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跟含了冰碴似的,卷着枯黄的落叶往人衣领里钻。药铺的木门被撞得“吱呀”一声响,猎户老杨裹着件磨得发亮的兽皮袄,佝偻着身子挤了进来,带进满室的寒风与草屑。
他刚跨过门槛,膝盖就踉跄了一下,若非及时扶住门框,险些栽倒在地。兽皮袄上沾着不少苍耳子和干枯的草叶,下摆还破了个口子,露出里面打了好几层补丁的粗布裤,想来是昨日摔跤时刮坏的。老杨喘着粗气,胸口随着呼吸剧烈起伏,原本常年扛弓追猎练出的硬朗身板,此刻竟显得有些摇摇欲坠。
“李大夫……李大夫在吗?”他声音发颤,眼神涣散得很,扫过药铺里整齐排列的药柜时,目光都定不住焦点。手里那把伴随他十几年的牛角弓,此刻斜斜挎在肩上,弓弦松垮垮的,连平日里握得稳稳的弓梢都在微微晃动。
李衍刚把晒干的金银花收进瓷罐,听见声响立刻转过身,见老杨这副模样,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上去:“杨大哥,您这是怎么了?快坐快坐。”说着便扶着老杨的胳膊,将他引到靠墙的长凳上。
老杨坐下时动作极缓,像是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他抬手捶了捶发闷的胸口,喉结滚动了几下,才勉强攒足力气开口:“昨日……昨日进山追只野山羊,那畜生太贼,引着我往陡坡上跑。我脚底下一滑,整个人顺着碎石坡滚了好几丈,撞在老树根上才停下。”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后腰,眉头拧成个疙瘩:“当时只觉得腰眼疼,想着歇会儿就好,哪成想今儿一早起来,天旋地转的,坐都坐不稳,还一个劲儿冒冷汗。”话音未落,他忽然打了个寒颤,额头瞬间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脸色也变得煞白,嘴唇更是毫无血色。
李衍见状,立刻蹲下身,指尖搭上老杨的手腕。指下的脉象沉细无力,像根快要断了的丝线,若有若无。他又抬手试了试老杨的额头,触手冰凉,全是冷汗。“杨大哥,您摔着后是不是没好好歇息?还吃了东西吗?”
“哪有心思歇息啊。”老杨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焦虑,“眼瞅着就要入冬了,家里的肉干、兽皮都还没囤够,孩子们冬天的棉袄还等着用兽皮换呢。昨儿摔了后,硬撑着回了家,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今早连粥都喝不下两口,一坐起来就头晕得厉害,连弓箭都握不住了。”他说着,抬手想去抓放在腿边的弓箭,手指刚碰到弓身,就晃了晃,实在没力气拿起来。
李衍站起身,走到药柜前,手指在一排药斗上轻轻敲了敲,回头对老杨道:“杨大哥,您这是气虚欲脱了。摔那一跤伤了元气,再加上心里着急上火,没好好调理,气血就跟不上了。”他边说边拉开标着“山茱萸”的药斗,里面的紫红色果肉颗颗,带着淡淡的酸甜气。
老杨眨了眨眼,望着那些果肉:“这果子……我在山里见过,长在矮树上,红彤彤的一串,尝着酸甜口,没想到还能当药?”
“可不是嘛。”李衍取了个小秤,仔细称了五钱山茱萸,又从旁边的药斗里舀出三钱党参,“这山茱萸能补益肝肾、固涩虚脱,对付您这头晕心慌、出冷汗的症状正好。再配上党参补气,加颗红枣调和滋味,煮水喝几日,气血就能慢慢补回来。”他说着,从竹篮里捡了颗的红枣,连同药材一起放进草纸里包好。
老杨接过药包,指尖碰到温热的草纸,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可眉头还是皱着:“那……我这得喝多久才能好啊?山里的野物趁着霜降前都活跃,再耽误几日,怕是要错过最好的猎期了。”
李衍将药包递到老杨手里,拍了拍他的胳膊:“您别急,这药每日一剂,连喝七日。这几日可千万不能再进山追猎了,要是再摔着,或是气血耗得更厉害,那可不是几日能好的。家里的事先放放,身子养好了,才能多打些野物过冬啊。”
老杨听着有理,点了点头,慢慢站起身。这次起身时,头晕的症状似乎轻了些,他扶着长凳站了片刻,笑道:“听李大夫的,我这就回家煮药。等我好了,定给您送些新鲜的野味儿来。”
“您先养好身子再说。”李衍送他到门口,又叮嘱道,“煮药时先用清水泡半个时辰,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一刻钟就行,趁热喝效果最好。要是中间觉得头晕得厉害,就赶紧躺下歇着,别硬撑。”
老杨连连应着,裹紧兽皮袄,慢慢走进了寒风里。李衍站在门口望着他的背影,首到那抹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了药铺。他拿起案上的山茱萸,放在鼻尖闻了闻,那淡淡的酸甜气里藏着草木的清劲。
七日后的清晨,药铺刚开门,就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李衍抬头一看,只见老杨腰杆挺得笔首,肩上扛着一张完整的野鹿皮,手里还提着一只的野鹿,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跟上次来时判若两人。
“李大夫!您看我这身子,全好了!”老杨大步走进来,将野鹿放在地上,那野鹿还带着新鲜的体温,皮毛油亮。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声音洪亮:“这药真管用,喝到第三日,头晕就轻多了,也不出冷汗了。今儿一早进山,没费多大劲就打着了这只野鹿,走路、拉弓都利索得很!”
李衍笑着走上前,打量着老杨:“看您这气色,就知道好多了。脉象也该稳了。”
“可不是嘛!”老杨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纸包,打开来,里面正是几颗晒干的山茱萸,“我想着这果子好用,特意从山里摘了些晒着,往后要是再有些虚乏,就自己煮水喝。”他把纸包递到李衍面前,眼里满是感激,“多亏了您啊李大夫,不然我这冬天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这野鹿您收下,肉质嫩得很,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李衍连忙推辞:“药能见效就好,野鹿您留着,换些钱给孩子们做棉袄,或是自家炖着吃补气血。”
“那可不行!”老杨把野鹿往李衍身边推了推,“您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这野鹿您必须收下。要是您不收,我下次都不好意思来您这药铺了。”他说得恳切,眼神里满是真诚。
李衍见他坚持,便不再推辞:“那我就收下了。天冷了,您进山打猎可得注意安全,别再像上次那样冒失了。”
“放心吧李大夫!”老杨拍着胸脯保证,“这次我肯定小心,等过些日子,我再给您送些野兔肉来!”他又寒暄了几句,扛着野鹿皮,脚步轻快地走了。
李衍望着案上的山茱萸,又看了看地上的野鹿,忽然想起山间那些挂满枝头的山茱萸果。深秋时节,漫山的树木褪去绿装,唯有山茱萸的果子红得像火,在寒风里摇曳。原来这酸甜的小果子,不仅能在山间点缀秋色,还能补牢猎户摔损后虚脱的气血,成了寒冬将至时最实在的依靠。他轻轻将山茱萸收进药斗,心里想着,这草木的灵性,大抵就藏在这救人于危难的情谊里吧。
百草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草纪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VJ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