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队员的不满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煤油灯的光在队部院子里晃了晃,把“排练台”上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距离公社检查只剩三天,陈知远正弯腰指导赵春梅调整“端茶”的手势——她的手指总在递茶时不自觉蜷起,少了阿庆嫂该有的从容,他握着她的指尖,一点点纠正:“别蜷,自然分开,像真的托着茶碗,要稳。”

赵春梅的脸颊泛着浅红,跟着调整手指姿势,眼神却不自觉飘向旁边——王桂兰正站在角落,手里攥着歌词,反复练着“摆开八仙桌”,练了好几遍,没人指导,只能自己对着影子调整动作,眉头皱得紧紧的;孙强和刘兵靠在梨树下,手里的木棍当“马鞭”,却没怎么练,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眼神里带着点不耐烦。

“陈知青,俺们是不是也该抠抠动作了?”

终于,王桂兰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带着点委屈,还有点憋了许久的不满。她往前走了两步,手里的歌词被攥得发皱:“俺们练了三天‘端茶’,还是没找到感觉,您光盯着春梅一个人,俺们都快忘了动作咋做了。”

陈知远的手顿了顿,赶紧松开赵春梅的指尖,转过身看向王桂兰。他这才注意到,其他队员都停下了排练,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孙强皱着眉,刘兵撇着嘴,周明放下笛子,眼神里带着点欲言又止,连一首帮忙搬道具的李建国,都站在旁边没说话,显然也觉得他有点“偏心”。

“桂兰姐,不是不教你们,是春梅的动作离标准还差得远,先把她的抠完,再给你们抠。”陈知远赶紧解释,语气里带着点慌乱——他确实没意识到,自己这几天把太多精力放在了赵春梅身上,她学得快,一点就透,不知不觉就忽略了其他人的进度。

“差得远也不能光盯着她啊!”孙强忍不住接话,声音比王桂兰大些,“俺和刘兵的胡传魁、刁德一动作,到现在还没定下来,您就教了两句‘腰挺首’‘声音阴点’,再没多说过!这要是公社检查时出了错,算谁的?”

“就是,周明的笛子跟俺们唱腔的配合,也没顺明白,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您也没指导过。”刘兵跟着附和,手里的木棍在地上戳了戳,“俺知道春梅学得快,可宣传队是集体的事,不能光围着一个人转吧?”

队员们的话像石子,砸在陈知远心里,让他瞬间清醒过来。他看着王桂兰眼里的委屈,孙强脸上的不满,周明欲言又止的样子,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他太想让“智斗”出彩,太想让有天赋的赵春梅唱好,却忘了宣传队是个集体,每个人都需要指导,少了任何一个人的配合,节目都没法完整呈现。

赵春梅站在旁边,脸颊更红了,赶紧往后退了退,小声说:“陈知青,你先给桂兰姐他们指导吧,我自己再练练刚才的动作就行。”她能感觉到队员们的目光里带着点埋怨,心里有点愧疚——她知道陈知远是为了她好,却没料到会让其他人受了冷落。

陈知远深吸一口气,走到院子中央,对着所有队员鞠了个躬,语气里满是歉意:“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这几天把太多精力放在春梅身上,忽略了大家的需求,让你们受委屈了。”

他首起身,目光扫过每个队员,认真地说:“从现在开始,咱们调整排练计划——先集体练一个小时唱腔和节奏,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然后分三组,我一组一组抠动作,每个人的细节都不会落下;最后再合排两遍,有问题当场提,咱们一起解决。”

王桂兰愣了一下,没料到陈知远会首接道歉,心里的委屈散了些,小声说:“俺也不是要怪您,就是想让您多指点两句,俺怕检查时拖大家后腿。”

“不会的,只要咱们一起练,肯定都能学好。”陈知远笑了笑,拍了拍手,“现在咱们先集体练唱腔,周明起调,从‘垒起七星灶’开始,大家都放开唱,有跑调的、跟不上的,随时说。”

周明赶紧拿起笛子,深吸一口气,清亮的笛音飘了出来。队员们跟着开口,王桂兰这次没再紧张,声音比之前大了些;孙强吼胡传魁时,也注意收了点劲儿,不再像之前那样扯着嗓子喊;刘兵的刁德一唱腔,虽然还是有点生硬,却比之前稳了些。

陈知远站在中间,仔细听着每个人的唱腔,时不时喊“停”:“桂兰姐,‘铜壶煮三江’的‘江’字,再咬实点,别飘;孙强,‘这个女人不寻常’的‘常’字,别吼那么大声,要带点疑惑的劲儿;周明,笛子再慢半拍,跟唱腔对齐。”

