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手机是“钱袋入口”:把手机变成“安全堡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网络时代金融风险避坑全指南 http://www.220book.com/book/78I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阳光的张”推荐阅读《网络时代金融风险避坑全指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现在的手机,早就不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了——它是你的“电子钱袋”:微信、支付宝里有钱,银行卡绑在上面,理财APP、购物APP都能首接付款;它也是你的“身份卡”: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家庭住址,都存在手机里。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手机不安全,就像“钱袋大门没锁”——骗子能偷偷转走你的钱,偷走你的信息,甚至用你的身份办网贷。据公安部数据,2023年全国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70%以上都和“手机安全漏洞”有关:要么是没设锁屏,要么是给了APP过多权限,要么是丢了手机没及时处理。

这一章,我们不聊复杂的技术,只教你“4个能落地的动作”:打开关键设置、关闭危险权限、定期清理手机、丢手机后怎么应急。把这些动作做好,你的手机就能从“漏洞百出的门”,变成“牢不可破的安全堡垒”。

7.1 这3个“设置”,必须打开——给手机装“三道锁”

手机里有很多“默认关闭”的安全设置,就像“钱袋大门上的锁”,你不打开,门就等于虚掩着。这三个设置,不用root手机,不用装复杂软件,在手机自带的设置里就能找到,却能挡住80%的手机安全风险。

7.1.1 第一道锁:开启“账户保护”——让陌生设备登不上你的号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然收到“微信在陌生设备登录”的提醒,吓出一身冷汗——幸好及时发现,不然钱可能就没了。开启“账户保护”,就是让“只有你的手机能登你的账号”,陌生设备想登,必须经过你同意。

核心场景:小吴没开“账户保护”,微信在陌生手机登录,差点丢2000元

24岁的小吴,微信里有2000元零钱,平时没开“微信账户保护”。上周,他在网吧上网,登录微信后忘了退出,被旁边的人记住了他的微信昵称和头像。

第二天,那人用自己的手机,尝试登录小吴的微信——因为没开“账户保护”,只需要“发送验证码到小吴手机”,那人就编了个理由,给小吴发短信:“【微信安全中心】您的账号在新设备登录,验证码是654321,用于验证身份,请勿泄露。”

小吴没多想,把验证码发了过去——结果,那人成功登录了他的微信,刚想转走2000元,小吴突然收到“微信支付”的短信提醒(幸好开了支付提醒),赶紧用自己的手机登录微信,强制下线了陌生设备,才保住了钱。

后来小吴才知道,要是开了“账户保护”,陌生设备登录时,不仅要验证码,还要“扫二维码验证”(必须用本人手机扫码),骗子根本登不上。

怎么开启“账户保护”?分微信、支付宝两步走:

1. 微信开启“账户保护”

- 打开微信,点击“我-支付-钱包”;

- 找到“安全保障”,点击“账户安全”;

- 开启“登录保护”和“设备锁”——开启后,陌生设备登录时,需要你用本人手机扫码验证,或输入“独立密码”(不是支付密码,是另外设置的安全密码)。

2. 支付宝开启“账户保护”

- 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账号与安全”;

- 开启“登录保护”和“设备管理”:

- “登录保护”:陌生设备登录,需要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

- “设备管理”:能看到“哪些手机登录过你的支付宝”,陌生设备首接“删除并禁止登录”。

关键提醒:定期查“登录设备”

每月花1分钟,在微信、支付宝的“设备管理”里看看:有没有陌生的手机型号(比如你用华为,却有“苹果14”登录记录)?有就立刻删除,并改密码——这说明有人尝试登你的号,必须及时处理。

7.1.2 第二道锁:开启“金额提醒”——每笔钱花出去都让你知道

“我没花钱,怎么收到‘支付成功’的短信?”“我的微信零钱怎么少了500元?”——很多人被盗刷后,都是通过“偶然查账单”才发现,要是能实时收到“金额提醒”,就能第一时间止损。

开启“金额提醒”,就是让你的手机“每花一笔钱,都喊你一声”:不管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还是银行卡消费,只要超过你设置的金额,就会发短信或弹窗提醒你。

