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梅香与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鬼子亲王,开局给总部送大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太原,小洋楼。

道康将那份《山西日报》扔进壁炉,看着那首“红梅诗”在火焰中蜷曲、焦黑,最后化为一缕飞灰。

鱼饵己经撒下,现在,该是回应的时候了。

“悠真。”

“殿下。”悠真快步走入,姿态恭敬。

“备车。”道康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歌德诗集,随手翻了翻,“去城西的‘文德斋’,听说他们新到了一批上好的湖笔狼毫,我去看看。”

悠真微微一愣。殿下昨日才临摹了《兰亭集序》,今天又要买笔?但他没有多问,只是低头应是:“哈伊。”

看着悠真离去的背影,道康走到窗边。他知道,从山本特工队覆灭的那一刻起,桐谷健二那双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就从未离开过这栋小洋楼。去文人雅士聚集的笔墨店,最符合他这位“闲散亲王”的人设,也最不会引起怀疑。

他要去的,不是笔墨店。他要去看的,是那株在风雪中,悄然探出墙头的红梅。

……

老槐树胡同,包子铺。

老板老王正把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上桌,一个穿着短褂的伙计跑了进来,低声道:“老板,‘文德斋’那边传来消息,那位爷出门了,正朝他们那去。”

老王擦着手,头也没抬:“知道了。今天的猪肉馅,肥了点,腻得慌。”

伙计会意,转身出去,对街角一个正在晒太阳的黄包车夫,比划了一个“擦汗”的手势。

黑色的轿车平稳地行驶在太原的街道上。道康闭目养神,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计算着节拍。

“吱——”

一声刺耳的刹车声,轿车猛地停了下来。

“殿下,前面……前面有个孩子的风筝断了线,挂在了电线上。”悠真回头,语气里带着歉意。

道康睁开眼,只见不远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仰着头,对着电线杆上那只摇摇欲坠的纸鸢,急得快要哭出来。几个路人围在那里,指指点点。

道康没有说话,只是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悠真大惊,连忙跟上:“殿下,危险!”

“无妨。”道康的语气很平淡,“在柏林时,我也很喜欢放风筝。”

他走到那孩子面前,蹲下身,用一口流利的太原话温和地问:“小朋友,别急,叔叔帮你拿下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一个穿着笔挺日军军服的贵人,竟会为了一个中国孩子的风筝而停车。不远处一辆黑色轿车里,负责监视的特高课便衣,也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记录这“意外”的一幕。

道康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他脱下白手套,递给悠真,然后走到电线杆下,抬头看了看。他没有自己去爬,而是对旁边一个看热闹的黄包车夫招了招手。

那个黄包车夫,正是刚才在街角晒太阳的人。他愣了一下,连忙跑了过来。

“长官,您吩咐。”

“你,上去,把风筝拿下来。”道康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崭新的法币,塞进车夫手里,“这是你的酬劳。”

车夫看着手里的钱,足够他拉半个月的车了,脸上顿时堆满了笑。他三下五除二,猴子一样爬上电线杆,取下了风筝。

孩子拿到失而复得的风筝,破涕为笑,对着道康鞠了一躬:“谢谢叔叔!”

道康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他转身准备上车,脚下却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身体一个趔趄。

“殿下!”悠真一个箭步冲上来扶住他。

“没事。”道康站稳身体,低头看去,脚边滚落着几颗黑乎乎的炒栗子。不远处,一个卖炒栗子的小贩正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被打翻的摊子,一脸惊恐。

道康没有发怒,反而从悠真手里拿过自己的钱包,抽出一张钱,递给那个吓傻了的小贩。

“是我不小心,这些,算是我赔你的。”

那个小贩,正是包子铺老板老王。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惶恐”与“感激”,双手颤抖地接过钱。就在两人指尖接触的一刹那,一枚冰凉坚硬的小东西,顺着钱币,滑入了他的掌心。

老王的手猛地一缩,迅速将钱和那个东西攥紧,连连鞠躬:“谢谢长官!谢谢长官!”

道康不再看他,转身回到车上,关上了车门。

“开车。”

轿车重新启动,汇入车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街头偶遇。监视的特高课便衣在报告上写道:目标于途中下车,为一孩童取风筝,并赔偿一小贩损失,无异常接触。

……

包子铺后厨,油灯如豆。

老王将那枚从掌心汗水里浸透出来的东西,放在了桌上。

那是一枚小小的发簪,梅花形状的簪头,用银丝掐出花蕊,做工精致。

苏砚秋拿起发簪,放在灯下仔细端详。这不像是接头的信物,更像是一件女人的首饰。

“就这个?”她问。

“就这个。”老王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什么都没说。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意外。”

苏砚秋捏着发簪,陷入了沉思。

风筝,孩子,炒栗子,发簪……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信息?

她将发簪翻转过来,目光落在梅花簪头的背面。那里,用极细的刻刀,刻着两个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

“云,龙。”

苏砚秋的呼吸,瞬间停滞。

云龙。李云龙。

他不是在传递信息,他是在回答一个问题。

“故园风雪紧,红梅次第开。游子归来否?家人待春来。”

他用李云龙的名字,回答了这首诗。

他告诉她们,他不是归来的游子,他是那阵能催开红梅的,来自云龙山头的风。

苏砚秋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又迅速化为一股滚烫的热流,涌向西肢百骸。

她明白了。

他不需要她们的接触,更不需要她们的帮助。

他要的,不是一双眼睛,而是一把刀。一把能在他需要的时候,从外部,精准地刺向敌人要害的刀。

他不是来“归队”的。

他是来,指挥战斗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成鬼子亲王,开局给总部送大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鬼子亲王,开局给总部送大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