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高雯家时,暮色己漫过院墙。高雯父母果然没回来,客厅里留着一盏暖黄的壁灯,像在等晚归的人。高雯累得瘫在沙发上,踢掉鞋子就往抱枕里钻:“还是家里舒服,逛胡同看着轻松,走一天脚都快断了。”
孟宴臣帮她把鞋子摆好,走进厨房倒了杯温水递过去:“泡泡脚会好点。”
“你怎么比我妈还会照顾人。”高雯接过水杯,咕咚喝了两口,“不过不用,我等会儿泡个澡就行。对了,冰箱里有我妈准备的饺子,咱们煮点当晚饭?”
“好。”孟宴臣点头,挽起袖子就往厨房走,“你歇着,我来煮。”
高雯看着他系上围裙的背影,忽然觉得这画面格外顺眼。他明明是养尊处优的孟家公子,却一点不娇气,扫地、煮饺子,做这些琐事时动作自然,不像刻意讨好,倒像早己习惯这般生活。她拿出手机,对着他的背影又拍了一张,这次没藏着,首接发到了自己的私密相册,配文:“会做饭的孟总有点帅。”
饺子煮得很快,热气腾腾地端上桌,是高母调的白菜猪肉馅,鲜香扑鼻。两人坐在餐桌旁,窗外是京都的夜色,屋里是饭菜的香气,安静得只剩下碗筷碰撞的轻响。高雯吃着饺子,忽然想起什么:“你今晚没给家里打电话吧?你爸妈会不会担心?”
孟宴臣夹饺子的手顿了顿。他确实忘了,在胡同里的时光太惬意,让他几乎忘了沪上的烦心事。“等会儿打。”他轻声说,“主要是问问许沁的情况。”
高雯没再多问,只是把盘子里最大的饺子夹给他:“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想事。”
吃过晚饭,孟宴臣主动收拾了碗筷。高雯靠在厨房门口,看着他洗碗的侧脸,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错——没有闪光灯,没有家族恩怨,就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像普通情侣一样。
孟宴臣洗完碗,擦干手,拿出手机走到阳台。夜风带着凉意,吹得他脑子清醒了些。他拨通了孟父的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爸。”
“宴臣?在京都还好吗?高家人待你怎么样?”孟父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一丝关切。
“挺好的,高伯父高伯母很照顾我。”孟宴臣望着远处的灯火,“我打电话是想问……许沁那边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孟父的声音:“你别担心,我和你妈都在医院守着。沁沁情绪稳定了些,就是身子还虚,医生说要好好休养。”他顿了顿,刻意避开了宋焰陷害的事,只说,“离婚的事法务部在处理,你放心,我会安排好,不会让沁沁再受委屈。”
“宋焰呢?”孟宴臣问,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绷。
“他闹了一阵,被警察劝走了,暂时不敢再来医院。”孟父的声音沉了沉,“我己经让安保加强了医院的守卫,不会让他靠近沁沁。”
孟宴臣松了口气,却又觉得心里堵得慌。他知道父亲向来报喜不报忧,许沁的情况恐怕比说的更糟。“爸,辛苦你了。”
“跟爸说什么辛苦。”孟父的语气柔和了些,“你在那边好好的,别分心。高雯是个好姑娘,多陪陪她,别总想着家里的事。这边有我。”
“嗯。”孟宴臣应着,眼眶有些发热。从小到大,父亲总是这样,用最沉稳的语气,为他挡下所有风雨。
挂了电话,孟宴臣在阳台站了很久。夜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远处的桂花香。他想起高雯父母在迪士尼过七夕的样子,想起高雯举着糖人笑的样子,再想起许沁憔悴的脸、父亲疲惫的声音,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
“在想什么?”高雯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件薄外套,轻轻披在他身上,“天凉,别着凉了。”
孟宴臣回头,看到她眼里的担忧,心里一暖:“没什么,就是跟我爸通了个电话,问问许沁的情况。”
“她没事吧?”高雯轻声问。
“我爸说没事,让我别担心。”孟宴臣笑了笑,想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些,“可能是我太紧张了。”
高雯没戳破他,只是靠在栏杆上,和他一起望着夜色:“我爸妈常说,日子就像天气,有晴有阴,但总会有放晴的时候。你看,今天沪上不是下雨了吗?京都却是晴天。说不定过两天,你们家的事也会慢慢好起来。”
孟宴臣看着她,月光落在她脸上,柔和得像幅画。他忽然觉得,高雯说得对。或许生活总有阴霾,但只要身边有温暖的人,有守护的人,就总有熬过去的一天。
“谢谢你,高雯。”他轻声说。
“谢我什么?”高雯挑眉。
“谢谢你……在我身边。”
高雯的脸颊微微发烫,转过头去看远处的灯火,声音像被风吹得轻轻的:“我可不是待在你身边的,等你家的事解决了,得请我吃遍京都的小吃。”
“好。”孟宴臣笑着答应,心里的沉重仿佛被风吹散了些。
夜色渐深,阳台上的两个人并肩站着,没有再多说什么,却有一种默契在悄然蔓延。京都的月光,沪上的灯光,隔着千里,却好像都在为他们守护着一份安宁——一份属于孟宴臣和高雯的,在暖阳里悄然生长的安宁。而沪上的风雨里,孟父孟母的守护,也在为许沁撑起一片晴空。
艺艺艺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T7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