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三章:生姜散胃寒

小说: 百草纪   作者:趣点拾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冬至的霜气裹着北风,在青石板路上卷出细碎的白,药铺檐角的铜铃冻得发哑,只偶尔在风歇时叮当地响一声。李衍正低头碾着当归,药杵与瓦盆碰撞的“笃笃”声里,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带着寒意的脚步声,紧接着,药铺的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股冷意裹着糯米粉的甜香涌了进来。

“李大夫,李大夫!”来人声音发颤,还没等李衍抬头,就见一个穿着灰布围裙的老妇人匆匆迈进门,双手死死捂着胃脘,身子止不住地哆嗦,连带着手里端着的空瓷碗都在轻轻晃。这是巷口卖汤圆的陈阿婆,往常这个时候,她的汤圆担子前早围满了人,今天却少见地空着,连围裙下摆都沾着些没擦干净的糯米粉,显然是从摊子上急匆匆赶来的。

李衍连忙放下药杵迎上去,伸手扶住陈阿婆的胳膊,只觉她的袖子冰凉,像是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似的。“阿婆您先坐下,慢慢说。”他把靠墙的竹椅拉过来,又顺手从柜台后取了个暖手炉递过去——那是他早上刚用炭烘热的,裹着厚厚的蓝布套。

陈阿婆接过暖手炉,赶紧把双手贴在上面,可眉头还是拧得紧紧的,牙齿时不时打个颤,说话都断断续续:“李大夫,我、我今早为了赶早市,天不亮就起来磨糯米粉,想着冬至天寒,大家爱吃口热汤圆,就多煮了两锅。谁知道忙到最后,我自己顾不上吃热的,就抓了碗凉透的汤圆填肚子……”她说到这儿,突然按住胃脘吸了口凉气,脸色又白了几分,“吃完没半个时辰,胃里就开始发凉,起初还以为是风吹的,后来越来越冷,像揣了块冰在里头,疼得我首冒冷汗,连烧汤圆的煤炉都点不起来——那炉子通了好几次风,火折子都吹灭了三根,我手一抖,连火钳都掉地上了。”

李衍蹲下身,指尖轻轻按在陈阿婆的胃脘处,只触到一片冰凉,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她腹部肌肉在微微痉挛。他又抬手摸了摸陈阿婆的额头,倒不算烫,只是脸色苍白,嘴唇也没了血色。“阿婆,您这是寒邪犯胃了。”他首起身,声音温和却笃定,“冬至本就阳气弱,您又吃了凉汤圆,寒气裹着食积堵在胃里,才会又凉又疼。”

“那可怎么办啊?”陈阿婆急得眼眶都红了,抓住李衍的袖口不放,“我那汤圆摊子还在巷口呢,锅里的汤都凉透了,要是今天摆不了摊,不仅赚不到钱,家里小孙子还等着我买糖糕呢……”她说着,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碎了的芝麻糖,“这是昨天给小孙子买的,他说要等我今天卖完汤圆,一起吃热汤圆配糖,我要是回不去……”

李衍看着那几块芝麻糖,心里也软了软。他拍了拍陈阿婆的手,安抚道:“阿婆您别慌,这病不重,用生姜就能治。生姜性辛温,能散寒暖胃,刚好能驱走您胃里的寒气。”说着,他转身走到药铺后院的小菜园——那里种着几畦生姜,绿油油的叶子上还挂着霜花。他蹲下身,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起一块带泥的生姜,那姜块胖乎乎的,裹着浅棕色的姜皮,凑近闻,能闻到一股清冽的辛香。

“您看,这生姜得带泥挖才新鲜,放久了辛气就散了。”李衍把生姜拿到水龙头下,用温水慢慢冲掉泥土,姜皮上的纹路渐渐清晰起来。他又取来菜刀,在案板上“笃笃”地切着姜片,薄厚均匀的姜片铺在白瓷盘里,辛香瞬间弥漫开来,连陈阿婆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说:“这味儿闻着,倒觉得胃里没那么凉了。”

李衍笑了笑,把姜片装进纸包,又从药柜里取了一小包红糖,一并递给陈阿婆:“阿婆,您回去后,取三钱生姜——就是这纸包里的一半,再加上一钱红糖,放进砂锅里,加两碗水,煮到水剩一碗的时候就关火。一定要趁热喝,喝完别出门吹风,用暖水袋捂在胃脘上,歇上半个时辰,傍晚就能缓过来。”

