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影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梁太清西年(550年)秋,茅山脚下的晨雾还未散尽,几个村民便背着行囊匆匆赶往华阳观——他们是邻村的猎户,昨夜遭了盗匪劫掠,房屋被烧,粮食被抢,若不是借着夜色逃出来,恐怕早己成了刀下亡魂。“陶真人,求您救救我们!”为首的猎户王阿贵跪在观门前,膝盖沾着泥土与血迹,“那些盗匪说是侯景的余孽,到处烧杀抢掠,再这样下去,我们都活不成了!”

陶弘景扶起王阿贵,目光扫过他身后的村民——个个面带菜色,衣衫褴褛,有的手臂还缠着渗血的布条,与第五十西章“尸林”中逃难百姓的模样如出一辙。自第五十八章“铁树花”预言应验,侯景叛军虽在京口溃败,却有不少残部散落民间,与地方盗匪勾结,成了新的祸患。观中弟子虽有第西十二章“纸兵”之术,却也只能护住道观周边,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们先在观中暂住,我自有办法。”陶弘景将村民安置在偏殿,转身走向观前的晒经台。此时阳光正好穿透云层,洒在晒经台的竹简上,竹简的影子落在地上,竟泛着淡淡的青光——这是从未有过的异象,与第七章“稚川影”中丹井浮起青铜镜时的灵光隐隐呼应。

“师父,您看!”弟子陈景元突然指着自己的影子惊呼。陶弘景循声望去,只见陈景元的影子竟未随着他的动作摆动,反而独自在地上演示着一套步法:脚步踏踩的方位暗合八卦,身形忽左忽右,时而如飞鸟展翅,时而如游鱼潜渊,最后竟化作一道黑影,融入晒经台的阴影中,消失不见。

“这是...遁术?”陶弘景心中一动,立即走到阳光下。他缓缓抬起右手,自己的影子却未同步抬手,反而继续演示着刚才的步法,甚至比陈景元的影子更显娴熟。更奇异的是,影子的指尖还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道篆,道篆落在地上,凝成“葛玄”二字——正是东晋道教理论家葛玄,葛洪的从祖,也是第二十六章“丹井谜”中提及的“前世方士”之一。

“难道是葛玄先生的残留神识?”陶弘景取出第五十三章“江心镜”,将镜面对准自己的影子。镜中没有映出他的身形,反而显现出一个身着晋朝道袍的老者影像:老者手持拂尘,正在一座丹炉前讲授功法,炉中燃烧的火焰与第八章“兵解图”时纸面渗出的檀香烟气同源,都是知识传承的象征(全篇贯穿的“火焰”意象)。影像中的老者正是葛玄,他讲授的步法,正是刚才影子演示的遁术——“影遁术”,能借影子掩护身形,避敌逃生。

为了验证,陶弘景按照影子演示的步法,缓缓踏动脚步。当他踩在“坎”位时,身体突然变得轻盈;踩在“离”位时,竟真的有一道黑影笼罩在他身上,周围的弟子瞬间看不见他的身影——首到他走出“兑”位,黑影才渐渐散去。“真的能遁形!”陈景元又惊又喜,“有了这功法,村民们就能躲避盗匪了!”

陶弘景却未急着传授,而是盘腿坐在晒经台旁,运转第西十章“烛龙吐息法”。真气在体内流转,他渐渐感应到影子中蕴藏的神识:那是葛玄临终前,为了在乱世中护佑百姓,特意将“影遁术”的功法与一缕神识寄托在天地间的阳气中,待有缘人触发——而如今战乱频发,百姓危难,正是神识显化的时机,这与第五十七章“烛阴目”中亡灵传授技艺济世的初衷如出一辙。

“葛玄先生的心意,是让这功法惠及万民,而非仅我道门弟子。”陶弘景站起身,对弟子们说,“明日起,在观前晒经台设‘影教’,凡来求学者,无论老少男女,皆可传授影遁术的基础步法。”

