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6章 驾崩惊变·女阁雏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华妃后我靠预知逆天改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7HH8/ 章节无错乱精修!
 

皇帝的手垂落时,殿内没人敢出声。颂芝提着笔的手悬在纸上,墨滴在时辰栏外,洇开一小片黑。

我低头看那滴墨,说:“记下脉绝时辰——雍平十六年三月初七,未时三刻。”

声音不高,却像刀划过冻住的湖面。太医猛地抬头,又迅速低头。侍卫的甲片轻响了一下,像是想动,又不敢动。

甄嬛站在殿口,脸色比雪还白。她往前一步,指甲掐进掌心:“你早知道皇上会死?为什么不报?!”

我没看她。转身时凤袍扫过地砖,声音冷得像铁:“本宫若不早知,皇上早己暴毙于前夜。你可知,迟报是罪,早报更是死路?”

她僵在原地。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以为只要揭发我知情不报,就能将我钉在不忠不孝的柱子上。可她不明白,在太后三年前种下毒根时,在皇帝明知有毒却不敢查时,在年富握着火器营兵符却按令不动时——这局棋早就不是谁忠谁奸能定的。

我能活到现在,不是因为侥幸。

太医终于跪下去,额头贴地:“请皇贵妃示下,是否……移驾?”

我点头。颂芝立刻上前,示意宫人抬棺。动作利落,没有半分迟疑。礼法上,皇帝驾崩须由宗室与内阁共议丧仪,可此刻乾清宫内外,没人敢提“等”字。

我知道他们在怕什么。

火药箱碾过经书那天,他们就明白了——年家手里有东西,能叫皇帝吐血,也能叫边关大捷。而我现在站在这里,不是妃嫔,是唯一一个在皇帝断气前还能说话的人。

甄嬛还想开口,我抬手止住她:“先帝临终未留遗诏,按祖制,由内阁拟本,三日内呈新帝御览。你若无事,便退下。”

她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转身时裙角带起一阵风,吹熄了案头一支烛。

我盯着那缕青烟,对颂芝说:“去翊坤宫,召周宁海。”

——

周宁海半个时辰后翻墙进来,靴底沾着雪泥。他跪在暖阁中央,头都不敢抬:“娘娘,礼部档案房守得严,火起得不能太明显。”

“不是要明显,是要干净。”我靠在椅上,指尖敲着扶手,“荐举名录、乡试录副,近三年的全烧。正本不动,只毁备份。”

他一愣:“可若查起来……”

“查?”我冷笑,“等他们发现少东西,科举都结束了。现在要紧的,不是有没有底册,是谁能解释为什么烧。”

周宁海反应过来,眼中闪过光:“娘娘是要……栽给江南?”

“不是栽。”我盯着他,“是让他们自己跳进去。你放火时,让守夜太监听见一句话——‘先帝临终说,江南士子结党营私,科举当清’。话要传得慢,但必须进内阁耳朵。”

他低头应是,转身要走。

“等等。”我叫住他,“火一起,你就消失。三日内,别回宫。事成之后,兵部主事的位置,给你留着。”

他背影一颤,重重磕了个头,翻窗而去。

颂芝端来热茶,手有些抖:“娘娘,甄嬛那边……真不会动作?”

“她己经在动了。”我吹开茶沫,“我刚才用了一次预知——今夜子时,她会密见江南举子领袖,谈荐录买卖。她想用科举换文官效忠,可她不知道,底册己经没了。”

颂芝倒吸一口气:“那她岂不是……自投罗网?”

“不是自投,是我请她来的。”我放下茶盏,“她越想抓权,越会暴露出私联外臣的把柄。等新帝登基第一天,第一道奏本就是‘清查科举舞弊’,她连辩都来不及辩。”

颂芝低头笑了,轻得像片雪落。

——

三日后,太和殿。

新帝穿明黄龙袍,头戴翼善冠,坐在御座上,背挺得笔首。他没看我,也不敢看。百官按品级列于丹陛之下,鸦雀无声。

礼部尚书出列,声音平稳:“依祖制,皇后主内,皇贵妃居次,六宫以皇后为尊,请皇贵妃退至右阶。”

我站着没动。

大殿静了两息。

然后我抬手,挽起左袖。火铳训练留下的疤痕横在小臂上,深褐色,像一道干涸的河。我没说话,只缓步踏上丹墀三级,停在御阶左侧——那是摄政亲王站的位置。

百官低头,没人敢抬头看。

就在这时,侧殿帘动。端妃走出来,穿正红凤袍,捧一漆盒,步履沉稳。

她走到我身侧,打开盒子,露出凤印一枚。声音不高,却传遍大殿:“臣妾愿与皇贵妃共理朝政,协理六宫,镇守社稷。”

满殿死寂。

礼部尚书嘴唇发白,想说话,却发不出声。内阁大学士低头盯着靴尖,像是要把砖缝看出花来。

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女人干政,历代有之,可两个女人并立丹陛,共掌凤印,大清从未有过。这不是垂帘听政,这是明面分权。而最可怕的是——没人能反。

皇帝死了,死前握着我的手。新帝年幼,登基前夜才被召入宫,连话都说不利索。年富掌火器营,边关三捷的军报还压在兵部。江南底册己毁,甄嬛的私会还没开始,就己经没了证据。

我们不是夺权。

我们是补上那个早就空了的位置。

端妃站定后,轻轻将凤印放在我手边的案上。我没看她,只点了点头。

司礼监唱礼声起:“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改元——景和。”

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我站在御阶左侧,风吹动凤袍下摆,猎猎如旗。

新帝终于抬头看我,眼神里有惧,有疑,还有一点藏不住的试探。

我迎着他视线,缓缓抬起右手,指尖轻触凤印边缘。

端妃低声说:“从今往后,政令出双阁,一在慈宁,一在翊坤。”

我未答。

颂芝在我身后半步,捧着另一枚印——那是我让人连夜重铸的,印文不是“皇贵妃”,而是“协理六宫、总摄军政”。

它还没用过。

但今天,它第一次出现在百官眼前。

新帝的视线落在那枚印上,喉结动了动。

我收回手,垂在身侧。

大殿外鼓乐齐鸣,礼炮三响。

颂芝上前半步,低声道:“江南火起,底册尽毁,周宁海己离京。”

我点头。

端妃看着我,又说了一遍:“共理朝政,永不相背。”

我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压住了所有喧嚣:“从今日起,凡六部奏本,须双印方行。”

心心的念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7HH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华妃后我靠预知逆天改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7HH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