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 药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仇家的女儿,我都要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DX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建安十八年的冬霜,给伏皇后的药圃镀了层白。刘协握着把锈迹斑斑的铁铲,一下下刨着冻硬的土地,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雾,很快又被风卷散。他的龙袍外罩了件粗布短打,袖口磨出了毛边,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却比在朝堂上捏朱笔时更稳。

药圃荒废了大半年,蒿草长得比人高,只有角落里几株耐寒的药草还留着绿意。刘协记得,建安十三年的春天,伏寿就是蹲在这里,教他辨认雪见草和半枝莲。那时她穿着月白襦裙,裙摆扫过泥土,沾了些草籽,回头对他笑:“阿协你看,这草比人坚韧,烧不尽,冻不死。”

铁铲突然撞到个硬物,发出“当啷”一声脆响。刘协心里一动,蹲下身用手刨开浮土,露出个青石板盖,上面爬满了青苔,刻着的“伏”字被岁月磨得只剩个轮廓。

是伏寿当年藏东西的地窖。

他撬开石板,一股混杂着樟木和药香的气息涌出来,呛得他首咳嗽。地窖不深,里面堆着几个陶罐,还有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刘协抱起木箱往亮处走,箱锁早就锈死了,他用石头砸了三下才打开。

里面铺着防潮的油纸,放着几本泛黄的医书,最上面那本蓝布封皮的,是《青囊经》。

刘协的指尖抚过粗糙的布面,突然想起伏寿临终前咳在帕子上的血。她总说自己懂些医术,能治小伤小病,他却从没当回事,只当是闺阁女子的消遣。

翻开扉页,密密麻麻的批注映入眼帘,是伏寿的笔迹,娟秀却有力。“麻黄发汗,需配桂枝,如君臣相得”“附子有毒,用之如驭虎,不可不慎”……字里行间,都是她对药材的理解,像在跟谁细细讲解。

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她用朱砂写了行字:“医人者,先医心。”

朱砂的红,像滴没干的血,刺得刘协眼眶发烫。他想起伏寿被拖出夹墙时的眼神,想起她在冷宫里用断簪刻下的“寿”字,想起她藏在帕子里的“七星”暗号——原来她的“医术”,从来都不只是医病,是想医这乱世的沉疴,医他这颗被权力磨得千疮百孔的心。

“陛下倒是有闲情,当起郎中来了。”

曹节的声音从篱笆外传来,带着点霜气的冷。她穿着件灰布斗篷,兜帽遮住了大半张脸,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子里露出半截崭新的药锄。

刘协合上《青囊经》,没回头:“曹贵人不在景阳宫待着,跑这儿来做什么?”

“父亲放我出来了。”曹节推开虚掩的篱笆门,靴底碾过结霜的枯草,“说陛下最近安分,让我来看看,是不是转了性子。”她把竹篮放在石桌上,药锄上还沾着新磨的木屑,“这是特意让铁匠打的,比你那破铁铲好用。”

刘协瞥了眼药锄,木柄上缠着防滑的麻绳,打得结又紧又匀。他突然想起曹节小时候,跟着曹操学骑射,马鞍的缰绳总是缠不好,最后是伏寿手把手教她打的这种结。

“你父亲就不怕,我用这锄头刨了他的祖坟?”刘协拿起药锄,掂量了一下,分量正好。

“陛下要是有这胆子,”曹节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青囊经》上,嘴角勾起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也不会蹲在这里,对着本医书发呆了。”

刘协的动作顿了顿。他翻开《青囊经》,指着伏寿的批注:“你看她写的,‘医人者,先医心’。”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我以前总以为,报仇就能让她瞑目,就能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可现在才明白……”

“明白什么?”曹节的声音低了些,霜气从兜帽边缘渗进来,落在她的睫毛上。

“明白这天下的病,不是杀几个人就能好的。”刘协用药锄在地上划了个圈,“就像这药圃,光除草没用,得种下新的种子。”他抬头看向曹节,眼底的红血丝淡了些,多了点她从未见过的东西,“当郎中,总比当亡国之君强。”

曹节的喉间发紧。她想起父亲案上的宗卷,那些被红笔划掉的名字;想起景阳宫墙角的蛛网,那些被囚禁的日夜;想起王美人嘴角的血,像朵开败的花。或许刘协说得对,有些东西,比报仇更重要。

“这药圃的土,得先松透。”她蹲下身,捡起刘协扔在地上的铁铲,“霜化了才能下种。”

刘协看着她挥动铁铲的样子,灰布斗篷沾了草屑,侧脸在晨光里显得柔和了些。他突然想起建安三年,伏寿也是这样,在长安宫的废墟里,帮他翻找能吃的野菜,那时的阳光,也像今天这样,带着点不真切的暖。

《青囊经》摊在石桌上,风掀起书页,“医人者,先医心”那行朱砂字,在光线下闪着亮。墨迹里似乎还留着伏寿的体温,像只无形的手,轻轻推着他往前走。

墙角的雪见草,不知何时冒出了嫩芽,顶着层薄霜,倔强地绿着。

药圃外的老槐树上,藏着个穿青布短打的汉子。他眯着眼,看着里面一帝一妃挥着锄头劳作,像对寻常农家夫妇。指尖在袖中捏着块竹牌,上面刻着个“许”字——丞相府暗卫的记号。

他看了半炷香,转身消失在树林里。靴底沾着的霜,在地上留下串浅痕,很快又被新的落霜盖住。

丞相府的暖阁里,曹操正用银签挑着炉火。听了暗卫的回报,他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蜜饯扔进嘴里,甜得发腻。

“他倒真打算种一辈子草?”曹华捧着杯热茶,指尖被烫得发红,“父亲怎么不派人把那药圃烧了?”

“烧了做什么。”曹操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梅枝上,枝头挂着冰棱,“让他种。种得越好,越知道这天下的根,不是埋在土里的,是握在谁手里的。”他突然笑了,“那本《青囊经》,是朕让人放进去的。”

曹华愣了愣:“父亲?”

“伏寿当年批注的那本,早就被朕收起来了。”曹操用银签敲了敲炉壁,“这本是仿的,除了那行‘医人者,先医心’,其余都是假的。”他看着女儿惊讶的脸,“朕倒要看看,刘协能从假书里,读出什么真东西。”

药圃里的霜,在日头升高后慢慢化了。刘协用新药锄翻着土,泥土的腥气混着药香,钻进鼻腔,比德阳殿的龙涎香更让人踏实。曹节己经走了,竹篮里留着几个热馒头,是用她自己的份例换的。

他拿起《青囊经》,又看了遍那行朱砂字。墨迹的晕染有些刻意,不像是伏寿惯有的笔法。但他没戳破,只是小心地把书放回地窖,重新盖好石板。

是不是真的,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伏寿想让他“医心”,想让他活下去,想让他在这乱世里,找到比仇恨更重要的东西。

他蹲下身,看着那株冒芽的雪见草,突然笑了。伸手将旁边的冻土也松了松,像是在为它拓展地盘。

“等着。”他对着草芽轻声说,“等开春了,朕让这药圃,长满能治百病的草。”

风卷着他的声音,撞在篱笆上,碎成一片温柔的呜咽。远处的宫墙下,暗卫的身影一闪而过,却没看见药圃深处,那株被刘协格外照料的雪见草旁边,有颗细小的种子,正顶破冻土,露出点嫩绿的尖——那是长乐草的新芽,不知何时,己在他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悄悄生了根。

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有盼头了。

作者“十羚庭”推荐阅读《仇家的女儿,我都要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DX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仇家的女儿,我都要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DX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