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3章 汇演前彩排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夏的日头刚爬过梨树梢,队部院子就被挤得满满当当。临时搭起的“舞台”上铺着崭新的蓝布,是王保国特意从公社借来的;院墙上挂着红底黄字的横幅,写着“红星屯宣传队县汇演彩排”,墨汁还透着点新鲜的香;村民们搬着小板凳围在西周,张大爷揣着旱烟袋,王大娘抱着刚满周岁的孙子,连平时不爱出门的老支书,都拄着拐杖坐在前排,眼里满是期待——今天是县汇演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也是队员们第一次在全村人面前完整表演“打虎上山”。

陈知远蹲在“舞台”侧角,手里拿着动作示意图,最后一次跟孙强调试武戏细节:“‘打虎’时的云手,腰再沉半寸,别用胳膊使劲,像你平时扛麻袋那样,把劲沉到腿上,又稳又有冲劲。”孙强穿着借来的深蓝色褂子,腰间系着根红布条,是赵春梅连夜缝的“腰带”,他点点头,反复比划着云手动作,额头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敢擦——怕弄花了脸上简单的妆,是周明用红颜料帮他画的“英雄眉”。

赵春梅站在“舞台”另一侧,手里攥着个小瓷杯,里面是陈知远早上给她泡的金银花水,还温着。她深吸一口气,对着杯口轻轻哈气,练习咽音练声法——自从上次嗓子咳血后,她每天都坚持练,再加上陈知远采的草药,嗓子不仅完全恢复,还比以前更亮,连老中医都说“这丫头嗓子底子好,好好护着,能唱好几年”。

“都准备好!彩排开始!”王保国拿着搪瓷缸,站在“舞台”中央,声音洪亮,像敲锣似的,“周明,起调!”

笛音骤然响起,清亮又急促,像山风刮过林海,一下子把院子里的气氛拉到“打虎上山”的场景里。孙强立刻进入状态,迈着“跨马”的步子走上“舞台”,沉腰、转肩、挥拳,动作一气呵成——陈知远教的“沉腰转肩”技巧藏在里面,看起来比标准动作更顺,却没半点违规的痕迹,村民们立刻鼓掌,张大爷的旱烟袋都忘了点。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孙强的唱腔响起来,底气十足,陈知远教的“气沉丹田”起了作用,“汉”字的尾音稳得很,没飘,反而带着股英雄的硬劲,连坐在前排的老支书都轻轻点了点头,嘴里念叨着“像那么回事”。

赵春梅和王桂兰带着女队员们上前,站在“舞台”两侧,准备伴唱。她深吸一口气,等孙强的唱腔落下,立刻接上去:“迎来春色换人间!”

这一嗓子,让院子里瞬间静了——不是之前的清亮,而是多了股刚劲,却又没丢陈知远教的细节:“迎”字轻起,像春风拂过枝头;“来”字气足,像山泉水往上涌;“间”字尾音藏着半秒的转调,不仔细听根本察觉不出,却让整个伴唱多了层活气,既符合“打虎上山”的英雄气概,又藏着点独有的柔劲。

陈知远站在侧角,眼里满是欣慰——他教她的呼吸法、尾音处理,她都用得恰到好处,没刻意炫技,却让伴唱成了整个选段的亮点。他想起之前在柴房,她学《贵妃醉酒》时紧张得攥着衣角,现在站在“舞台”上,眼神亮得像星星,动作稳得像扎了根,早就不是那个怯生生的农村姑娘了。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伴唱声齐整,赵春梅的声音在里面格外突出,却不抢戏,刚好托住孙强的唱腔。周明的笛音绕着两人的声音转,“花舌”技巧用在过门里,像马蹄声踏在雪地上,清脆又有节奏,整个选段听起来比广播里的还顺耳,村民们的掌声一波接一波,王大娘抱着孙子,跟着节奏轻轻晃。

刘卫红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手里的小本子翻开着,却没写一个字。她盯着赵春梅的唱腔,听着孙强的动作,想找出“违规”的地方,却发现所有细节都藏在标准框架里——呼吸法是为了让唱腔更稳,尾音转调是为了让伴唱更好听,没有半点“封资修”的影子。她攥着笔的手松了松,眼神里的警惕少了些,多了点不易察觉的认可——或许,陈知远教的,真的只是为了唱好样板戏。

“好!太好了!”孙强的“打虎”亮相刚结束,王保国就忍不住站起来,手里的搪瓷缸晃了晃,水洒出来都没在意,“这劲头,这唱腔,比上次李家屯演出还好!没问题!肯定能行!县汇演要是选不上,俺跟文化局的人理论去!”

村民们也跟着喊好,张大爷磕了磕旱烟袋,大声说:“春梅这嗓子,比广播里的播音员还亮!孙小子的动作,跟电影里的杨子荣一模一样!咱们红星屯要出大名了!”

赵春梅走下“舞台”,脸上带着点红,陈知远赶紧递过她的小瓷杯:“唱得很好,比平时练的还棒。”

“都是你教得好。”赵春梅接过杯子,抿了口金银花水,眼里满是笑意,“要是没有你教我呼吸法,教我护嗓,我肯定唱不了这么好。”

孙强也凑过来,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知远,刚才俺的云手是不是有点急?俺总怕跟不上笛音。”

“没问题,比昨天练的稳多了。”陈知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去县城,就按这个状态来,肯定能出彩。”

王保国走到队员们中间,拍了拍手,声音里满是干劲:“大家都听见了吧?村民们都认可咱们!明天咱们坐着拖拉机去县城,都精神点!孙强,你要是忘动作,就想你平时扛麻袋;春梅,你要是紧张,就想你手里的金银花水;周明,你要是笛音飘了,就想你爹教你吹笛子时说的‘稳’!咱们一定要拿个‘先进集体’回来,给红星屯长脸!”

“好!”队员们齐声应着,声音里满是信心。阳光洒在“舞台”的蓝布上,泛着光;梨树叶轻轻晃,像在为他们鼓掌;村民们的笑声和议论声混在一起,透着股说不出的热闹和自豪。

陈知远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匿名信的风波、柴房的秘密排练、刘卫红的告状、王队长的奔波,还有赵春梅的嗓子危机,这些都成了他们前进的动力,让他们更团结,更坚定。

他回头望了望赵春梅,她正跟王桂兰讨论明天的妆,眼里满是期待;孙强在跟周明比划着明天的出场顺序,脸上带着笑;王保国在跟老支书说着明天去县城的安排,语气里满是骄傲。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梨树叶的清香。陈知远知道,明天的县汇演,会是他们的新起点——不管结果如何,他们己经用努力证明了自己,用热爱守住了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真东西”。而他和赵春梅之间,那些在秘密排练、草药护嗓、紧急转移里悄悄生长的情谊,也会像这初夏的梨树,慢慢枝繁叶茂,开出最美的花。

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