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苏培盛助力,雍正访凌云峰
入秋的凌云峰总裹着一层冷雾,晨露凝在竹枝上,坠成细小的冰珠。甄嬛穿着洗得发白的素布裙,正蹲在屋前的菜地里拔草,裙摆沾了些湿泥,头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唯有颈间挂着的半块暖玉,是允礼生前送她的,如今成了唯一的念想。自阿晋带来允礼坠崖的消息后,她便将自己关在这竹屋里,每日以采草药、种青菜度日,仿佛这样就能将满心的悲痛与绝望压下去。
“小主,今日天凉,您还是进屋吧。” 槿汐端着一碗热粥出来,看着甄嬛清瘦的背影,心中满是心疼,“苏公公昨夜又传信来,说今日会引皇上往凌云峰来,您可得打起精神。”
甄嬛的动作顿在原地,指尖掐进掌心。皇上?她几乎是本能地想拒绝,可一想到宁古塔病重的父亲,想到腹中尚未可知的未来,指甲深深嵌进肉里,才压下那份抗拒。她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把杂草扔进竹篮,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知道了,你先把粥端进去,我再采些黄芩就回。”
黄芩是温实初特意嘱咐的草药,性温和,既能调理身子,又不会引人注意。她提着竹篮往山道走去,刚走没多久,远处便传来浩荡的马蹄声。明黄色的御旗在雾中渐显,五爪金龙绣纹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仪仗队的脚步声踏过青石板,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 是雍正的銮驾。
甄嬛下意识地想躲进一旁的竹林,却被身后赶来的槿汐死死拉住。槿汐的声音压得极低:“小主,这是唯一的机会!您忘了老爷还在宁古塔等着您救吗?”
甄嬛的脚步顿在原地,心脏像被浸了冰水,又沉又冷。她看着那队越来越近的人马,想起允礼的死,想起腹中可能存在的孩子,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转身往竹屋方向走去 —— 她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此时,雍正正跟着苏培盛往凌云峰深处走。他近来被西北战事与朝堂党争搅得心烦,苏培盛便提议来甘露寺上香散心,顺便 “瞧瞧当年甄嬛姑娘住的地方”。这话正戳中雍正心底的柔软,他虽嘴上不说,却总在胧月问起 “额娘” 时,想起那个曾在碎玉轩为他弹琴的女子。
“皇上,前面就是甄姑娘住的竹屋了。” 苏培盛指着不远处的茅屋,语气带着刻意的轻松,“您看,这山上的秋景多好,甄姑娘在这儿住了三年,倒也清净。”
雍正的脚步顿了顿。竹屋简陋却整洁,院子里种着几株青菜,窗台上摆着一盆野菊,墙上还挂着一幅旧画 —— 是当年他送给甄嬛的《寒江独钓图》。他心中泛起几分酸涩,刚要上前,便看到一个素衣女子提着竹篮从山道走来,正是甄嬛。
她的侧脸对着阳光,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淡的阴影,原本圆润的下颌线如今变得清瘦,唯有那双眼睛,依旧亮得像浸在溪水里的石子。雍正的呼吸瞬间漏了一拍,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甄嬛,没有了宫中的华服珠钗,却多了几分山野间的澄澈,像一株在石缝里顽强生长的兰草。
甄嬛看到雍正,手中的竹篮 “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黄芩撒了一地。她连忙跪下身去捡,慌乱间却撞翻了竹篮,药材滚得满地都是。雍正快步上前,伸手将她扶起,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腕时,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愧疚。
“皇上……” 甄嬛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却始终不敢抬头看他。
“这几年,你过得还好吗?” 雍正的声音有些沙哑,目光扫过她沾着泥点的裙摆,又落在她清瘦的脸上,“怎么把自己弄得这样狼狈?”
