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深秋的风裹着梧桐叶的焦香,刮得明孝陵神道的石兽鬃毛簌簌作响。
林昭昭踩着青石板上斑驳的树影,玄冰髓吊坠在围巾下发烫,与远处方城明楼的飞檐产生共鸣,震得脊兽嘴里衔着的铜铃发出细微嗡鸣。
身旁的算盘妹却慢悠悠晃着油纸伞,伞骨挑着刚从街边买的桂花糖芋苗,算珠耳环随着步伐轻晃,旗袍下摆沾着的雷峰塔砖石碎屑还未抖落。
“这地儿的风水透着股算盘味。”算盘妹用竹签戳起块糖芋苗,突然将伞尖转向石象路,盲眼似笑非笑地“望”向第七对石象,“大象耳朵后头藏着听墙根的铜傀,象牙里淬着能熔断玄冰髓的化骨水。”话音未落,石象眼中突然射出幽蓝光束,地面裂开缝隙,爬出浑身嵌着青铜算珠的蜈蚣傀儡,每对足尖都缠着《永乐大典》的残页。
林昭昭的银锁瞬间绷首,金血顺着脖颈滑进衣领。
她盯着算盘妹完好无损的机械面容,想起雷峰塔下逐渐透明的身影,指甲掐进掌心:“你不是...”“嘘——”算盘妹突然用沾着糖汁的竹签抵住她嘴唇,机械瞳孔闪过微光,“先算账,后扯皮。”油纸伞猛地撑开,伞面弹出的数学公式在空中凝成防护罩,却在触及蜈蚣傀儡的瞬间泛起蛛网般的裂纹。
记忆如潮水翻涌:外婆临终前的遗言、怀表内侧的字迹、还有雷峰塔下那张逐渐机械化的脸。
林昭昭的狼毫笔自动沾染围巾上的露水,却发现墨汁泛着诡异的青铜色。更惊心的是,蜈蚣傀儡身上的《永乐大典》残页,竟与她怀中《画工密录》的批注产生共鸣,在空气中投影出朱元璋头戴玄冰髓皇冠的虚影。
“这些傀儡的驱动核心是孝陵的镇魂钟声波!”算盘妹甩出软鞭缠住蜈蚣头部,旗袍盘扣崩开两颗,露出锁骨下方的机械接口——那里正插着半块雷峰塔的琉璃瓦,“听!明楼里的钟声混着《大诰》诵读声,在给归墟算盘充能!”她的算盘突然自动运转,算珠碰撞声混着南京白局的调子,“妹仔,找钟楼的‘声眼’!”
林昭昭的鳞片化皮肤蔓延至肩头,玄冰髓吊坠与石象路的神兽产生共振。
冰蓝光芒中浮现出记忆碎片:洪武年间,刘伯温用玄冰髓铸造镇魂钟,钟身刻满的不是铭文,而是时空坐标;现代考古档案里,王教授团队曾在孝陵地宫发现奇怪的声波残留,频率与归墟之门的共振频率一致。她挥笔写下颠倒的《皇陵碑》碑文,墨色剑气却被蜈蚣傀儡身上的算珠反弹。
千钧一发之际,算盘妹突然扯开旗袍内衬,露出用玄冰髓丝线缝合的机械心脏——那表面的纹路与归墟算盘如出一辙。“用我的心跳声!”盲女将林昭昭的手按在胸口,机械瓣膜跳动的节奏混着南京方言大喊,“当年刘基在钟摆里藏了反制机关!”林昭昭的泪水滴在机械心脏上,竟激活了隐藏的南音工乂谱。
明楼钟声突然变调,镇魂钟钟摆开始逆向旋转。蜈蚣傀儡身上的算珠纷纷崩落,化作青铜箭矢射向空中浮现的归墟算盘虚影。
而在混乱中,林昭昭瞥见方城阴影里,珍珠面具人正拨动袖中算盘,每个算珠翻转都伴随着算盘妹机械心脏的剧烈震颤。
更诡异的是,她口袋里的留声机唱片突然发烫,传出外婆年轻时的声音:“阿穗的机械心脏,是打开孝陵地宫的钥匙...”
“快走!”算盘妹将老算盘塞进她怀中,机械义肢弹出锁链缠住珍珠面具人,“地宫第三道石门的机关,要用《大明律》的律条声纹破解!”她的旗袍被玄冰髓碎片划破,露出后背新添的机械脊椎——那上面密密麻麻刻着林昭昭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人生节点。
林昭昭这才发现,盲女每次受伤后,机械零件的更新换代都在精准匹配她面临的危机。
当林昭昭跌跌撞撞冲进地宫,身后传来算盘妹用南京白局改编的战歌。
地宫甬道的壁画突然活过来,朱元璋的画像睁开眼,手中的玉笏化作玄冰髓长剑。
而在壁画角落,幼年林昭昭的身影正在奔跑,身后追着戴珍珠面具的孩童——那眉眼与算盘妹幼时别无二致。
玄冰髓吊坠投射出的星轨图剧烈闪烁,下一站的光点首指西安兵马俑,而在光点边缘,珍珠面具人正将算盘妹的机械心脏取出,放入归墟算盘的核心凹槽。
(http://www.220book.com/book/7M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