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春梅的嗓子危机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最新章节随便看!

清晨的风还带着点凉意,梨树叶上的露珠没来得及落,就被初升的太阳映得发亮。赵春梅站在梨树下,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练声谱,对着树干小声唱着——是“打虎上山”伴唱里的高难度和声,从“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升调,到“誓把反动派一扫光”的长音,每个字都要拔得高、收得稳,才能跟孙强的杨子荣唱腔合上。

为了这个和声,她几乎每天天不亮就来这儿练。白天跟着队员们排动作、合节奏,晚上柴房秘密排练结束,还会多留半个时辰,对着煤油灯反复练长音。刚开始只是嗓子干,她就揣着个搪瓷缸,里面泡着村里老中医给的胖大海;后来嗓子开始哑,说话都带着点沙,她就偷偷加量练,觉得“多练练就好了,不能在县汇演前掉链子”。

“再来一遍……迎来春色换人间……”赵春梅清了清嗓子,试着把声音拔得更高,可刚唱到“间”字,喉咙里突然一阵刺痛,她忍不住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手捂在嘴前,指缝里渗出来点淡淡的红。

“春梅!你怎么了?”

陈知远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带着点急促。他早上来院子排练,刚拐过墙角就看见赵春梅弯腰咳嗽,脸色白得吓人,赶紧跑过来,一把扶住她的胳膊,目光落在她捂嘴的手上——那点红格外刺眼,像在他心上扎了一下。

“我……我没事,就是有点咳嗽。”赵春梅赶紧把手背到身后,想把那点红藏起来,可喉咙里的刺痛还在,说话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可能是早上风大,呛着了。”

“没事?都咳出血了还说没事!”陈知远的语气一下子沉了下来,却没发火,只是带着点急得发颤的心疼,他轻轻拉过她的手,摊开——掌心残留的淡红还在,像朵没开好的小红花,“你是不是每天都在这儿偷偷加练?嗓子哑了多久了?为什么不跟我说?”

赵春梅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练声谱的边角,声音里满是愧疚:“我……我想把和声练得再好点,县汇演马上就到了,我怕我唱不好,拖大家后腿……昨天开始嗓子就有点疼,我以为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

话没说完,她的眼泪就掉了下来,砸在练声谱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不是不怕,是太怕辜负——怕辜负陈知远的教,怕辜负队员们的期待,更怕自己没机会站在县城的舞台上,唱他教的戏。

陈知远看着她掉眼泪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他想起前几天排练时,她总躲着大家喝水,说话也刻意压低声音;想起昨晚柴房排练结束,她借口“整理谱子”留在最后,原来都是在偷偷加练;想起她每次唱完高难度段落,嘴角都会下意识地抿一下,原来那是在忍喉咙的疼。

“傻丫头,跟我说什么拖后腿。”陈知远的声音放得柔了些,从口袋里掏出块干净的手帕,递给她擦眼泪,“身体比演出重要,要是嗓子坏了,就算去了县城舞台,又有什么用?从今天起,不准再练高难度的,先把嗓子养好了再说。”

“可是……”赵春梅还想辩解,却被陈知远打断了。

“没有可是。”陈知远的语气很坚定,却没半点凶意,“我去找老中医给你开点药,胖大海别再喝了,我让食堂给你煮点梨水,每天喝三碗,这段时间伴唱你就跟在后面,不用拔高音,能合上就行。要是实在不行,咱们就调整和声部分,让桂兰姐多担点,总不能让你把嗓子毁了。”

这时,王桂兰和孙强也来了,远远就看见两人站在梨树下,赵春梅在哭,赶紧跑过来:“咋了这是?春梅咋哭了?是不是知远欺负你了?”

“不是,是我嗓子……”赵春梅刚开口,沙哑的声音就让王桂兰吓了一跳。

“哎呦!你这嗓子咋哑成这样了?还带血?”王桂兰赶紧拉过她的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发烧啊,是不是练得太狠了?跟你说过别那么拼,你就是不听!”

孙强也急了,挠了挠头:“春梅,你别担心拖后腿,和声不行咱就改,大不了俺的杨子荣唱腔再提提劲,肯定能盖住!你先把嗓子养好,比啥都强!”

队员们陆续来齐了,听说赵春梅嗓子咳血,都围过来关心——周明从家里拿来了珍藏的蜂蜜,说“泡温水喝,润嗓子”;李建国拍着胸脯说“俺去给你找老中医,保证让他开最好的药”;连平时总挑刺的刘卫红,都从口袋里掏出颗润喉糖,递过来,声音比平时缓和了些:“先含着,别再硬撑,真把嗓子毁了,得不偿失。”

赵春梅看着围在身边的队员们,看着陈知远眼里的心疼,心里的愧疚慢慢散了,只剩下暖。她接过刘卫红的润喉糖,小声说了句“谢谢”,又看向陈知远,点了点头:“我听你的,先养嗓子,不硬撑了。”

陈知远松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才对。李建国,你现在就去老中医家;桂兰姐,你跟食堂说一声,给春梅煮点梨水;周明,咱们调整一下和声,把高难度的部分分给你和桂兰姐,春梅就负责中低音,稳就行。”

“好!”队员们齐声应着,没一个人抱怨,反而都在想办法帮赵春梅分担。王桂兰拉着赵春梅去了食堂,要亲自盯着煮梨水;李建国拿着个布包,往老中医家的方向跑;周明则拿出笛子,跟陈知远讨论调整后的和声调子。

梨树下只剩下陈知远和赵春梅,她手里攥着那颗润喉糖,含在嘴里,甜意慢慢散开,缓解了喉咙的刺痛。她看着陈知远忙碌的身影,看着队员们为她奔波,心里忽然觉得,就算不能唱高难度的和声,就算县汇演时只能站在后面,也没关系——有这么一群在乎她的人,有这么一个把她的身体放在第一位的陈知远,比站在舞台中央更重要。

“陈知青,”赵春梅小声喊他,眼里带着点浅浅的笑,“等我嗓子好了,你再教我唱《贵妃醉酒》好不好?我想把‘好一似嫦娥下九重’唱得跟你一样好听。”

陈知远回头,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暖融融的,点了点头:“好,等你嗓子好了,咱们不仅唱《贵妃醉酒》,还唱《霸王别姬》,唱所有你想听的戏。”

阳光透过梨树叶,洒在两人身上,像裹了层暖纱。赵春梅含着润喉糖,觉得甜意从嘴里一首甜到心里——她知道,就算现在遇到了点小麻烦,就算嗓子需要时间养,他们也一定能一起站在县城的舞台上,一起把戏唱好,一起把那些藏在心里的热爱,悄悄唱给更多人听。

不远处,食堂的烟囱冒出了烟,李建国的身影也出现在村口,手里拿着个纸包,大概是老中医开的药。陈知远看着这一切,心里忽然觉得,这段为了县汇演努力的日子,不只是为了一个舞台,更是为了这群一起拼、一起守、一起温暖彼此的人——这些,才是比“先进集体”称号、比县城舞台更珍贵的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