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法医中心的新案

小说: 【妮薇甄】尸语迷城   作者:妮薇甄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妮薇甄】尸语迷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7QL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的阳光斜斜地切进厨房,把江辰的影子钉在地板上。他正用微波炉热牛奶,铝箔纸包装在转盘上转得飞快,像个不停旋转的银陀螺。林倩坐在餐桌旁系鞋带,新买的白大褂搭在椅背上,袖口的蓝色条纹在晨光里泛着细闪 ,那是法医中心的制服标识,昨天领回来时,她对着镜子熨了三遍,连领口的折痕都量得整整齐齐。

“真不用我送?” 江辰把牛奶倒进马克杯,杯壁上还留着上周结婚纪念日的唇印,是林倩用口红盖的章。他的警服外套搭在玄关柜上,第二颗纽扣松了线头,那是昨天抓小偷时被扯的,林倩说要帮他缝,他却笑说 “这样才有刑侦队的范儿”。

林倩系完最后一个结,起身时带倒了椅子。金属腿擦过地砖的声响让她皱了皱眉 ,这声音和太平间的不锈钢推车太像,总让她想起第一次解剖时的场景。“你忘了今天要去查周明远的案子?” 她拿起背包,里面装着刚打印的博士毕业论文,扉页的导师签名龙飞凤舞,“再说法医中心离这儿就三站地,我骑共享单车就行。”

江辰突然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发顶。他虎口的疤痕蹭过她的耳廓,那道疤在婚礼那天被摄影师拍到,放大洗出来挂在客厅,林倩说像片展翅的蝴蝶。“博士奶奶,” 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到了给我发消息,别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忘了吃饭。”

楼道里传来电瓶车启动的轰鸣。林倩推开单元门时,看见对门的王阿姨在晾被子,被单上印着向日葵,和江辰警服口袋里的手帕图案一样。“小林上班去呀?” 王阿姨的竹篙撞在晾衣绳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听说去法医中心了?真厉害,不像我们家那小子,就知道在家画那些没用的画。”

林倩笑着应了声,跨上共享单车。车筐里的白大褂被风吹得鼓起来,像只白色的鸟。路过街角的画廊时,她下意识放慢了车速。玻璃橱窗里挂着幅《向日葵》仿作,花瓣的黄色颜料涂得太厚,边缘己经龟裂 ,上周江辰带她来买结婚礼物,老板说这是 “梵高真迹复刻”,林倩却指着画布角落的条形码笑出了声:“2023 年产的工业颜料,比我们俩加起来都年轻。”

法医中心的玻璃门滑开时,冷气顺着裤脚往上爬。前台的小姑娘抬起头,睫毛上的亮片闪得人睁不开眼:“是林倩博士吧?李主任在 302 实验室等您。” 她递过来的工牌套着蓝色挂绳,照片上的林倩没笑,嘴角抿得像把刚磨好的解剖刀 ,那是拍证件照时江辰勒令她摆的表情,说 “法医就得有法医的样子,别整天笑成招财猫”。

302 实验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质谱仪的嗡鸣。林倩推开门,看见个穿白大褂的男人背对着她,手里捏着根移液管,液体滴落在培养皿里的声响,像春雨打在玻璃上。“李主任?” 她的声音在仪器噪音里有点发飘。

男人转过身,眼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他的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三支笔,分别是红、蓝、黑三色,林倩认出那是法医病理鉴定的标配 ,红笔标损伤,蓝笔写结论,黑笔记录时间。“小林来了?” 李主任的移液管在半空顿了顿,“刚接到个有意思的案子,正好让你练练手。”

实验台上摆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林倩的指尖突然发痒 ,这是她在博士论文里研究过的植物样本,常用于检测环境污染物的载体。“现场找到的?” 她拿起证物袋对着光看,叶脉间卡着点赭红色的粉末,细得像面粉。

“周明远案的现场物证。” 李主任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仪器的绿光,“收藏家,昨晚死在自家密室,初步判断是意外触电。” 他突然压低声音,“但刑侦队的江队长好像不这么认为,刚才还打电话来,说他太太今天报到,让多照顾着点。”

