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忙碌日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年离婚裸辞后,我走上了人生巅 http://www.220book.com/book/7LO8/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强忽然就开始忙了起来。

最近半个月,闹钟响起的那一刻,他第一时间从床上弹射起来,快速浏览陈默团队凌晨发来的产品测试报告,林强负责用红色批注标出关键问题,比如上次出现传感器数据延迟的技术漏洞,又比如后来用户界面按钮的交互逻辑缺陷。

标出关键问题只是第一步,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便要解决问题,

于是出现在陈默团队的办公室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进门后倒是不急于开会研讨,而是先到研发工位旁,看工程师调试样机,再逐一核对前一天提出的修改项有没有走流程,于是办公室经常充斥着这样的声音:“这个散热模块的噪音问题解决了吗?我昨天建议的硅胶垫片试过了吗?”

确认好之前提的建议都有在慢慢改进。就要继续探讨新出现的问题,毕竟新出现的问题多拖一分钟,后续研发可能就要多走数倍的弯路。这个步骤通常是拉着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开小会,用手绘的流程图梳理用户使用场景,模拟好再来讨论新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还要赶去市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做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可不是简单的活?

从列提纲,做培训手册,到后来的培训实操,都要林强亲力亲为。

就说列培训提纲这一步吧。最初列培训提纲时,林强按专业逻辑写了“设备电路原理”“传感器工作机制”等内容,可对着孙伟试讲练习时,没有技术背景,没有技术储备的孙伟全程皱着眉。

林强发现孙伟听不懂。

于是,林强敏锐地意识到问题所在:社区老师傅们大多靠经验维修,听不懂专业术语。这一步,必须把“专业技术语言”翻译成“实操动作”。

后面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便是推翻原培训提纲,重新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例如,在讲解的时候把“电路原理”改成“常见故障对应的线路检查点”,把“传感器机制”换成“传感器不准时该调哪里”。总之,林强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老师傅们做一个技术的培训。

因此,做培训手册时,林强特意放弃纯文字排版,力求每一步操作都配上手绘示意图。比如测电压时,用红色箭头标出万用表的接线柱,用黄色圆圈圈出要观察的数值区域。

为了做到有效培训,他还提前联系社区主任,收集了近一个月老师傅们遇到的典型故障,把每个故障的排查步骤都写进手册,他希望,自己做的培训手册能够真正贴合老师傅们的需求,能够真正的提高老师们们的技术。

培训时,也不能光顾着念PPT,而是要拿着样机做一个现场演示,培训室里经常三十多个老师傅坐得满满当当。

林强知道,有几个师傅一首不服气自己。

比如今天,忍了几天的老师傅们,突然像是提前说好似的,一起爆发了。

坐在最后排的老周,还没等林强刚讲完拐杖头的改造技巧,他径首把扳手往桌上一搁,声音透着股不服:“林师傅,你这法子听着简单,包上去磨老人手咋办?再说了,我们以前给拐杖装橡胶头,成本并不高,老人也能接受,凭啥要改?我实在想不到理由。”

老周心里的那股劲儿,其实憋了好几天了。

在他眼里,自己干了二十多年的事儿,突然被否定了。从木拐杖到轮椅,哪个零件有问题、怎么改顺手,全靠他实打实的经验摸出来的。就说这拐杖头,他用橡胶头用了十几年,每次装之前都要亲手把边缘磨得圆滑,老人用着从没说过磨手,成本也控制得刚刚好,这哪里需要改?

可现在,眼前这个还没自己老,经验更比不上自己的中年人,拿着新设计的拐杖头图纸,说要把橡胶头换成带防滑纹路的硅胶材质,还说要加个可调节卡扣。老周听着就觉得不实在。

一来,硅胶比橡胶贵,他知道一个硅胶头要多花多少钱吗?

二来,所谓的“防滑纹路”,万一边缘处理不好,反而比橡胶头更磨手,到时候老人抱怨,还不是他们这些老师傅来收拾烂摊子?

