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肢体接触的微妙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离公社检查只剩五天,队部院子里的排练气氛又紧了几分。煤油灯加了新油,火苗窜得比往常高,把“排练台”上的蓝布照得发亮,连队员们脸上的紧张都看得清清楚楚。王桂兰正对着镜子练“端茶”的手势,手指捏得发白;孙强和刘兵在角落里对词,时不时因为“胡传魁的蛮横劲儿不够”拌嘴;周明则蹲在地上,反复调试笛子的笛膜,生怕检查时出岔子。

陈知远站在院子中央,手里攥着那张被翻烂的“智斗”动作示意图,眉头轻轻皱着——最关键的“亮相”动作还没抠到位。尤其是赵春梅的“阿庆嫂亮相”,抬手的角度总差半寸,手腕没绷住,少了点“稳劲儿”,离“既能体现机灵,又不失革命形象”的要求还有距离。

“春梅,你再试一遍亮相。”陈知远朝赵春梅招手,声音比平时严肃些,“记住,抬手时手腕要绷首,指尖别蜷,像端着真的茶碗,眼神要定在前方,别飘。”

赵春梅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到“排练台”中央。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麻花辫上的红头绳在灯光下闪着光,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慢慢抬手——胳膊抬到胸前,手腕却还是软的,指尖不自觉地蜷了起来,像怕碰碎什么似的,跟陈知远要求的“绷首”差了不少。

“停。”陈知远走过去,摇了摇头,“手腕还是软了,这样亮相没气势,像个怯生生的姑娘,不是能跟刁德一周旋的阿庆嫂。”

赵春梅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放下手,攥着衣角小声说:“我……我总觉得绷首了不舒服,像硬撑着,不自然。”

“不是硬撑,是‘立’住。”陈知远想了想,决定上手指导——之前教身段都只敢用嘴说,怕肢体接触尴尬,可现在时间紧,再不说透,检查时肯定要出问题,“你别怕,我扶着你的手腕,你感受一下‘绷首’的劲儿。”

赵春梅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又很快点头,声音细若蚊蚋:“好。”

陈知远伸出手,轻轻扶上她的手腕。她的手腕很细,隔着蓝布褂子,能感觉到皮肤的微凉,还有她轻微的颤抖——大概是紧张。他没敢用力,只是用指尖轻轻托着她的手腕,慢慢往上抬,同时小声说:“别松,手腕绷住,想象手腕上放着个小石子,不能让它掉下来。”

赵春梅的身体瞬间僵住了。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陈知远指尖的温度,不算热,却像带着电流,顺着手腕往上窜,窜到胳膊,再窜到心口,让她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像揣了只乱撞的小兔子。她不敢抬头看他,只能盯着自己的手腕,看着他的手指轻轻托着,动作很轻,却很稳,像在呵护什么易碎的宝贝。

陈知远也愣了。

他原本只想快速调整完姿势,可碰到她手腕的瞬间,却觉得指尖传来一阵细微的痒——不是皮肤的痒,是心里的痒。她的手腕很软,却带着股韧劲,像春天里刚抽芽的柳条,轻轻一碰,就能感觉到里面的生命力。他下意识地放慢了动作,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却又忍不住往上瞟——她的耳朵红了,鬓角的头发贴在脸颊上,像被汗浸湿了,看起来格外腼腆。

两人都没说话,院子里的喧闹好像瞬间消失了,只剩下煤油灯的火苗“滋滋”地响,还有彼此清晰的呼吸声。周明的笛子声停了,孙强和刘兵的拌嘴也没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悄悄落在他们身上,却没人敢出声,连李建国都把到了嘴边的调侃咽了回去——这氛围,太微妙了,像薄冰,碰一下就会碎。

“就……就这个角度,记住这个感觉。”陈知远最先反应过来,赶紧松开手,像碰到了烫手的烙铁,往后退了半步,声音有点发颤,“你自己再练两遍,找找刚才的劲儿。”

赵春梅也赶紧收回手,放在身侧,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脸比刚才更红了,连脖子都泛着淡淡的粉色。她低着头,不敢看陈知远,也不敢看周围的队员,只是小声说:“好,我再练练。”

她重新抬手,这次手腕绷首了,角度也对了,可眼神却飘了,没了之前的专注,像在走神。陈知远看在眼里,却没再指点——他怕再上手,又会陷入刚才的尴尬,只能说:“再练两遍,注意眼神,别飘。”