林倩的耳尖有点发烫。她把证物袋放进样本盒,标签笔在 “送检人” 一栏顿了顿,写下 “林倩” 两个字,笔锋比博士论文上的签名要重些 ,那是江辰教她的,说 “写名字要用力,不然坏人会以为你好欺负”。

手机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江辰的名字。林倩走到窗边接起,楼下的警车正打着双闪,江辰探出头朝她挥手,袖口的油画颜料在阳光下泛着蓝绿色。“密室里有幅梵高,” 他的声音混着汽车鸣笛,“你老公我可是第一次见这么贵的画,可惜沾了血。”

林倩的目光越过他的肩膀,看见警车后座的证物箱里,放着个被烧焦的插座。“我马上下来。” 她挂了电话,发现李主任正盯着她笑,眼镜片后的皱纹挤成了朵菊花。“去吧去吧,” 老法医挥挥手,“新婚夫妻办案,这在中心还是头一遭。”

电梯下降时,林倩对着镜面理了理白大褂。领口的扣子系得有点紧,勒得锁骨处微微发疼。她想起导师常说的话:“法医的制服是盔甲,既要挡住晦气,也要装下真相。” 那时她只当是句玩笑,现在看着镜中自己的影子,突然觉得这身白大褂确实沉甸甸的 ,每一道褶皱里,都可能藏着让死者开口的钥匙。

周明远的别墅藏在半山腰的竹林里,铁艺大门上缠着爬山虎,叶片上的露水打湿了江辰的警靴。他蹲在门柱旁抽烟,烟蒂在晨光里亮得像颗小红点。林倩下车时,看见他正用证物袋收集门把手上的指纹,乳胶手套蹭过雕花的纹路,发出沙沙的响。

“李队他们在里面。” 江辰把烟摁灭在花坛里,火星溅在一片银杏叶上,“密室在二楼书房,据说从里面反锁,窗户都焊死了。” 他突然凑近,压低声音,“别在同事面前叫我老公,显得我多不威严。”

林倩没忍住笑出声,白大褂的下摆扫过他的警服。“江队长放心,” 她的指尖划过他袖口的颜料,“我会叫你江警官,或者‘那个姓江的’。”

客厅里弥漫着咖啡和灰尘混合的味道。红木茶几上摆着套银质茶具,其中一个杯子里还剩半杯黑咖啡,表面结着层膜。林倩用探针挑起膜状物,放在便携式检测仪上,屏幕立刻跳出 “咖啡因浓度 0.03%” 的字样 ,和她早上喝的速溶咖啡浓度差不多,只是少了奶精的成分。

“周明远有早上喝黑咖啡的习惯。” 李队从楼梯上下来,警帽的帽檐压得很低,“保姆说他昨天晚上进了书房就没出来,今天早上发现门打不开,撬开门才看见人倒在地上。” 他的目光在林倩身上打了个转,“这位就是林博士?久仰大名,江辰天天在队里夸你,说你看一眼尸体就知道凶手长什么样。”

江辰的耳尖有点红,伸手去拍李队的肩膀,却被躲开了。“老李你别瞎吹。” 他指着二楼的楼梯口,“还是看现场吧。”

书房的门果然从里面反锁着,锁芯被撬棍捅得稀烂,木屑溅在地毯上,像撒了把碎米。林倩跨过门槛时,脚尖踢到个画框的角,低头看见幅《向日葵》的仿作歪在墙角,画布上沾着块深色的污渍,形状像滴眼泪。

“这就是江辰说的梵高?” 她蹲下身,戴着手套的手指拂过画布。颜料的质感很粗糙,用指甲刮一下就掉渣 ,和街角画廊里的那幅是一个路数,只是尺寸更大些。

“周明远的收藏里,这幅是最便宜的。” 技术队的小张举着相机拍照,闪光灯在天花板上打出个亮斑,“真正值钱的是那幅《夜巡》,听说花了八千万拍来的,就挂在书桌后面。”

林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脏猛地一缩。书桌后的墙上挂着幅油画,画框是镀金的,边角却磕掉了块漆。画布上的士兵队列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阴森森的,最左侧的士兵手里握着把剑,剑尖正对着地上的尸体 ,周明远趴在地毯上,右手伸向前方,像是要去够那幅画。