他怕陈阿婆记不住,又特意叮嘱:“煮的时候火别太大,慢火煮才能把生姜的辛气煮出来;红糖别放太多,免得太甜腻,反而伤胃。要是喝完觉得身上发暖,出点小汗,那就是寒气在散,是好事。”

陈阿婆仔细地把纸包揣进围裙口袋,又把暖手炉抱在怀里,连连点头:“记住了,记住了!李大夫您真是好人,我这就回去煮,煮完要是好了,明天一定给您端碗热汤圆来!”她起身时,脚步比来时稳了不少,走到门口还回头望了一眼,见李衍笑着点头,才裹紧衣服,迎着风往巷口走去。

李衍回到柜台后,继续碾着当归,只是鼻尖还萦绕着生姜的辛香。他想起陈阿婆围裙上的糯米粉,想起她手里的空瓷碗,又想起巷口那冒着热气的汤圆摊子——往常路过时,总能看见陈阿婆笑着给客人盛汤圆,汤里还会撒点桂花,甜香能飘出老远。

傍晚时分,风比中午小了些,檐角的铜铃又开始轻轻摇晃。李衍刚把晒好的金银花收进药柜,就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李大夫,我来啦!”

抬头一看,陈阿婆端着一个白瓷碗,脚步轻快地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再也不见早上的苍白和哆嗦。“您看,我按您说的煮了姜糖水,喝完捂了会儿,胃里立马就暖烘烘的,连汗都出了点!”她把瓷碗递到李衍面前,碗里是圆滚滚的汤圆,汤面上飘着两片生姜,还撒了点桂花,热气氤氲着,甜香扑鼻,“我赶紧把煤炉点上,煮了锅热汤圆,给您盛了一碗,您快尝尝!”

李衍接过碗,指尖触到碗壁的温度,心里也暖暖的。他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吹了吹,送进嘴里——糯米软糯,芝麻馅香甜,汤里带着生姜淡淡的辛味,喝下去,胃里瞬间涌起一股暖意,连带着身上的寒气都散了。“好吃,比往常更暖身子。”他笑着说。

陈阿婆听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那就好!我现在胃不疼了,明天就能正常摆摊了,小孙子也能吃到热汤圆配糖了。”她顿了顿,又说:“李大夫,您这生姜真是神了,我以前只知道生姜能当调料,炖肉、炒菜的时候放几片,没想到还能治病。”

李衍放下勺子,指了指柜台角落放着的生姜块——那是早上剩下的,还带着新鲜的泥土:“生姜本就是寻常东西,厨房里都有,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能散寒暖胃。其实百草皆有用,只要用对了,寻常的调味品,也能焐热被寒气侵透的胃。”

陈阿婆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是啊,以前总觉得治病得用贵重的药材,没想到一块生姜就管用。李大夫,今天真是谢谢您,要是没有您,我这冬至怕是要在疼里过了。”她说着,又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李衍:“这是给您的芝麻糖,我小孙子特意让我带来的,说谢谢您帮奶奶治病。”

李衍接过油纸包,拆开一看,里面是几块完整的芝麻糖,裹着亮晶晶的糖霜,甜香西溢。“替我谢谢小孙子。”他把芝麻糖放进柜台抽屉,又把空碗递给陈阿婆,“您快回去吧,天快黑了,小孙子该等急了。”

陈阿婆接过碗,应了声“哎”,又笑着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提着空碗离开。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李衍又望向柜台角落的生姜块,想起早上挖生姜时,菜叶上的霜花,想起煮姜糖水时弥漫的辛香,想起陈阿婆喝了姜糖水后舒展的眉头。

窗外的天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亮起了灯笼,远处传来几声叫卖汤圆的吆喝——那是陈阿婆的声音,清亮又有力,带着暖意,在冬至的夜里,格外让人安心。李衍拿起一块生姜,放在鼻尖闻了闻,辛香依旧,却仿佛比早上更暖了些。原来这寻常的调味品,不仅能驱散胃里的寒气,还能焐热人心,让这个寒冷的冬至,多了几分温情。

百草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草纪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