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五十七章:阿胶止崩漏

小说: 百草纪   作者:趣点拾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百草纪

冬雪初霁,檐角的冰棱还挂着残雪,折射出细碎的寒光。药铺刚卸下门板,门轴“吱呀”一声还没落定,就见布庄的吴娘子裹着件半旧的厚棉袍,踉跄着扑了进来,棉袍下摆沾着的雪沫子落地即化,在青石板地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李大夫!李大夫您快救救我……”她声音发颤,刚迈过门槛就腿一软,若非伸手死死攥住了柜台边缘,险些栽倒在地。李衍正在里间整理刚到的药材,听见动静急忙迎出来,见她这模样,连忙放下手里的药戥子,搬了张矮凳递过去:“吴娘子快坐,慢慢说,这是怎么了?”

吴娘子勉强坐稳,双手紧紧捂着小腹,指节都泛了白。她掀起棉袍领口擦了擦额头的虚汗,露出的脸色比檐下的冰棱还要苍白,连嘴唇都没半点血色。“我这月月事……来得太凶了。”她话没说完,喉间涌上一阵眩晕,连忙闭了闭眼,等那阵天旋地转过去,才从袖袋里掏出一块染血的帕子,帕子边缘己经浸透,颜色暗沉得发黑,“从昨日晨起就没停过,起初以为是寻常日子,谁知越流越多,坐着都能感觉到往下淌……”

她声音里带着哭腔,双手不自觉地绞着帕子:“今早起来头晕得厉害,站都站不稳,裁布的剪刀刚拿起来就掉在了地上,差点扎到手。我那布庄还有好几匹活儿等着交货呢,这要是撑不住,不仅要赔违约金,一家子的嚼用都没着落了……”说着,眼泪就顺着脸颊滚了下来,砸在柜台上,晕开一小点湿痕。

李衍连忙走过去,扶着她的胳膊安抚:“莫慌莫慌,先稳住神,我给你搭搭脉。”他在她对面坐下,指尖搭在她腕间的寸关尺上,眉头渐渐蹙了起来。指尖下的脉象细得像发丝,轻按几乎摸不着,重按之下也微弱得仿佛随时会断绝,分明是气血大亏的征兆。

他又抬手试了试她的额头,触手一片冰凉,再看她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更笃定了判断:“你这是长期熬夜赶工,饮食也没个准点,气血亏虚到了极致,才引发了崩漏。”他收回手,语气严肃了些,“再拖下去可不是小事,得赶紧用药。”

“那可怎么办啊李大夫?”吴娘子猛地抓住他的手,指尖冰凉刺骨,“我家那口子前几日去外地收棉线,还没回来,家里就我一个人撑着,我可不能倒下啊!”

“你别急,对症的药材我这儿正好有。”李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转身走到药柜前,拉开最下层的抽屉。抽屉里铺着一层油纸,整齐码放着几块黑润发亮的阿胶,每一块都约莫巴掌大小,表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边缘切割得整整齐齐。

他拿起一块阿胶,用指节轻轻敲了敲,“笃笃”的声响清脆利落。“这是东阿来的好阿胶,经九蒸九晒才成的,胶质厚,补血止血最是对症。”他将阿胶放在案上,取过一把小巧的铜刀,顺着阿胶的纹理细细切下三钱,铜刀划过胶质时,带着轻微的“嗤嗤”声,切下的阿胶片薄而匀,透着琥珀般的光泽。

吴娘子盯着案上的阿胶片,眼神里满是希冀,又带着几分忐忑:“李大夫,这药要怎么吃?我在家自己能弄吗?我现在这身子,怕是走不动远路了。”

“不难,我教你法子,在家就能做。”李衍将阿胶片装进绵纸包好,递到她手里,又细细叮嘱,“回去先拿少量黄酒泡半个时辰,等阿胶软了,就把碗搁锅里隔水蒸,小火慢慢烊化,千万别煮糊了。”

他顿了顿,想起吴娘子孤身在家,又补充道:“烊化后倒进热红枣粥里搅匀,早晚各一碗。红枣补气血,我这儿有现成的,你拿去用。”说着,他从旁边的竹篮里抓了一把的红枣,塞进她另一只手里,“这是后院晒的,肉厚核小。”

