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7章 资治通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申时,宋谦回到永昌宫。

方敏正抱着承宇在院中玩“认字”游戏,孩子手里攥着块写有“人”字的木牌,奶声奶气地念:

“人!人!”

“陛下今日在太学?”

方敏笑着起身:

“臣妾听说,有个猎户背书来考太学,陛下还夸他‘心比金贵’。”

“嗯。”

宋谦接过承宇,孩子伸手去抓他的玉扳指:

“朕还去了书局,看了《资治通鉴》的刻板;去了考棚,听了考生们的诗赋。”

他望着院中的桂树,桂子落了一地:

“方敏,你说这世道,像不像这棵桂树?”

方敏想了想:

“桂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陛下推行的这些新政,不也是在‘发芽’‘开花’吗?”

“对。”

宋谦捏了捏承宇的小脸:

“三年前,百姓要的是‘活命’;如今,百姓要的是‘活得明白’。

太学是根,诗赋是叶,典籍是果。

《永昌本草》能治病,《资治通鉴》能明志,诗赋能养心——

这些,都是要让百姓明白,他们不仅是大宋的子民,更是自己的主人。”

晚间,宋谦在御书房批奏折。

梁成甫捧着份急报进来:

“陛下,广州府来报,瑶民的首领盘阿公带着二十个瑶家娃,要来汴京太学读书。”

“哦?”

宋谦放下笔:

“可曾说学什么?”

“说要跟李学士学《春秋》,跟苏侍郎学诗赋。”

梁成甫笑了:

“盘阿公还说,瑶家的娃要识字,要读《盘王歌》,也要读《资治通鉴》。”

宋谦望着窗外的月亮,轻声道:

“传朕旨意,太学给瑶家娃留十个名额。

让他们住‘蒙学馆’,和中原的娃一起读书。”

梁成甫应了,又道:

“方才户部送来账目,作者“爱看书的雪妹”推荐阅读《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今年太学的经费用了十万两,可百姓自愿捐的就有三万两——

有卖丝绸的商人,有种地的农户,还有位卖糖葫芦的老汉,捐了十串糖葫芦钱。”

“百姓的心意,比银子更重。”

宋谦起身,走到案前,拿起那方“替天剑”。

剑身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在烛火下泛着暖光:

“这剑,不是用来斩尽旧党的,是用来护着这些读书人的。”

深夜,宋谦站在永昌宫的飞檐下,望着天上的星星。

承宇己经睡熟,小脸上还沾着桂花瓣。方敏靠在他身边,轻声道:

“陛下,您瞧那星星。”

“嗯。”

“从前总觉得,星星是天上的,离咱们很远。

可如今看来,星星就在咱们头顶,就像太学的灯火。

就像瑶寨的学堂,就像每间蒙学馆的朗朗书声。”

宋谦笑了:

“对。星星再小,聚起来也是银河。

读书人再多,聚起来也是大宋的底气。”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宋谦望着远处的灯火,轻声道:

“阿敏,等开春,咱们去太学看看。

看看瑶家娃读《盘王歌》,看看猎户出身的林三写策论。

看看那些曾经不识字的娃,如今能背《论语》,能算田赋。”

方敏点头:

“好。到时候,我要给承宇做个小书包,让他也跟着去。”

夜风卷着桂香,吹过宫墙。

宋谦望着天上的启明星,想起三年前在陈留县破庙。

那个攥着他手问“读书有用吗”的小士兵。

如今,那个小士兵大概己经入了太学,正和其他学子一起。

在晨读声里,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知道,这世道或许永远有不公,有穷苦,有战乱;

但只要有读书声,有典籍传承,有文化的根脉。

这盛世,便会在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声里,越走越稳,越走越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