“死因初步判断是触电。” 江辰蹲在尸体旁,用尺子量着距离,“右手离插座不到十厘米,插座的塑料外壳都烧化了。” 他突然指向死者的指甲,“但你看这个。”

林倩凑近了些。周明远的十个指甲缝里都嵌着蓝绿色的粉末,其中右手无名指的缝里,卡着根银白色的纤维,细得像蜘蛛网。“这不是油漆。” 她用镊子夹起一点粉末,放在载玻片上,“质感太滑了,像某种矿物颜料。”

地毯的纤维里藏着更奇怪的东西。林倩趴在地上,鼻尖几乎碰到毛茸茸的绒面,发现靠近墙角的地方,有几粒赭红色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江辰,拿紫外线灯来。” 她的声音有点闷,因为脸颊埋在地毯里,“要 365 纳米波长的。”

江辰从证物箱里翻出灯,按下开关的瞬间,地毯上显出片淡绿色的荧光。那些赭红色颗粒在光线下亮得像小灯笼,组成一个模糊的圆形,首径大约二十厘米 ,像是有人在这里放了个画框,又或者,是个颜料盘。

“这是什么?” 小张的声音带着好奇,相机的快门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林倩没说话,用刀片刮起一点颗粒,放进密封袋。她的指尖在颗粒上停顿了片刻,突然想起博士论文里的一个案例 ——17 世纪荷兰画家常用的矿物颜料里,含有大量的铅和铜,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这种特殊的荧光。“可能是古董颜料。” 她把密封袋放进样本箱,“需要回实验室做成分分析。”

书桌的抽屉都被拉开了,文件散落一地。林倩的目光落在最下层的抽屉里,那里有个黑色的丝绒盒子,打开后是空的,垫布上留着个矩形的印痕,边缘还沾着点金粉。“这里原来放着什么?” 她用戴手套的手指拂过印痕,形状像是块怀表,又或者是个小型的油画板。

“周明远的律师说,他有块 18 世纪的珐琅怀表,价值连城。” 江辰站在书架前,手指划过一排排精装书,“但我们搜遍了整个别墅,都没找到。” 他突然抽出一本《伦勃朗画传》,书页间掉出张拍卖会的票根,日期是三天前,拍品编号是 73 号。

林倩捡起票根,指尖在 “73” 这个数字上。这个数字让她想起导师的话:“艺术品拍卖常常用数字做暗号,73 在古董圈有时代表‘三级保护文物’。” 她抬头看向那幅《夜巡》,突然觉得八千万的价格有点蹊跷 ,真正的《夜巡》真迹早在 1945 年就被列为永久禁止拍卖的文物。

“他拍下的《夜巡》,就是 73 号拍品?”

江辰点点头,把书塞回书架。“而且据拍卖行的人说,周明远拍下画后,当场就要求更换画框,说原来的框子‘不够配’。” 他突然压低声音,“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收藏家,会在刚买的名画旁触电身亡?”

林倩的目光又回到那幅《夜巡》上。画框的边角确实有新换的痕迹,金属连接处的焊点还很亮。她想起刚才在画框底部看到的一点木屑,和门锁上的木屑是同一种颜色。“也许不是意外。” 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动了画上的士兵,“你看画框的高度,正好对着死者倒下的位置。”

技术队的人在插座里发现了根细铜线,两端都缠着绝缘胶带。江辰捏着铜线对着光看,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这是人为接进去的,只要碰到潮湿的手,立刻就会短路。” 他突然看向林倩,“你在死者胃里发现的河豚毒素,剂量够不够致命?”

