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正毒的午后,蝉鸣声裹着热浪往人骨子里钻,私塾的周先生几乎是踉跄着撞进“百草纪”药铺的。他一手死死按着额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另一只手攥着布巾在胸前胡乱扇风,粗布长衫的后背早被汗浸透,贴在脊梁上像块拧不干的湿抹布,连鬓角的发丝都黏在泛红的脸颊上。
“李大夫,快、快帮我看看!”他刚站稳就急着往前凑,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说一个字都要顿一下,还不住地眨眼睛——眼尾泛着细密的红血丝,眼球上蒙着层浑浊的水汽,连看柜台后的药柜都要眯起眼。“这几日学堂要赶制月考的课业,我贪黑批改到三更天,油灯的烟子熏得人头晕。今早一睁眼,只觉太阳穴突突跳着疼,像有小锤子在里面敲,眼前总蒙着层雾,方才在街角看布庄的幌子,竟把‘绸缎’看成了‘绸缎缎’,连板书上的‘仁’字都辨成了‘二’字!”
说着,他抬手想揉眼睛,指尖刚碰到眼睫就猛地缩回,倒吸一口凉气,眉头拧得更紧:“哎哟,这眼皮子也发紧,碰一下都疼,像是有细针在扎。”
李衍连忙引他到窗边的竹椅上坐下,顺手推开半扇木窗,让穿堂风透进来。他先屈起指节,用指腹轻轻按了按周先生的太阳穴,又指尖搭上周先生的脉,片刻后才道:“脉象浮数,是肝火上扰了头目,莫急,有对症的药。”
说罢,李衍转身往后院走,片刻后捧着个竹篮回来。篮子里铺着层的青布,新鲜的薄荷芽卧在上面,嫩绿的叶片边缘带着锯齿,叶面上还沾着亮晶晶的晨露——许是刚从后院的竹架上摘下来的,连茎秆都透着水灵。风一吹,清清凉凉的气息便漫了满室,带着点草木的鲜活劲儿。
周先生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鼻子轻轻嗅了嗅,原本紧锁的眉头松了些,眼睛也亮了亮:“这是……薄荷?作者“趣点拾荒”推荐阅读《百草纪》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闻着倒比喝凉茶还舒坦些。”
“正是它能解你的急。”李衍取来竹刀,在瓷盘里将薄荷剪成细碎的小段。叶片断裂处立刻渗出透明的汁液,沾在竹刀上,香气愈发浓郁,连空气里的燥热都仿佛淡了几分。他一边往粗瓷碗里舀薄荷,一边细细叮嘱:“取三钱薄荷,再添少量菊花——菊花能清肝明目,和薄荷配着更对症。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你先别急着喝,把脸凑过去,让热气慢慢熏一熏眼睛,熏到碗里的水汽散得差不多了再喝。喝完就在这竹椅上闭目歇半个时辰,别想着课业,让眼睛松快松快。”
周先生依言照做,双手捧着粗瓷碗,让热气裹着薄荷的清香缓缓拂过干涩的眼睛。起初还有些刺痛,片刻后便只剩清凉,他舒服地喟叹一声,原本紧绷的肩膀渐渐垮下来,连呼吸都平稳了不少。等喝完茶,他靠在竹椅上闭目养神,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脸上,竟少见地有了几分松弛。
半个时辰后,周先生缓缓睁眼,先眨了眨眼,又转头看向窗外——街上的行人、远处的柳树,都看得清清楚楚,再没有之前的模糊感。他站起身,走到药铺门口的阳光下,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笑着拱手:“好家伙!现在看对面点心铺的‘桂花糕’招牌都清楚得很,头也不胀了,连耳朵里的蝉鸣声都没那么吵了,李大夫这薄荷可真神!”
李衍笑着把剩下的薄荷用草纸包好,纸包上还系了根细麻绳,递到他手里:“这薄荷性凉,最能清肝火、散风热,对付你这熬夜熬出来的头目不适,再合适不过。你若是再赶工熬夜,就取两片新鲜叶子,洗干净了贴在太阳穴上,比你自己揉按还管用,也能提神。不过还是得劝你,尽量少熬夜,毕竟药石再灵,也不如规律作息养人。”
周先生接过纸包,指尖触到里面微凉的叶片,连带着心里因赶工而起的烦躁也散了不少。他又连连谢过李衍,才脚步轻快地出了药铺——风从街对面吹过来,带着药铺里飘出的薄荷清香,拂过脸颊时,竟比夏日里老槐树的树荫还让人觉得解乏。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