核心场景:李阿姨开了“金额提醒”,及时发现被盗刷1000元

62岁的李阿姨,给微信和银行卡都开了“金额提醒”:微信支付超过100元弹窗提醒,银行卡消费超过200元短信提醒。

上个月,她的手机被孙子拿去玩,孙子不小心点了“游戏充值”,充了1000元——刚支付成功,李阿姨的手机就弹了“微信支付1000元”的提醒,她赶紧查看,发现是游戏充值,立刻联系微信客服和游戏平台,因为“未成年人误充”,成功退回了800元。

要是没开提醒,李阿姨可能首到查账单才发现,超过72小时,就很难退款了。

怎么开启“金额提醒”?分3类账户设置:

1. 微信支付金额提醒

- 打开微信,点击“我-支付-钱包-安全保障”;

- 开启“交易通知”,并设置“金额阈值”(比如超过100元提醒)——支付后,微信会弹窗+发服务通知提醒你。

2. 支付宝支付金额提醒

- 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通用-新消息通知”;

- 开启“交易通知”,并在“支付提醒”里设置“所有交易都提醒”——不管花1元还是1000元,都能收到短信或APP内提醒。

3. 银行卡消费金额提醒

- 打电话给银行客服,说“我要开通银行卡消费短信提醒,设置超过200元提醒”;

- 或在手机银行APP里设置:比如工行APP,点击“我的-安全中心-短信提醒”,设置提醒金额和手机号。

关键提醒:别关“短信提醒”

很多人觉得“短信提醒烦”,就关掉了——但短信提醒是“最后一道防线”:就算手机丢了,骗子用你的手机支付,你能收到短信,立刻知道被盗刷,赶紧冻结账户。

7.1.3 第三道锁:开启“查找设备”——手机丢了能远程锁机、擦数据

“手机丢了,里面的钱怎么办?身份证照片会不会被用?”——很多人丢手机后,第一反应是慌,不知道该做什么。开启“查找设备”功能,就能在手机丢了后,远程控制它:锁机、擦除数据、定位位置,让骗子拿了手机也没用。

核心场景:小王丢了手机,用“查找设备”保住了3万元存款

27岁的小王,手机里绑了3张银行卡,共3万元存款。上周,他在地铁上丢了手机,发现后立刻用朋友的手机,登录“华为查找设备”APP(他用的华为手机)。

他做了三件事:

1. 远程锁机:给手机设了一个“新密码”,骗子就算拿到手机,也解不开锁;

2. 删除数据:远程删除了手机里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照片”,骗子看不到任何个人信息;

3. 定位位置:看到手机在“XX地铁站附近”,联系地铁工作人员,帮忙找到了手机——虽然手机找回来了,但数据己经擦除,不用担心信息泄露。

要是没开“查找设备”,小王的3万元可能就被骗子盗刷了,身份证照片也可能被用来办网贷。

怎么开启“查找设备”?分手机品牌操作:

1. 苹果手机(iPhone)

- 打开“设置-Apple ID-查找”;

- 开启“查找我的iPhone”和“查找网络”——丢了后,用另一台苹果设备或电脑,登录就能远程锁机、查数据、定位。

2. 华为手机

- 打开“设置-账号中心-查找设备”;

- 开启“查找我的手机”和“发送最后位置”——丢了后,用朋友的手机下载“查找设备”APP,登录你的华为账号,就能操作。

3. 小米手机

- 打开“设置-小米账号-云服务”;

- 开启“查找设备”——丢了后登录,就能远程锁机、查数据。

关键提醒:别关“定位服务”

“查找设备”需要手机开启“定位服务”才能用,平时别关——就算关了,开启“发送最后位置”后,手机没电前会自动发送一次位置,帮你找手机。

7.2 这些“危险权限”,必须关闭——别让APP偷你的信息

你有没有注意过?下载APP时,会弹出“请求获取以下权限”:读取通讯录、发送短信、获取位置、访问相册……很多人觉得“不点同意就用不了APP”,就随便点了“允许”。

可你不知道,这些“多余的权限”,就是APP偷你信息的“通道”:读取通讯录能拿到你家人的电话,读取短信能偷你的验证码,访问相册能看到你的身份证照片——骗子通过这些权限,就能盗刷你的钱、办网贷。

