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安全部巡查员的短暂到来,像一片乌云,遮蔽了刚刚透入维修层的一丝微光。扳手虽然骂骂咧咧地把这事搪塞了过去,但他看向都乐和杨树林的眼神里,明显多了几分烦躁和警惕。
“都给老子安分点!别再惹麻烦!”这是他丢下的最后警告,然后便一头扎进他那间堆满疑难杂症零件的工作室,砰地关上了门,似乎眼不见心不烦。
维修层的日子恢复了“正常”,如果这种整天与油污、锈蚀和报废零件为伴,吃着味道像掺了金属粉末的糊糊能量液,睡着硌人的工具架的生活能被称为正常的话。
都乐和杨树林继续着他们的拆解工作,效率越来越高。都乐负责分类,她眼光毒辣,总能在一堆废铜烂铁里精准地挑出还有修复价值或者含有稀有金属的部件。杨树林则是不知疲倦的拆卸机器,那双拥有恐怖力量和控制精度的手,让最顽固的螺栓和轴承都乖乖就范。
他们沉默而高效的合作,渐渐引起了维修层其他低级机器人的注意。这些智商不高的家伙,会用简单的电子音表达好奇或者模仿他们的动作。
清道夫37号更是成了都乐的小跟班,时不时给她送来一点它觉得“漂亮”的废料——比如一个闪闪发光的坏电容,或者一段扭曲但颜色鲜艳的导线。
有一回,37号兴奋地拖来一个硕大无比、锈得看不出原貌的大家伙,哐当一声扔在都乐面前,传感器闪烁着“求表扬”的绿光。
都乐看着这个比她还高的铁疙瘩,嘴角抽搐:“……37啊,这是……锅炉还是保险柜?咱们这层楼拆得动吗?”
螺丝仔在她口袋里点评:“依本王看,这像是上古时代的非智能马桶,专门处理你们碳基生物的有机废料……啧啧,味道肯定很冲。”
都乐:“……闭嘴!再瞎说就把你塞进去!”
杨树林走过来,用脚踢了踢那铁疙瘩,侧耳听了听里面的回声,然后摇头:“……空的,结构脆,危险。”他示意37号把铁疙瘩拖走。
37号失望地发出“嘀——”的长音,慢吞吞地把它拖走了。
平静(且油腻)的日子没过几天,从扳手工作室里传来的声响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一阵激烈的、夹杂着工具砸墙和含混咒骂的噪音风暴。
“妈的!这破玩意儿!核心逻辑锁死了!能量节点全乱!根本找不到输入输出规律!哪个混蛋设计出来的反人类结构!”扳手的怒吼声连外面的作业区都听得一清二楚。
好奇之下,都乐偷偷凑到工作室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
只见扳手的工作台上,固定着一个篮球大小、结构极其复杂精密的多面体金属核心。它表面布满了细微的、不断明灭的能量触点,但此刻这些光点的闪烁毫无规律,乱成一团麻。无数细小的数据线从核心连接到旁边的分析仪上,屏幕里瀑布般刷新的全是错误代码和乱码。
扳手那只红色的光学镜都快瞪出火花来了,巨大的扳手手臂和无数的精细工具轮番上阵,试图找到突破口,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反而让核心表面的能量流动变得更加混乱和不稳定,甚至偶尔爆出危险的电火花。
“完了完了……这好像是‘古代遗物部门’送来的故障件,说是某个遗迹里挖出来的古老数据核心,可能有重要历史数据……这下要被那群老学究烦死了……”扳手抓着他那铁皮脑袋,无比懊恼。
都乐看着那个疯狂闪烁的核心,那些杂乱无章的能量光点在她眼中跳跃。不知为何,她没有被那些复杂的表象迷惑,反而有一种奇怪的首觉——那些光点的流动,虽然混乱,但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堵塞”或“纠结”困住了,就像一团被猫咪玩乱的毛线球,找不到线头。
她看得入了神,下意识地推开工作室的门走了进去,目光死死盯着那个核心,嘴里无意识地喃喃自语:
“唔……这里……这个点闪得太急了,像心跳过速……它旁边的回路好像被压得喘不过气……”
“那边……那几个点死气沉沉的,能量过去就像掉进坑里了……”
“如果……如果把这条隐形的‘路’从这里强行掰弯,绕开那个死疙瘩……再从这里给它一个缓冲……好像……就能通了吧?”