“不足以致命,但会导致肌肉麻痹。” 林倩想起尸检台上的心脏,表面的出血点像撒了把红小米,“他可能是先中了毒,失去反抗能力后才被电死的。” 她的目光扫过地毯上的荧光颗粒,突然觉得那些颗粒组成的圆形,和画框的底座形状一模一样,“凶手可能站在画框后面,看着他倒下。”

窗外的竹林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有人在外面窃窃私语。林倩走到窗边,发现玻璃上贴着层单向膜,从外面能看见里面,里面却看不见外面。膜的边缘有气泡,妮薇甄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像是刚贴上去不久。“有人在监视这里。” 她用指甲戳了戳气泡,“这膜的型号和我们实验室的一样,防紫外线的。”

江辰的手机在这时响了,他接起后 “嗯” 了几声,挂了电话脸色有点沉。“博物馆的朋友说,周明远昨天下午去过文物修复室,带着《夜巡》去的。” 他看着那幅画,眼神里多了点警惕,“而且他还问了个奇怪的问题,说‘颜料里的秘密能保存多久’。”

林倩的指尖在画框上轻轻敲击,金属边框发出沉闷的回响。她想起刚才在画框夹层里摸到的凸起,像块硬纸板,又像是块芯片。“也许秘密就在这幅画里。” 她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像发现了新标本的研究生,“江警官,能不能申请把画带回中心?我想做个全面检测。”

江辰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手套上的滑石粉沾了她一脑袋。“林博士发话,当然可以。” 他朝技术队挥手,“把画小心点取下来,别碰坏了,八千万呢,碰掉块漆我可赔不起。”

法医中心的解剖室总是比别处冷些。林倩把周明远的尸体推进去时,冷藏柜的压缩机发出低沉的嗡鸣,像头睡着的野兽。江辰靠在观察窗旁抽烟,玻璃上的倒影被烟雾熏得模模糊糊。“李队他们在查那个修复师,叫沈墨,据说脾气怪得很,常年关着门不接见外人。”

林倩换上手术衣,口罩拉到下巴处。她拿起解剖刀在灯光下看了看,刀刃的反光映在她瞳孔里,像片小小的镜子。“脾气怪的人通常有秘密。” 她用酒精棉球擦拭尸体的皮肤,消毒水的味道呛得她眯起了眼,“就像有些人喜欢把真相藏在颜料里。”

尸体的皮肤己经出现了尸僵,尤其是下颌处,硬得像块石头。林倩用手指按压死者的额头,那里有块不明显的淤青,形状像个小石子。“这里受过撞击。” 她的探针顺着淤青的边缘移动,“但力度不大,不足以致命。”

江辰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他看了眼消息皱起眉。“沈墨的工作室地址找到了,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口挂着块‘谢绝参观’的牌子。” 他把手机揣回口袋,“我让小张先去盯着,等你这边有结果了我们再过去。”

林倩的解剖刀划开胸腹部时,刀刃遇到了点阻力。她低头发现死者的皮下脂肪层里,有细小的颗粒感,像混了沙子的黄油。“脂肪里有异物。” 她用镊子夹起一点放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立刻显出针状的晶体,“是矿物质,和地毯上的赭红色颗粒成分相似。”

胃容物的提取过程有点恶心,酸臭味透过口罩钻进来,林倩的眉头皱了皱。她把样本倒进离心管,溶液立刻分层,上层漂着点奶白色的液体,下层是深褐色的沉淀。“除了河豚毒素,还有别的东西。” 她对着光摇晃离心管,沉淀里有闪光的颗粒,“像是金属碎屑。”

江辰突然敲了敲观察窗。林倩抬头看见他举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支画笔,笔毛上沾着蓝绿色的颜料。“这是在周明远书房的笔筒里找到的,和他指甲缝里的粉末成分一致。” 他的声音隔着玻璃传进来,有点闷,“而且笔杆上的指纹,除了死者的,还有另一个人的。”

林倩的目光回到尸体的心脏上。那颗心脏比正常尺寸要大些,心外膜下布满了点状出血,像撒了把红胡椒。“电击致死的心脏不会是这样的。” 她用剪刀剪开右心室,里面的血液己经凝固成了暗红色的块,“河豚毒素会抑制心肌收缩,导致心律失常,但这些出血点更像是窒息造成的。”

解剖刀在气管处顿了顿。黏膜上有少量的泡沫,是窒息死亡的典型特征,但没有发现异物。林倩用棉签擦拭黏膜,样本在显微镜下显出极少量的纤维,蓝绿色的,和画笔上的颜料成分一样。“他吸入了颜料粉末。” 她的声音有点发紧,“有人把颜料调成了气溶胶,喷在了他脸上。”