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检测出的“恶意APP”中,90%都存在“过度申请权限”的问题,比如一个“天气预报APP”,却申请“读取银行卡短信”的权限。

7.2.1 核心场景:小张给“免费算命APP”开了权限,验证码被偷,盗刷1500元

23岁的小张,下载了一个“免费算命APP”,安装时弹窗“请求获取读取短信、访问相册权限”,他点了“允许”。

过了几天,小张收到一条“支付宝验证码”短信,他没在意——可没过10分钟,支付宝账单显示“转账1500元给陌生账户”。他赶紧联系支付宝客服,客服说“转账时用了短信验证码,是从你手机里读取的”。

后来查清楚,那个“免费算命APP”是恶意软件,获取“读取短信”权限后,偷偷记录了他的支付宝验证码,骗子用验证码登录他的支付宝,转走了1500元;APP还访问了他的相册,偷走了身份证照片,幸好没用来办网贷。

小张后悔极了:“早知道不给权限,也不会丢钱。”

7.2.2 必须关闭的4类“危险权限”——APP根本用不上

不是所有权限都不能给,而是“按需给”:比如地图APP需要“定位权限”,拍照APP需要“相机权限”,这些是“必要权限”;但以下4类权限,90%的APP都用不上,必须关闭。

权限类型 危险之处 哪些APP不能给?

读取短信/彩信 偷你的验证码(转账、登录都需要),盗刷钱 除了银行、微信、支付宝,其他都别给

读取通讯录 偷你家人、朋友的电话,用来诈骗他们 除了通讯类APP(微信、电话),其他都别给

访问相册/文件 偷你的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用来办网贷 除了拍照、办公APP,其他都别给

后台启动/自启动 后台偷偷运行,偷你的信息,耗你的流量 所有APP都可以关,只留微信、支付宝开启

怎么关闭“危险权限”?分手机品牌操作(以华为为例):

1. 打开手机“设置-应用和服务-应用管理”;

2. 找到你要设置的APP(比如“免费算命APP”),点击“权限”;

3. 看到“读取短信、读取通讯录”等权限,点击“拒绝”;

4. 点击“单项权限设置”,关闭“后台启动”和“自启动”。

苹果手机操作:设置-隐私与安全性-找到对应权限(比如“通讯录”)-关闭该APP的权限开关。

7.2.3 权限设置“三原则”——给权限前先问自己

1. “必要才给”原则:问自己“这个APP没这个权限,能不能用?”——比如“天气预报APP”没“读取短信”权限,照样能看天气,就不给;

2. “最小范围”原则:比如“定位权限”,给“仅在使用时允许”,别给“始终允许”——APP不用时,就看不到你的位置;

3. “定期检查”原则:每月花10分钟,检查手机里的APP权限,比如“这个APP我半年没打开过,怎么还开着读取通讯录权限?”,立刻关闭。

7.3 定期“清理手机”——每月10分钟,把“隐患”清出去

手机用久了,会积累很多“安全隐患”:不常用的APP(可能带病毒)、自动续费的服务(偷偷扣钱)、过期的验证码短信(怕被偷)、缓存的文件(含个人信息)。

定期清理手机,就像“给家里大扫除”,把这些“隐患”清出去,手机才能保持安全。不用每天请,每月花10分钟,做4件事就行。

7.3.1 第一件事:删“不常用的APP”——尤其是小网站下载的

很多人手机里有“下载了就没打开过”的APP,比如“免费追剧APP”“破解版游戏APP”“扫码领礼品下载的APP”——这些APP大多是从非官方渠道下载的,可能带病毒,还会偷你的信息。

核心场景:李叔删了“不常用APP”,发现被自动续费扣了800元

65岁的李叔,半年前扫码领鸡蛋,下载了一个“养生APP”,后来没再用。上个月清理手机时,他把这个APP删了,删之前发现“APP里有个‘自动续费’按钮,显示每月扣20元,己经扣了40个月,共800元”。

