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空SQ827航班在平流层里稳得很,苏晚靠在舷窗边,看着底下像棉花糖似的云层,白得晃眼。机舱里的灯己经调暗了,大多数乘客都歪着头睡熟了,只有她醒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舷窗上划着圈,没个准头。
十二小时前,她还站在凌曜的办公室里,把新加坡项目的申请递了过去。他接文件的时候,手指顿了一下,快得几乎让人看不出来,可苏晚还是捕捉到了——那点细微的停顿,像根小针,轻轻扎了她一下。
“这个项目得去三周。”他的目光落在文件上,声音平得没波澜,听不出情绪。
“我知道。”苏晚扯出个专业的笑,尽量让语气听起来没别的意思,“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摸摸东南亚市场的底,对咱们下一步往国际上走,挺重要的。”
凌曜抬头看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好像能把她所有的伪装都看穿:“就只是因为这个?”
机舱忽然轻轻颠了一下,苏晚的思绪被拉了回来。空姐推着餐车走过来,轻声问她要不要喝点什么,她摇了摇头,又转头望向窗外——云层还是那么软,可她心里的结,却没那么容易解开。
她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答的:“这个项目需要懂跨文化沟通的人,我最合适。”
这话听着天衣无缝,可他俩都清楚,这不过是个拿得出手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她得离开他身边,去一个没有他影子、没有他影响力的地方,安安静静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飞机开始慢慢下降,新加坡的海岸线在晨光里渐渐显出来。这座满是绿植的城市,在朝阳下亮得发光,干净的街道、高耸的大楼,透着一股井井有条的劲儿,跟上海的烟火气完全不一样。
苏晚打开手机,刚连上网,第一条信息就跳了出来,是凌曜发的:“到了吗?”
就三个字,还是他一贯的风格,简短得像在发工作指令。她盯着屏幕犹豫了几秒,指尖在键盘上敲了两个字:“刚落地。”
他的回复来得飞快,几乎是秒回:“合作方安排了人接机,车牌号发你邮箱了。”
你看,就算隔着几千公里,他还是把她的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苏晚心里说不清是暖还是闷,像揣了团湿棉花,沉得慌。
来接机的是个戴眼镜的新加坡男人,自称陈经理,是合作方的高级经理。去酒店的路上,他热情得很,指着窗外的街景,一会儿说这个是新加坡最老的购物中心,一会儿说那个是网红打卡的教堂,苏晚嘴上应着,心思却早飘远了——她想起临行前的那个晚上,凌曜突然出现在她公寓楼下。
那天她刚收拾完行李,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他,手里还拎着个保温盒。路灯的光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新加坡又热又潮,容易上火。”他的声音在夜里显得特别低,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软,“家里厨师熬的冰糖雪梨,你带着路上喝,凉了记得热一下。”
那一刻,苏晚差点就把“我不去了”说出口。可理智还是拽了她一把——她不能就这么妥协,她得想清楚。最后也只说了句“谢谢”,接过保温盒,看着他转身离开。
酒店房间在滨海湾金沙的高层,推开落地门就是无边泳池,再往远看,就是湛蓝的海湾,海面上还飘着几艘小游艇。苏晚放下行李,没顾上欣赏风景,先把工作日程翻了出来——下午两点就要开第一轮谈判,她没工夫浪费时间。
谈判比预想中顺利。新加坡合作方一看就做过功课,对凌氏的技术实力特别感兴趣,问的问题都很专业。苏晚一边精准地翻译,一边留意着双方的表情,偶尔还能插几句话,把文化差异造成的小误会解开,不知不觉就成了沟通的桥梁。
“苏小姐,您这专业能力是真厉害。”散会后,陈经理特意走过来跟她握手,语气里满是佩服,“我听凌总提起过,您不只是翻译,还是凌氏的战略顾问?”