接下来的排练,两人都有些不自然。

赵春梅唱到“相逢开口笑”时,忘词了,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出话;陈知远想提醒她,刚开口,却把“下一句是过后不思量”说成了“下一句是……是开口笑过后”,自己都觉得结巴,赶紧闭上嘴。

周明看出了不对劲,吹笛子时故意慢了半拍,想给他们打圆场,却没想到赵春梅没跟上,唱腔和笛音错开了,引得王桂兰小声笑了出来。赵春梅更尴尬了,眼眶都有点红,小声说:“我……我有点累,想歇会儿。”

“那就歇会儿,喝口水。”陈知远赶紧接过话,给她递过水壶,手指碰到水壶的瞬间,两人又都愣了一下,赶紧分开。

李建国凑过来,拍了拍陈知远的肩膀,小声调侃:“行啊知远,指导动作都上手了,够认真啊。”

陈知远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推开他:“别瞎说,就是动作不到位,帮她调整一下,没别的意思。”

“没别的意思就好。”李建国笑着挤了挤眼,没再多说,却转身朝赵春梅的方向喊,“春梅,别害羞啊,陈知青这是为了宣传队好,咱们都看着呢!”

赵春梅的头埋得更低了,喝水的手都在抖,水壶里的水洒出来,溅在蓝布褂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陈知远瞪了李建国一眼,心里又气又无奈——这天津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走到赵春梅身边,小声说:“别理他,他就爱开玩笑。你要是真累了,今天就先到这儿,明天再练。”

赵春梅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却摇了摇头:“没事,我还能练,别因为我耽误大家。”她说着,深吸一口气,重新走到“排练台”中央,抬手,亮相,这次动作标准了,眼神却还是有点飘,像在刻意回避什么。

陈知远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知道,刚才的肢体接触,让两人都陷入了尴尬,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缓解——他不是故意的,只是想把动作教好,却没料到会有这样的“副作用”。

排练勉强进行到月亮西斜,陈知远没再指导任何肢体动作,只敢用嘴说,连眼神都很少跟赵春梅对视。队员们也看出了两人的不自然,没再打闹,排练氛围变得有点沉闷,连周明的笛子都吹得没了之前的灵气。

“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再练。”陈知远率先提议,语气里带着点疲惫。

队员们如释重负,纷纷收拾东西离开。李建国走之前,还想跟陈知远说什么,被陈知远一个眼神制止了,只能悻悻地走了。

院子里很快就剩下陈知远和赵春梅两个人。煤油灯的火苗弱了些,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却没再重叠,中间隔着一小段距离,像道无形的墙。

“我……我送你回去吧。”陈知远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有点不自然。

赵春梅愣了一下,然后点头,声音很轻:“好。”

两人并肩往村口走,路上没说话,只有脚步声“踏踏”地响着,月光洒在土路上,像铺了层银霜,能看清路上的坑洼,却看不清彼此的表情。赵春梅走在后面,看着陈知远的背影,想起刚才他扶着自己手腕的温度,心里又慌又乱——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紧张,为什么会脸红,只觉得跟陈知远待在一起,心跳总会比平时快,像有什么东西要从心里冒出来。

走到村口,赵春梅停下脚步,指了指前面的土坯房:“我到家了,陈知青,你回去吧。”

“好。”陈知远点点头,想再说点什么,比如“明天别紧张”,或者“动作记得再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看着她,“路上小心,早点休息。”

“你也是。”赵春梅说完,转身往家跑,蓝布褂子的衣角在月光下晃着,像只慌乱的蝴蝶。跑了几步,她又回头望了一眼,见陈知远还站在原地,便挥了挥手,然后跑进了院子,关上了门。

陈知远站在村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才转身往回走。手里还残留着刚才扶她手腕的温度,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空落落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想起她红着脸的样子,想起她忘词时的慌乱,想起两人对视时的愣神,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了扬,又很快压下去——现在是特殊时候,宣传队还等着过检查,他不能想这些“没用的”。

可脚步却慢了下来,月光跟着他的影子,一路延伸。他想起王保国给的那本旧戏曲书,想起里面写的“身段与情感相融”,忽然觉得,刚才那瞬间的微妙,或许就是“情感相融”的开始——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像春天里的花,该开的时候,就会开。

回到知青宿舍,李建国己经睡了,呼噜声打得响。陈知远走到桌前,看着窗台上的梨花——花瓣己经有点蔫了,香味却还在,淡淡的,像赵春梅身上的气息。他拿起梨花,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心里的尴尬和慌乱,慢慢散了些,只剩下一点微妙的暖,像月光,轻轻裹着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