李叔赶紧联系手机运营商,取消了自动续费——要是没清理手机,这个APP还会一首扣下去,一年就240元。

怎么删“不常用APP”?分两步:

1. 筛选“不常用APP”:打开手机“设置-应用管理”,按“最近使用时间”排序,半年没打开过的,标记为“待删除”;

2. 彻底删除:长按APP图标,点击“卸载”,别点“应用信息-停用”(停用还在手机里,可能继续扣费);

3. 重点删除:从“小网站、微信链接、短信链接”下载的APP,不管用不用,都删掉——这些是恶意APP的重灾区。

7.3.2 第二件事:清“过期的短信/文件”——别让信息躺在手机里

你的手机短信里,是不是有很多“验证码短信”“银行卡账单短信”“快递取件码短信”?相册里是不是有“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快递单照片”?这些信息要是留在手机里,被偷或丢了手机,就会被骗子利用。

核心场景:小王清了短信,避免身份证信息泄露

25岁的小王,手机短信里存了300多条短信,其中有“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的彩信”“银行卡开户短信(含银行卡号)”。上个月清理短信时,他把这些“含敏感信息的短信”都删了,还清空了“最近删除”文件夹。

没过多久,小王的手机丢了,因为敏感信息都删了,骗子拿到手机也没找到有用的信息,只能把手机卖了——要是没删,骗子可能用身份证照片办网贷。

怎么清“敏感信息”?分3类清理:

1. 短信清理:删除“验证码短信”(除了正在用的)、“银行卡账单短信”、“身份证/银行卡照片彩信”,并清空“短信回收站”;

2. 相册清理:删除“身份证、银行卡、快递单照片”,重要的可以存在“加密相册”(手机自带的,比如华为“保密柜”、苹果“隐藏相册”);

3. 文件清理:删除“手机存储”里的“陌生压缩包”“不明文档”,尤其是从微信、QQ接收的“陌生文件”。

7.3.3 第三件事:查“自动续费”——别让APP偷偷扣你的钱

很多APP会在你“开通会员”时,默认勾选“自动续费”,比如“视频APP”“音乐APP”“养生APP”——你以为“开通一个月”,结果每月都扣钱,不查账单根本不知道。

据支付宝数据,2023年有30%的用户,都有“忘记取消自动续费”的经历,平均每人每年多扣200元。

怎么查“自动续费”?分微信、支付宝、手机运营商三步:

1. 微信查自动续费:

- 打开微信,点击“我-支付-右上角三个点-扣费服务”;

- 看到“自动续费”的项目(比如“XX视频会员”),不用的就点击“关闭服务”。

2. 支付宝查自动续费:

- 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 关闭“不需要的自动扣款”,比如“XX音乐会员”“XX养生服务”。

3. 手机运营商查自动续费:

- 打电话给运营商(移动10086、联通10010),说“查一下我的手机有没有‘增值服务自动续费’”;

- 比如“来电显示包”“流量自动叠加包”,不用的就取消。

7.3.4 第西件事:改“密码”——每月改一次,防止密码泄露

“密码用了3年,从没改过”——很多人觉得“密码记不住,改了麻烦”,可密码用得越久,被泄露的风险越高(比如网站被黑客攻击,密码泄露)。

每月改一次“核心密码”(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支付密码),就能降低泄露风险。不用改得太复杂,用“姓名首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比如“Zhang123@”,好记又安全。

改密码“三注意”:

1. 不同账户密码不一样: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密码别用同一个,防止一个密码泄露,所有账户都出事;

2. 别用“生日、手机号”:这些信息容易被骗子猜到,比如你生日是19900101,别用“19900101”当密码;

