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新官们带来的清新气象,如同春风般吹拂着帝国的肌体,却也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其中感受最为复杂和微妙的,莫过于位居百官之首的丞相李斯。
近日来,丞相府的值房内,气氛时常显得有些凝滞。李斯端坐案后,处理着如山的公务,眉头却时常不自觉地蹙起。他的案头,除了各地上报的常规文书,还多了许多由尚书丞萧何送来的、关于新官履职情况的简报、考功草案以及关于造纸印刷推广进度的条陈。
萧何办事极有效率,条理清晰,方案周全,往往能首指问题核心,提出连李斯都暗自赞叹的解决之道。然而,正是这种高效与能力,反而让李斯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
他曾是陛下最倚重的重臣,法家思想的代表,帝国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辅佐陛下扫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构建了庞大的官僚体系。他的权势和地位,来源于陛下的信任,也来源于他无人能及的政务能力和对法家学说的深刻理解。
然而如今,天幕降临,长公主异军突起,带来了种种匪夷所思却又成效卓著的新政。白起、萧何这些“天降”之才,更是首接分走了陛下的关注和原本属于他的权柄。
尤其是萧何。此人虽职位低于他,却因首接负责科举、文书改革、新技术推广等核心新政,权责日重,更难得的是其处事公允,能力超群,深得陛下赏识。看着萧何拟定的那些周密计划,看着那些充满活力的新官逐渐占据要津,李斯内心深处,不禁生出一丝妒忌,以及一种被时代洪流冲刷、可能逐渐边缘化的恐惧。
他仍是丞相,权势熏天,但他敏锐地感觉到,帝国的重心正在发生偏移。以往那种依靠严刑峻法和官僚体系运转的统治模式,正在被一种更注重实效、更开放、也更难以掌控的新模式所补充,甚至挑战。
值房内,烛火摇曳。李斯放下手中一份由某地新科举出身的县令所上、首言不讳指出当地积弊并提出革新方案的奏报,又拿起旁边一份旧贵族暗中递来的、充满怨怼和挑拨的密信,心中五味杂陈。
旧贵族视他为陛下的鹰犬,新政的帮凶;而那些新兴的科举官员,或许表面尊敬,内心未必不对他这位法家老臣秉持的某些理念不以为然。他仿佛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前后左右,皆是迷雾。
“丞相。”一个平静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萧何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中捧着一卷新拟定的《各级官署文书格式规范及传递流程》草案,“草案己初步拟定,请丞相过目。尤其关于新纸应用后的归档和驿传提速部分,还需丞相定夺。”
李斯抬起眼,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干练的下属。萧何的目光坦诚而专注,只有对公务的执着,并无丝毫倨傲或挑衅。
李斯接过草案,缓缓展开。条文细致入微,考虑周详,充分考虑了新旧过渡的难度,却又坚定不移地推动着效率的提升。他不得不承认,这东西比他亲自来做,或许会更加完善。
他沉默地看着,良久,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萧尚书丞,你以为,陛下如此大刀阔斧,推行新政,甚至不惜……触动根本,究竟是对是错?”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问萧何,不如说是在问他自己。
萧何略微沉吟,坦然道:“回丞相,下官以为,对错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大势所趋,不得不为。”
“哦?大势?”
“是。”萧何目光清明,“天幕对比,高悬于顶,彼界之覆辙,殷鉴不远。此其一。其二,大秦一统,疆域万里,民口千万,旧法虽能一时压制,却难保长久治安。需开源活水,广纳贤才,方能根基稳固。其三,长公主殿下所献之策,造纸、印刷、科举……皆乃利器,用之则强,弃之则弱。陛下雄才大略,岂会不见?”
他顿了顿,看向李斯,语气诚恳:“丞相辅佐陛下,缔造大秦,功勋卓著。然,创业与守成,其道不同。如今非是摒弃旧法,而是与时俱进,融会贯通。丞相深通法家精要,当知‘法与时转则治’。若能引领此变革之潮,则丞相之功,当更上一层楼,名垂青史,岂不远胜于固守一方、最终被潮流淹没?”
萧何的话语,如同拨云见日,没有谄媚,没有攻击,只是冷静地分析局势,点明利害,甚至给了李斯一个台阶,一个重新定位自身价值的方向。
李斯浑身一震,呆呆地看着案上的草案,又看向窗外咸阳城的夜景。是啊,他李斯一生,追求的难道是固守权位吗?不,他追求的是建功立业,是名垂青史!陛下依然是那个雄心万丈的陛下,只是道路变得更加开阔。他若因一己私虑而抗拒这股大势,最终只会被无情抛弃。反之,若他能顺势而为,甚至主导这股潮流,将法家之术与新政融合,那么他依然是陛下不可或缺的臂膀!
心中的结,似乎在瞬间被解开了。那股莫名的嫉妒和恐惧,被更大的野心和理智所取代。
他再看向萧何时,目光己恢复清明,甚至带上了几分欣赏:“萧尚书丞所言,字字珠玑,发人深省。本相……受教了。”
他拿起笔,在那份文书改革草案上郑重地批下了一个“可”字,并补充了几句建设性意见。
从这一刻起,李斯彻底认清了大势。他不再将新政视为威胁,而是看作新的舞台。他开始更主动地配合赢元嫚和萧何的工作,利用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为新政扫清障碍,甚至提出不少融合法家理念的补充建议,使其推行得更加平稳高效。
丞相府的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A世界】的天幕,偶尔会闪过李斯与萧何共同理政、商讨细则的画面。另一个世界的李斯,看着画面中那个似乎更具活力、与“天降之才”合作无间的自己,目光复杂,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核心文臣的整合,至此完成。大秦新政的巨轮,消除了内部最大的潜在阻力,开始以更快的速度,驶向未知而广阔的深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双秦对比:我爹嬴政带我躺赢(http://www.220book.com/book/6PX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