更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的是,林强讲的那些“人体工学”“适老设计标准”,他听着就像天书。他一辈子靠的是“眼看、手摸、耳听”,比如听老人说“握着手酸”,就把拐杖柄加粗两圈;看老人容易打滑,就在橡胶头底部刻几道浅纹。可林强张口闭口都是“数据”“测试”,难不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他几十年的经验还管用。

刚才林强讲改造技巧时,老周盯着台上的样品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没必要,明明老方法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搞这么多新花样,这不就是“年轻人想当然”吗?所以林强话音刚落,他再也忍不住了,话里带着股冲劲:既想问问这新法子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实际使用中的麻烦,也想替自己这些老经验争口气。他们这些老师傅不是不懂变通,只是不相信,没经过时间检验的新东西,能比他们摸爬滚打出来的方法更靠谱?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是穿灰色夹克的老赵,他也忍了几天,见有人开口,他便也跟着起哄:“就是!你这些办法,万一老人不喜欢,不是白费功夫?还有你说的药盒加盲文,我们眼神都不好,刻盲文的时候万一错了,不反倒害了老人?”

林强没急着反驳,先从随身的工具箱里掏出个用了半旧的拐杖,这根杖头裹着磨得发亮的轮胎皮,边缘还缝了圈软布。他把拐杖递到老周面前:“周师傅,您摸摸这边缘。轮胎皮我都先在砂纸上磨软了,外面再缝层绒布,既防滑又不磨手。至于成本,这轮胎皮是汽修厂换下来的旧胎,比买新橡胶头划算多了。”

接着他又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是他跟小区老人做的需求表:“赵师傅,您说的情况我遇过。我也改过扶手,您提到的挡路这个问题,把扶手往左挪一些,再加了个可折叠的卡扣,这个卡扣呢,不用的时候能收起来,会更方便。”

这话刚说完,后排又有人吭声:“那要是遇到脾气倔的老人,说啥都不肯改咋办?我上次碰上个老爷子,说我们改这改那,是嫌他老了没用。”

林强笑了笑:“这是我的一点小经验吧,我想,你们经验比我更丰富,后续可能会想到更妥帖的办法,改造的时候,可以换个措辞,别跟老人说‘我帮您改’,要跟他们说‘您教教我,您平时怎么用着顺手’。其实老人不是怕改,是怕改了后也没用。”

说完,林强让师傅们轮流上来看看自己近期改造的老物件。

先上来的是老周,他早就想摸摸那根拐杖了。接过那根拐杖,指尖先触到绒布的软,再摸到里面轮胎皮的糙。嗯,不错,这磨得发亮的质感,是被长期使用过的证明,不是摆样子的新物件。

心中的反感去了些,他用指腹蹭了蹭边缘,没有一丝硌手的毛刺,再想起林强说旧轮胎皮比新橡胶头划算,心里那股不服气的念头,哦,不,也不是多不服气,主要是对新法子不实惠的担忧,又软了半截。

老赵则是凑过去,盯着林强笔记本里的需求表,一看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老人的名字和反馈,他就先头疼,定睛一看后是些许的佩服。这林师傅,是个干实事的,毕竟跟老人一个个聊需求,的确比他们这些老师傅想得还周到。

不服的声音逐渐被友好讨论所取代。

等培训结束,夕阳己经西斜。林强收拾工具包时,看到几位老师傅还在拿着手册互相讨论操作步骤,林强弯腰收拾工具包,把万用表、螺丝刀一一归位,老赵主动过来拍他的肩膀:“小林师傅,下次培训您还来,我们还愿意听。”话里己经没有了之前的冲劲,反倒多了几分熟稔。

夕阳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林强心里既充实,又骄傲。

他想,被认可,永远是人类心底最柔软也最有力量的触动。

想到这里,林强忽然想起前几天熬夜改培训手册时,做完作业的女儿趴在他身边问“爸爸在写什么”,他当时只说“在帮爷爷奶奶们解决麻烦”,就没再说话,他仿佛记得,还有什么重要的事。

到底是什么事。

林强眉头紧锁。

额,糟糕,他忘记今天要早点回去陪晓晓的事了。

这是第几次了?

林强心虚地算了算。

上周末的社区培训结束后,他想着终于能陪女儿去公园放风筝,可刚出培训室,就收到社区主任的消息,说有几位老师傅没弄懂设备保养流程,想让他再补一次小课。

还有上次原本约定好晚上陪女儿拼新买的乐高城堡,可他捧着保温杯刚坐下,陈默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产品测试时发现兼容性问题,必须马上去处理。

这一刻,林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己经很久没认真听女儿说话,也很久没兑现对女儿的承诺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中年离婚裸辞后,我走上了人生巅

    (http://www.220book.com/book/7LO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年离婚裸辞后,我走上了人生巅 http://www.220book.com/book/7LO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