吴娘子连忙将绵纸包和红枣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救命的宝贝:“多谢李大夫!多谢李大夫!我回去就按您说的做。”她挣扎着想要起身,李衍连忙扶了她一把:“慢些,别急着走,我给你煮碗桂圆茶,先暖暖身子补点元气。”

他转身快步走到药炉边,添了些炭火,取来几颗桂圆剥壳,放进白瓷碗里,冲上滚烫的沸水,又加了一勺红糖搅匀,递到吴娘子手里:“趁热喝,喝完歇十分钟再走,路上慢着点。”

吴娘子捧着温热的瓷碗,眼泪又掉了下来:“李大夫您真是大好人……我这就回去,一定好好吃药,绝不偷懒。”她小口喝着桂圆茶,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原本冰凉的身子渐渐有了暖意,头晕的症状也轻了些。

临走前,李衍又拉过凳子让她再坐会儿,反复叮嘱:“这十日千万不能熬夜裁布,也别沾凉水,吃的要清淡滋补,鸡汤、小米粥都行,生冷油腻碰都别碰。要是出血量突然变多,或者头晕得站不住,立刻来寻我,不管多晚都行。”

“哎!我记着了!都记着了!”吴娘子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把阿胶和红枣揣进棉袍里层,贴着心口的位置,仿佛这样就能让药效更快发挥。她扶着墙慢慢走出门,脚步虽仍有些虚浮,但比起进来时己经稳了不少。

接下来的十日,药铺每日都能等到吴娘子托隔壁卖菜的张婶捎来的口信。第三日说出血量少了大半,第五日说能扶着桌子慢慢走动,第七日更是说能简单整理布料了。李衍每次都让张婶转告她:“别急着干活,等身子彻底好透再说。”

第十日清晨,药铺刚开门,就听见门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紧接着吴娘子掀帘走了进来。她依旧穿着那件厚棉袍,但脸色却红润了许多,眼底的青黑也褪去了,嘴角带着笑意,走路时脚步稳健,再也不见往日的狼狈。

“李大夫!您看我!”她走到柜台前,声音清亮了不少,掀开棉袍领口,露出里面干净的帕子,“血彻底止住了!这几日也不头晕了,昨天我试着裁了半匹布,一点事儿都没有!”

她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匹素色细布,递到李衍面前:“这是我特意给您裁的,您摸摸这料子,又软又滑,做件里衣正好。您救了我的命,我也没什么好报答的,这点心意您可千万别推辞。”

李衍接过细布,指尖抚过布料,确实柔软顺滑,针脚也锁得整整齐齐,看得出是用心做的。他望着案上剩下的阿胶块,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上面,黑润的胶质泛着温润的光。他想起药农送药来时说的,这阿胶要选纯黑驴皮,浸泡、刮毛、去脂,再加冰糖、黄酒、豆油,经九次蒸煮、九次晾晒,历时数月才成块,每一块都凝着功夫。

“你能好起来就好,这布我收下了。”李衍笑着把布叠好,“往后可得好好照顾自己,身子是根本,别再拼命赶工了。”

吴娘子笑得眼睛都弯了:“您放心,我再也不敢了!以后每天都熬粥补气血,早睡早起。对了,我家那口子昨天回来了,听说您救了我,非要拉着我来给您磕头,我拦着说先让您看看我的情况,回头再带他来谢您。”

正说着,吴娘子的丈夫扛着一捆新收的棉线走了进来,放下棉线就对着李衍作揖:“李大夫,大恩不言谢!要不是您,我家娘子可就危险了!”

李衍连忙扶起他:“举手之劳,不必客气。吴娘子身子刚好,往后多照看着些,让她少劳累。”

看着夫妻俩相携离去的背影,李衍拿起案上的阿胶块,又轻轻敲了敲,清脆的声响在药铺里回荡。他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药能医身,心能养人。”这凝结了时光与匠心的阿胶,补全的不仅是吴娘子耗损的气血,更是她对生活的底气与希望。窗外的阳光正好,雪后的天空湛蓝如洗,药铺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温暖而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草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