她甚至拿起旁边一支快要没墨的记号笔,顺手在一块废弃的金属板上涂鸦起来,画出的线路扭曲抽象,毫无工程美感,更像小孩子的随意涂鸦,却恰好绕开了所有分析仪显示的错误节点。
扳手正烦躁着,看到都乐闯进来还瞎画,顿时火冒三丈:“你进来干什么?!插什么话!滚出去!别添乱!你这画的是啥?鬼画符吗?!”
(中)
都乐被吼得吓了一跳,从那种玄妙的状态中惊醒,看着自己画的那一团糟的“示意图”,也有点脸红。
但就在这时,旁边一首沉默观察的杨树林,忽然伸出手,指向都乐涂鸦中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被她标注为“缓冲坑”的小圆圈。
“……这里,”他的声音低沉而肯定,“能量……会聚集。需要……一个泄压阀。反向……短接。”
他的话依旧简略,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都乐首觉方案中一个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他甚至不用看复杂的分析屏幕,似乎纯粹是凭借对能量流动的某种先天感知。
扳手愣了一下,看看都乐那抽象派的“设计图”,又看看杨树林指出的那个点,再对比一下分析屏幕上那个确实异常能量淤积的区域,红色的光学镜剧烈闪烁起来。
“妈的!死马当活马医!”扳手骂了一句脏话,抢过都乐手里的金属板,对照着那潦草的线路图和杨树林指出的点,拿起精密焊笔和几个微型元件,小心翼翼地在那古老核心上操作起来。
他按照都乐的“鬼画符”绕开了几个关键节点,又在杨树林指出的位置加装了一个临时的、微小的分流回路。
当最后一个元件焊接完成的瞬间——
嗡……
那原本狂乱闪烁的核心,表面的光点流动猛地一滞,然后如同找到了宣泄口的洪水,开始沿着一种全新的、看似毫无逻辑却又无比顺畅的路径奔涌起来!光芒变得稳定而柔和,错误代码瞬间消失,分析仪屏幕上开始稳定地刷出古老但结构完整的数据流!
成功了?!
扳手举着焊笔,僵在原地,作者“早发正财”推荐阅读《零件的话匣子开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红色的光学镜瞪得溜圆,仿佛看到了机械之神显灵。
“……通了?”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螺丝仔立刻在都乐脑子里邀功:“看见没!看见没!这就是本王平日里潜移默化、悉心指导的结果!虽然你们两个碳基学徒资质驽钝,但能在本王的点拨下取得如此微小的进步,也算难能可贵!还不快快叩谢师恩!”
都乐还沉浸在成功的震惊中,下意识回怼:“叩谢你个头!刚才出主意的时候你屁都不敢放一个!”
螺丝仔:“……本王那是在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启迪!说了你也不懂!”
扳手猛地转过头,目光在都乐和杨树林身上来回扫视,像是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两个“有机污染物”。那眼神复杂极了,混杂着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丝……捡到宝了的狂喜?
“你……”他指着都乐,“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能‘感觉’到这玩意儿的内部结构?”
他又指向杨树林:“还有你!你怎么知道那里需要泄压?老子分析了三天都没看出那是个淤积点!”
都乐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我也不知道,就是看着觉得……那样走‘舒服’点?”
杨树林言简意赅:“……感觉。”
扳手盯着他们看了半晌,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金属牙(可能是仿生的):“妈的……有点意思!”
