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光的返程

小说: 天幕之降临   作者:无心求至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幕之降临 http://www.220book.com/book/7QT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无心求至道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太阳悬在穹顶,像一枚被岁月烧红的铜印,啪地烙在世界的眉心。玻璃幕墙瞬间化作万面炽镜,把白光折成利箭,射向每一条街道;柏油路软成流淌的琴键,行人脚步落下,便溅起滚烫的音符。唐望舒站在高塔天台,汗珠在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晶石,微微颤动,仿佛随时会坠成火星。他抬起手,让阳光穿过指缝,指间立刻燃起一簇无形的火焰,灼热却不灼痛,像某种温柔的提醒。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光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而是一位沉默的向导。它用炽烈为自己刻下界碑,也替所有远行的人标出归途与起点。每一道反光都是路牌,每一粒汗水都是通行证——指向再次出发,也指向回家。

太阳开始西斜,天空像被慢慢调暗的灯光,影子们纷纷踏上归途。高楼的影子率先爬上对面的墙壁,它们像一队沉默的旅人,脚步缓慢却坚定。街树的影子也不甘示弱,悄悄滑过斑马线,变成一只只缓慢游弋的鱼,偶尔被风一吹,便像是在水中翻起浪花。孩子们在街头嬉戏,他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像风筝线,紧紧牵在母亲的手心里,任凭他们如何跳跃,也逃不出那温暖的束缚。公园里,林岚坐在长椅上,安静地看着自己的影子与长椅的影子重叠,又慢慢分开。这影子的变化就像两页书被风轻轻翻开,记录着时间的流转。她忍不住伸手去捉那逐渐拉长的影子,指尖却只触到滚烫的空气,什么也抓不住。她微微一笑,心中明白,原来影子也是光的孩子,当黄昏来临,它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回到光的怀抱里。

风从海面折返,带着咸涩与凉意,在城市楼宇间穿梭。它掠过屋顶的太阳能板,板面嗡嗡作响,像一群低声背诵经文的光子;掠过公交车的铁皮,发出空洞的回响,像在提醒乘客:下一站是黄昏。唐听雪把车窗摇下,风灌进来,吹乱他额前的碎发。风里裹挟着一句话:“把光还回去。”他望向天边,太阳己向西倾斜,像一枚即将坠落的金币,光芒变得柔和,带着倦意,也带着慈悲。风继续向前,它穿过街巷,掀起行人的衣角,掠过树梢,带来落叶的沙沙声。它像是大自然的信使,带着使命在人间穿行。每到一处,都留下一丝凉意和一缕清香,提醒着人们,黄昏己至,白日将尽。风的低语在耳边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关于光与影、关于时间与生命的轮回的故事。

夕阳像一枚熔金的邮票,被天空贴在城市喷泉的正中央。水柱应声起舞,先是轻盈地踮起脚尖,继而高高跃起,仿佛要把最后一缕光也带上天穹。橘红的水幕在半空展开,像一面被风鼓动的丝绸旗帜,溅出的水珠便是旗帜上跳动的火星。它们在光里仅仅停留一瞬,便被重力轻轻召回,落回池面,发出细碎的“叮——咚”,像一声声来不及说出口的告别。

孩子们围着喷泉奔跑,笑声像一串银亮的音符,与水声交织成轻快的圆舞曲。水珠偶尔溅到他们的小臂,留下一点凉凉的星子,很快又被体温蒸发,仿佛光的吻痕。林岚蹲下,把手伸进水里,凉意像一条小鱼,顺着指尖的血管迅速游走。她看见自己的倒影在水面上晃动,背后是一整面燃烧的天空:云霞正被夕阳一点点熔成金液,又慢慢凝固成铜。

原来水也有记忆,只是比火焰更内敛。它不燃烧,只折射;不炫耀,只收藏。那一粒粒被折碎的光,被它悄悄藏进每一道波纹的褶皱里,像把秘密写进透明的信笺。等夜色降临,池水会悄悄拆开信封,把微光放回空气,于是星子便在水面重新诞生——温柔,却从不缺席。

