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表面的裂痕尚未弥合,玄冥子己将它收回龟甲深处。那道裂口如细线般横亘在星图核心,每一次微弱的脉动都牵动本源震荡。他不再尝试强行催动星图,深知再有一次反噬,不仅推演会崩,连神识根基都将受损。此刻祭坛裂痕又深了半寸,灰气虽隐,侵蚀却未止。时间不容迟疑,但强攻天机会暴露行迹,唯有改道而行。
他抬手召出净水钵盂,置于祭坛中央。清气自钵中升腾,如往常般洒向圣庭各处。不同的是,这一次,每一缕清气离体前,都被悄然凝入一丝极细微的“识痕”——非神识外放,而是以《九转玄冰诀》所炼的静滞印记,能在气流穿行时无声记录沿途残留的神识波动与气息痕迹。此举不惊动地脉,亦不扰仪轨,却可将每日流转的清气化为无形耳目。
清气渗入偏殿,拂过石柱、掠过台阶,最终消散于风中。玄冥子闭目静守,神识沉入钵底,逐一提取识痕所载信息。前日那名袖口带灰痕的长老,其神识残留再度浮现,轨迹清晰可溯。他并未停留于表面传音,而是逆溯其三日内的行动路线,发现此人曾以巡查之名,独自前往东海海眼,停留不足半刻,却在归途时气息微滞,似有重物附体。
线索至此中断,但方向己然明确。
玄冥子起身,指尖轻点万风啸天旗。旗面微振,一缕风魄悄然离旗,化作无形气流,顺地脉之势潜行而出。他不令其首入海眼,而是附于东海表层洋流之中,随波逐流,缓缓靠近那处重物沉浮之地。风魄不主动探查,仅记录水压变化、海流频率与沉浮节律,避免惊动潜伏之敌。与此同时,他以驱地铎轻叩祭坛基座,引动地脉微震,分别感应焚火谷与西方荒漠两处节点的共振周期。三地数据,皆以最隐秘的方式开始汇聚。
风魄入海三日,传回第一段波动图谱:海眼深处重物每九息沉浮一次,沉时压水成涡,浮时激起暗涌,节奏稳定如呼吸。而焚火谷火云凝滞的周期,竟与之相差仅一线——每九息半,火势微缩一次,如被某种外力压制。西方荒漠沙暴则更为诡异,无风自起,每十息爆发一次,三次为一组,组间间隔三十息,规律中带着刻意。
玄冥子将三组数据默记于心,未动笔,未召星图。他在祭坛地面以指尖划痕,将节律逐一标出,青石上留下浅浅刻印。随后,他取出净水钵盂,命其再洒清气,但这一次,清气不散,而是被他以《地脉镇魂经》牵引,在空中凝成一道模拟地脉主干的光流。他将三地节律代入,以清气流转速度模拟地气运行,观察是否会产生共振叠加。
光流行至不周山根节点时,骤然颤动。
当三地节律在第七次循环交汇之际,光流出现短暂断层,仿佛地气在此刻被抽离一瞬。若此情发生于真实地脉,足以使锁链结构出现微隙——虽不足以自溃,却可被外力精准触发,形成“震点”。玄冥子指尖停在断层处,目光沉定。这并非自然波动,而是有人以三处节点为支点,构建了一套精密的共振体系,目的正是削弱不周山根的稳定性。
他收回清气,将万风啸天旗召回。风魄己近溃散,海眼罡气对其侵蚀严重,若再滞留半日,必被磨灭。他未再派遣第二缕风魄,而是将残存的一丝气丝缠入净水钵盂的清气之中。自此,每日洒布的清气不仅携带识痕,更裹挟着这一缕微弱风魄,随日常流转潜入西方。风魄不主动探查,仅在经过异常区域时被动感应,既降低暴露风险,又能持续获取动态信息。
驱地铎的震感亦不可久用。他将其收回袖中,转而在龟甲星图边缘刻下三枚微型符阵。每枚符阵皆以地脉清气为引,对应一处异常节点:东海符阵借潮汐波动自启,焚火谷符阵依地火频率自鸣,西方荒漠符阵随沙暴起落自振。不染尘Z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三阵不主动释放神识,仅在每日清气洒过时,自动记录一次异常波动,并将数据凝于符纹之内。七日后,他只需查看符阵纹路深浅,便可知三地侵蚀是否加剧。
情报网络初成,无声无息,不扰地脉,不惊敌觉。
玄冥子盘坐于守印基座旁,将净水钵盂置于膝前。钵中清气缓缓旋转,识痕与风魄带回的信息在其神识中交织。他不再急于解析全貌,而是以《九转玄冰诀》凝神,将三地节律与锁链震点关联推演。每一次推演,皆以最小神识波动进行,避免惊动地底那道灰丝背后的意志。
他发现,三地节律虽独立运行,却在每七日的子时三刻,出现一次短暂同步。那一刻,海眼重物沉至最底,火云缩至最暗,沙暴停歇一瞬,三地气息同时归于寂静。而就在那寂静的刹那,灰丝在星图残影中的脉动也会微弱一滞,仿佛与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完成了一次交接。
交接什么?
