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陈知远的反思

小说: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暮色把红星屯的梨树林染成墨色,队部院子里的煤油灯亮了,昏黄的光裹着队员们的笑声飘出来——王保国刚从地区回来,正拿着联名信给大家看,张大爷的旱烟袋印、王大娘孙子的小手印,一个个都透着鲜活的暖意,孙强指着自己的手印,笑得合不拢嘴:“俺这手印按得最清楚,地区的领导肯定能看见!”

陈知远却没凑这个热闹,独自走到梨树下,手里攥着王保国给他的那份担保书复印件。纸页上王保国的字迹力透纸背,“本人自愿辞去队长职务”几个字像小锤子,一下下敲在他心上。风裹着梨树叶的清香吹过来,他却觉得眼眶发涩,手里的纸页重得像块石头。

他想起傍晚王保国回来时的样子——风尘仆仆的,褂子上沾着拖拉机扬起的土,裤脚卷着,露出磨破的布鞋,手上还沾着点墨水,是写担保书时蹭的。王保国笑着说“地区领导信咱们”,可陈知远看见他眼角的红血丝,看见他揉着腰的动作——这一路来回几百里,王保国快五十的人了,肯定累坏了,却一句苦都没说,只想着给他们撑腰。

“在想啥呢?”赵春梅走过来,手里拿着杯温好的梨水,递到他面前,“大家都在等你一起看谱子呢,王队长说地区演出的顺序定了,咱们是第八个上场。”

陈知远接过杯子,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却没喝,只是看着杯里晃荡的梨水,声音有点哑:“春梅,你说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赵春梅愣了一下,在他身边蹲下,看着他手里的担保书:“咋这么说?你教俺们唱戏,帮俺们改谱子,从来没为自己做过啥。”

“可我之前总在逃避。”陈知远低下头,手指着担保书上的红手印,“收到返城通知时,我第一反应是‘终于能走了’,哪怕心里舍不得,也偷偷想过‘走了就不用面对刘卫红的威胁,不用担惊受怕’;上次马干事审查,我怕节目被毙,差点把所有传统技巧都去掉,是你们劝我,我才敢藏那点细微的东西;还有刘卫红威胁我时,我虽然表面镇定,心里却慌了,怕真的连累你们……”

他想起那些“逃避”的瞬间——收到返城通知当晚,他对着父亲的旧戏谱发呆,想过“要不就回去吧,北京有娘,有熟悉的胡同,不用在这儿受气”;柴房里刘卫红拿出小本子时,他攥紧了拳头,却没敢说出“我教的都是好东西”,只想着“怎么糊弄过去”;甚至春梅说要退出时,他虽然生气,却也闪过一丝“她退出了,我是不是就少点牵挂”的念头——这些念头现在想起来,让他满心愧疚。

“可你没真的走啊。”赵春梅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声音软乎乎的,“你留下来帮俺们改谱子,帮孙强抠动作,还跟俺说‘要留一起留’。王队长去担保,是因为他信你,俺们也信你,不是你自私。”

陈知远抬头看向排练场——王保国正帮周明调整笛子的位置,嘴里念叨着“地区的舞台大,你得站在中间,笛音才能传得远”;孙强在跟李建国比划“打虎”的转身,两个人笑得首跺脚;女队员们围在一起,缝补着演出时要穿的蓝布褂子,手里的针线上下翻飞。

煤油灯的光落在他们身上,像层暖纱。陈知远忽然想起刚到红星屯的那天——王保国把他拉到炕头,递上热姜汤;春梅捧着烤红薯,红着脸说“你尝尝”;孙强扛着锄头路过,笑着说“知青同志,以后有啥重活跟俺说”。那时候他觉得这是“异乡的客气”,可现在才明白,这是红星屯的人最实在的“把你当自己人”。

他想起联名信上的那些手印——张大爷的手印带着旱烟味,肯定是刚抽完烟就按的;王大娘的手印小而软,按的时候肯定很小心;还有那些孩子的小手印,歪歪扭扭的,是大人们抱着按的。这些手印不是“形式”,是“信任”,是村民们把红星屯的“脸面”,把宣传队的“希望”,都交到了他手里。

之前他总觉得,留在红星屯是“牵挂”,是“舍不得春梅,舍不得队员”,可现在才懂,那不是简单的牵挂,是“责任”——是王队长把“全队的责任”扛在肩上时,他不能躲;是村民们把“信任”按在纸上时,他不能逃;是春梅把“喜欢的戏”托付给他时,他不能丢。

他想起之前面对刘卫红的威胁,心里闪过“要不就放弃地区演出,免得连累大家”的念头,现在想起来,那是多懦弱的“逃避”——王队长敢跑几百里去担保,村民们敢在联名信上按手印,队员们敢顶着压力练戏,他凭什么想“逃”?

“俺爹说,责任就是‘别人信你,你就不能让人家摔着’。”赵春梅见他不说话,又小声说,“王队长信你,村民们信你,俺们也信你,这不是你的负担,是俺们一起的责任。”

陈知远攥紧手里的担保书,纸页的边角硌得手心发疼,却让他觉得无比清醒。他之前总想着“自己的未来”——回北京上学,守着娘,重拾父亲的戏谱,可现在才明白,他的“未来”早就和红星屯绑在了一起:是帮春梅唱完《贵妃醉酒》,是带宣传队把传统戏的好东西传下去,是让红星屯的戏,能在更大的舞台上亮起来。

他站起身,把担保书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这不是“愧疚的证明”,是“责任的凭证”。他看向排练场,煤油灯的光里,王队长正朝他招手:“知远!过来一起顺谱子!明天就要去地区了,咱们再抠最后一遍细节!”

“来了!”陈知远应着,脚步比之前坚定了很多。风吹过梨树叶,“沙沙”的响,像在为他鼓劲。他走到排练场,接过王保国递来的谱子,手指落在“打虎上山”的音符上,之前的犹豫、逃避都没了,只剩下踏实——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北京来的知青陈知远”,是“红星屯宣传队的陈知远”,是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用信任和担当,教会他“责任”的陈知远。

赵春梅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嘴角悄悄扬了起来——她知道,陈知远变了,从之前的“犹豫不定”,变成了现在的“坚定踏实”,就像梨树下的根,慢慢扎进了红星屯的土里,再也拔不掉了。

煤油灯的光越发明亮,映着队员们的笑脸,映着陈知远手里的谱子,映着梨树下悄悄生长的责任和热爱。陈知远知道,明天的地区演出,不只是一场表演,是他对王队长担保的“回应”,是对村民们信任的“交代”,更是对自己“责任”的“承诺”——他再也不会逃避,因为这片土地,这些人,早就成了他生命里,最不能割舍的“家”。

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1知青与梨园火种 http://www.220book.com/book/771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