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的手指还停在配电房锈蚀的门把上,冷铁的触感顺着指尖爬进骨髓。她刚从通风口的对峙中抽身,陆川最后那句“你母亲没死”像一根钉子楔进脑仁。医院的方向传来警笛撕裂夜空,不是朝民安桥去的那几辆——是冲着第三医院来的。
她翻出手机,信号格空了。但就在三分钟前,她明明收到一条来自院内安保系统的推送:急诊楼B区监控异常,画面定格在十七秒前,一个穿灰卫衣的身影正推开心理干预科的门。
沈知意拔腿就跑。
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在巷口炸开,陈默的车斜刹在她面前。车窗降下,他左腿抵着踏板,额角有血渗出来。“他们调包了巡逻路线,”他说,“现在医院只剩值班护士和两个护工。”
“张建军女儿呢?”
“转到ICU了,但监护仪数据不对劲,心率波动不符合清醒状态。”陈默递出一把电子钥匙,“这是你办公室门禁的备用码,系统显示有人用你的权限调取过‘微光计划’全部匿名记录。”
沈知意接过钥匙,金属边缘割得掌心发疼。她没问是谁干的。答案早就浮在那些被篡改的日志里。
医院大厅空得瘆人。自动门开合两次,带进一股潮湿的风。她穿过候诊区,白炽灯管嗡鸣着闪烁,照见墙上“情绪可测,生命无价”的标语一角正在剥落。电梯按钮按下时发出延迟的“滴”声,楼层显示屏跳动两下才亮起数字。
七楼,心理干预科走廊。
她的办公室门虚掩着。推开门,桌面上摊开着一本熟悉的硬皮本——她的情绪记录本。第一页写着昨夜回廊获得的纸条内容:“别信出生证明上的名字”。字迹是她的,可她记得自己写完后立刻撕下收进了手包。
现在它回来了,还多了一行蓝墨水批注:“你母亲也写过同样的句子。”
沈知意猛地拉开抽屉,镇定剂小瓶不在原位。她旋开笔帽,宝蓝色钢笔的笔尖沾着微量白色粉末。她将笔尖刮在掌心一抹,凑近灯光——那是抗焦虑药的结晶形态,和陆川保温杯里的药一致。
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但节奏熟悉。每走七步就停顿半拍,像在数地砖的缝隙。
她迅速拧紧钢笔,塞进袖口,转身走向档案柜。柜门锁着,但电子锁面板闪着绿灯——刚刚被人用权限开启过。她输入个人密码,二级验证提示需要指纹。她犹豫一瞬,按下了右手拇指。
柜门弹开。
最上层摆着一个未标记的U盘,黑色外壳,侧面刻着“0924”。和陆川地下室那个一模一样。
她插进电脑,文件夹自动打开,视频开始播放。画面是三年前的医院走廊,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背影匆匆走过,手里攥着一份病历。日期戳显示:2021年9月24日18:47。
正是她母亲“自杀”当天。
镜头切换,监控视角转向药房后门。女人把一个棕色药瓶塞进垃圾桶,随即被一只手从暗处接住。那人戴着口罩,只露出右眼下方一道旧疤。
沈知意屏住呼吸。
视频末尾跳出一行字:“你一首以为她在等死亡,其实她在等你发现真相。”
电脑屏幕突然黑屏。同一秒,天花板的日光灯全部熄灭。应急灯亮起红光,映得墙面像浸在血里。
她抓起U盘拔出,后退两步撞上书架。一本掉落的《临床心理学手册》翻开在某页,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纸。上面是她母亲的字迹:“若川川看见这页,请告诉他,妈妈从未怪过他那一刀。”
沈知意的手抖了一下。
门被完全推开。灰卫衣男人站在门口,左手拎着保温杯,右手握着一部老式录音机。他没说话,只是按下播放键。
童谣响起,却是倒放的音轨,旋律扭曲成一种低频震颤。沈知意感到耳膜刺痛,太阳穴突突跳动。她忽然明白——这不是录音,是信号源。整个楼层的电路都在共振。
她扑向电源总闸。
手指离开关还有十厘米时,头顶的灯具接连爆裂。最后一盏灯炸开的瞬间,她看见墙上的投影幕布亮了起来:实时画面是ICU病房,张建军的女儿躺在病床上,呼吸平稳,但床头监护仪显示的心电图,竟与三年前母亲“自杀”当晚的记录完全一致。
同一频率,同一波形。
陆川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在等一个人叫醒她。不是医生,不是父亲——是你。”
沈知意转身,钢笔从袖口滑落,笔尖扎进掌心。血珠顺着笔杆流下,在地板上滴成一小片暗红。
“为什么选现在?”她问。
“因为今晚,”陆川举起保温杯,杯盖旋开,药粉洒在地毯上,“你的情绪回廊会收到第一张不是来自陌生人的纸条。”
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是你母亲写的。”
救赎的微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救赎的微光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2N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