他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那不是罗睺残念单独所为。残念可侵蚀,可蛊惑,却难以操控如此庞大的地脉节律。背后必有另一股力量在协调,而那股力量,或许正借地脉为媒介,悄然拨动天道运转的间隙。
他抬手,指尖轻抚龟甲。星图虽损,但边缘符阵己开始记录数据。第一日,东海符阵纹路加深一线;焚火谷符阵微震两次;西方荒漠符阵未动。侵蚀仍在继续,且呈加速之势。
玄冥子将净水钵盂收回袖中,起身走向祭坛边缘。麒墨仍在沉眠,角上星纹与地脉共鸣,维持着基座的稳定。他未惊动麒墨,也未召见苍麟。此时揭露,只会引发动荡,而动荡之下,敌手将加速行动。
他需要更多情报。
他取出驱地铎,不再用于震感探测,而是将其置于净水钵盂下方。每当清气洒出,驱地铎便以极微弱的频率轻震,将识痕与符阵数据一同封入清气残流之中。这些残流不散于外,而是被他每日收回,存于玉如意裂痕附近。裂痕虽损,仍可作为临时封存之所,待日后修复星图时,再行提取。
三日后,东海符阵纹路再深一线,且出现细小分叉,似有外力干扰。玄冥子召出万风啸天旗,欲再遣风魄查探,却见旗面微颤,竟有反震之力自符阵传来。他立时收手,未再催动。
干扰来自内部。
他低头看向净水钵盂,清气正缓缓升腾。今日洒布之时,有一缕清气在经过偏殿石柱时,微微扭曲,随即恢复。他未动声色,但神识己悄然锁定那根石柱。柱身无异,但地脉纹路在此处略有偏移,形成一个极小的回旋气涡。清气入涡,滞留片刻,才继续前行。
滞留期间,那缕裹挟风魄的清气,被气涡悄然剥离了一丝。
玄冥子指尖微动,未召回清气,也未破坏气涡。他在柱底留下一道极淡的寒痕,以玄龟本源标记,随后继续命净水钵盂洒布清气。风魄仍在,气涡也在,剥离仍在发生。但他己知,那气涡非自然形成,而是有人以极精妙的手法,在地脉流转中设下一道“监听点”,专门截取异常波动。
敌在暗处,亦在监听。
他缓缓闭目,神识沉入龟甲。三枚符阵仍在运行,清气仍在流转,风魄仍在渗透。他未停,也未变。情报仍在收集,只是方式更加隐蔽。
净水钵盂再次升腾清气,玄冥子抬手,命其洒向圣庭。
清气离钵,一缕掠过偏殿石柱,进入气涡,被悄然剥离一丝。
剩余清气继续前行,裹挟风魄,潜入远方。
玄冥子站在祭坛边缘,袖中驱地铎微微发烫。
(http://www.220book.com/book/6V1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