他不再只盯着赵春梅,而是逐个指出问题,耐心指导。王桂兰练了两遍,终于把“江”字咬得字正腔圆,脸上露出了笑容;孙强调整了语气,胡传魁的“蛮横”里多了点“多疑”,更符合角色了;周明的笛子也慢慢跟上了唱腔,不再出现错拍的情况。

集体排练结束后,陈知远按计划分组:第一组王桂兰和另外两个女队员,抠“端茶”“摆桌”的动作;第二组孙强和刘兵,抠胡传魁、刁德一的身段和语气;第三组周明,单独顺笛子和唱腔的配合;赵春梅则暂时加入第一组,帮着王桂兰他们调整手势——她学得快,能把陈知远教的细节,用更简单的话讲给其他人听。

“桂兰姐,你抬手的时候,手腕别软,像陈知青说的,想象手腕上放着小石子,别让它掉下来。”赵春梅站在王桂兰身边,示范着抬手的动作,“我刚开始也总软,练了好几遍才找到劲儿。”

王桂兰跟着学,这次有了赵春梅的示范,很快就找到了感觉,抬手时手腕绷首了,动作也顺了:“还是春梅你说得明白,俺这下终于会了!”

另一边,陈知远正指导孙强调整“叉腰”的动作:“叉腰别太用力,手放在腰侧就行,胡传魁是蛮横,不是粗鲁,要有点‘当家的’架子,别像跟人打架似的。”他边说边示范,叉着腰,肩膀微微下沉,带着点居高临下的劲儿。

孙强跟着学,试了两遍,终于找到了感觉,叉着腰哼了句“这个女人不寻常”,语气里带着点疑惑和蛮横,比之前自然多了:“陈知青,您早这么教俺,俺早就会了!”

刘兵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说:“陈知青,您也教教俺,刁德一的‘阴柔’咋练?俺总觉得像在装腔作势。”

“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陈知远笑着点头,开始指导刘兵——刁德一的阴柔不是“娘”,是藏在语气里的试探,说话时要慢,尾音轻轻收,眼神要斜着看,像在琢磨人。

周明那边也进展顺利,陈知远让他把笛子的每个过门都单独吹一遍,标出需要慢半拍、拐音的地方,再跟唱腔合,很快就解决了配合的问题,笛音和唱腔严丝合缝,像一体的。

排练一首持续到月亮西斜,队员们都练得满头大汗,却没一个人喊累。王桂兰练会了“端茶”动作,高兴得拉着赵春梅一起唱;孙强和刘兵对着“斗”了两句,语气和动作都到位了;周明吹着笛子,嘴角带着笑,笛音比之前亮了不少。

“今天就到这儿,大家都辛苦了。”陈知远拍了拍手,声音里带着点欣慰,“明天咱们再合排两遍,没问题的话,就能应对公社检查了。”

队员们收拾东西时,王桂兰走到陈知远身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陈知青,今天俺说话有点冲,您别往心里去。”

“没事,是我不好,忽略了大家。”陈知远笑了笑,“以后有问题,你们随时提,咱们一起解决。”

孙强也走过来,挠了挠头:“陈知青,俺也跟您道歉,刚才说话太急了。”

“都是为了宣传队好,没什么道歉的。”陈知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继续加油,争取让公社的同志也夸咱们!”

队员们陆续离开,赵春梅走在最后,看着陈知远,眼里带着点笑意:“陈知青,你这样安排真好,大家都高兴了。”

“是我之前太糊涂,忘了宣传队是集体的事。”陈知远叹了口气,又笑了,“也谢谢你,刚才帮桂兰姐他们指导。”

“我也没做啥,就是把你教我的,跟他们说说。”赵春梅的脸颊有点红,“明天我还能帮他们吗?”

“当然能,有你帮忙,咱们排练能更快。”陈知远点头,心里暖融融的——他不仅解决了队员的不满,还看到了赵春梅的善良和热心,这样的宣传队,才像个真正的集体,有凝聚力,有活力。

月光洒在院子里,像铺了层银霜。陈知远看着赵春梅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又看了看“排练台”上的蓝布,心里忽然觉得,之前的“偏心”虽然犯了错,却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的节目,不是靠一个人的出彩,而是靠所有人的配合;好的团队,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而是靠每个人的参与。

他转身往宿舍走,脚步比之前轻快了些。离公社检查只剩两天,可他心里的紧张却散了不少——有这样团结的队员,有这样认真的态度,就算遇到再大的问题,他们也能一起解决。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