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佛道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龙门山的镇脉塔刚封顶,陶弘景便带着陆逸之回了茅山。丹房里的铜鹤香薰还在冒着烟,案上摊着的《真诰》稿本被风吹得哗哗响。他伸手按住书页,指尖突然顿住——稿本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几滴墨迹,像是有人用毛笔点上去的,晕开成三朵模糊的花。

"师父,这墨迹..."陆逸之凑过来看,"莫不是老鼠打翻了砚台?"陶弘景却摇头。那墨迹里藏着股异香,不是松烟墨的味道,倒像是建初寺里供佛的檀香。他想起上月在龙门山超度时,空中曾飘过一片金箔,上面隐约有个"佛"字。

正思忖间,观外传来马蹄声。陆逸之探头一看,只见几个僧人牵着马站在观门,为首的老僧穿着红色袈裟,眉目慈和,正是天台山的智顗禅师。"是智顗大师!"陆逸之惊呼,"他怎么会来茅山?"

陶弘景迎出去时,智顗正望着观前的老松笑。"陶道长,别来无恙?"老僧双手合十,袈裟上还沾着些露水,"贫僧此来,是想向道长借样东西。"陶弘景请他入内:"大师请讲,只要贫道有的,绝不吝啬。"

"借道长的画笔一用。"智顗坐下后,从袖中取出一卷素绢,"贫僧想画幅《三教图》,可笔力不足,画不出三教圣人的神韵。听闻道长善画,特来请教。"

陶弘景心里一动。他早想画幅三教合一的图,只是一首找不到合适的构思。此刻智顗提出,倒像是天意。"大师客气了。"他取来画笔和颜料,"贫道也正有此意,不如你我合作?"

智顗笑着应允。两人分坐案前,陶弘景调颜料,智顗铺素绢。可当陶弘景将朱砂、石青、藤黄挤在调色盘里时,怪事发生了——三种颜色竟自动交融,渐渐变成一种从未见过的色彩,像是朝霞映在江面上,既有红色的暖,又有青色的冷,还有黄色的亮。

"这..."陆逸之看得目瞪口呆,"颜料怎么自己动了?"智顗却不惊讶,只是拿起画笔,蘸了点新色,在素绢上轻轻一点。那点墨迹竟慢慢晕开,化作一朵莲花,花瓣上还闪着金光。

陶弘景也拿起画笔,蘸了点墨,在莲花旁画了个太极图。可墨汁刚落在绢上,竟自动分出阴阳两仪,阳仪里浮现出"道"字,阴仪里浮现出"德"字。智顗见状,又在太极图旁画了个孔子像。画像刚画完,孔子的衣袖突然飘动起来,袖中飞出几片竹简,落在莲花和太极图之间。

"奇哉!"智顗赞叹,"三教本是一体,难怪颜料会自行交融。"陶弘景点头,又在孔子像旁画了个老子像。可当他画到老子的额头时,笔尖突然顿住——颜料里竟浮出一缕金光,自动在老子额上画了个佛印。

智顗微微一笑,拿起画笔,在佛印旁画了串佛珠。佛珠刚画完,竟自动旋转起来,每颗珠子上都闪过一个字,连起来是"众生平等"。陶弘景又在佛珠旁画了本《孝经》,书页自动翻开,露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句子。

两人越画越投入,素绢上的景象也越来越奇妙。孔子的衣袖飘出云气,化作漫天星斗;老子的头发化作流水,滋养着莲花;如来的佛光化作甘霖,洒在《孝经》上。三种不同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却丝毫不见杂乱,反而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突然,陆逸之惊呼一声:"师父,大师,你们看!"陶弘景和智顗抬头,只见素绢上的三种颜色竟慢慢分离,又重新交融,化作一道彩虹,从素绢上飘了起来,在丹房里盘旋一周,然后飞出窗外,消失在茅山的云雾里。

"这是..."陶弘景愣住了。智顗却双手合十,脸上露出笑容:"三教之理,本就如彩虹,虽有七色,实则一体。今日这幅图,不是你我画的,是天意。"

陶弘景低头看向素绢,只见上面的三教圣人像己经完工。孔子袖飘云气,像是在周游列国;老子顶现佛光,像是在讲经说法;如来足踏八卦,像是在普度众生。三种不同的形象,却有着同样的慈和表情。

"大师,这幅图该叫什么名字?"陶弘景问。智顗想了想:"就叫《三教合一图》吧。愿此图能化解三教之争,让众生明白,无论儒释道,所求的都是济世救人。"

陶弘景点头,将图卷起来,小心地收好。这时,观外传来一阵喧哗。陆逸之出去一看,回来时满脸兴奋:"师父,山下的百姓都在说,刚才看见一道彩虹从观里飞出来,落在田里,那些被兵气染过的庄稼,竟都恢复正常了!"

陶弘景和智顗对视一眼,都笑了。原来那彩虹不仅是三教合一的象征,还能化解兵气。看来,三教的力量合在一起,真的能拯救苍生。

智顗在茅山住了三日,与陶弘景谈经论道。两人从三教的教义,谈到济世救人的方法,越谈越投机。第三日临别时,智顗从袖中取出一串佛珠,递给陶弘景:"这串佛珠是贫僧的师父所赠,今日转赠道长。愿道长能以三教之理,拯救更多苍生。"

陶弘景接过佛珠,只见上面刻着三教的符号,儒教的"仁"字,道教的"道"字,佛教的"佛"字。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智顗:"这枚玉佩是贫道在丹井旁所得,上面刻着八卦,愿大师能以三教之理,化解世间纷争。"

两人相视一笑,挥手作别。智顗牵着马下山时,茅山的云雾里突然传来一阵钟鸣,像是三教的钟声同时响起。陶弘景站在观门口,望着智顗的背影消失在云雾里,心里突然明白,所谓的三教之争,不过是人心的执念。只要大家都以济世救人为念,无论儒释道,都是一样的。

他回到丹房,将《三教合一图》挂在墙上。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图上,三教圣人的脸上都露出慈和的笑容。陶弘景拿起智顗送的佛珠,戴在手上,又拿起自己的玉佩,挂在腰间。两种不同的信物,却有着同样的温润质感。

突然,他想起在龙门山时,北朝术士用邪术撬动地脉。或许,化解地脉异动的方法,不仅是铸塔镇脉,还可以用三教的力量。儒教的仁爱,道教的自然,佛教的慈悲,三种力量合在一起,或许能净化地脉的邪性。

陶弘景走到案前,铺开纸笔,开始写一篇关于三教合一的文章。他想让更多人明白,三教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只有三教合力,才能拯救这个乱世。

窗外的阳光正好,茅山的云雾渐渐散去,露出青翠的山峦。陶弘景看着窗外的景象,又看了看墙上的《三教合一图》,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三教的力量合在一起,无论多大的灾难,都能化解。而他,愿意做那个连接三教的桥梁,用自己的力量,拯救苍生。

作者“爱吃茄子卷的黛妮”推荐阅读《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