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入紫禁城,若曦的心境己与前世截然不同。
她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宫道,每一处规矩,更清楚康熙的喜好。
康熙喜欢喝雨前龙井,她便提前半个时辰用温水醒茶;
康熙批阅奏折时不喜被打扰,她便端着茶盏静立在一旁,不多说一句话;
康熙偶尔谈及往事,她总能恰到好处地接话,既不显得谄媚,又能说到皇上心坎里。
这一世,她没有格外注意西爷,而是平静的对待每一个人。
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她在这深宫里会更加好过一些。
而且,没有了前世那么多的牵挂,她整个人更加自在随意了些。
这日午后,康熙在御花园小憩,若曦趁机溜到角门处,将一张叠成细条的纸条塞给了八爷府的老仆。
纸上只写着两行字:“东宫风紧,慎言。十爷口无遮拦,需多提点。”
她知道,再过半月,御史们便会联名弹劾太子,其中几条罪状牵扯到八爷党。
前世十爷在朝堂上被人一激,竟脱口而出 “太子贪墨远超此数”,虽句句是实,却坐实了八爷党早有预谋,反倒让康熙疑心更重。
三日后,八爷府递来回信,只有一个“好”字。
若曦捏着那张薄薄的宣纸,指尖微微发颤,这一世,她终是为他挡了些风雨。
正出神时,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若曦转身,见西爷正站在不远处,玄色常服上绣着暗龙纹,面容冷峻,眼神却带着审视。
“若曦,” 他声音平淡无波,“皇上刚醒,问起你。”
“谢西爷提醒。”
若曦屈膝行礼,目光落在地面,“奴才这就过去伺候。”
她转身要走,却被胤禛叫住:“听闻你对江南风物颇熟?我府里有些碧螺春,不知你可否品鉴一二?”
若曦心头一凛。
西爷素来清冷,从不与宫人攀谈,如今主动示好,无非是看中她在皇上面前的分量。
前世她与西爷纠葛太深,这一世只想远远避开。
“西爷说笑了。”
她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笑意,“奴才不过是在八爷府时,听他人提过几句江南景致。论起茶道,宫中御茶房的师傅们才是行家,奴才怎敢在西爷面前班门弄斧?”
她特意提起八爷府,既是划清界限,也是隐晦提醒西爷没必要费心思,她是从八爷府中出来,自然与八爷党渊源颇深。
西爷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了惯常的淡漠:“嗯。”
若曦福了福身,转身快步走向康熙的寝殿,裙摆扫过青石板,带起一阵微风。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西爷的目光如同寒潭,往后怕是少不了这般试探。
入夜后,李德全捧着奏折进来,低声道:“八爷在殿外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若曦端着茶盏的手一顿,听见康熙沉吟片刻,道:“让他进来吧。”
她垂眸退至角落,看见八爷走进来时,目光不经意间与她相撞,又迅速移开。
那一眼里,有感激,有担忧,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
若曦轻轻吁了口气,望着御书房里摇曳的烛火,忽然觉得这宫墙之内的风,似乎比前世更急了些。
她腕上的玉镯贴着肌肤,暖融融的,如同温润的八爷一般。
像在无声地说:别怕,有我在。
八爷躬身行礼时,玄色朝服的衣摆扫过冰凉的金砖地,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将手中的奏折高举过头顶,声音沉稳如钟:“启禀皇阿玛,儿臣近日查得江南漕运亏空一案,牵涉数名地方官员,特将卷宗呈上。”
康熙接过奏折翻开,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字迹。
八爷余光瞥见若曦站在烛影里,梅花玉镯在袖口隐隐出现。
他想起昨日午后收到的那张字条,上面的寥寥数字,让他更加确信若曦身上有着自己深触不到的秘密。
“这些官员竟敢克扣漕粮,胆大包天。”
康熙的声音带着怒意,“你打算如何处置?”
“儿臣以为,当先将涉案官员革职查办,追回亏空银两。”
八爷顿了顿,刻意避开与太子党羽相关的措辞。
“此事牵连甚广,儿臣恳请皇阿玛另派钦差,与儿臣一同督办,以示公允。”
若曦在角落听得心头微松。
前世八爷正是借着此案,试图牵扯出太子的亲信,反倒被康熙斥责 “结党营私”。
如今他主动提出分权,显然是听进了她的提醒。
康熙盯着八爷看了片刻,忽然笑道:“你办事越发稳重了。此事便依你所言,让十三阿哥与你同去。”
八爷叩首谢恩时,眼角的余光再次与若曦相遇。
这一次,他眼中的担忧淡了些,多了几分了然的默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扭转乾坤:若曦愿与八爷共此生(http://www.220book.com/book/7K4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