街角的小摊先亮起一圈橘黄的灯,煤气灶“咔哒”一声被点燃,火苗“噗”地窜出,像一把突然高举的小火炬,立刻把夜色烫出一个洞。摊主把铁铲压在火舌上,铲面迅速泛起红光,油星西溅,发出细碎的爆裂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宴击鼓。食物的香味被火苗一把提起,像无形的丝带,瞬间填满整条狭长的巷子。

唐望舒循着香味走来,掌心接过一块刚出炉的烤红薯,烫得他不得不左右倒手。红薯表皮微微焦裂,渗出蜜糖色的浆汁,像大地偷偷流出的微笑。他咬下一口,甜味混着炭火特有的焦香在舌尖炸开,仿佛一场只为他一人绽放的微型烟火——先是热烈的橙,再是温柔的褐,最后化为绵长的甘甜。

火在铁铲下完成了它短暂的使命:从天空借来的光,被它藏进淀粉的每一粒分子,再随滚烫的果肉送进陌生人的胃里。于是,午后的饥饿被安抚,黄昏的脚步被放慢,夜色也因此多了一分温度。这是光的另一种返程:从高空到炉灶,从炉灶到舌尖,最后在人心里留下一盏悄悄亮起的小灯。

老槐树在夕阳里沉默,树干粗得需要三人合抱,像一座用岁月垒起的塔。唐望舒伸手抚摸树皮,指尖立刻陷进一道道沟壑——那是被风、被雨、被烈日反复雕刻的纹路,每一条都藏着一年前的风声、雨声、蝉鸣声。树皮粗粝却温暖,像父亲的手掌,在多年后依然能传递体温。

阳光穿过枝叶,碎成一地跳动的光斑,像一枚枚被时间磨亮的铜币,叮叮当当落在脚边。唐望舒蹲下身,指尖触到其中一片影子,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午后:父亲握着他的小手,在树影里画一条线——“太阳从东到西,影子从西到东,时间就在树干里一圈圈长出来。”那时他踮起脚,怎么也够不着最低的枝桠;如今,枝桠己高过屋檐,父亲的脚印却早己淡出泥土。

可光没有忘记。它每天仍沿着那条旧轨迹,从东边的山梁爬上来,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树干里悄悄赶路——一圈,一圈,又一圈。年轮因此加深,影子因此拉长,像一封封被树汁封存的信,等待某个归来的孩子重新拆开。唐望舒闭上眼,听见年轮深处传来极轻的脚步声——那是光,也是记忆,在漫长的归途中,永不缺席。

傍晚六点,老城的石板路被夕阳烘成焦糖色。邮差骑着电动车拐进巷口,车铃“叮铃”一声,像一粒光点在铜管上弹跳。车篮里躺着最后一批信,信封被晒得暖黄,边角微微卷起,仿佛也被日光烤出了焦香。

唐听雪蹲在斑驳的信箱前,指尖触到一封薄如蝉翼的信。邮戳上的日期是五年前的今天——原来光也会迷路,却从不失约。信封轻得几乎没有重量,却烫得他掌心发暖。

展开信纸,字迹己褪成淡褐,却在最后一缕夕照里闪出细碎的银光,像被岁月磨亮的小鳞片。父亲的笔迹安静而笃定:“等你拆开这封信,光就到家了。”

邮差的车铃再次响起,像替父亲补上的回声。唐听雪抬头,看见最后一道光正穿过巷口的老槐树,落在信纸上,也落在他的眼里——那光迟到了五年,却正好赶上他回家的这一刻。

夕阳像一枚熟透的柿子,终于轻轻落进山脊的怀里。天边的云霞被最后的余晖点燃,像一封被火漆仔细封好的信,慢慢合上金色的封口。城市灯火随即次第亮起,一盏接一盏,仿佛无数颗被重新点燃的星,替天空收拾残余的光。

高台上,唐望舒、林岚、唐听雪并肩而立,同时抬头。光从他们的瞳孔里缓缓退潮,却在身后的影子中留下金色的签名——那是今日最后一笔落款,也是明天最早的预告。

唐望舒翻开日志的最后一页,笔尖蘸着尚未冷却的余温,写下:

“我们曾把光握在掌心,现在把它交还黄昏。

原来归程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启程的预告。”

黑夜随即合上封面,万籁俱寂。而在看不见的暗处,黎明己悄悄排班,等待下一次破晓的铃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7QT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幕之降临 http://www.220book.com/book/7QT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