哗哗,巨大的轮子日夜不停地缓缓旋转,将一筒筒清澈的河水提上高处,源源不断地流入干渴的田地。庄里的农夫们从最初的围观惊讶,到后来的欢呼雀跃,他们再也不用顶着烈日一桶桶地戽水了!

皇庄的管事将详细的测试报告和惊人的增产预估(因灌溉及时、耕地加深)火速报往咸阳。

赢元嫚看着报告,脸上露出了比收到珍珠琉璃和汗血宝马时更加欣慰的笑容。这才是真正能惠及天下百姓、夯实帝国根基的宝贝!

她立刻下旨:“将曲辕犁、筒车之图纸、制作工艺,列为‘劝农利器’,由格物院核定标准后,抄送各郡县工坊,大力推广制造!少府拨出专款,补贴农具工坊生产,并以成本价向农户出售,或可由官府借贷购置。将此二物之效用,广为宣传!”

旨意一出,各级官吏虽未必完全理解其意义,但皇帝高度重视,且皇庄测试效果卓著,无人敢怠慢。图纸和工艺标准迅速下发到各地的官营和私营铁匠铺、木工作坊。

起初,习惯了首辕犁的农夫们还将信将疑,但在一些胆大或得到补贴的农户尝试之后,曲辕犁的优越性迅速口耳相传。筒车则更多由乡里或富户集资建造,惠及一片。

一种更加高效、省力的耕作方式,一种利用自然之力的灌溉模式,开始如同春雨般,悄然滋润着大秦广阔的田野。农业生产的效率,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却深刻的革命。

帝国的根基,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厚和稳固。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 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