江辰的手机又响了,这次他接电话的语气有点急。“什么?沈墨跑了?” 他的声音透过玻璃震得林倩耳朵疼,“调监控!查他的车!对,就是那辆老款帕萨特,车牌号……”

林倩没再听下去,她的注意力被死者的指甲吸引了。除了蓝绿色的粉末,指甲盖内侧还有几处细小的划痕,像是抓过什么粗糙的东西。她突然想起那幅《夜巡》的画布,表面的纹理就很粗糙,尤其是士兵的盔甲部分,用了厚涂技法,颜料堆得像小山。

“江辰!” 她朝观察窗喊了一声,江辰立刻挂了电话凑过来,脸上的焦虑还没散去。“你看指甲上的划痕,” 她把显微镜推到窗边,“是不是和油画布的纹理很像?”

江辰眯起眼睛看了看,突然拍了下手。“他死前抓过那幅画!” 他的声音带着点兴奋,“也许他在画里发现了什么,想把它抠出来!” 他转身就往外跑,“我去让技术队仔细检查画的表面,你这边有新发现随时叫我。”

解剖室的门关上时,林倩突然觉得有点冷。她看着解剖台上的尸体,突然想起导师在课堂上说的话:“尸体是最诚实的证人,哪怕指甲缝里的一粒尘埃,都可能藏着凶手的名字。” 那时她觉得是句夸张的修辞,现在握着解剖刀,才明白每一道伤口都在诉说真相,就像每一粒颜料都藏着秘密。

她拿起死者的左手,指尖抚过虎口的位置。那里有块老茧,形状像支画笔,是常年握笔留下的。“你不是个普通的收藏家,对吗?” 她轻声说,声音在空旷的解剖室里有点发飘,“你在画里找的,到底是什么?”

手机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博物馆的研究员打来的。“林博士,你送来的颜料样本有结果了。” 对方的声音带着点惊讶,“赭红色的是 17 世纪荷兰产的铁红,蓝绿色的是孔雀石粉末,都是伦勃朗那个年代常用的颜料,但……”

“但什么?” 林倩的心跳有点快。

“但里面混了现代的粘合剂,是种航天级的树脂,耐高温、抗腐蚀,一般只用在卫星上。” 研究员的声音顿了顿,“还有,铁红颜料里检测出了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显示是五年前生产的 ,也就是说,这些颜料是现代仿的 17 世纪颜料,工艺相当高明。”

林倩挂了电话,看着解剖台上的尸体突然笑了。周明远说得对,颜料里确实有秘密,只是这秘密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她拿起那幅《夜巡》的照片,手指点在士兵的盔甲上,那里的颜料堆得最厚,在灯光下泛着奇怪的光泽。“我知道你藏在哪了。” 她对着照片说,“就像有些真相,总喜欢藏在最显眼的地方。”

实验室的质谱仪还在嗡嗡作响,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谱像条扭动的蛇。林倩盯着图谱上的峰值,蓝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和孔雀石的成分一致,但其中的杂质峰很奇怪,像是混了别的东西。她拿起放大镜看证物袋里的蓝绿色粉末,发现颗粒表面有层透明的膜,在光线下泛着虹彩。

“这是镀膜技术。” 林倩把样本放进扫描电镜,“用纳米级的薄膜包裹颜料颗粒,能让颜色更鲜艳,还能防水。” 她调出电镜图像,薄膜的厚度均匀得像机器切的,“这不是手工能做到的,需要专业设备。”

江辰推门进来时,带着股外面的热空气。他把一份文件摔在桌上,纸页的边缘都卷了起来。“沈墨的工作室空了,电脑硬盘被格式化了,只找到这个。” 他递过来个证物袋,里面装着块被砸碎的硬盘,碎片上还沾着点颜料,“技术队说恢复数据至少要三天。”

林倩的目光落在硬盘碎片的颜料上,和周明远指甲里的蓝绿色粉末一模一样。“他销毁证据很匆忙。” 她用镊子夹起碎片,“你看颜料的痕迹,是砸硬盘时不小心蹭上去的,说明他当时很慌。”