甄嬛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她连忙转过身,用袖口擦去泪水,声音带着哽咽:“民女…… 民女在这山上过得很好,多谢皇上挂心。”
雍正看着她颤抖的背影,心中的旧情彻底复苏。他想起当年她离宫时的决绝,想起胧月昨夜还抱着他的腿问 “额娘什么时候回来”,上前一步轻轻扳过她的肩膀,目光落在她泛红的眼眶上,语气带着从未有过的温柔:“跟朕回宫吧,甄嬛。胧月需要你,朕也需要你。”
甄嬛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敢置信。回宫?她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却在对上雍正真挚的目光时,所有的防备都瞬间崩塌。当晚,竹屋里点着微弱的油灯,雍正将她拥入怀中,褪去她的素布裙,在满室的暖香中,两人旧情复燃。窗外的竹枝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映着油灯的光影,像是在为这场迟来的温存伴奏。
次日清晨,雍正要回宫时,紧紧握着甄嬛的手:“等朕处理好朝中的事,就来接你。” 甄嬛点了点头,目送他的銮驾消失在山道尽头,才缓缓闭上眼 —— 她知道,这场温存是假的,却也是她救父亲、护孩子的唯一希望。
61 甄嬛传孕讯,雍正欲接回宫
三个月后,凌云峰的雪渐渐落了下来。甄嬛坐在窗边,手轻轻放在小腹上,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这三个月来,雍正时常派苏培盛送来书信与财物,字里行间满是思念,却从未再亲自来过高峰。她知道,是时候了。
“槿汐,把这封信交给苏公公,让他务必亲手交给皇上。” 甄嬛将一封书信递给槿汐,信中写着自己 “近日身体不适,经大夫诊脉,竟是有了身孕”,字里行间满是惊喜与不安。
槿汐接过书信,连忙派人送往京城。不过三日,宫中便传来消息 —— 雍正得知甄嬛怀孕后,大喜过望,当即下令要接甄嬛回宫。
消息传到翊坤宫时,华妃正坐在窗边品茶,听颂芝汇报着养心殿的动静。“娘娘,皇上得知熹妃娘娘怀孕后,当场就赏了苏公公黄金百两,还说要风风光光地把熹妃娘娘接回宫呢。” 颂芝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
华妃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甄嬛回宫后,皇后的注意力定会被转移,她与弘暄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筹备认祖归宗的事。“皇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华妃问道。
“皇后娘娘气得砸碎了刚贡进来的官窑茶杯,还说要去养心殿劝皇上呢。” 颂芝答道。
华妃浅笑道:“哦?那咱们就去看看,皇后娘娘是怎么劝皇上的。”
与此同时,养心殿中,皇后正跪在雍正面前,脸上满是担忧:“皇上,您不能接甄嬛回宫啊!她离宫三年,这三年来在宫外做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如今突然说有孕,这身孕的来历不明,若是让她回宫,恐怕会乱了皇家血脉啊!”
雍正的脸色沉了下来:“皇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甄嬛是朕的妃嫔,她腹中的孩子自然也是朕的骨肉,怎么会来历不明?”
“皇上,臣妾并非怀疑娘娘,只是此事太过蹊跷。” 皇后连忙解释道,“娘娘离宫三年,从未与皇上有过往来,如今突然有孕,实在令人费解。而且,宫外鱼龙混杂,谁知道娘娘在那里有没有与其他人有过往来?若是孩子并非龙种,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雍正刚要反驳,殿门突然被推开,华妃穿着一身明艳的绯红宫装走了进来。她对着雍正微微屈膝行礼,目光转向皇后时,带着几分冷意:“皇后娘娘这话可就不对了。甄嬛虽然离宫三年,可她毕竟是皇上的妃嫔,腹中的孩子自然也是皇上的骨肉。皇后娘娘如此质疑,莫非是担心甄嬛回宫后,威胁到您的地位,所以才故意挑拨离间?”
华妃浅笑道,“皇家血脉尊贵,怎能流落在外?甄嬛怀了龙种,理当回宫静养。皇后娘娘如此反对,莫非是忘了当年纯元皇后的事了?纯元皇后当年也是怀了龙种,却因为宫中的争斗,不幸流产,难道皇后娘娘还想让悲剧重演吗?”
华妃的话正好说到了雍正的心坎里。他想起当年纯元皇后的死,心中十分愧疚,也担心甄嬛腹中的孩子会遭遇不测。他看着皇后,脸色沉了下来:“皇后,华妃说得对,皇家血脉不能流落在外。甄嬛必须回宫,此事朕意己决,你不必再劝了。”
皇后见皇上态度坚决,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无济于事,只能不甘心地退了下去。华妃见皇后离开,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她看向雍正,轻声道:“皇上,甄嬛回宫后,还望皇上多加照拂,别让她再受委屈了。毕竟,她腹中怀的是皇家的骨肉。”
雍正点了点头:“朕知道,你放心吧。朕会下旨,册封甄嬛为熹妃,居永寿宫,派最好的太医照料她。”
华妃屈膝行礼:“皇上英明。臣妾就不打扰皇上处理政务了,先行告退。”
(http://www.220book.com/book/77Q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