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一中的校园里,气氛己经有了几分异样。
从早读到晚自习,走廊里、食堂里、操场边,关于“市联考”的讨论铺天盖地。有人说这是县里近十年来争夺重点指标最关键的一战,有人说今年可能会爆冷,也有人说——林羽辰,就是那个改变格局的人。
林羽辰却依旧如常。课堂上认真听课,课间安静记笔记,晚自习偶尔和沈若溪低声讨论几句。那种淡定,就像外界的喧嚣从未触及他半分。
这天晚饭后,沈若溪在食堂门口等他。秋风带着桂花香,吹乱了她的刘海。
“你最近很沉得住气啊。”她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打量。
林羽辰挑眉:“不沉得住气能怎样?市联考又不是一场热闹,是要真刀真枪见功夫的。”
沈若溪抿嘴笑了笑:“你这话,倒是有点意思。其他学校己经放话了,说要让我们县中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学习。”
“哦?这么嚣张?”林羽辰笑意淡淡,目光却锋利了几分,“那他们怕是打错算盘了。”
两人边走边聊。操场灯火通明,跑道上还有人跑圈,晚自习前的校园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息。
沈若溪突然侧头:“你那篇论文,我看了。”
“嗯?”
“挺厉害的。以前你藏得太深了。”
林羽辰笑笑,没有多解释。他从不打算解释。真正的实力,是用来证明的,不是用来辩解的。
夜自习时,班里气氛紧绷。班主任特意让他和沈若溪坐在第一排,方便“随时指导”。课间,同班同学凑过来,有人开玩笑:“林羽辰,到时候联考你要是真拿个第一回来,我请你吃烧烤。”
“先把话放着,到时候别反悔就行。”林羽辰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引来一阵笑声。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笑声里有调侃,也有期待。以前没人觉得他能扛起这种场面,如今,不得不承认他己经成了这场联考的门面。
夜深,宿舍渐渐安静。室友们翻身、呼噜声此起彼伏,他却还坐在书桌前。窗外月光淡淡,映在课本上。
那本《数理化综合提升·精进篇》,早就被他吃透了。现在,他更多是在整理脉络,把知识点串成网络,牢牢扎根在脑中。
突然,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是沈若溪发来的消息:
“还没睡?”
“准备睡了。”林羽辰回。
“我总觉得你最近晚上睡得少。”
“少点也没关系,够用就行。”
对面没再回消息。林羽辰合上手机,靠在椅背上,深吸一口气。脑海深处,那片空间第三层裂缝更明显了,仿佛随时会彻底打开。但他没打算依赖那股力量——至少,不是现在。
第二天一早,学校里来了几位陌生人,是市教育局派来的“考察组”,顺带送来联考的准考证。那一刻,全班才真正意识到,这次联考不是走过场,而是实打实的一战。
“林羽辰、沈若溪,你们的放这儿了。”班主任语气郑重,“这次考好了,学校能拿到两个重点名额。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放学后,几名高二学长凑过来:“听说市重点那边有人放狠话,说你就是县里吹出来的,去了得被打回原形。”
“他们说他们的第一,比我们这儿第一值钱十倍。”另一个补了一句。
林羽辰听完,只是笑了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通货膨胀。”
这一句话,学长们愣了半秒,然后哈哈大笑:“好,够硬气!这次我们全靠你们俩了。”
晚上,沈若溪约他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夜风微凉,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真打算一鸣惊人?”她轻声问。
“那不然呢?我都坐这位置了,总不能让他们以为我们县城是吃素的。”
“你这个人啊,”沈若溪轻叹,“有时候真不像高三学生,说话一点都不怯场。”
林羽辰没有接话,只是伸了个懒腰:“走吧,明天还得上课。”
联考前的这几天,他没有像别人那样“临时抱佛脚”,反而更加规律。每天固定时间学习、固定时间锻炼,甚至晚上还抽空打了两次篮球。
别人眼里,这是“过分自信”,可只有他知道,那些夜深人静时的思考、复盘、巩固,己经让他的知识体系远远超越了普通高三生。
周五下午,班主任终于发话:“周末你们就出发。学校派车,住市重点附属招待所,两天考试,两天回来。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林羽辰语气平平。
其实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不是轻敌,而是——一切尽在掌握。
夜里,他坐在宿舍窗边,看着远处县城稀疏的灯火。沈若溪那边又发来一条消息:
“紧张吗?”
“不紧张,倒是有点期待。”
“期待什么?”
“期待他们看到榜单时的表情。”
沈若溪发了个笑哭表情:“你这人……有时候真坏。”
林羽辰合上手机,嘴角也勾起一点弧度。
这一战,不只是为了一个第一名。更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县城,也能出龙。
(http://www.220book.com/book/73U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