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秋夜裹着桂香,甜得发腻。
赵芸坐在自己房里,烛火在铜烛台上跳着,把案头的旧物照得忽明忽暗——
那是父亲赵挺之留下的半块玉佩,还有半本带血的笔记。
她指尖抚过玉佩上的“忠”字纹路,喉间泛起苦涩。
三个月前,她跪在延福宫的青石板上,看着父亲的尸体被抬出去时,他就攥着这半块玉佩。
当时她哭着问:
“爹,您是不是有话没说完?”
他只是摇头,目光却死死盯着殿外——那里站着宋谦,腰间悬着“替天剑”。
“小姐,”
丫鬟春桃端着热粥进来:
“您又熬通宵了。”
赵芸应了一声,将笔记塞进枕头底下。
这三个月,她翻遍了父亲生前的书信、账册,甚至潜入过六贼的旧宅。
昨日在户部档案库,她终于找到了那份密折——
父亲与宋昭的往来信件,还有蔡京亲笔批注的“通辽”罪状。
“原来如此。”
她喃喃自语:“爹不是通辽,是替宋大人顶罪。”
更鼓敲过三更,赵芸披上斗篷,悄悄出了门。
她沿着回廊往宋谦的院子走,脚下的青石板被月光浸得发白。
路过御花园时,听见假山后传来压抑的咳嗽声——是宋谦。
他最近总说自己“心口闷”,太医说是“忧思过度”。
可赵芸知道,他是为父亲的死,为这满朝的贪腐,为自己肩上的担子。
“宋大哥。”
她轻轻唤了一声。
宋谦猛地回头,见是她,眼底闪过惊讶:
“芸儿,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
赵芸走到他面前,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替天行道我坐上了皇位 将怀里的笔记递过去:
“我找到了爹的信。”
宋谦接过笔记,指尖颤抖着翻开。
烛火映着他泛红的眼眶,他看见赵挺之的字迹——
“宋大人,若我死,务必替我照顾芸儿。她性子烈,怕是要闹的。”
“你爹……”
宋谦的声音发颤:
“他早知道会是这样。”
“他不知道。”
赵芸摇头:
“他只知道,蔡京要杀你,他要替你挡刀。
可他不知道,六贼连他最后的退路都堵死了。”
她从怀里掏出半块玉佩:
“这是爹留下的,另一半在你腰间——当年你们交换的,对不对?”
宋谦浑身一震。
他摸向腰间,果然触到半块玉佩,与赵芸手中的严丝合缝。
那是二十年前,他在汴河边救了个落水的孩童,孩子的母亲——
赵挺之的夫人,将这对玉佩塞给他:
“若有一日,我家阿挺有难,你便拿这玉佩去寻他。”
“爹说,这玉佩是信物。”
赵芸望着宋谦:
“他说,你是个‘能救天下的人’。”
宋谦喉结动了动:“
我……我没救得了他。”
“你救了天下。”
赵芸突然笑了,眼里有泪:
“你杀了六贼,开了仓放粮,改了苛政。爹若泉下有知,定会夸你。”
她上前一步,抓住宋谦的手:
“可我爹的仇,还没报完。”
宋谦低头看着她的手,掌心还留着练剑的茧。
他想起第一次见赵芸时,她举着剑追着贪官跑,裙角沾着泥,眼睛亮得像星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Z4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