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七月,晚风裹着荷香掠过城墙。
宋谦倚着雉堞,望着脚下蜿蜒的汴河,河面上灯船往来,笙歌隐约。
方敏依偎在他肩头,发间的珍珠簪子在暮色里闪着温润的光——
这是他昨日下朝时,特意让玉工新打的,说“要配我夫人的容色”。
“陛下,你看。”
方敏指尖轻点,指向城南的市集。
那里灯火通明,卖糖画的老人正用铜勺舀着琥珀色的糖浆,在石板上画出振翅的凤凰;
卖蜜饯的阿婆掀开木盖,蜜渍的杏子泛着蜜光。
孩子们挤在摊前,踮着脚喊“阿婆多给点”;
最热闹的是布庄,伙计举着新到的蜀锦。
喊着“上等云锦,三贯一匹”,几个妇人围在柜台前,捏着布料比来比去。
宋谦望着这烟火气,喉间泛起暖意。
三年前他初登基时,汴京的夜市还冷清得很,如今连巷口的卖馄饨担子都支到了三更。
他转头看向方敏,见她正盯着一个卖风筝的小摊——
那风筝画着“鲤鱼跃龙门”,线轴在孩子手里转得呼呼响。
“记得你说过,要让百姓过上‘有盼头’的日子。”
宋谦轻声道:
“从前百姓盼的是‘不饿肚子’,如今盼的是‘日子有滋味’。”
方敏收回目光,望着他眼角的细纹:
“陛下,你瞧那卖风筝的孩子。”
她指了指远处:
“那孩子穿的是粗布短打,可手里攥着新买的糖画,脸上的笑比糖还甜。
我昨日去女学,见女娃们学绣花,先生说‘要绣得比宫里的还巧’——
她们眼里有光,这才是真的盛世。”
宋谦想起昨日去太学巡查,见学子们在辩论“如何让百姓更富足”。
有个叫王十朋的学子说:
“盛世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
是田间的农夫、作坊的匠人、街头的商贩,是每一个好好活着的人。”
他当时拍了拍王十朋的肩,说“你说得对”。
“对了,方才在城门口,朕遇见个从陈州来的老汉。”
宋谦续道:
“他挑着两筐新摘的莲蓬,说要给京城的孙儿尝鲜;
朕问他‘陈州的年景如何’,他说‘今年雨水足,莲藕长得肥,一亩地能收三百斤;
官府还发了新修的水车,浇地省了大力气’。”
方敏抿嘴笑了:
“陈州的莲藕,我前儿个在御膳房尝过,粉糯得很;
李十一说,是户部拨了钱,让陈州修了二十座水车坊。”
“是啊。”
宋谦望着城外的农田,暮色里泛着青黄相间的波浪:
“朕登基时,陈州的百姓还啃着麸饼;
如今他们能吃上莲蓬,能给孩子买糖画,能送孙儿去学堂——
这比朕在御书房批一百道奏折,都让人高兴。”
两人正说着,忽听身后传来清脆的笑声。
回头望去,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个糖人跑过来:
“皇帝公公!皇帝婆婆!”
方敏蹲下身,接过糖人——
是个捏成“麒麟送子”的糖人,糖丝在夕阳下闪着金光。
“小囡囡,这糖人谁给你买的?”
“我阿爹!”
小丫头仰着脸,眼睛亮晶晶的:
“阿爹说,如今日子好了,要给囡囡买最漂亮的糖人;
他还说,等囡囡长大,要送我去太学读书,像男娃一样考状元!”
宋谦摸了摸小丫头的头:“好啊,朕等着那一天。”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