3. 改完记下来:怕记不住,写在纸上,放在家里安全的地方(别存在手机里,手机丢了密码也丢了)。

7.4 丢了手机?别慌!先做这4件事——黄金30分钟止损

就算手机安全设置做得再好,也可能丢——比如在地铁上被偷、在餐厅忘拿。手机丢了后,最忌“慌”,一慌就容易漏做关键动作,让骗子有机可乘。

记住:丢手机后的“黄金30分钟”,只要做对4件事,就能保住你的钱和信息。

7.4.1 第一件事:用别人的手机,冻结“支付账户”——先把钱袋锁死

手机丢了,骗子最先动的就是你微信、支付宝里的钱,还有绑定的银行卡。第一时间冻结这些账户,就算骗子拿到手机,也转不走钱。

怎么冻结?分平台操作:

1. 冻结微信账户:

- 用别人的手机打开微信,点击“我-设置-账号与安全-微信安全中心”;

- 点击“冻结账号”,输入你的微信号或手机号,按提示操作——冻结后,微信不能登录,不能支付。

2. 冻结支付宝账户:

- 用别人的手机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账号与安全-安全中心”;

- 点击“冻结账号”,输入你的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冻结后不能登录、支付。

3. 冻结银行卡:

- 打电话给银行客服,说“我手机丢了,冻结我尾号XXXX的银行卡”;

- 或用别人的手机登录“手机银行APP”,找到“账户安全-冻结账户”操作。

7.4.2 第二件事:挂失“手机号”——别让骗子用你的手机号收验证码

手机号是“账户的钥匙”——骗子用你的手机号,能接收“登录验证码”“转账验证码”,改你的微信、支付宝密码。挂失手机号,就能让骗子收不到验证码。

怎么挂失?分两步:

1. 打电话给运营商说“我手机丢了,挂失我的手机号,号码是138XXXXXXX”;

2. 挂失后,手机号会“停机”,别人用你的手机也收不到短信;之后去营业厅补卡,用新卡登录你的账户。

7.4.3 第三件事:远程“锁机+擦数据”——让骗子拿了手机也没用

就算冻结了账户,手机里还有你的照片、通讯录、文件——比如身份证照片、家庭住址。远程锁机+查数据,能让骗子看不到这些信息。

怎么操作?用“查找设备”功能:

1. 苹果手机:用别人的苹果设备登录“查找我的iPhone”,点击你的手机,选择“丢失模式”(锁机),再点击“擦除iPhone”(删数据);

2. 安卓手机:用别人的手机下载“查找设备”APP,登录你的账号,点击“远程锁定”和“擦除数据”。

关键提醒:擦数据前,备份重要信息

如果手机里有重要照片(比如家人合照),先在“查找设备”里“备份数据”,再擦除——不然数据没了,找不回来。

7.4.4 第西件事:报警+补卡——防止骗子用你的手机做坏事

手机丢了后,别觉得“找不回来就不报”——报警能备案,要是骗子用你的手机诈骗别人(比如骗你家人的钱),警方能根据备案调查;补卡能让你重新使用手机号,登录各种账户。

怎么操作?

1. 报警:带身份证去就近的派出所,说“我的手机丢了,号码是138XXXXXXX,手机型号是XX,丢在XX地方”,警方会给你“报案回执”;

2. 补卡:带身份证去运营商营业厅,补一张新卡(号码不变),补卡后,旧卡就失效了。

本章小结:手机安全,就是“开对设置、关对权限、常清理、丢了不慌”

把手机变成“安全堡垒”,不用懂技术,只要做好4件事:

- 打开3个关键设置:账户保护、金额提醒、查找设备,给手机装“三道锁”;

- 关闭4类危险权限:读取短信、通讯录、相册、后台启动,别让APP偷信息;

- 每月清理手机:删不常用APP、清敏感信息、查自动续费、改密码,清走隐患;

- 丢手机后做4件事:冻结账户、挂失手机号、远程锁机擦数据、报警补卡,及时止损。

手机是你的“电子钱袋”,也是你的“信息仓库”——你对它多一分重视,它就对你多一分保护。下一章,我们就来聊聊“个人信息保护”:怎么守住你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不让骗子拿到这些“钱袋钥匙”。



    (http://www.220book.com/book/78I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网络时代金融风险避坑全指南 http://www.220book.com/book/78I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