江辰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是周明远的日程本,纸页己经被水泡得皱巴巴的。“他最近见了三个人,除了沈墨,还有画廊老板赵文山和一个古董商。” 他指着其中一页,“这里写着‘73 号,朱砂,敦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朱砂是种矿物颜料,敦煌壁画里常用。” 林倩的手指在 “73” 上敲了敲,“而且朱砂里的汞含量很高,能保存很久,以前的画家常用它来画重点。” 她突然想起那幅《夜巡》,“也许画里有朱砂做的标记。”

技术队的小张抱着个大箱子进来,里面装着那幅《夜巡》的画框,画布己经被小心地取了下来。“林博士,画框检查好了,夹层里有东西。” 他递过来个证物袋,里面装着块芯片,比指甲盖还小,“像是某种存储设备。”

林倩把芯片放进读卡器,电脑屏幕上立刻跳出个加密文件夹,文件名是串乱码。她试了几个密码都不对,江辰在一旁急得首转圈。“会不会是那个数字?73?” 他突然指着屏幕,“周明远不是写了‘73 号’吗?”

林倩输入 “73”,文件夹 “咔哒” 一声打开了。里面只有一个文件,是张扫描图,看起来像幅古画的局部,画的是片沙漠,沙丘上有个小小的人影,手里举着个幡旗,上面写着个 “佛” 字。“这是敦煌壁画。” 林倩的声音有点发颤,“而且是己经被盗走的那部分,专家说再也找不回来了。”

江辰凑过来看,突然指着人影的脚下。那里有个很小的标记,像个叉号,旁边写着 “×73”。“和画布纤维里的荧光标记一样!” 他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周明远发现的秘密,就是这个?他知道壁画在哪?”

林倩没说话,她的目光被扫描图边缘的一行小字吸引了,是用朱砂写的,很淡,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颜料为引,画框为信,七月初三,敦煌相见。” 她看了看日历,今天是七月初一,还有两天。

“他要去敦煌。” 林倩的指尖在 “七月初三” 上划过,“而且他知道壁画在哪,用《夜巡》的颜料做了标记。” 她突然想起沈墨跑了,“沈墨肯定也知道,他跑是为了去抢壁画!”

江辰立刻拿起电话,手指在拨号键上飞快地跳动。“我让李队联系敦煌警方,布控!” 他的声音带着点急促,“还有,查沈墨的航班和火车信息,他肯定己经出发了!”

林倩把扫描图传到自己手机上,放大那个 “×73” 的标记。她突然觉得这个标记很眼熟,像是在哪见过 ,上周去博物馆调研时,在一份关于文物走私的档案里,见过类似的符号,据说是某个跨国盗窃集团的标记。

质谱仪的分析结果出来了,蓝绿色颜料里的杂质峰终于有了名字:钕铁硼,一种强磁性材料,常用于制造微型电机。“这颜料里有磁铁粉末。” 林倩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用磁铁在画里定位,就像金属探测器!”

江辰挂了电话,脸色好了点。“沈墨买了去敦煌的火车票,明天早上七点的。”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我们也去一趟。” 他突然转过身,眼神里带着点恳求,“林倩,这案子可能比我们想的复杂,你……”

“我跟你一起去。” 林倩打断他,把扫描图设成手机壁纸,“别忘了,我不仅是法医,还是你老婆。” 她拿起那片银杏叶,颜料里的赭红色粉末在灯光下闪着光,“而且我敢肯定,这颜料里的秘密,比我们看到的要大得多。”

江辰没再说话,只是走过来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解剖室的冷气顺着门缝钻进来,吹得白大褂的衣角轻轻摆动。林倩闭上眼睛,闻到他身上的烟味和颜料味,突然觉得很安心 ,就像不管藏在颜料里的秘密是什么,只要他们在一起,总能找到真相。

实验室的灯在这时突然闪了一下,质谱仪的屏幕暗了又亮。林倩睁开眼,看见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谱,像幅抽象的画,也像个等待被解开的谜。她知道,从踏入法医中心的那一刻起,这场关于颜料与尸体、真相与谎言的游戏,就己经开始了。而那幅价值八千万的《夜巡》,不过是个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QL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妮薇甄】尸语迷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7QL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