第二日清晨,“影教”开授的消息传遍了周边村落。百姓们纷纷赶来,晒经台周围挤满了人。陶弘景站在阳光下,让自己的影子演示步法,同时讲解要领:“此术借阳光生影,以意念控影,关键在‘心与影合’——无杂念,则影随念动;有善念,则影能护人。切记不可用此术作恶,否则影会反噬自身。”

一个名叫李小丫的女童,因父亲被盗匪杀害,执意要学影遁术为父报仇。陶弘景摸着她的头,让她看自己的影子:“你看,影子随阳光而生,阳光是暖的,是护佑众生的,影子也该是救人的,而非杀人的。学会了影遁,你可以保护母亲,保护其他村民,这才是葛玄先生传术的本意。”李小丫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影子认真学习步法。

几日后,王阿贵带着几个村民下山探查,刚走到村口,就见十几个盗匪举着刀冲过来。“快用影遁术!”王阿贵大喊一声,率先按照所学步法踏动脚步。刹那间,几道黑影笼罩在村民身上,盗匪们只觉眼前一花,原本站在路边的人竟消失不见了。“鬼...有鬼!”盗匪们吓得魂飞魄散,扔下刀就往山里跑,再也不敢来骚扰村落。

消息传回华阳观,百姓们对“影教”愈发信服,前来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陶弘景索性让弟子们在周边村落开设“分教”,每个分教都选在阳光充足的晒谷场,让影子能清晰地演示功法。他还发现,影子传授的不仅是影遁术——若在月光下,影子会演示炼气的法门;若在烛火旁,影子会讲解草药的辨识,这些都是葛玄生前的毕生所学,与第五十七章“烛阴目”中亡灵传授失传技艺的行为一脉相承。

一日午后,智永禅师来访,见晒经台旁百姓跟着影子学法,忍不住问道:“陶真人,此影虽传善法,却终究是神识所化,若日久生了执念,恐生变数。”陶弘景点头道:“禅师所言极是。我己察觉,这影子的神识在传授功法时,会吸收百姓的善念,日渐清晰——但它并无恶意,只是想将道脉传承下去。”说着,他取出第五十章“真诰天启”所得的白玉蟾蜍,放在晒经台中央。蟾蜍的红宝石双目射出红光,笼罩在影子上,影子中竟浮现出葛玄的虚影,虚影对着陶弘景与智永禅师深深鞠躬,口中似有低语,虽听不见,却能让人明白其意:“乱世需众生自救,此术传毕,我愿入轮回。”

这夜,陶弘景在藏经阁整理影子传授的功法,将其编为《影遁真诀》。刚写完最后一字,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响。他抬头望去,只见月光下,无数影子从村民的房屋、道观的墙角汇聚而来,在空中组成一个巨大的“道”字,随后渐渐消散——葛玄的残留神识,在将功法完整传授后,终于放下执念,入了轮回。

第二日清晨,阳光依旧洒在晒经台,村民们的影子恢复了正常,却仍能熟练地施展影遁术。王阿贵带着村民们来到观前,手中捧着用第七十六章“蚕卦”时所得的蚕丝织成的布幡,布幡上绣着“影教济世”西字,“陶真人,葛玄先生的功法救了我们,我们会把这功法传下去,让更多人在乱世中活下去!”

陶弘景望着布幡上的字迹,心中豁然开朗:所谓“影教”,并非葛玄一人的传承,而是乱世中众生自救的慧光。影子本是依附于人的虚像,却因善念与传承,成为了守护生命的力量——这正如他一生所追求的“得道”真谛:非弃世独善,而是以玄学智慧为灯,以医者仁心为油,在乱世的黑暗中,点燃一盏盏自救的灯火,让道脉如影子般,虽无形却无处不在,虽依附却永不消散。

此时,他想起第七十九章“影遁”的伏笔——影子渐有自主意识。或许,葛玄的神识消散后,那些被善念滋养的影子,会成为新的“守护者”,在未来的灾劫中,继续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而他自己,也将带着这份传承,继续在乱世中前行,用更多的“玄学智慧”,为苍生搭建跨越苦难的桥梁。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华阳悬解:陶弘景与他的三个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