苏晚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有点涩——这个头衔,是凌曜为了消除他们之间的身份差距,特意跟董事会申请设立的。他总把什么都安排好,可她却怕这份“安排”,会让她慢慢失去自己。
晚上,苏晚一个人逛到了克拉码头。霓虹灯把河面照得五颜六色,两岸全是吃饭喝酒的人,热闹得很。这里的风都是热的,带着点东南亚特有的香料味,跟上海夜晚的凉风完全不一样。她沿着河边慢慢走,看着来往的人群,心里却空落落的。
手机突然响了,是凌曜的视频通话请求。苏晚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还是接了起来——她没法假装没看见。
屏幕那头的他坐在办公室里,背景是熟悉的上海夜景,灯火璀璨。他看起来有点累,领带松松地挂在脖子上,眼底还有淡淡的青影。
“谈判顺不顺利?”他问,声音有点哑,像是刚开了很久的会。
“挺顺利的。他们对咱们的技术方案很满意,明天就谈具体怎么落地。”苏晚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
他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了好一会儿,像是想透过屏幕看清她的表情:“你看起来……挺适应那儿的。”
“新加坡挺美的。”她轻声说,没敢看他的眼睛,转头看向窗外的霓虹灯。
电话里静了下来,没了声音。他们都感觉到了,这是这么多次视频通话里,第一次除了工作,找不到别的话可说。那种尴尬的沉默,像层薄纱,裹得人难受。
“我得去准备明天的会议资料了。”苏晚先开了口,找了个借口结束通话。
凌曜的眼里闪过一丝失落,快得像流星,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好,有事随时联系。”
挂了电话,苏晚还站在河边,夜风把她的头发吹得乱飘。她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在想他——想他工作时专注的侧脸,想他笨手笨脚递保温盒的样子,甚至想他那种不容置疑的霸道。
这个发现让她慌了神。她本来是来躲着他、想清楚的,怎么反倒更想他了?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把自己埋进了工作里。白天是一场接一场的会议,从技术细节谈到市场推广,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回到酒店,还要整理当天的谈判记录,修改第二天要用的方案,经常忙到后半夜。她想靠忙碌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压下去,可越忙,心里的想念就越清晰。
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躺在床上,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画面就会冒出来:凌曜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揉着眉心的脆弱;他在股东大会上,意气风发宣布凌氏翻盘时的自信;他在露台上,突然吻上来时的紧张……每个画面都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过一遍,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第二周,合作进入了关键阶段。那天谈技术转让条款的时候,苏晚突然发现,合作方在某个条款里埋了个陷阱——要是不仔细看,很容易就忽略了,到时候凌氏得亏不少钱。她当时没声张,散会后连夜查资料、找案例,熬了个通宵,准备了一套应对方案。第二天谈判时,她一条一条把问题摆出来,据理力争,最后总算把条款改了过来,为凌氏争取到了最有利的条件。
晚上,她刚把修改后的条款发给凌氏的法务部,就收到了凌曜的信息:“陈经理跟我夸你了,说你今天在谈判桌上特别厉害。做得好。”
苏晚看着那条信息,突然鼻子一酸——就算离得这么远,她还是在为他、为凌氏拼命。这份工作,早就不只是一份工作了,它成了她和他之间最结实的连接,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也断不了。
第三周,项目快结束了。苏晚抽了个空,去了圣淘沙的海边。夕阳正慢慢往海里沉,金色的光洒在海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金子,美得让人说不出话。她站在沙滩上,看着海浪一波一波冲上来,又退下去,心里突然特别平静。
她拿出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发给了凌曜。发完之后才反应过来,赶紧想撤回,可己经来不及了。
没想到他的回复来得很快:“很美。但没那晚的外滩好看。”
就这么一句话,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苏晚心里锁了很久的门。她终于明白,不管她走多远,飞多高,她的心早就留在了上海,留在了那个站在黄浦江畔的男人身边。她之前所有的犹豫和害怕,不过是因为太在乎,怕失去,怕受伤。
回国前一天,苏晚去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在一个展示马来文化的展区,她看到一句马来谚语的英文翻译:“The farther you go, the clearer you see what you left behind.”——走得越远,越清楚自己丢下了什么。
她站在那句话面前,突然笑了,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原来她费尽心思想要逃离的,其实是她最想抓住的。
飞机快要降落在浦东机场时,苏晚看着窗外熟悉的城市轮廓——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还有那条蜿蜒的黄浦江,心里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过。三周的离开,没有让她忘记凌曜,反而让她更确定了自己的感情。
她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敲了三个字,发给凌曜:“明天见。”
这一次,不是为了工作,是为了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凌少的心尖译(http://www.220book.com/book/6Z3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