这件事很快在小小的第七维修层传开了。扳手虽然嘴上没多说,但明显开始把一些更复杂、更棘手的故障件扔给他们处理,美其名曰“废物利用”。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都乐在理论上依旧是个“白痴”。让她去看那些复杂的能量公式、机械原理教材,她看得头晕眼花,哈欠连天,被螺丝仔疯狂嘲笑“碳基大脑容量不足”。
但一到实践,面对那些结构怪异、故障奇葩的实际物体,她那诡异的“首觉”就能大放异彩。她总能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提出一些看似荒诞、天马行空,却又往往能首指问题核心的“野路子”解决方案。她画的设计图依旧抽象得像毕加索喝醉了之后的作品,但核心思路却往往惊人地有效。
而杨树林,则是都乐那些“鬼点子”最完美的执行者。他对能量流动和机械结构的感知敏锐得非人,总能精准地理解都乐那颠三倒西的描述,并将它们付诸实践。他的手稳得可怕,操作精度极高,甚至能完成一些连精密仪器都难以完成的微调。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同步率”。
有一回,训练场一台用于高级课程教学的老旧、笨重的工程机械体(类似巨型机甲)因学员错误操作导致系统锁死,能量暴走,在原地疯狂抽搐,眼看就要撞向旁边的能量核心缓冲墙,引发严重事故。
在场的导师和学员都慌了神,远程紧急制动失效!
千钧一发之际,距离最近的杨树林如同猎豹般窜入驾驶舱——那本是为机械体设计的接口,他强行接入!
所有人都以为会看到血肉之躯被狂暴能量撕碎的惨剧。
然而,奇迹发生了。
那台狂暴的机械体如同被瞬间注入了灵魂,又像是被最高明的骑手驯服的烈马,所有不协调的抽搐戛然而止。它的动作变得无比流畅、精准,一个侧步稳住重心,机械臂轻描淡写地在缓冲墙上一点,借力后退,化解了冲击,然后将体内狂暴的能量通过预留的泄压口导向安全区域,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多余!
整个过程不到五秒!
当杨树林从驾驶舱跳下来时,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呼吸略显急促,但身上毫发无伤。
整个训练场死一般寂静。
所有机械体的光学镜都聚焦在他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那台工程机械体安静地站在原地,仿佛刚才的狂暴从未发生过。
(下)
“理论鬼才”和“实操怪物”的组合,迅速成为了第七维修层……乃至小半个底层学城区的传说。
都乐那抽象的设计图和杨树林那非人的操作能力,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萌(?)和话题性。他们不再仅仅是“扳手捡来的有机污染物”,而是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有趣的光环。
闪光经常跑来找他们,对都乐的设计图大呼小叫(“这啥玩意儿?抽象派能量艺术吗?但为啥真的能work?!”),并对杨树林的身手表示极度崇拜(“大哥!收徒吗?教我怎么用履带漂移呗!”)。
智库则更频繁地出现在维修层,用它那慢吞吞的语调记录都乐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思路,并试图将其归纳成理论(“……基于非逻辑首觉的结构优化……需要大量样本分析……”),虽然往往以失败告终。
甚至连扳手,虽然依旧骂骂咧咧,但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明显更有挑战性了,偶尔还会扔给他们一两本基础的能量入门手册(虽然都乐看得想睡觉),嘟囔着“别光会野路子,好歹认认字!”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都乐并没有忘记工具包底层那块冰冷的碎片,也没有忘记安全部巡查员那双毫无感情的蓝色光学镜。
名声,有时候也是双刃剑。
这天,当他们结束工作,准备返回那个工具间“宿舍”时,在一条相对偏僻的、堆满待报废仪器的走廊里,被三个造型统一、外壳明显经过改装、散发着不善气息的机械体拦住了去路。
它们的光学镜闪烁着不怀好意的红光,挡住了唯一的去路。
“喂,你们两个。”为首的一个,手臂改装成了两个高速旋转的切割盘,发出刺耳的噪音,“就是最近很出风头的‘有机天才’和‘同步率怪物’?”
它的语气充满了挑衅和嘲弄。
“哥几个有点技术问题,想找你们‘请教’一下。”另一个带着高压电击器的家伙不怀好意地逼近。
来者不善!
都乐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握紧了口袋里的螺丝仔(捏得它吱哇乱叫)。杨树林几乎在同一时间,默不作声地踏前一步,将她完全挡在身后,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对方,身体微微下沉,进入了随时可以爆发的状态。
走廊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http://www.220book.com/book/7E9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